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肿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佩文 李家瑞 +2 位作者 杨勤忠 曾莉 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应用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r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碱基编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 应用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r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碱基编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ITS1区长141bp,5 8S区长160bp,ITS2区长187bp,rDNA总长为488bp.根据此序列设计一对根肿病菌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前引物:5'AGGTGAACCTGCGGAAGGAT3'和后引物:5'TTCAGCGGGTAATCCTACCT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对分离自十字花科蔬菜(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约500bp长度的分子片段,而对照菌株和健康对照则无扩增产物。该实验结果对有效追踪根肿病菌在田间的发生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核糖体基因ITS区段 基因克隆 基因测序 基因检测 预测预报 发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分离与检测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佩文 李家瑞 +1 位作者 杨勤忠 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1-302,306,共3页
在常规分离方法的基础上 ,对分离自根肿组织和土壤中休眠孢子粗提液用 5 0 %蔗糖溶液进行悬浮 ,能成功地提取到根肿病菌的休眠孢子 ,可用于病原菌的繁殖、长期保存、DNA的提取及其它植物病理学研究 ,并能在 6 0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休眠孢子 分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8省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被引量:42
3
作者 丁云花 简元才 +3 位作者 余阳俊 汪维红 耿丽华 康俊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85-88,共4页
采用菌液接种法,利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我国8个省市14个地点的18份根肿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采自云南魏山、盘龙、玉溪,重庆武隆,湖北长阳,山东青岛,陕西太白,四川郫县、彭州、什邡,上海嘉定,辽宁大连等地的16份... 采用菌液接种法,利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我国8个省市14个地点的18份根肿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采自云南魏山、盘龙、玉溪,重庆武隆,湖北长阳,山东青岛,陕西太白,四川郫县、彭州、什邡,上海嘉定,辽宁大连等地的16份根肿病菌均为4号生理小种;采自四川甘孜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采自云南通海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说明目前我国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以4号生理小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杨 白元俊 +2 位作者 苗则彦 李颖 赵奎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主要种群均为4号生理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 被引量:9
5
作者 宋琼 任佐华 +1 位作者 杨华 刘二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为准确、快速、便捷检测出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应用所建立的根肿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测定了湖南湘潭县响水乡、长沙县路口镇、桃江县桃花江镇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地的42份土样的休眠孢子数量。检测结果表... 为准确、快速、便捷检测出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应用所建立的根肿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测定了湖南湘潭县响水乡、长沙县路口镇、桃江县桃花江镇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地的42份土样的休眠孢子数量。检测结果表明,40份土样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为(2.76×104~4.37×106)个/g;休眠孢子量≥104个/g的土壤均有根肿病发生,而休眠孢子量为8.42×102、9.78×102个/g的2份土样未发生根肿病,说明当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104个/g时,根肿病害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作物 根肿病菌 休眠孢子量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对不同地区根肿病菌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晓云 张淑霞 +3 位作者 张清霞 司朝光 王媛 王殿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1,共4页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淑霞 张清霞 +3 位作者 司朝光 李剑 王殿纯 杨晓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67,共4页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 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 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自全国多地的 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 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 18 份为 4 号生...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 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 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自全国多地的 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 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 18 份为 4 号生理小种,2 份为 2 号生理小种。利用 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 6 种类型,其中 4 号生理小种存在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 2 种类型。认为 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WILLIAMS 鉴别系统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及接种方法 被引量:39
8
作者 丁云花 简元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9-31,共3页
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专化性鉴别系统,并对注射法、蘸根法、插入法、菌土法等几种主要的根肿病人工接种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十字花科 生理专化性 人工接种 病菌生理小种 十字花科蔬菜 接种方法 根肿病菌 专化性 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PCR快速检测
9
