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次施钾模式下雪茄烟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及根组织结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永兵 袁华恩 +6 位作者 陈泳纬 何正川 阳苇丽 赵俊杰 张宇 董涵 赵铭钦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研究分次施钾对雪茄烟根系和根组织细胞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本地雪茄烟生产确定适宜的施钾模式。试验设置3种施钾模式:CK(分1次施钾)、T1(分2次施钾)、T2(分3次施钾),分析不同时期烟株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 研究分次施钾对雪茄烟根系和根组织细胞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本地雪茄烟生产确定适宜的施钾模式。试验设置3种施钾模式:CK(分1次施钾)、T1(分2次施钾)、T2(分3次施钾),分析不同时期烟株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根组织结构动态变化及发酵分级后雪茄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根系活力随生育期进行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物质累积量逐渐上升,且分2、3次施钾较分1次施钾提高了烟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及中后期干物质累积量;40 d时分2、3次施钾处理根体积、根横切面积、中柱面积及导管数量较小,但分2次施钾较分1次施钾根冠比、根皮层厚度分别显著提高9.22%、38.57%;60 d后分2、3次施钾处理根体积及干物质累积量较分1次施钾显著提高,根冠比较小,80 d时T1、T2处理根横切面积、皮层厚度、中柱面积及导管数量显著高于分1次施钾,分2、3次施钾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累积量较分1次施钾分别提高12.73%、14.73%、14.11%和15.78%、23.33%、17.55%。发酵分级后烟叶产值和茄衣比例均以分3次施钾处理最高,分别为6.70万元/hm^(2)和23.89%,其次为T1处理,分别为6.65万元/hm^(2)、22.88%。综上所述,分次施钾较1次施钾能够显著促进雪茄烟根系发育及干物质累积,优化根组织结构,提高烟叶经济效益,以分3次施钾效果最好,分2次施钾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分次施钾 系发育 干物质累积 显微组织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茅根组织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候选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晓梅 严海东 +2 位作者 张新全 张瑜 黄琳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7-853,共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表达的重要技术之一。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根组织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ACTIN(肌动蛋白酶)、TCTP(翻译控制肿瘤蛋白酶)、UBC(泛素结合酶)、ZTL(ZTL蛋白酶)、GAPDH(甘油醛-3-磷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表达的重要技术之一。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根组织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ACTIN(肌动蛋白酶)、TCTP(翻译控制肿瘤蛋白酶)、UBC(泛素结合酶)、ZTL(ZTL蛋白酶)、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SAMDC(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并运用Genorm 3.5,Delta-Ct method,NormFinder 0.953,Bestkeeper 1.0和RefFinder软件分析各候选内参基因在鸭茅根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6个候选内参基因综合表达稳定性从高到低排序为ACTIN,TCTP,GAPDH,UBC,ZTL,SAMDC;在干旱胁迫、盐胁迫、涝胁迫、热胁迫与ABA处理条件下,表达稳定性最高的基因是ACTIN;在涝胁迫条件下,表达稳定性最高的基因是TCTP;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表达稳定性最低的基因是SAMDC。综合分析可知,基因ACTIN和TCTP最适合作为鸭茅非生物胁迫研究的候选内参基因,这可为鸭茅非生物胁迫下各种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非生物胁迫 候选内参基因 根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束花石斛根组织构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春香 白音 +1 位作者 包英华 周展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432-74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药用石斛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野生束花石斛为研究材料,采用5种栽培基质(树皮、锯末、碎石块、清水和营养液)对束花石斛进行栽培,观察不种栽培基质条件下根的内部组织构造的发育变化。[结果]保水性能...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药用石斛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野生束花石斛为研究材料,采用5种栽培基质(树皮、锯末、碎石块、清水和营养液)对束花石斛进行栽培,观察不种栽培基质条件下根的内部组织构造的发育变化。[结果]保水性能较差的碎石块中的束花石斛根的根被细胞层数多,高达7~8层,而其他基质的仅为3~4层。其外皮层、内皮层、皮层薄壁细胞以及维管束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且小而排列紧密,具备了保水性的结构特征,而水培的根组织构造却表现相反,说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束花石斛根内部组织构造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植物生长发育与栽培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花石斛 基质 栽培 根组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根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凤军 张永成 毛玉金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利用马铃薯温室生长幼芽和组培根组织进行了以MS为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8种培养基,在散光和黑暗条件下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在3种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分化再生植株的试验。结果表明,青薯5号和青薯8号温室生长... 利用马铃薯温室生长幼芽和组培根组织进行了以MS为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8种培养基,在散光和黑暗条件下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在3种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分化再生植株的试验。结果表明,青薯5号和青薯8号温室生长幼芽根组织接种MS+2,4-D 2mg/L+BAP 3mg/L+NAA 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散光条件下培养45-90d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为0.024%;青薯5号愈伤组织接种1/2MS+2,4-D 0.5mg/L+BAP 2mg/L+KT 2mg/L+GA30.5mg/L+ZT0.2mg/L+蔗糖2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培养80d分化出再生植株,分化率为6.25%,再生植株切成一叶茎段接种于MS+BAP 0.1mg/L+IAA 10mg/L+GA30.1mg/L+白糖30g/L+琼脂6g/L培养基上培养3周长成株高8-10 cm、叶7-10片、叶色深绿和根系发达的小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根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愈伤组织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鸭跖草根组织应答铜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国颖 胡亮 +3 位作者 黄超 杨坤 万玮 黄长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94,共12页
