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之杰 李明序 张万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5-167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效率,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中苜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高效再生的植株,以筛选出的植株叶片为外植体,并通过调节培养基激素配比,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 为进一步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效率,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中苜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高效再生的植株,以筛选出的植株叶片为外植体,并通过调节培养基激素配比,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进行冷处理等措施优化苜蓿由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转化过程中以嫩叶作为外植体,菌液和重悬液中添加150μmol·L^(-1)乙酰丁香酮,侵染过程中使用300μmol·L^(-1)的谷氨酰胺将瞬时转化效率从32%提高至92%,转化效率提高到31%。研究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可为紫花苜蓿高效遗传改良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
作者 李菲 曹永琼 +3 位作者 王纲 郭彦兵 李紫薇 吴红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2-1699,共8页
【目的】建立及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遗传转化体系,为提高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效率及培育彩色马蹄莲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外植体(茎基、叶、不定芽)和不同浓度噻苯隆(TDZ)(0.001、0... 【目的】建立及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遗传转化体系,为提高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效率及培育彩色马蹄莲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外植体(茎基、叶、不定芽)和不同浓度噻苯隆(TDZ)(0.001、0.002和0.005 g/L)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外植体和丛生芽增殖培养基;液氮冻融法将pCAM BIA2301和pBI121质粒转入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以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作为农杆菌介导转化测定的报告基因,对彩色马蹄莲的丛生芽进行遗传转化,阳性苗经PCR扩增验证转化结果。通过不同硫酸卡那霉素(Kan)浓度(50、100和150 mg/L)、侵染时间(25、30和40 min)及共培养时间(2和3 d)3因素正交试验筛选最佳转化条件。【结果】外植体为不定芽的丛生芽诱导率极显著高于茎基和叶(P<0.01),当不定芽为外植体、TDZ浓度为0.002 mg/L时,丛生芽增殖倍数(5.12倍)显著高于0.001和0.005 mg/L TDZ处理(P<0.05),筛选出M6培养基+0.002 mg/L TDZ+30 g/L蔗糖+6.25 g/L琼脂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影响阳性频率因素排序为:侵染时间>Kan浓度>共培养时间。当Kan浓度为50 mg/L、侵染时间25 min及共培养时间为3 d为最优侵染条件,此时,GUS+丛生芽出芽频率和PCR阳性频率最高,分别为54.0%和15.27%。【结论】成功优化彩色马蹄莲遗传转化体系,最佳外植体为不定芽,转化体系最佳组合为Kan浓度为50 mg/L、侵染时间为25 min及共培养时间为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8 位作者 官春云 李栒 林良斌 陈社员 刘忠松 李文彬 钟军 刘春林 周小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5-620,共6页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L-1BA +10mg·L-1Km +30 0mg·L-1Carb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转化率为 8 8% ,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了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介导 TA29-Barnase基因 基因转化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天带 李哲 +3 位作者 孙爱花 周权男 华玉伟 黄华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1-1697,共7页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AS不...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AS不影响转化效率。2.2万个花药愈伤组织经EHA105菌株侵染后,转入未添加AS的培养基,22℃共培养6d,通过50mgL-1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叶片GUS染色、uidA和NptII基因PCR特异扩增、PCR产物测序及NptII基因Southern检测,鉴定出11株转基因植株,并通过嫁接和次生体胚发生,获得来自8个转基因株系的681株转基因植株,移栽成活253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根癌农杆菌 花药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次生体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基因转化早期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霞 黄学林 +2 位作者 李哲 陈云凤 李筱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2,共5页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5较适合于介导转化。将薄片置于固体高渗培养基上培养 4h后 ,通过真空减压法使农杆菌接种于其上 ,获得了较高的瞬时表达率 (41 6 7% ) ,是对照 (8 33% )的 5倍 ,农杆菌悬液稀释 5倍用于转化较好 ,共培养 3d为宜。薄片外植体越靠近根部 ,瞬时表达率越高。而外植体预培养会降低瞬时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香蕉 基因转化 瞬时表达 转基因植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被引量:28
6
作者 高峰 龚一富 +1 位作者 林忠平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1-756,共6页
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为试材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 (Sporamin promoter)调控下的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 ,并获得了转化植株。甘薯品种“新大紫”再生植株的茎切段 ,... 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为试材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 (Sporamin promoter)调控下的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 ,并获得了转化植株。甘薯品种“新大紫”再生植株的茎切段 ,与携带有表达载体质粒 p SP10 Z的根癌农杆菌菌株 LBA4 4 0 4共培养后 ,在含 75 mg/ L 卡那霉素 (Kan)的筛选培养基上可产生抗性芽 ,最高频率达 6.2 %。其中 ,32 .1%的抗性芽可在含 10 0 mg/ L Kan的培养基上生根 ,从而形成转化植株。PCR和 PCR-Southern检测证实 ,10 k 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甘薯品种“新大紫”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基因 根癌农杆菌 转化 甘薯 转基因植株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菌株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罡 王萍 +2 位作者 蔺宇 张领兵 吴颖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 (L .)Mer]吉林 30、吉林 43、绥农 8、黑农 35和东农 42等的下胚轴为外植体 ,用EHA10 5和LBA44 0 42个根癌农杆菌菌株 (分别含有 pGBI12 1S4ABC和pGBI4A2B质粒 )研究大豆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的敏感性 ,以及根癌...