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何法测定生物栅中美人蕉根系面积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清海 李秀艳 +1 位作者 凌焕然 徐亚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7,共3页
设计了1种测定生物栅中水生植物根系面积的方法。通过分别测定美人蕉(Canna indica)3级根平均直径和2级根平均直径计算得到植物根系总面积。这种方法比常用的不分级测定植物根系直径及表面积的方法准确度高1个数量级,可以应用于大根系... 设计了1种测定生物栅中水生植物根系面积的方法。通过分别测定美人蕉(Canna indica)3级根平均直径和2级根平均直径计算得到植物根系总面积。这种方法比常用的不分级测定植物根系直径及表面积的方法准确度高1个数量级,可以应用于大根系植物的根系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栅装置中美人蕉根系总面积39.4 m2,3级根系面积是2级根系的22.2倍,而体积比接近2∶1,3级根和2级根平均直径比小于1∶10。应用生物栅技术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时,表面积占绝对优势的3级根系在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为微生物附着的重要载体及加强植物与填料的固着能力,改善根系与填料的空间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面积 美人蕉 生物栅 3级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及退化对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龙毅 孟凡栋 +3 位作者 王常顺 白玲 钟扬 汪诗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2-538,共7页
研究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及其对退化的响应有利于了解高寒草甸的退化过程。该研究首先在西藏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小嵩草围栏内(2009年围封)选择原生植被较好的地点随机选择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 研究高寒草甸主要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及其对退化的响应有利于了解高寒草甸的退化过程。该研究首先在西藏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小嵩草围栏内(2009年围封)选择原生植被较好的地点随机选择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草(K.humilis)、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等5种植物斑块,选择退化斑块上(与原生植被相比)的二裂委陵菜和青藏苔草;然后用烘箱烘至恒重并称重,用扫描仪对根系进行扫描用于估算根系表面积;最后利用2因子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物种个体、不同取样层次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利用物种和退化状态2因子方差分析检验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利用物种、取样层次和退化状态3因子方差分析检验对二裂委陵菜和青藏苔草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退化条件下,小嵩草、矮嵩草和紫花针茅0~10cm地下生物量占0~30cm地下生物量的70%以上,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96%以上;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青藏苔草(Carexm oorcroftii)0~10cm地下生物量占0~30cm地下生物量的50%以上,其中二裂委陵菜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57%,青藏苔草0~30cm地下生物量占其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87%;对于退化草甸的主要植物,退化显著降低了二裂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对其根系表面积影响不大,但显著增加了青藏苔草的地上生物量,降低了其根冠比,对其地下生物量和根系表面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地上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根系面积 退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根系活力及吸收面积的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44
3
作者 宋海星 王学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分别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 TTC)还原法和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玉米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 ,研究其 0~1 5 cm土层根系的水平分布和离主茎 0~ 2 0 cm范围土壤根系的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TTC还原量在离主茎 0~ 2 0 cm的水平方向和离地面 0... 分别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 TTC)还原法和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玉米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 ,研究其 0~1 5 cm土层根系的水平分布和离主茎 0~ 2 0 cm范围土壤根系的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TTC还原量在离主茎 0~ 2 0 cm的水平方向和离地面 0~ 45 cm的垂直方向上 ,随着离主茎距离的增加和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TTC还原强度在水平方向上与 TTC还原量的变化趋势类似 ,只是个别生育期 1 5~ 2 0 cm处回升 ;在垂直方向上与 TTC还原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同样范围内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趋势与 TTC还原量相同 ;而比吸收面积和比活跃吸收面积 ,在水平方向上随着离主茎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活力 根系吸收面积 空间分布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法 甲基蓝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燕麦根系体积与表面积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晋辉 郭江 +2 位作者 李龙江 张立峰 王宏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以品五(晚熟品种)和坝莜一号(早熟品种)两个裸燕麦(莜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时期的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两个品种中后期根系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拔节期到抽穗开花... 以品五(晚熟品种)和坝莜一号(早熟品种)两个裸燕麦(莜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时期的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两个品种中后期根系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拔节期到抽穗开花期的快速增长阶段、抽穗开花期至开花后10~26 d的显著下降阶段、开花后10~26d至成熟期的缓慢上升阶段。通过对裸燕麦不同时期分层根系体积和表面积的分析,30~90 cm土层中根系的继续增长导致其生育后期根系表现回升性增长特性。裸燕麦晚熟品种生育中后期根系体积、根表面积、根系干重等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早熟品种除根系干重与根系表面积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根系体积 根系面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河道滩坡抗冲性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拾兵 陈举 张芝永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3,共4页