作者 杨佩文 曾莉 +2 位作者 李家瑞 杨勤忠 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PCR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PCR检测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佩文 杨勤忠 +2 位作者 王群 李家瑞 曾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7-139,157,共4页
利用设计合成的 1对根肿病菌 (Plasmodiophorabrassicae)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 (前引物 :5’GAAGATGCCCACGCCGTCGT3’和后引物 :5’ATCTGTTCAGCAAAGCGTCGA3’) ,对分离自十字花科作物 (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 )及土壤中的根... 利用设计合成的 1对根肿病菌 (Plasmodiophorabrassicae)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 (前引物 :5’GAAGATGCCCACGCCGTCGT3’和后引物 :5’ATCTGTTCAGCAAAGCGTCGA3’) ,对分离自十字花科作物 (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 )及土壤中的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设计合成的引物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 6 2 9bp长度的分子片段 ,该对引物可用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分子鉴定和分子监测 ,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和病菌检测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蔬菜 根肿病菌 PCR检测 菌株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根肿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常德市油菜根肿病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文斌 郭诗芬 +5 位作者 徐定辉 贺群华 薛高尚 张振乾 刘忠松 肖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7-903,共7页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通过检测土壤根肿菌孢子浓度,能够评估田块中根肿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为防治根肿病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建立了油菜土壤根肿病菌qPCR定量检测技术。以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通过检测土壤根肿菌孢子浓度,能够评估田块中根肿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为防治根肿病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建立了油菜土壤根肿病菌qPCR定量检测技术。以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发病油菜植株和带病土壤对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拥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该技术判定田间根肿病发病的根肿菌孢子阈值浓度为1.34×10^(3)个/克土壤,当土壤中孢子浓度高于阈值浓度时,油菜发生根肿病风险较大。对常德市各区县油菜种植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随机采集481块田的土壤样本,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浓度,发现根肿病在常德地区已呈多点发展,并有加速扩散的趋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油菜根肿病在常德地区将大面积爆发,严重危害该地区的油菜发展。对于常德市油菜种植区,根肿病菌孢子浓度小于1.34×10^(3)个/克土壤的田块,根肿病发病的概率较低,可种植普通非抗性油菜品种,但需加强根肿病病情监控。孢子浓度高于1.34×10^(3)个/克土壤的田块需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或者种植根肿病抗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菌孢子 qPCR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费维新 王淑芬 +4 位作者 胡宝成 李强生 侯树敏 荣松柏 吴晓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1-204,共4页
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 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肿病菌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抗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丽丽 王鑫 +2 位作者 吴海东 何明 李颖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6-50,共5页
采用菌土置入法,以来源于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国内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对Willianms鉴定系统的4个鉴... 采用菌土置入法,以来源于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国内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对Willianms鉴定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感病;22个参试品种中21个表现为抗病,1个表现为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根肿病发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勇 黄小琴 +1 位作者 柯绍英 周西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18-18,共1页
一、国内外根肿病研究发展趋 势根肿病菌能够危害数种十字花科作物,造成作物根部肿大甚至腐烂,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或死亡,使作物产量、品质严重下降。根肿病于1737年最早发现于英国,现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危害严重。
关键词 根肿病菌 防治技术 发病机理 十字花科作物 油菜 生长缓慢 作物产量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古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51-,共1页
根肿病是一种对蔬菜产量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一种土传病害,作物感病后,导致根和茎吸收传导养分受阻,生长不良,萎蔫、矮化,产量和质量受损,以致减产,严重的导致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理县作为反季节蔬菜... 根肿病是一种对蔬菜产量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一种土传病害,作物感病后,导致根和茎吸收传导养分受阻,生长不良,萎蔫、矮化,产量和质量受损,以致减产,严重的导致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理县作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2万余亩。2005年,根肿病在理县朴头乡塔子沟村的大白菜上零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肿病菌 科佳 孢子囊 十字花科蔬菜 悬浮剂 流动剂 福帅得 土壤处理 毒饵 酸性土壤 酸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肿菌侵染对茎瘤芥(榨菜)根系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芸 徐莉 +2 位作者 肖崇刚 刘翠平 陈国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以根肿菌侵染的茎瘤芥(榨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肿菌侵染对茎瘤芥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侵染后茎瘤芥根系玉米素(ZT)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明显升高,ZT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5~60d时远高于... 