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郭玉霞 南志标 +3 位作者 王成章 李春杰 沈禹颖 严学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3-249,共7页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苜蓿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苜蓿根部病害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引起苜蓿根部病害的真菌种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的因素,综述了25...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苜蓿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苜蓿根部病害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引起苜蓿根部病害的真菌种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的因素,综述了25年来国内外苜蓿根部病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病害防治工作,以期为开展苜蓿病害研究和指导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部入侵真菌 土传真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玉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严学兵 李德峰 吕超 马登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3-730,共8页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不同季节常见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并为苜蓿品种选择及其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不同季节常见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并为苜蓿品种选择及其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季均有的建群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其中春、夏季还有半裸镰孢(F.semitectum)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秋季有锐顶镰孢(F.acuminatum)和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和其分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根部带菌率与生长季节苜蓿品种密切相关,春季以赛特(Sitel)的带菌率最高,夏、秋季以农宝(Farmers)和佛纳尔(Vernel)为最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赛特、农宝、皇冠(Phabulous)、航海4号(Flight No.4)和猎人河(Hunfer river),平均带菌率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苜蓿王(Alfaking)、爱菲尼特(Affinity)、WL-525 HQ、顶点(Apex)和丰叶721(Amerileaf 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部入侵真菌 带菌率 分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3种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志鹏 宗士寅 +5 位作者 张靖雪 王苗利 曲根 管永卓 严学兵 郭玉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3-528,共6页
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 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春季,在8个混播草坪上采用"Z"字形法随机进行根部取样,每种草在各采样地内分别取12株根样,并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其根部入侵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288株根样中共分离到13种真菌,其中6种真菌为3种草根部共同的入侵真菌,包括: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德氏霉(Drechslera sp.)。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的主要病原真菌是细交链孢、尖孢镰孢和枝孢,不同地点和草种根部主要的入侵真菌种类有明显的不同,根部带菌率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草 根部入侵真菌 细交链孢 尖孢镰孢 枝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莉霞 王琼 +2 位作者 李应德 南志标 段廷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241-2251,共11页
野豌豆属作物是重要的饲草、粮食和绿肥作物,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药用等价值。本文归纳了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病害对牧草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危害野豌豆属作物的根部病原真菌有6属21种,... 野豌豆属作物是重要的饲草、粮食和绿肥作物,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药用等价值。本文归纳了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病害对牧草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危害野豌豆属作物的根部病原真菌有6属21种,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spp.)、疫霉属(Phytophthoraspp.)、腐霉属(Pyth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丝囊霉属(Aphanomyces spp.)和壳球孢属(Macrophominaspp.),重病田发病率在75%以上。由根部入侵真菌引致的根腐病,不仅严重影响牧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而且制约牧草品质的提高和草地的利用年限。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防控野豌豆属牧草根腐病。文末就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栽培牧草 根部入侵真菌 病害 影响 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中平原区紫花苜蓿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玉霞 严学兵 +3 位作者 王成章 樊文娜 姜义宝 李德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不同季节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以31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个季节均有的建群菌种为细交链...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不同季节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以31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个季节均有的建群菌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3个季节各具有其优势菌种;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及其分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春季带菌率最低,夏、秋季带菌率相对较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苜蓿王、WL-525HQ、赛特、四季旺和敖汉;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为:阿尔冈金、佛拿尔、金皇后、飞马和T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部入侵真菌 带菌率 分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打旺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尹亚丽 南志标 +1 位作者 李春杰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29-135,共7页
通过国内外近20年相关文献的回顾,综述了沙打旺病害的主要病原、分布及危害、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流行规律,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沙打旺病害的研究主要在我国进行,国外稀有报道。我国开展了大量病害调查,发现其病原主要是半知菌类真菌。现已... 通过国内外近20年相关文献的回顾,综述了沙打旺病害的主要病原、分布及危害、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流行规律,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沙打旺病害的研究主要在我国进行,国外稀有报道。我国开展了大量病害调查,发现其病原主要是半知菌类真菌。现已自根部、茎叶和种子等部位分离报道真菌50种。线虫、害虫、土壤温度、含水量及田间管理措施等均可影响沙打旺病害的发生,但缺少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开展沙打旺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并加强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病害 茎叶部真菌 种带真菌 根部入侵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打旺苗期对黄矮根腐病菌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斌华 南志标 李彦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1306,共6页
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引致的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矮根腐病是沙打旺草地早衰的主要原因。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将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接种于10份沙打旺材料上,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长、根长、苗干质量、菌丝扩... 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引致的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矮根腐病是沙打旺草地早衰的主要原因。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将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接种于10份沙打旺材料上,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长、根长、苗干质量、菌丝扩展长度及菌丝侵入深度。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显著提高了10个材料的种子发芽势(P<0.05),未显著降低参试材料的发芽率(P>0.05);显著增加了供试材料幼苗的根长,但显著降低了所有材料的苗干质量及6份材料的苗长。菌丝侵入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内蒙早熟和宁夏彭阳幼苗的侵染率在不同侵入水平下均显著高于陕西榆林和中沙一号的侵染率。根据病情严重度,各材料的抗病性评价结果为陕西榆林和中沙一号抗病性较强,内蒙早熟和宁夏彭阳抗病性较弱,其余材料介于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部入侵真菌 抗病性评价 病原菌侵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