为研究植物根系对边滩坡面固土抗冲性的影响,选择麦冬草、芦苇和蒿草3种天然植物进行抗冲性物理试验,测量植物种植密度、根系面积比率和冲刷量。试验结果表明,根系发达、根系面积比率大的植物对滩坡的固土护岸作用大且范围广,防护效果好... 为研究植物根系对边滩坡面固土抗冲性的影响,选择麦冬草、芦苇和蒿草3种天然植物进行抗冲性物理试验,测量植物种植密度、根系面积比率和冲刷量。试验结果表明,根系发达、根系面积比率大的植物对滩坡的固土护岸作用大且范围广,防护效果好,并给出了根系纵深分布一般公式以及稳定坡面的地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 根系面积比率 河道边滩 抗冲性 稳定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系-砂土复合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贵荣 王凯 +1 位作者 袁林 吴延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为探究紫花苜蓿根系对砂性土的增强作用,以黄土为基础土料,河砂为改性土料,将改性土料加入基础土料中,制备含砂质量百分比为0%,20%,40%,60%的紫花苜蓿根系-砂土复合体;通过根系拉伸试验,得到根系抗拉强度;通过直剪试验,得到不同含砂量... 为探究紫花苜蓿根系对砂性土的增强作用,以黄土为基础土料,河砂为改性土料,将改性土料加入基础土料中,制备含砂质量百分比为0%,20%,40%,60%的紫花苜蓿根系-砂土复合体;通过根系拉伸试验,得到根系抗拉强度;通过直剪试验,得到不同含砂量和根系面积比(根系横截面积AR与土体横截面积A的比值)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参数;采用电子放大镜对紫花苜蓿根系、根土复合体及剪切后试样进行观察,分析根系与土体的结构和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根径的增大,抗拉强度呈指数降低;随着含砂量的增加,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根系面积比的增加,根土复合体黏聚力逐渐增大;以根系抗拉强度和根系面积比的乘积为自变量,实测的抗剪强度增量为因变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K值,在含砂量为0%,20%,40%,60%下的K值分别为0.38,0.56,0.2,0.09;当根土复合体受到剪切力时,根系所受到的拉应力可转变为增强剪切面的摩擦力和抵抗土体变形的剪应力,提高了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结果对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土体重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量 根系面积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根系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根系生理生态指标的差异 被引量:58
7
作者 樊剑波 沈其荣 +3 位作者 谭炯壮 叶利庭 宋文静 张亚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52-3058,共7页
以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南光和氮低效品种Elio)作为试验材料,设计高低两个供氮水平,在温室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效率水稻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根系生物学特性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两个供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 以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南光和氮低效品种Elio)作为试验材料,设计高低两个供氮水平,在温室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效率水稻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根系生物学特性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两个供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南光的产量均显著大于氮低效水稻,增幅在50%以上。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两个水稻品种植株的总吸氮量和干物质量随之增加,氮高效水稻南光的生育后期吸氮量和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氮低效水稻Elio;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根系形态参数对氮素营养的响应度高于氮低效品种Elio,高氮处理下,南光较低氮处理分别增加127%(总根长)和114%(根系表面积),而Elio仅增加92%(总根长)和82%(根系表面积),而且Elio在齐穗期后根系形态参数水平下降显著;南光的根系伤流强度在拔节期较氮低效水稻Elio高出11%(1mmolL-1)和32%(5mmolL-1),灌浆期南光较Elio高出12%(1mmolL-1)和12%(5mmolL-1),差异均显著。由本试验结果可推断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差异是造成水稻氮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效率 根系伤流 总根长 根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付景 王生轩 +7 位作者 尹海庆 吴蔚 王越涛 王付华 陈献功 王亚 杨文博 白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26,共5页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当播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64 t/hm2。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齐穗后逐渐下降,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根干质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齐穗期达到最大;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和齐穗期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而在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根系氧化力和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穗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其中齐穗期和成熟期在播量大于150 kg/hm2时,降低更加明显。综上,当播量为150 kg/hm2时,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根系氧化力、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大,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量 直播稻 产量 根系吸收面积 根系氧化力 根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配合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秀芳 李淑文 +1 位作者 和亮 文宏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8-191,233,共5页
