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之杰 李明序 张万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5-167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效率,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中苜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高效再生的植株,以筛选出的植株叶片为外植体,并通过调节培养基激素配比,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 为进一步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效率,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中苜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高效再生的植株,以筛选出的植株叶片为外植体,并通过调节培养基激素配比,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进行冷处理等措施优化苜蓿由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转化过程中以嫩叶作为外植体,菌液和重悬液中添加150μmol·L^(-1)乙酰丁香酮,侵染过程中使用300μmol·L^(-1)的谷氨酰胺将瞬时转化效率从32%提高至92%,转化效率提高到31%。研究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可为紫花苜蓿高效遗传改良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杆菌 遗传转化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
作者 李菲 曹永琼 +3 位作者 王纲 郭彦兵 李紫薇 吴红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2-1699,共8页
【目的】建立及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遗传转化体系,为提高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效率及培育彩色马蹄莲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外植体(茎基、叶、不定芽)和不同浓度噻苯隆(TDZ)(0.001、0... 【目的】建立及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遗传转化体系,为提高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效率及培育彩色马蹄莲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外植体(茎基、叶、不定芽)和不同浓度噻苯隆(TDZ)(0.001、0.002和0.005 g/L)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外植体和丛生芽增殖培养基;液氮冻融法将pCAM BIA2301和pBI121质粒转入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以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作为农杆菌介导转化测定的报告基因,对彩色马蹄莲的丛生芽进行遗传转化,阳性苗经PCR扩增验证转化结果。通过不同硫酸卡那霉素(Kan)浓度(50、100和150 mg/L)、侵染时间(25、30和40 min)及共培养时间(2和3 d)3因素正交试验筛选最佳转化条件。【结果】外植体为不定芽的丛生芽诱导率极显著高于茎基和叶(P<0.01),当不定芽为外植体、TDZ浓度为0.002 mg/L时,丛生芽增殖倍数(5.12倍)显著高于0.001和0.005 mg/L TDZ处理(P<0.05),筛选出M6培养基+0.002 mg/L TDZ+30 g/L蔗糖+6.25 g/L琼脂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影响阳性频率因素排序为:侵染时间>Kan浓度>共培养时间。当Kan浓度为50 mg/L、侵染时间25 min及共培养时间为3 d为最优侵染条件,此时,GUS+丛生芽出芽频率和PCR阳性频率最高,分别为54.0%和15.27%。【结论】成功优化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体系,最佳外植体为不定芽,转化体系最佳组合为Kan浓度为50 mg/L、侵染时间为25 min及共培养时间为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杆菌 遗传转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霉菌遗传转化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兴喜 杨谦 +1 位作者 宋金柱 郭兆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实现了丝状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遗传转化,转化率约为60~19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已整合进木霉菌基因组中,而且大多都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整...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实现了丝状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遗传转化,转化率约为60~19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已整合进木霉菌基因组中,而且大多都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具有转化率高、低拷贝、遗传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有可能成为丝状真菌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木霉菌 遗传转化 潮霉素抗性 病害 生物防治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萌动子叶节细胞 被引量:2
4
作者 薛仁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88-1192,T0003,共6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萌动大豆成熟子叶节获得了高频率的转基因大豆。从萌发12~16h的大豆种子切取半片种子作为目标组织,对其子叶节组织进行伤处理后,接种于含有pGB载体的LBA4404农杆菌溶液。pGB载体含有除草剂(phosphinothricin,PP... 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萌动大豆成熟子叶节获得了高频率的转基因大豆。从萌发12~16h的大豆种子切取半片种子作为目标组织,对其子叶节组织进行伤处理后,接种于含有pGB载体的LBA4404农杆菌溶液。pGB载体含有除草剂(phosphinothricin,PPT)抗性基因bar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将接种的外植体分别在含有3或5mg/L PPT的芽诱导培养基、3mg/L PPT的芽伸长培养基及2~4mg/L PPT的根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了筛选。利用萌发5d的外植体进行PPT浓度筛选的结果表明,芽诱导、芽伸长及根诱导阶段的PPT浓度分别为5、3及3mg/L时,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为5.3%。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在大豆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和GFP分析结果表明被整合的外源基因在大豆细胞中得到了稳定的表达。成熟植株对体外喷洒100mg/LPPT溶液产生抗性。转化效率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杆菌 转化 萌动种子 子叶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捷转化雪柑的新方法
5
作者 王会全 曾黎辉 +1 位作者 吴少华 徐海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6-180,共5页
