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耐Al^(3+)性与诱导培养液pH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爱华 童微星 +3 位作者 潘伟槐 潘建伟 赵章杏 朱睦元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测定 4 个大麦品种幼苗在含0,1.0,3.0 m g/ L Al3+ 营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根的生长情况及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改变营养液 p H 的能力,分析各品种的耐 Al3+ 性与诱导培养液p H 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通过测定 4 个大麦品种幼苗在含0,1.0,3.0 m g/ L Al3+ 营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根的生长情况及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改变营养液 p H 的能力,分析各品种的耐 Al3+ 性与诱导培养液p H 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浓度的 Al3+ 敏感性不完全一致;不同生长时期诱导营养液p H 改变的能力也不相同,使营养液p H 变化呈阶段性升降波动,但品种的p H的变化能力与耐 Al3+ 性之间并不一定成正相关,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耐 Al3+ 性品种能诱导营养液p H 至较高的水平,但有些 Al3+ 敏感品种也能诱导营养液p H 至很高水平。不能诱导营养液出现第二次p H 高峰的品种一定是 Al3+ 敏感品种。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大麦耐铝酸的有关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根生长抑制率 耐铝性 PH值变化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