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根系行为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常恩浩
李鹏
+4 位作者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苏远逸
冯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90-2100,共11页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长密度、根生物量、根系直径随着退耕演替的发展存在缓慢增大趋势。退耕演替发展的2—21年中,根系平均分维数由2.77显著减小至2.59(P<0.05),生态位指数由3.75显著增大至9.37(P<0.05)。根系的生态功能性对丰富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效果,根系分维数与生态位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即根系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根系综合生态功能,表现为结构越复杂,功能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演替
根系行为
分形维数
根系
生态位指数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志铭
周芮宸
+3 位作者
宋桃李
孔德良
钱建强
赵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94-1001,共8页
为获取更多资源和取得竞争优势,植物需对环境异质性作出响应。根系觅食行为是植物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一种响应,由土壤养分斑块属性、植物自身属性以及共生丛枝菌根真菌等因素共同决定。从4个方面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进行综述,重...
为获取更多资源和取得竞争优势,植物需对环境异质性作出响应。根系觅食行为是植物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一种响应,由土壤养分斑块属性、植物自身属性以及共生丛枝菌根真菌等因素共同决定。从4个方面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每一方面已有的重要假说和理论:(1)根系觅食行为与土壤养分异质性关系方面,系统解析了根系响应策略(针对养分斑块采取定向增殖还是随机游走策略)与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可塑性响应(根系觅食范围(scale)、觅食精确性(precision)、觅食速度(rate)等);(2)丛枝菌根网络影响根系觅食行为的角度,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网络(arbuscular mycorrhizal network,AMN)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根系觅食行为中的角色;(3)植物竞争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影响;(4)植物“碳投资”和菌根“养分反馈”之间的关系。鉴于研究现状与进展,最后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根系觅食行为的种间差异与关键调控机制,以及AMN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根系竞争的情形下,同样需进一步厘清植物“碳投资”与菌根真菌“养分收益”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觅食
行为
土壤异质性
丛枝菌根真菌
资源竞争
植物碳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根系觅食作用:从个体到群落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洪波
薛慕瑶
+1 位作者
林雅茹
申建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5-1004,共10页
土壤中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养分富集区域(也称之为养分斑块)。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会对这些养分斑块做出形态及生理上的响应。当根系接触到这些富集养分的区域就会大量的增生,尤其是比根长较大的细根,并且根系对养分...
土壤中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养分富集区域(也称之为养分斑块)。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会对这些养分斑块做出形态及生理上的响应。当根系接触到这些富集养分的区域就会大量的增生,尤其是比根长较大的细根,并且根系对养分的生理吸收能力也强于养分富集区域以外的根系。养分斑块的属性(大小、强度、组成和位置等)和植物体本身的属性(敏感性和觅食能力等)共同决定了养分空间异质性对于植物体生长的影响。由于不同物种的根系对于养分斑块的可塑性和养分斑块属性的差异及植物根系接触到养分斑块的时间和规模的不同会加剧种间或种内的竞争强度;先接触到养分斑块的植物根系可能在其他植物的根系到达之前将养分斑块内部的养分大部分吸收或耗尽,从而引起根系间的不对称性竞争。养分空间异质性造成的群体内部竞争强度的增加甚至不对称性会引起群体内植株大小变异性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群体结构。同时养分空间异质性对根系竞争的影响也会改变群落内部物种的多样性及整个体系的生产力,这与群落内物种之间觅食精度及竞争力的差异有关;觅食能力较强的物种可能会高效整合并占据大量的小养分斑块从而提高自身生长,进而降低了小养分斑块对群落物种丰度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根系
觅食
行为
养分获取
竞争强度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曙光
侯彦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9,共5页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营养斑
形成
模拟
植物
根系行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性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根系行为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常恩浩
李鹏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苏远逸
冯朝红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90-210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402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85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603
51779204)