紫鸭跖草是一种高耐铜的超积累植物,本研究首次应用RNA-Seq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分析。通过全长转录组分析组装了紫鸭跖草耐铜相关候选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共获得82 471条N50长度为2 299 bp的高质量unigene,为紫鸭跖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紫鸭跖草是一种高耐铜的超积累植物,本研究首次应用RNA-Seq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分析。通过全长转录组分析组装了紫鸭跖草耐铜相关候选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共获得82 471条N50长度为2 299 bp的高质量unigene,为紫鸭跖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对照组(CK)、300 μmol/L胁迫组(CT1)和1 000 μmol/L胁迫组(CT2)的测序数据已保存在NCBI的SRA数据库中,登录号为SAMN11265427。CT1相比于CK,共有5 028条unigene在根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约占全部unigene的6.10%,其中富集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为3 138和1 890条;CT2相比于CT1,根中共有6 813个unigene富集差异表达,占所有unigene的8.26%。其中富集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为2 555和4 258。随机选取10个基因进行qRT-PCR荧光定量分析,结果与Illumina测序数据一致,验证了基因数据差异表达的有效性。上述实验从分子水平上为研究铜胁迫下铜耐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鸭跖草 根组织 铜胁迫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根组织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最适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逸之 唐铭余 +5 位作者 钟旻依 王芮嘉 陈嘉怡 叶云天 张新全 聂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9-707,共9页
【目的】筛选不同非生物胁迫下芒根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并为调控芒根组织中基因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根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2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环境(干旱... 【目的】筛选不同非生物胁迫下芒根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并为调控芒根组织中基因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根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2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环境(干旱、盐、镉、铬和砷)下的表达情况,并运用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分析它们在芒根组织中的稳定性。【结果】在不同的非生物环境胁迫条件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各不相同。12个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Unigene26576,Unigene33024,Sb02g041180,eIF4A,ACTIN,GAPDH,Unigene33312,Sb09g019750,PP2A,SAMDC,18S rRNA,SAMS。其中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b02g041180和ACTIN基因最稳定;在盐胁迫和砷胁迫处理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是Sb09g019750和Unigene26576、Sb09g019750和PP2A;镉和铬胁迫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Unigene26576和PP2A、Sb09g019750和Unigene33312。【结论】Unigene26576和Unigene33024最适合作为研究芒根组织非生物胁迫的内参基因,而18S r RNA和SAMS最不适合作为内参基因。鉴定了候选基因在芒根组织中的稳定性,对进一步研究芒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非生物胁迫 根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实生桃树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及根组织构造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正荣 王玉珍 潘春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18-14020,共3页
[目的]为桃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实生桃树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6 g/盆3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实生桃树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以及根内部组织构造的影响。[结果]根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 [目的]为桃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实生桃树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6 g/盆3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实生桃树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以及根内部组织构造的影响。[结果]根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以6 g/盆最高,与对照、3 g/盆区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淀粉含量却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以6g/盆含量最低,与对照达0.01显著水平。与对照、3 g/盆处理相比,6 g/盆处理根内部组织构造表现为维管中柱较大,维管束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间隙小,细胞圆润、饱满,细胞壁光滑,发育较好。[结论]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促进桃树可溶性总糖的累积和根内部组织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可溶性糖 淀粉 内部组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1级根形态性状研究
8
作者 王佳音 王子兴 +4 位作者 张鑫鑫 申澜懿 许丽颖 刘斗南 逄宏扬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为深入了解镜泊湖熔岩台地草本植物根系功能性状的特征,揭示该地区不同生活史草本植物根系的适应机制与策略。研究以牡丹江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1级根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直径、根组织密度、比根长以及比表面积4个形态性状进行分析... 为深入了解镜泊湖熔岩台地草本植物根系功能性状的特征,揭示该地区不同生活史草本植物根系的适应机制与策略。研究以牡丹江镜泊湖熔岩台地17种草本植物1级根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直径、根组织密度、比根长以及比表面积4个形态性状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生活史(11种一年生植物、6种多年生植物)之间1级根形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镜泊湖熔岩台地一年生植物水棘针和多年生植物斑叶堇菜的1级根根直径、根组织密度、比表面积最大,蛇床和全叶马兰的比根长最大。