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垂直绿墙常用植物的根系构型特征和生长动态 被引量:6
1
作者 邢强 秦俊 胡永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15-2523,共9页
以适应性强的2种常见藤本植物:夹竹桃科的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Variegata’)和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Variegatum’)为研究对象,每年随机选择5盆进行重复测试,比较它们2017—2021年的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及根系的长... 以适应性强的2种常见藤本植物:夹竹桃科的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Variegata’)和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Variegatum’)为研究对象,每年随机选择5盆进行重复测试,比较它们2017—2021年的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及根系的长度、表面积、直径、体积、根尖数等形态指标及比较各指标间的变异率和相关度,分析植物在垂直绿墙容器种植条件中根系的动态变化特征,以量化植物根系受根域限制而生长退化的时间节点和有效衡量指标,从而为延长绿墙使用寿命和开发低维护管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 2种植物的根系生物量及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分叉数、根尖数均在植物上墙后2019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可作为衡量植物根系生长受根域限制而退化的时间节点;根冠比值在2020年达最低水平,反映了地下根系生长受限制早于所观测到的地上枝叶退化现象。2)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均可作为衡量指标,其中,根系体积可作为典型的衡量指标,花叶蔓长春和花叶络石生长受限的根体积占比分别为2.2%、1.8%。3) 2种植物的根冠比与根长等构型特征指标呈一致的变化趋势,但花叶蔓长春的变化幅度大于花叶络石;花叶蔓长春的根平均直径反复波动规律也不同于花叶络石持续下降趋势,反映了不同生长型植物对根域限制的不同适应策略:根系集中生长在固定容器中的悬垂型花叶蔓长春,在受到根域环境限制时通过根系径级间周转变化来适应环境;攀爬型花叶络石通过滋生发达的不定根吸收周边容器土壤中水分、养分供给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垂直绿化系统 根域限制 生物量 根系构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牧草根系和根际特征对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亚琼 陈雪 +3 位作者 郑伟 祁军 窦梓鐿 王宁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9-2139,共11页
为探究土壤不同供磷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牧草磷的利用效率、根系形态特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以及牧草根系形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设土壤低、中、高3个供磷水平,... 为探究土壤不同供磷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牧草磷的利用效率、根系形态特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以及牧草根系形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设土壤低、中、高3个供磷水平,通过测定两种混播牧草植株的磷利用效率、营养竞争比率、土壤磷的富集率、根系形态特征参数以及根际微环境特征等相关指标,分析豆禾混播体系中牧草的磷养分利用优势,明确土壤不同供磷水平对牧草混播体系磷养分的竞争。结果表明:1)土壤高供磷水平处理的混播牧草植株磷含量显著高于中磷和低磷水平处理(P<0.05),但其磷利用效率较低,而低磷水平处理的牧草磷利用效率较高。2)土壤不同供磷水平下牧草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但对根系构型特征影响不显著(P>0.05)。3)不同供磷水平处理下土壤pH表现为低磷>中磷>高磷水平,低磷水平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表现最低,高磷和中磷水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重点剖析土壤不同供磷水平下豆禾牧草混播体系磷的利用效率,探索磷高效植物与磷低效植物之间磷传递或磷共享可能途径及影响因素,为豆禾牧草混播体系磷高效利用提供科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箭筈豌豆 供磷水平 根际土壤 磷富集率 磷利用效率 根系构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配比对4个高山杜鹃品种扦插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丹丹 李晓花 +3 位作者 王凯红 单文 王兆红 张乐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4-992,999,共10页
以4个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高山杜鹃品种当年生木质化顶枝为试验材料,采用4个品种×4种基质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高山杜鹃品种扦插生根及扦插苗根系发育的影响,阐明品种间的生根难易及适宜的基质组成,以期... 以4个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高山杜鹃品种当年生木质化顶枝为试验材料,采用4个品种×4种基质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高山杜鹃品种扦插生根及扦插苗根系发育的影响,阐明品种间的生根难易及适宜的基质组成,以期筛选出品种与基质的最佳育苗组合.结果表明:高山杜鹃品种在扦插第46~60 d时生根,不定根主要发端于愈伤组织,属于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的生根类型.品种和扦插基质对除插穗成活率、愈伤率外的8个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基质影响大于品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16个处理中R.‘Eucharitis’与M_(1)(1∶1∶1)组合U值最大,而R.‘Polaris’与4种基质组合的U值排名最后.高山杜鹃品种扦插生根困难,受品种、基质及其交互效应的显著影响;4个品种育苗效果依次为R.‘Eucharitis’>R.‘Tortoise Shell Orange’>R.‘Annne rose Whitney’>R.‘Polaris’;4种基质效果依次为M_(1)(1∶1∶1)>M_(2)(3∶1∶1)>M_(3)(1∶1∶3)>M_(4)(1∶3∶1);不同品种对基质的生根响应存在差异,R.‘Eucharitis’与M_(1)(1∶1∶1)组合可用于产业化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品种 扦插繁殖 基质 根系构型特征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蔷薇幼苗根系对不同潜水埋深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龙 邓童 +3 位作者 刘学森 郑玲娜 于超 罗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137-6149,共13页
地下水是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生长和群落演替的重要因子,通过人工装置模拟30 cm(D30)、40 cm(D40)、50 cm(D50)、60 cm(D60)、70 cm(D70)5个潜水梯度,从生长发育、根系形态、拓扑结构与分形维数以及表型可塑性四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潜... 地下水是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生长和群落演替的重要因子,通过人工装置模拟30 cm(D30)、40 cm(D40)、50 cm(D50)、60 cm(D60)、70 cm(D70)5个潜水梯度,从生长发育、根系形态、拓扑结构与分形维数以及表型可塑性四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潜水埋深对单叶蔷薇幼苗的影响,力求揭示单叶蔷薇幼苗对不同水分环境的适应性策略,这将对今后开展单叶蔷薇植被恢复和保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单叶蔷薇幼苗可通过增加扎根深度、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量、分支数量、地上干物质和根系干物质来应对不同潜水埋深带来的干旱胁迫,D50、D60、D70和CK处理下的幼苗还可以通过提高根冠比来适应更长久的干旱环境。(2)不同潜水埋深处理下,单叶蔷薇幼苗根系的拓扑指数基本保持在0.8—0.9之间,说明该根系属于典型的人字形分支模式,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中,短而细的密集细根(0—2 mm)构成了单叶蔷薇幼苗根系的主体。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该种拓扑结构相对简单、内部竞争较小、碳消耗少,有利于根系扩大土壤资源获取效率,从而保障植株生长发育的物质供需平衡,这是单叶蔷薇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策略。(3)适度的干旱,如50—70 cm的潜水埋深,可以促进单叶蔷薇幼苗扎根深度;而在较浅的潜水埋深(30—40 cm)环境中,单叶蔷薇幼苗能快速解除干旱,转向地上器官的生长发育,同时它通过降低垂直根系长度、增加分支和根尖数量来获取更多氧气和适应水分充足的新环境,到第75天时生长旺盛,在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量、分支数量、地上干物质、根系干物质、根组织密度和分形维数10个指标上与CK组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单叶蔷薇幼苗对水分充足和严重干旱的极端环境均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表型可塑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蔷薇 潜水埋深 根系构型特征 适应性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