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及根系活性的影响,解释水肥配合下夏玉米养分吸收规律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特征。采用管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养分积累特征和根系吸收面积的影响。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植株... 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及根系活性的影响,解释水肥配合下夏玉米养分吸收规律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特征。采用管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养分积累特征和根系吸收面积的影响。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植株全量N、K的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植株内全量N、K积累量以拔节-大喇叭口阶段最多,P素积累主要集中于抽雄-成熟阶段。不同生育期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变化均呈单峰式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在玉米生长季水肥充足条件下,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植物体内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起主导作用。施肥促进了根系活跃吸收能力,养分吸收积累量增多;生育期灌水也能促进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不同生育时期均以W2F1处理的干物质量和N、P、K积累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肥配合 养分积累 根系活跃吸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海星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覆膜条件下测定了冬小麦的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研究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TTC还原量和TTC还原强度均随着离主茎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TTC还原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递减,TTC还原强度,返青期由上而下递减,开... 覆膜条件下测定了冬小麦的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研究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TTC还原量和TTC还原强度均随着离主茎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TTC还原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递减,TTC还原强度,返青期由上而下递减,开花期则上下土层无差异。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化与TTC还原量相同。覆膜处理并没有改变以上各指标的空间分布状态。但返青期水平方向的比吸收面积和比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趋势随覆盖地膜与否而不同,不覆膜处理由近到远递减,覆膜处理则无差异。返青期比吸收面积和比活跃吸收面积的垂直方向变化以及开花期二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变化均无明显差异。根系活力与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冬小麦 根系活力 根系吸收面积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对不同生育期棉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阿静 王治国 +2 位作者 付彦博 冯耀祖 饶晓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6,共7页
【目的】增加棉花根际培养温度,研究增温对各时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水培条件下,在棉花苗期、蕾期、初花期、花铃期4个时期,设置恒温30℃和常规水培培养2个水平3个重复,各时期培养10 d,研究不同时期叶片抗氧化... 【目的】增加棉花根际培养温度,研究增温对各时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水培条件下,在棉花苗期、蕾期、初花期、花铃期4个时期,设置恒温30℃和常规水培培养2个水平3个重复,各时期培养10 d,研究不同时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对温度的响应。【结果】初花期时,增温处理可以有效增加超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亦显著增大;苗期和蕾期增温处理与常规比较,SOD、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差异不大,但苗期时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蕾期时CAT酶活性显著增强;花铃期增温对叶片抗氧化酶和根系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棉花初花期时增加培养温度有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花铃期增温会对棉花生长造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增温 抗氧化酶活性 根系吸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栽培对寒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钱永德 李金峰 +3 位作者 郑桂萍 吕艳东 郭晓红 孙长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以黑龙江省早熟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通过垄作栽培与平作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研究垄作栽培对寒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不同栽培方式间有较大差异,供试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方式下其根系体积、干质... 以黑龙江省早熟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通过垄作栽培与平作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研究垄作栽培对寒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不同栽培方式间有较大差异,供试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方式下其根系体积、干质量、根长及活力均存在明显不同。与对照(平作)相比,水稻(空育131)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根系发达,表现为根长增加、根系干质量增大,根量尤其下层根量增多,根系吸收面积增大,根冠比增大,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根系生长 寒地水稻 栽培方式 根系吸收面积 空育131 粳稻品种 高产优质 黑龙江省 对比试验 水稻根系 供试品种 栽培条件 产量提高 干质量 增大 根冠比 平作 根长 根量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系竞争的云杉幼苗细根内部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南宏伟 刘庆 肖群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组分在亚径级、根序层次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规律;竞争区同非竞争区间0~0.5,0.5~1.0,1.0~2.0 mm细根亚径级生物量,1.0~2.0 mm细根亚径级长度和比表面积对根系竞争产生显著响应,而在0~0.5 mm细根亚径级内部,根系竞争对根系生物量、长度及表面积等指标产生影响的作用点主要集中于前两级根序上,特别是一级根上。