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 (L .)Mer]吉林 30、吉林 43、绥农 8、黑农 35和东农 42等的下胚轴为外植体 ,用EHA10 5和LBA44 0 42个根癌农杆菌菌株 (分别含有 pGBI12 1S4ABC和pGBI4A2B质粒 )研究大豆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的敏感性 ,以及根癌农杆菌对大豆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 ,大豆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 ,以吉林 43最敏感。根癌农杆菌菌株对大豆下胚轴侵染能力不同 ,含有 pGBI12 1S4ABC质粒的LBA44 0 4侵染能力较强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型 根癌农杆菌 菌株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6
8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4 位作者 陈秀花 陆美芳 王兴稳 王宗阳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10,共7页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稻亲本协青早 B,转化前幼胚较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 8d左右。在此基础上 ,将反义蜡质 (Wx)基因分别导入上述受体亲本中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反义 Wx基因已经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分离符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系统 水稻 根癌农杆菌 反义蜡质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苎麻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植株再生 被引量:17
9
作者 汪波 彭定祥 +2 位作者 孙珍夏 张娜 邢秀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6-1610,共5页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生出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再生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苎麻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苎麻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苎麻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稻曲病菌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震 杜新法 +5 位作者 柴荣耀 毛雪琴 邱海萍 王艳丽 王教瑜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2,共3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了转化。农杆菌经乙酰丁香酮预先诱导,转化效率大约为390-45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霉素基因表达盒,结果显示被测转化子...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了转化。农杆菌经乙酰丁香酮预先诱导,转化效率大约为390-45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PCR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霉素基因表达盒,结果显示被测转化子基因组中均成功整合了目的基因片段。同时,在488nm下这些转化子都具有荧光。表明利用根癌农杆菌可以成功转化稻曲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东 刘祖生 +3 位作者 陆建良 钱利生 屠幼英 奚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通过检测GUS瞬间表达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侵染茶树叶片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Kan对茶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浓度在 3 0mg/L左右 ,因而对以Kan为筛选标记的载体来说 ,5 0mg/LKan是较为适宜的选择浓度。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 通过检测GUS瞬间表达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侵染茶树叶片效果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Kan对茶树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抑制浓度在 3 0mg/L左右 ,因而对以Kan为筛选标记的载体来说 ,5 0mg/LKan是较为适宜的选择浓度。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统是用OD6 0 0 为 0 5 - 0 8的LBA4 4 0 4侵染 10分钟左右 ,暗中2 8℃共培养 2 - 3天。硝酸银对农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转化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莉 马颖 +2 位作者 马锋旺 梁东 华智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5-1340,共6页
以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了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受体材料,外植体预培养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3 d的共培养,根癌农杆菌OD60... 以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了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受体材料,外植体预培养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3 d的共培养,根癌农杆菌OD600值为0.6左右、侵染10 min,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50 mg.L-1的卡那霉素对叶片有很好的筛选效果。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Mn-SOD基因已转入到麝香百合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百合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MN-SOD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黄亚丽 潘玮 +4 位作者 蒋细良 郭平 田云龙 李记鹏 朱昌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是近年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和以往的真菌转化体系相比具有转化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效率高以及转化子中T-DNA单拷贝插入比例高等特点。就根癌农杆菌转化的丝状真菌种类、转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影...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是近年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和以往的真菌转化体系相比具有转化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效率高以及转化子中T-DNA单拷贝插入比例高等特点。