以雪柑种子为外植体,以pC1301-PMI-LFY重组载体为转化载体,将蘸有农杆菌侵染液的接种针在种子胚的顶端分生组织部位刺2-3次,深度1 mm左右,当实生苗成活后移栽。通过PCR检测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得到了1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4.35%。... 以雪柑种子为外植体,以pC1301-PMI-LFY重组载体为转化载体,将蘸有农杆菌侵染液的接种针在种子胚的顶端分生组织部位刺2-3次,深度1 mm左右,当实生苗成活后移栽。通过PCR检测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得到了1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4.35%。针刺法简便快速,在雪柑上能够成功应用,为木本植物的遗传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雪柑 LFY基因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平菇菌丝体的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鲍广稳 祝嫦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平菇菌丝体的方法。利用嵌套平板的方法,在内层平板培养平菇菌丝,待菌丝生长至平板边缘,将经诱导的根癌农杆菌与共培养培养基(CCM)混合,倒入内层平板与外层平板的间隙中,与正在生长中的菌丝共培... 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平菇菌丝体的方法。利用嵌套平板的方法,在内层平板培养平菇菌丝,待菌丝生长至平板边缘,将经诱导的根癌农杆菌与共培养培养基(CCM)混合,倒入内层平板与外层平板的间隙中,与正在生长中的菌丝共培养,实现转化,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转化子,平均转化效率33%左右。此方法操作简单,周期短,极易扩大实验规模,为平菇的分子育种以及其他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介导转化 菌丝体 平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8 位作者 官春云 李栒 林良斌 陈社员 刘忠松 李文彬 钟军 刘春林 周小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5-620,共6页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L-1BA +10mg·L-1Km +30 0mg·L-1Carb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转化率为 8 8% ,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了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介导 TA29-Barnase基因 基因转化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基因转化早期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霞 黄学林 +2 位作者 李哲 陈云凤 李筱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2,共5页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5较适合于介导转化。将薄片置于固体高渗培养基上培养 4h后 ,通过真空减压法使农杆菌接种于其上 ,获得了较高的瞬时表达率 (41 6 7% ) ,是对照 (8 33% )的 5倍 ,农杆菌悬液稀释 5倍用于转化较好 ,共培养 3d为宜。薄片外植体越靠近根部 ,瞬时表达率越高。而外植体预培养会降低瞬时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香蕉 基因转化 瞬时表达 转基因植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秦玲 李明 +3 位作者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介导 苹果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3
10
作者 黄天带 李哲 +3 位作者 孙爱花 周权男 华玉伟 黄华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1-1697,共7页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AS不...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AS不影响转化效率。2.2万个花药愈伤组织经EHA105菌株侵染后,转入未添加AS的培养基,22℃共培养6d,通过50mgL-1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叶片GUS染色、uidA和NptII基因PCR特异扩增、PCR产物测序及NptII基因Southern检测,鉴定出11株转基因植株,并通过嫁接和次生体胚发生,获得来自8个转基因株系的681株转基因植株,移栽成活253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杆菌 花药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次生体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东 刘祖生 +3 位作者 陆建良 钱利生 屠幼英 奚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通过检测GUS瞬间表达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侵染茶树叶片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Kan对茶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浓度在 3 0mg/L左右 ,因而对以Kan为筛选标记的载体来说 ,5 0mg/LKan是较为适宜的选择浓度。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 通过检测GUS瞬间表达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侵染茶树叶片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Kan对茶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浓度在 3 0mg/L左右 ,因而对以Kan为筛选标记的载体来说 ,5 0mg/LKan是较为适宜的选择浓度。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统是用OD6 0 0 为 0 5 - 0 8的LBA4 4 0 4侵染 10分钟左右 ,暗中2 8℃共培养 2 - 3天。硝酸银对农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转化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被引量:28
12
作者 高峰 龚一富 +1 位作者 林忠平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1-756,共6页
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为试材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 (Sporamin promoter)调控下的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 ,并获得了转化植株。甘薯品种“新大紫”再生植株的茎切段 ,... 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为试材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 (Sporamin promoter)调控下的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 ,并获得了转化植株。甘薯品种“新大紫”再生植株的茎切段 ,与携带有表达载体质粒 p SP10 Z的根癌农杆菌菌株 LBA4 4 0 4共培养后 ,在含 75 mg/ L 卡那霉素 (Kan)的筛选培养基上可产生抗性芽 ,最高频率达 6.2 %。其中 ,32 .1%的抗性芽可在含 10 0 mg/ L Kan的培养基上生根 ,从而形成转化植株。PCR和 PCR-Southern检测证实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甘薯品种“新大紫”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基因 杆菌 转化 甘薯 转基因植株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4 位作者 陈秀花 陆美芳 王兴稳 王宗阳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10,共7页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稻亲本协青早 B,转化前幼胚较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 8d左右。在此基础上 ,将反义蜡质 (Wx)基因分别导入上述受体亲本中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反义 Wx基因已经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分离符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系统 水稻 杆菌 反义蜡质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稻曲病菌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震 杜新法 +5 位作者 柴荣耀 毛雪琴 邱海萍 王艳丽 王教瑜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2,共3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了转化。农杆菌经乙酰丁香酮预先诱导,转化效率大约为390-45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霉素基因表达盒,结果显示被测转化子...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了转化。农杆菌经乙酰丁香酮预先诱导,转化效率大约为390-45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霉素基因表达盒,结果显示被测转化子基因组中均成功整合了目的基因片段。同时,在488nm下这些转化子都具有荧光。表明利用根癌农杆菌可以成功转化稻曲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转化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迎青 杨媚 +3 位作者 李明海 李勇 贺晓霞 周而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7-622,共6页