根系竞争同土壤养分浓度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根系竞争研究中需单独分析土壤养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竞争 云杉 细根异质性 根系生物量 根系形态 根系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对杨树幼苗根系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勇强 井大炜 +3 位作者 邢尚军 马海林 杜振宇 刘方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F(单施化肥)、VC(蚯蚓粪)和VC+CF(蚯蚓粪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一年生欧美I—107杨根系形态特征、根系吸收面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VC+CF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树幼苗的根系总根长、比根...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F(单施化肥)、VC(蚯蚓粪)和VC+CF(蚯蚓粪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一年生欧美I—107杨根系形态特征、根系吸收面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VC+CF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树幼苗的根系总根长、比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而根系直径却明显降低,其中根系总根长分别比CK,CF和VC处理提高161.70%,52.80%和14.79%;同时,VC+CF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茎、叶干物质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并且使氮素利用率达到59.07%,分别比CF和VC处理提高57.35%和27.09%。此外,施肥对杨树幼苗地上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根系。同VC+CF处理相比,VC处理对杨树苗根系形态特征、根系吸收面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认为,蚯蚓粪与化肥配施对杨树幼苗的根系特性改善和养分吸收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I-107杨 蚯蚓粪 根系形态特征 根系吸收面积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浓度升高对籼、粳稻光合生理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文辉 王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和籼稻根系生长特性、光合特征、氮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阐明CO2浓度升高对2个品种水稻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特性与光合适应的关系。[方法]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2浓...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和籼稻根系生长特性、光合特征、氮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阐明CO2浓度升高对2个品种水稻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特性与光合适应的关系。[方法]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以水稻品种‘武运粳30’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以环境CO2浓度为对照(CK),在CK基础上增加200μmol·mol-1(T)为处理,测定和分析2个品种水稻生物量、产量、光合特性和根系特征。[结果]‘扬稻6号’根系生长参数对CO2浓度响应程度高于‘武运粳30’,‘扬稻6号’高CO2浓度处理下比CK处理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21.8%和15.1%,而‘武运粳30’分别增加7.3%和11.1%,且‘武运粳30’后期根系生长参数增加不明显;‘扬稻6号’较早出现光合适应现象,而‘武运粳30’光合适应现象在生长后期才明显;‘武运粳30’根长及根系表面积与光合参数显著相关,而‘扬稻6号’均无相关性;T处理‘武运粳30’根系氮含量较‘扬稻6号’在生育后期明显增加;‘扬稻6号’地上部干重T处理较CK明显增加;在CK和T处理下,‘扬稻6号’根系干重均高于‘武运粳30’;CO2浓度升高提高了水稻产量。[结论]高CO2浓度处理2个品种水稻最大羧化速率(V cmax)和根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水稻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呈增加趋势,‘武运粳30’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对光合指标的变化有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根系面积 根总长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丽娜 戈秋妹 +2 位作者 任莹 韩欣芃 尹宝重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了明确轮耕对土壤小麦根系活力和活跃吸收面积比例的影响,2020~2021年小麦季,在辛集市马兰农场,通过大田试验方式,选择前期已进行耕作处理连续3 a的麦田进行不同的土壤耕作方式处理,耕作方式设连年深松(S)、隔年深松(SR)、隔2 a深松(S... 为了明确轮耕对土壤小麦根系活力和活跃吸收面积比例的影响,2020~2021年小麦季,在辛集市马兰农场,通过大田试验方式,选择前期已进行耕作处理连续3 a的麦田进行不同的土壤耕作方式处理,耕作方式设连年深松(S)、隔年深松(SR)、隔2 a深松(SRRS)和连年旋耕(R,CK)4个处理,测定了各土壤耕作方式下不同土层深度的小麦根系活力和活跃吸收面积比例,并分析了小麦根系活力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旋耕或旋耕/深松交替的地块,均有利于提高0~15 cm土层的小麦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而深松/旋耕交替,尤其是隔年深松,有利于提高15~45 cm土层的小麦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2)旋耕(R)有利于提高0~15 cm土层土壤的小麦根系活力,而旋耕与深松交替(SR或SRRS)处理则利于提高15~60 cm土层的小麦根系活力,平均较单独深松或旋耕处理提高33.3%和16.9%。(3)根系活力在不同土层相关性较高,上层与下层根系活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平均r为0.68~0.90);活跃根系吸收面积比例在上下土层之间相关性较差。在连续采用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隔年深松可有效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大小麦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比例,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耕作方式 根系活力 根系活跃吸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园林绿化树种根系对SO_2胁迫的反应特性