多年生植物的1级根根直径明显大于一年生植物且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植物的1级根比根长明显大于多年生植物且差异显著(P<0.05),1级根根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在一年生、多年生植物中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泊湖熔岩台地 直径 根组织密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根尖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许世泉 艾军 +5 位作者 王英平 陈长宝 刘继永 焉石 王艳艳 赵时永 《特产研究》 2008年第2期36-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种子根尖的影响。方法以水为溶剂提取栽培过3年人参的土壤,提取物过XDA-4大孔树脂,甲醇洗脱,浓缩、水定容后培养人参种子。结果经人参化感物质处理后的人参种子根尖组织淀粉粒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现象,并逐... 目的探讨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种子根尖的影响。方法以水为溶剂提取栽培过3年人参的土壤,提取物过XDA-4大孔树脂,甲醇洗脱,浓缩、水定容后培养人参种子。结果经人参化感物质处理后的人参种子根尖组织淀粉粒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现象,并逐渐溶解,核膜和核仁也消失,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化感物质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对根尖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徐莎莎 钱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 :观察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比较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一端封闭 ,另一端开放的硅胶管模拟乳牙根管 ,无菌条件下分别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和碘仿糊剂。分别埋入Wistar大白鼠背部皮下组织内。于... 目的 :观察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比较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一端封闭 ,另一端开放的硅胶管模拟乳牙根管 ,无菌条件下分别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和碘仿糊剂。分别埋入Wistar大白鼠背部皮下组织内。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大白鼠获取组织标本 ,光镜下观察其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结果 :碘仿糊剂对组织炎性刺激反应最小 ,氧化锌和氢氧化钙糊剂均刺激反应较大 ,氧化锌糊剂刺激反应消失较快。结论 :根据 3种材料的与组织生物相容性特点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管充填 尖周组织 管治疗 充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香薷精油对动物根尖周及骨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裴传道 郝子明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研究通过用中药香薷精油封入犬牙根管内对感染和非感染根尖周组织及家兔骨组织药物埋藏刺激实验证实,该药对感染根尖周组织有良好的消炎作用,效果与FC相同;对非感染根尖周组织及家兔骨组织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好,且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
关键词 精油 组织 组织 香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枇杷幼苗生长及根初生维管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春香 肖艳辉 +1 位作者 何金明 王玉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6-8,17,共4页
以实生枇杷苗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0、60、90、120 mmol/L 5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枇杷植株生长、叶绿素、可溶性总糖、淀粉和全氮以及根维管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生... 以实生枇杷苗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0、60、90、120 mmol/L 5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枇杷植株生长、叶绿素、可溶性总糖、淀粉和全氮以及根维管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生物重、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根直径、根中柱直径及维管束数等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60 mmol/L施氮水平最高,淀粉含量呈相反趋势;全氮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根的粗度与维管束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施氮水平 生理特性 初生维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对大鼠根尖周组织中PGE_2作用及炎症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卫东 陈炯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药物对根尖周组织中PGE2 作用及对根尖周组织炎症影响 ,探讨药物对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防治效果。方法 :以Wistar大鼠建立根尖周炎模型 ,根管预备后 ,分别在根管内置入红霉素、地塞米松、酮洛芬 ,术后 1d、3d、7d处死大... 目的 :通过研究药物对根尖周组织中PGE2 作用及对根尖周组织炎症影响 ,探讨药物对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防治效果。方法 :以Wistar大鼠建立根尖周炎模型 ,根管预备后 ,分别在根管内置入红霉素、地塞米松、酮洛芬 ,术后 1d、3d、7d处死大鼠 ,放免检测根尖周组织中PGE2 含量 ,同时观察大鼠根尖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内放置红霉素 ,根尖周组织炎症显著减轻 (P <0 .0 5 ) ,但根尖周组织中PGE2 含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根管内放置酮洛芬或地塞米松 ,根尖周组织中PGE2 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根管内放置红霉素可以抑制由炎症引起的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 ;放置酮洛芬或地塞米松可以显著抑制根尖组织中PGE2 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周组织 尖周炎 急性发作 管预备 组织病理学 PG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组织培养根中皂甙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文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3-154,共2页
对组织培养的绞股蓝根中皂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5号样品皂甙含量较高,分别为9.195%和9.145%。
关键词 绞股蓝 组织培养 皂甙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根尖组织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海芸 黄珊珊 +3 位作者 鲍忠赞 信俊华 吴震 黄坚钦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以蝴蝶兰品系RSW1试管苗为材料,取其根尖分生组织诱导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研究6-苄基腺嘌呤(BA)与α-萘乙酸(NAA)不同浓度的组合,不同切割方式,不同有机添加物(椰子汁、蛋白胨、香蕉汁、马铃薯汁)、不同pH值、不同培养方式... 以蝴蝶兰品系RSW1试管苗为材料,取其根尖分生组织诱导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研究6-苄基腺嘌呤(BA)与α-萘乙酸(NAA)不同浓度的组合,不同切割方式,不同有机添加物(椰子汁、蛋白胨、香蕉汁、马铃薯汁)、不同pH值、不同培养方式(固体、液体)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激素有利于蝴蝶兰原球茎的增殖;添加有机添加物显著促进原球茎增殖,其中以150 ml/L香蕉汁增殖效果最好;选择镊子轻轻拨开的蝴蝶兰原球茎团块进行增殖,不易褐化;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增殖效果比固体培养基好,最适pH值为5.0。原球茎在整合优化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达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尖分生组织 原球茎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对黑麦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王新宇 聂秀菀 郑国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2-276,共5页