文摘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长密度、根生物量、根系直径随着退耕演替的发展存在缓慢增大趋势。退耕演替发展的2—21年中,根系平均分维数由2.77显著减小至2.59(P<0.05),生态位指数由3.75显著增大至9.37(P<0.05)。根系的生态功能性对丰富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效果,根系分维数与生态位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即根系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根系综合生态功能,表现为结构越复杂,功能性越强。
关键词
植被
演替
根系行为
分形维数
根系
生态位指数
土壤有机碳
Keywords
plant
succession
root system behavior
fractal dimension
root niche index
soil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志铭
周芮宸
宋桃李
孔德良
钱建强
赵勇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94-10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50,31270750,31870522)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0601458)。
文摘
为获取更多资源和取得竞争优势,植物需对环境异质性作出响应。根系觅食行为是植物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一种响应,由土壤养分斑块属性、植物自身属性以及共生丛枝菌根真菌等因素共同决定。从4个方面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每一方面已有的重要假说和理论:(1)根系觅食行为与土壤养分异质性关系方面,系统解析了根系响应策略(针对养分斑块采取定向增殖还是随机游走策略)与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可塑性响应(根系觅食范围(scale)、觅食精确性(precision)、觅食速度(rate)等);(2)丛枝菌根网络影响根系觅食行为的角度,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网络(arbuscular mycorrhizal network,AMN)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根系觅食行为中的角色;(3)植物竞争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影响;(4)植物“碳投资”和菌根“养分反馈”之间的关系。鉴于研究现状与进展,最后指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根系觅食行为的种间差异与关键调控机制,以及AMN对根系觅食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根系竞争的情形下,同样需进一步厘清植物“碳投资”与菌根真菌“养分收益”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根系
觅食
行为
土壤异质性
丛枝菌根真菌
资源竞争
植物碳投资
Keywords
root foraging behavior
soil heterogeneit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resource competition
plant carbon investment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根系觅食作用:从个体到群落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洪波
薛慕瑶
林雅茹
申建波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5-1004,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2021)资助
文摘
土壤中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养分富集区域(也称之为养分斑块)。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会对这些养分斑块做出形态及生理上的响应。当根系接触到这些富集养分的区域就会大量的增生,尤其是比根长较大的细根,并且根系对养分的生理吸收能力也强于养分富集区域以外的根系。养分斑块的属性(大小、强度、组成和位置等)和植物体本身的属性(敏感性和觅食能力等)共同决定了养分空间异质性对于植物体生长的影响。由于不同物种的根系对于养分斑块的可塑性和养分斑块属性的差异及植物根系接触到养分斑块的时间和规模的不同会加剧种间或种内的竞争强度;先接触到养分斑块的植物根系可能在其他植物的根系到达之前将养分斑块内部的养分大部分吸收或耗尽,从而引起根系间的不对称性竞争。养分空间异质性造成的群体内部竞争强度的增加甚至不对称性会引起群体内植株大小变异性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群体结构。同时养分空间异质性对根系竞争的影响也会改变群落内部物种的多样性及整个体系的生产力,这与群落内物种之间觅食精度及竞争力的差异有关;觅食能力较强的物种可能会高效整合并占据大量的小养分斑块从而提高自身生长,进而降低了小养分斑块对群落物种丰度的正效应。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根系
觅食
行为
养分获取
竞争强度
群落结构
Keywords
spatial nutrient heterogeneity
root foraging
nutrient acquisition
competitive inten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S154.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曙光
侯彦林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5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知识创新工程课题(RCEES99014)
文摘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土壤氮营养斑
形成
模拟
植物
根系行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性质
土壤养分
Keywords
nutrient patch
nitrogen
soil
root
biology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根系行为特征
常恩浩
李鹏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苏远逸
冯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根系觅食行为的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张志铭
周芮宸
宋桃李
孔德良
钱建强
赵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根系觅食作用:从个体到群落
李洪波
薛慕瑶
林雅茹
申建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王曙光
侯彦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