以根肿菌侵染的茎瘤芥(榨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肿菌侵染对茎瘤芥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侵染后茎瘤芥根系玉米素(ZT)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明显升高,ZT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5~60d时远高于健康植株,其峰值出现在第50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ZT含量的3倍;IAA含量则在55d后开始升高,其峰值出现在第70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IAA含量的4倍;侵染后第85天,发病植株根系ZT含量和IAA含量均下降至与健康植株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根肿病菌 吲哚乙酸 玉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肿病生防菌Zhihengliuella aestuarii B18定殖能力及防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欢 唐贵婷 +5 位作者 吴朝君 张勇 彭玉梅 苏宇 赵冰峰 王旭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3,125,共9页
Zhihengliuella aestuarii B18是一株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菌株。为探明其生防潜能,本文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B18在不同土壤pH、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初... Zhihengliuella aestuarii B18是一株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菌株。为探明其生防潜能,本文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B18在不同土壤pH、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接种浓度、蔬菜作物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定殖动态。灭菌土试验结果表明:调节土壤pH 7.5~8.5,含水量10%~30%,放置于10~25℃,70 d后B18定殖菌量保持在10^(5)~10^(7) cfu/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接种菌液浓度为10^(9)cfu/mL时,45 d后根际土中定殖菌量可稳定在10^(4)~10^(5)cfu/g。将50 mL浓度为2×10^(9)cfu/mL的生防菌菌液接种于田间不同类型土壤后,第30天定殖菌量分别为病田8.7×10^(5)cfu/g,病土1.02×10^(5)cfu/g,健田8.5×10^(4)cfu/g,健土2.6×10^(4)cfu/g,即定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病田>病土>健田>健土。且病田中B18在根际土中可存活至45 d且菌量保持在10^(4)cfu/g,根内可存活至31 d且菌量保持在10^(4)cfu/g。田间调查结果显示B18在病田和病土中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为42.01%和47.53%,增产率分别为37.24%和4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Zhihengliuella aestuarii B18 定殖菌量 际土 根肿病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烈花 丁伟 《植物医生》 2018年第7期38-39,共2页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m)引起的重要土传性病害,自1994年涪陵榨菜首次受到根肿病菌的侵害以来,迅速扩展蔓延并成为制约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年来,该病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m)引起的重要土传性病害,自1994年涪陵榨菜首次受到根肿病菌的侵害以来,迅速扩展蔓延并成为制约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年来,该病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并在土壤中可保持长期侵染活性,防治难度大[2]。笔者对榨菜根肿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1发病症状和病原菌根肿病菌主要侵染为害十字花科植物的根部[3-5],造成植物根部肿大。发病初期,地上部无明显变化,主根或侧根逐渐膨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的肿瘤,肿瘤在前期表面光滑,后变粗糙并明显龟裂,最后由于其他病菌的侵染而逐渐腐烂。发病植株生长迟缓,叶片萎垂淡绿,基部叶片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发病重时,整株枯死,导致茎瘤芥减产甚至绝产。一般主要利用冬闲田对茎瘤芥进行春季生产,整个生育期期间均可被根肿病菌侵染。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原菌经鉴定为十字花科芸薹根肿菌[6]。病菌休眠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4℃,致死温度为45℃,最适pH为6.2,中性土壤中植株发病率低。休眠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长达20年,一旦发病,田间便不能再种植任何十字花科植物。据报道,光照条件对休眠孢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方法 根肿病菌 涪陵榨菜 茎瘤芥 十字花科植物 土传性病害 发病症状 休眠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概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哲 潘凯 +2 位作者 毕洪文 郑妍妍 吴国瑞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8期38-40,55,共4页
十字花科根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的主要根源是病原菌的传播,防治重点在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长期存活。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蔬菜病害的防治应以生态防治为主,控制有害成分对农业造成的污染。该文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菌... 十字花科根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的主要根源是病原菌的传播,防治重点在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长期存活。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蔬菜病害的防治应以生态防治为主,控制有害成分对农业造成的污染。该文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菌出发,介绍了病害发生的症状以及相关环境因素,说明了根肿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土壤微生物与土传病原菌间的关系,阐述了生态手段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广阔空间,以期为根肿病的生态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根肿病菌 生态防治 土传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属作物组织培养和病理学研究(下)
20
作者 D. S. Ingram 国安 《世界农业》 1982年第11期28-30,共3页
我们这里主要是介绍油菜属(Brassica)的根肿病菌和淡色叶斑病菌的研究概况。 二、栽培油菜对P.brassicae的抗性研究(与D.R.Jones和G.R.Dixon合作) 根肿病在十字花科作物上的经济重要性可能超过任何其它病害。此病在温带各国几乎都有分布... 我们这里主要是介绍油菜属(Brassica)的根肿病菌和淡色叶斑病菌的研究概况。 二、栽培油菜对P.brassicae的抗性研究(与D.R.Jones和G.R.Dixon合作) 根肿病在十字花科作物上的经济重要性可能超过任何其它病害。此病在温带各国几乎都有分布,在若干热带国家也有发生。病菌Plasmodioph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病理学研究 致病类型 根肿病菌 油菜 菜属 混合标样 叶斑病菌 十字花科作物 致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