17
作者 耿宗琴 顾文娟 +3 位作者 王太明 于金星 李伟山 黄殿兴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11种2年生园林绿化苗木进行3种不同浓度的SO2胁迫,并对其根系TTC还原力和根系吸收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参试树种根系对SO2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SO2胁迫条件下,大多数树种的根系TTC还原力、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11种2年生园林绿化苗木进行3种不同浓度的SO2胁迫,并对其根系TTC还原力和根系吸收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参试树种根系对SO2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SO2胁迫条件下,大多数树种的根系TTC还原力、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比表面积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因树种和SO2浓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树种的抗污指数分别与根系TTC还原力、比吸收面积、根系活跃比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苗木 SO2 根系活力 根系吸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苗根系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施用味精废浆的响应
18
作者 陈苗苗 井大炜 +4 位作者 付修勇 刘富刚 袁晓兰 昝林生 贾海慧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味精废浆有机肥对杨树根系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效果,为杨树苗的培育和造林以及味精废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一年生欧美I-107杨树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模拟方式,研究CK(不施肥)、CF(... [目的]探讨味精废浆有机肥对杨树根系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效果,为杨树苗的培育和造林以及味精废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一年生欧美I-107杨树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模拟方式,研究CK(不施肥)、CF(单施化肥)、CM(味精废浆)和CM+CF(味精废浆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杨树苗根系构建水平、根系吸收面积、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地径、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味精废浆显著促进了杨树苗根系的生长,尤其增加了毛细根的数量及在根体系中的比例。同CF相比,CM+CF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增幅分别为76.39%和121.48%;同时,CM+CF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达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外,该处理还明显促进了杨树苗地径、苗高的生长,其中地径分别较CK,CF和CM处理显著提高45.30%,22.62%和10.78%,苗高分别显著提高42.21%,20.65%和11.46%。[结论]味精废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助于改善杨树苗根系特性,并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而促进杨树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I-107杨 味精废浆 根系构建 根系吸收面积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植物3种指标属性与其净化功能的关系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颖 刘磊 +3 位作者 袁平成 郭恢财 胡小飞 高勇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8-453,共6页
利用模拟自然湿地的静态水培试验法,研究10种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根系面积大小以及植物体N、P吸收量等3种指标属性,并以较新的视角分析各指标与净化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 利用模拟自然湿地的静态水培试验法,研究10种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根系面积大小以及植物体N、P吸收量等3种指标属性,并以较新的视角分析各指标与净化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95%,且夏季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冬季,大皇冠、再力花、鸢尾和芦苇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2)植物根系面积整体表现为三级根系面积高于二级根系面积,三级根系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结构,且冬季根系面积高于夏季。(3)综合净化效果、微生物数量、根系面积和植物吸收4个指标,根据权重计算,评定净化能力在前5位的植物是再力花、梭鱼草、菖蒲、鸢尾和水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根际微生物 根系面积 净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和通奶草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海龙 谭世林 徐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4,共8页
[目的]研究土壤含水率、根系面积比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通奶草(Euphorbia hypericifolia)根系固土效果影响及根土间作用机理,为矿山生态修复中植物种类的选取,土壤含水率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 [目的]研究土壤含水率、根系面积比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通奶草(Euphorbia hypericifolia)根系固土效果影响及根土间作用机理,为矿山生态修复中植物种类的选取,土壤含水率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边坡野生紫花苜蓿、通奶草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根系拉伸试验,确定根系抗拉特性。开展根土复合体剪切试验,确定2种植物根系最适宜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基础上开展根土复合体剪切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固土效率根系面积比。[结果](1)2种植物根系抗拉力随根径呈幂函数增加,抗拉强度随根径呈幂函数减小。(2)素土和2种根土复合体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加呈减小趋势;(3)紫花苜蓿根系、通奶草根系在含水率分别为25%和21%时,固土效果最佳。(4)在最优含水率下,紫花苜蓿、通奶草根系面积比分别为0.04%和0.08%时,固土效果最佳。[结论]通奶草根系的形态学效应和力学效应使其成为较紫花苜蓿根系具有更佳固土效果的优势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试验 含水率 根土复合体 根系面积 通奶草 紫色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