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瑞杰 何淑勤 +3 位作者 周树峰 杨晶月 金钰宪 郑子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9,共11页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这3个层次的土壤样品,利用原状土冲刷槽法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径流含沙量、土壤抗冲指数动态变化特征,结合WinRHIZO2000根系分析系统获取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综合分析探究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随空间范围的扩大,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径流含沙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表现为H0~15(0.10 g·L^(-1))V30~45(118.74 min·g^(-1))>V0~15(95.65min·g^(-1))。2)随生育期的推进,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大小关系分别表现为抽穗成熟期(0.05 g·L^(-1))<拔节前期(0.11 g·L^(-1))<幼苗期(0.14 g·L^(-1))<拔节后期(0.17 g·L^(-1))和抽穗成熟期(233.30 min·g^(-1))>拔节前期(56.64 min·g^(-1))>拔节后期(51.30 min·g^(-1))>幼苗期(44.33 min·g^(-1))。3)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增强值为1.10~364.52 min·g^(-1),增强率为2.29%~462.27%;其根系特征参数增幅为2.87%~326.87%,与土壤抗冲性增强值呈正相关。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能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显著提高,且与其生长阶段根系辐射生长密切相关,通过调控日常管护措施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抗冲指数 径流含沙量 根系特征参数 杂交粱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柠条长期种植对根系分布及土壤水碳的影响
2
作者 杨璐 刘小芳 +4 位作者 张秀敏 巨佳敏 常富强 杨泽芃 赵勇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6,212,共9页
[目的]探究晋西北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柠条深层土壤水碳和根系的相互作用,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20,40,60 a)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对0—300 cm土层水分、有机碳和根系特征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了三... [目的]探究晋西北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柠条深层土壤水碳和根系的相互作用,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20,40,60 a)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对0—300 cm土层水分、有机碳和根系特征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1)相较于荒草地,柠条长期种植(大于40 a),降低了剖面土壤水分含量,但增加了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分亏缺现象主要集中在0—60,200—300 cm土层中,而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中。柠条种植显著增加了0—60 cm剖面根系特征参数,其根系生物量占0—300 cm土层的50%。(2)在0—60 cm土层,有机碳与土壤水分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体积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6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有机碳、根表面积密度和根体积密度显著负相关(p<0.05);在20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根系参数均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体积密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有机碳的主要因素,较高的根体积密度和较低的土壤水分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结论]晋西北黄土丘陵区长期种植柠条后,对表层根系特征参数的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积累,但加剧了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并促使根系向深层生长以适应水分条件。在区域进行植被建设时有必要综合考虑植被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水分、有机碳和根系特征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林 根系特征参数 水分亏缺效应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液对土壤pH、EC与茄子叶片光合特性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常青 王永亮 +2 位作者 杨治平 黄高鉴 郭彩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为探究木醋液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玉米、小麦秸秆和杂木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灌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对土壤pH、EC(电导率)和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施清水相比,土... 为探究木醋液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玉米、小麦秸秆和杂木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灌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对土壤pH、EC(电导率)和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施清水相比,土壤pH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pH值与灌施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灌施木醋液后土壤EC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小,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EC值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生物试验表明,灌施稀释倍数小于10倍的木醋液会对茄子产生毒害作用,灌施1∶50以上的木醋液可以增强茄子叶片净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茄子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木醋液对作物的促进作用随着灌施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加逐渐减弱,灌施稀释倍数1∶300的木醋液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浇灌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可以调节土壤pH和EC值,促进茄子生长,这为木醋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土壤PH 土壤EC 光合参数 生物量 根系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香根草根土复合体的邓肯—张本构模型
4
作者 吴锐斌 及金楠 杨彧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目的]为研究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本构关系。[方法]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20,40,60天)和红壤的原状根土复合体为对象,基于邓肯—张模型,结合三轴试验,构建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对根系生物量... [目的]为研究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本构关系。[方法]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20,40,60天)和红壤的原状根土复合体为对象,基于邓肯—张模型,结合三轴试验,构建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对根系生物量变化的响应。[结果](1)邓肯—张本构关系模拟根土复合体力学行为的效果理想,除个别素土的应变软化现象不能捕捉外,应力应变曲线、抗剪强度指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R^(2)>0.91),并且能够很好地预测曲线在弹性阶段、硬化阶段和塑性阶段的变化特征。(2)根土复合体的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根系特征参数相关性较强。随着香根草的生长,模型参数c_(c)、φ_(c)、K、R_(f),以及初始抗剪强度(Ei)均增大。参数n的变化规律略特殊,素土大于根土组,而在根土组中,n仍随着植物的生长而逐渐增大。(3)香根草根系有效地加固土体。在生长周期内,生长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根系生物量越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c_(t)、φ_(t))也提高得越多。[结论]建立了基于邓肯—张模型的根土复合体本构关系,解析根土复合体在浅表层滑坡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为有效防治浅表层滑坡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植物生长 三轴压缩试验 邓肯—张模型 根系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视角图像法分析番茄幼苗根构型对氮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惠放 马韫韬 +1 位作者 朱晋宇 蒋卫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8-1424,共7页
【目的】根系作为植物从环境中获取氮素的重要器官,如何无损并高效地获取其特征参数值是当今研究热点。随着高清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多视角图像法是研究植株根构型无损测量的新型方法。本研究对根系多视角成像系统和GIARoot软件平... 【目的】根系作为植物从环境中获取氮素的重要器官,如何无损并高效地获取其特征参数值是当今研究热点。随着高清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多视角图像法是研究植株根构型无损测量的新型方法。本研究对根系多视角成像系统和GIARoot软件平台相结合的多视角图像分析法精度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估。并利用此套系统动态定量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番茄幼苗根构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根构型与矿质元素互作提供新的手段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中杂109"番茄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设置4、12、20 mmol/L 3个氮处理,分别以N4、N12、N20表示,定植于透明玻璃柱中16 d。利用自行设计的根系多视角成像系统获取每天根系360°图像序列,并基于GIARoot软件平台对图像序列进行根系特征参数的定量计算,在第16 d时将根系进行破坏性取样,将GIARoot基于无损测定分析的图像系列结果与Win RHIZO Pro的破坏性取样根系扫描图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GIARoot与Win RHIZO Pro根系特征参数评估结果总体上线性回归斜率在0.96~0.99,R2均为0.99,RE为2.95%~12.69%,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平均直径的RMSE分别为44.73 cm、4.96 cm2、0.09 cm^3、0.05 mm,各个根系特征参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N4、N12、N20 3个氮处理下,番茄幼苗定植16 d内各根系特征参数值均为N12处理最大,且N20的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垂直投影面积、根总体积分别比N4的高14.2%、13.2%、35.8%、27.7%,而N4的横截面最大根个数、一级侧根个数分别比N20的高28.2%、30.4%。不同氮水平间,第4 d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垂直投影面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N12分别比N20显著高113.9%、153.7%、113.8%。第12 d根总体积、横截面最大根个数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N12分别比N20显著高57.0%、117.9%。而根平均直径16 d内无明显差异(P>0.05),均在0.42~0.54 mm。【结论】利用将多视角成像系统和GIARoot软件平台结合的多视角图像法,进行无损测量获取根系特征参数值是可行的。通过对不同氮水平下番茄幼苗各根系特征参数分析表明,适当提高氮浓度可以促进番茄幼苗根系生长,20 mmol/L的高氮对根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相对于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垂直投影面积、根总体积,这种抑制对侧根数量尤为明显,氮素浓度对根平均直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幼苗 根系特征参数 GIARoot 无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