为建立水稻纹枯病菌的T-DNA插入诱变转化系统,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强致病力菌株GD118为转化的初始菌株,从预诱导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时乙酰丁香酮的浓度、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SIM)的pH值等... 为建立水稻纹枯病菌的T-DNA插入诱变转化系统,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强致病力菌株GD118为转化的初始菌株,从预诱导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时乙酰丁香酮的浓度、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SIM)的pH值等5个方面对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成功地建立了适合于水稻纹枯病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的优化系统。这个优化系统的转化条件如下:以30μg/mL的潮霉素B作为转化子的筛选浓度,预诱导8h,共培养20h,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上的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L,共培养温度25℃,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pH5.6~5.8。采用这个系统筛选到的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在含30μg/mL潮霉素B的PDA平板上仍表现明显的抗性。从得到的转化子中随机抽取10个,利用根据抗潮霉素hph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500bp左右的预期条带;与此同时,以4个根癌农杆菌作为阳性对照,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PCR扩增,以排除转化子受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结果表明:4个根癌农杆菌均能扩增出Vir基因条带(730bp),而10个转化子均未能扩增出相应条带。以上两个PCR扩增的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T-DNA已经插入到目标菌株GD118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杆菌介导转化 T-DNA插入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莉 马颖 +2 位作者 马锋旺 梁东 华智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5-1340,共6页
以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了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受体材料,外植体预培养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3 d的共培养,根癌农杆菌OD60... 以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了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受体材料,外植体预培养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3 d的共培养,根癌农杆菌OD600值为0.6左右、侵染10 min,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50 mg.L-1的卡那霉素对叶片有很好的筛选效果。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Mn-SOD基因已转入到麝香百合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百合 杆菌 遗传转化 MN-SOD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亚丽 潘玮 +4 位作者 蒋细良 郭平 田云龙 李记鹏 朱昌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是近年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和以往的真菌转化体系相比具有转化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效率高以及转化子中T-DNA单拷贝插入比例高等特点。就根癌农杆菌转化的丝状真菌种类、转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影...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是近年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和以往的真菌转化体系相比具有转化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效率高以及转化子中T-DNA单拷贝插入比例高等特点。就根癌农杆菌转化的丝状真菌种类、转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丝状真菌 遗传转化 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草莓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朱海生 潘东明 +2 位作者 林义章 张志忠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35,共6页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对外植体生长影响也较小;预培养2-4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2-3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OD600nm值为0.4的菌液侵染10min效果最佳。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草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25
19
作者 沈革志 张建军 +3 位作者 殷丽青 王新其 陈全庆 范昆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表现潮霉素抗性。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和再生培养基培养,获得了14棵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Ds和Bar基因都已整合进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组。对T1代植株的PPT抗性测定表明,外源Bar基因的分离符合孟德尔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杆菌 遗传转化 Ds转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莉萍 陈泠 +4 位作者 李圣纯 李海东 汪越胜 杨广笑 何光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1-7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和分化率为转化指标,小麦成熟胚在预培养基CM4C1P上预培养1... 为了进一步完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和分化率为转化指标,小麦成熟胚在预培养基CM4C1P上预培养14 d后,用侵染培养液Ⅰ侵染3 h,再经干燥共培养方式处理3 d,是根癌农杆菌介导成熟胚转化的合适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转化约30 d后GUS稳定表达的愈伤组织数占受体组织总数的15.83%;GUS稳定表达的抗选择剂G418的植株数占受体组织总数的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