黑麦根尖在原位用二甲垫亚砜(DMSO)处理之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也出现类似微丝的微纤丝结构。与我们以前在经DMSO处理过的黑麦小孢子母细胞核中所看到的微纤丝结构一样,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中微... 黑麦根尖在原位用二甲垫亚砜(DMSO)处理之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也出现类似微丝的微纤丝结构。与我们以前在经DMSO处理过的黑麦小孢子母细胞核中所看到的微纤丝结构一样,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中微纤丝结构直径也约为6—9 nm,许多根微纤丝平行地排列在一起构成微纤丝束,本研究提示DMSO对于植物的体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效应。也提示黑麦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的核基质可能具有相似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黑麦 尖分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17
作者 陈强 史俊南 +1 位作者 金岩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 ,PDGF)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PDGF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人根尖周肉芽组织标本 15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PDGFβ受体在人根...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 ,PDGF)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PDGF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人根尖周肉芽组织标本 15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PDGFβ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 结果 :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能表达PDGFβ受体。 结论 :PDGF有可能在参与慢性根尖周病变的免疫病理过程并在根尖周病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 尖周肉芽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畸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陆一 陈凤山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研究成人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采用Digora分析定位牙片 ,分析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结果 :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键词 牙齿移动 长度 牙槽骨密度 组织 周硬组织 成人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端分生组织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与rDNA复制位置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江梅 张飞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应用常规电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观察到小麦根端分生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是由纤维中心 (FC)、密集纤维成分 (DFC)和颗粒成分 (G)等构成的。小麦根尖用3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电镜放射自显影研究的结果显示 ,银粒大多分布在核仁边... 应用常规电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观察到小麦根端分生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是由纤维中心 (FC)、密集纤维成分 (DFC)和颗粒成分 (G)等构成的。小麦根尖用3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电镜放射自显影研究的结果显示 ,银粒大多分布在核仁边缘的颗粒区 ,密集纤维成分次之 ,纤维中心和密集纤维成分的交界区出现的银粒最少。我们推测 :r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颗粒区 ,但有时在纤维中心与密集纤维成分交界处就开始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分生组织 细胞 核仁 超微结构 复制位置 RDNA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尿素传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博 李丽娜 +1 位作者 庞广昌 鲁丁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6-1474,共9页
为探寻植物根尖组织对尿素的传感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以海藻酸钠—淀粉凝胶作固定剂,将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的根尖分生组织固定到2片核微孔膜之间,制成“三明治”式尿素传感膜,然后将其固定并密封到玻碳电极上,制成... 为探寻植物根尖组织对尿素的传感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以海藻酸钠—淀粉凝胶作固定剂,将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的根尖分生组织固定到2片核微孔膜之间,制成“三明治”式尿素传感膜,然后将其固定并密封到玻碳电极上,制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时间—电流曲线法测定尿素与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的根分生组织传感器互作所产生电化学信号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4种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尿素均呈现明显的函数关系。根分生组织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尿素传感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分别在10^-8~10^-4、10^-16~10^-6、10^-19~10^-10和10^-20~10^-10 mol·L^-1的尿素范围内呈现类似于酶和底物响应的酶促反应特征(联动变构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玉米、辣椒、花椰菜、黄瓜和尿素的联动变构常数Ka(类似于酶—底催化动力学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7.1970×10^-9、4.5370×10^-16、9.9085×10^-20和6.4628×10^-21 mol·L^-1,表明玉米对尿素的传感能力至少比其他3种植物差7个数量级以上。在以尿素为唯一外源氮营养的条件下培养玉米和辣椒,实验结果证明,在低于玉米传感尿素能力下限(1×10-10 mol·L^-1)时,玉米10~15 d枯黄死亡,而辣椒可以正常生长。证明联动变构常数Ka反映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对尿素的真实传感能力,而且玉米对尿素的传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辣椒 花椰菜 黄瓜 尖分生组织 电化学传感器 尿素 传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