就根癌农杆菌转化的丝状真菌种类、转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丝状真菌 遗传转化 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秦玲 李明 +3 位作者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介导 苹果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拮抗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祝 宋宝安 +3 位作者 郁建平 肖洋 李颖 梁宗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果糖、3%牛肉膏为液体发酵培养基,10%装液量,起始pH6.0,25℃,140r/min,发酵5d,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5.28±0.3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黑曲霉 筛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马铃薯试管薯转化体系的优化及AtNHX1基因的导入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丽 杨宏羽 +1 位作者 张俊莲 王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的试管薯薄片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进行转化,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了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根再生...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的试管薯薄片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进行转化,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了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根再生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50mg/L;乙酰丁香酮对薯片转化率无影响;优化的试管薯片转化方法是:不经预培养的薯片用OD600值为0.5的菌液侵染8~10min,然后经过2d共培养,在抗性芽分化培养基上生长40d,可获得30%卡那抗性绿苗.对抗性植株的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外源At-NHX1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根癌农杆菌 转化 ATNHX1基因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25
17
作者 沈革志 张建军 +3 位作者 殷丽青 王新其 陈全庆 范昆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表现潮霉素抗性。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和再生培养基培养,获得了14棵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Ds和Bar基因都已整合进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组。对T1代植株的PPT抗性测定表明,外源Bar基因的分离符合孟德尔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Ds转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转化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迎青 杨媚 +3 位作者 李明海 李勇 贺晓霞 周而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7-622,共6页
为建立水稻纹枯病菌的T-DNA插入诱变转化系统,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强致病力菌株GD118为转化的初始菌株,从预诱导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时乙酰丁香酮的浓度、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SIM)的pH值等... 为建立水稻纹枯病菌的T-DNA插入诱变转化系统,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强致病力菌株GD118为转化的初始菌株,从预诱导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时乙酰丁香酮的浓度、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SIM)的pH值等5个方面对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成功地建立了适合于水稻纹枯病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的优化系统。这个优化系统的转化条件如下:以30μg/mL的潮霉素B作为转化子的筛选浓度,预诱导8h,共培养20h,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上的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L,共培养温度25℃,共培养时固体诱导培养基pH5.6~5.8。采用这个系统筛选到的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在含30μg/mL潮霉素B的PDA平板上仍表现明显的抗性。从得到的转化子中随机抽取10个,利用根据抗潮霉素hph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500bp左右的预期条带;与此同时,以4个根癌农杆菌作为阳性对照,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PCR扩增,以排除转化子受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结果表明:4个根癌农杆菌均能扩增出Vir基因条带(730bp),而10个转化子均未能扩增出相应条带。以上两个PCR扩增的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T-DNA已经插入到目标菌株GD118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 T-DNA插入诱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草莓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海生 潘东明 +2 位作者 林义章 张志忠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35,共6页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对外植体生长影响也较小;预培养2-4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2-3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OD600nm值为0.4的菌液侵染10min效果最佳。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草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灰葡萄孢菌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沈卫锋 翁宏飚 +4 位作者 牛宝龙 何丽华 刘岩 齐晓朋 孟智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20,共6页
以pCAMBIA1300-N载体为骨架,成功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潮霉素(hph)为抗性筛选标记的载体pKPG,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获得了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灰葡萄孢菌。通过PCR检测转化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 以pCAMBIA1300-N载体为骨架,成功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潮霉素(hph)为抗性筛选标记的载体pKPG,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成功获得了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灰葡萄孢菌。通过PCR检测转化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潮霉素抗性表达框,观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荧光表型,以及gfp基因的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被测转化子基因组中均成功整合了目的基因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根癌农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