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术后的预后风险回顾性观察研究
1
作者 莫淳皓 陈传健 +5 位作者 张少龙 董治春 裴卓禧 王志平 侯子珍 丁辉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分级、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肿瘤发生频率、肿瘤数量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dical cystectomy,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分级、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肿瘤发生频率、肿瘤数量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在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dical cystectomy,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治疗的患者结局中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4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接受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手术而未接受化疗或放疗治疗的237例膀胱癌患者。本研究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了年龄、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分化、LNM、肿瘤发生频率和肿瘤数量对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影响。结果: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9.8岁,其中男性198例,女性39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8个月。在单变量分析中,年龄<65岁的患者5年OS和5年CSS显著高于年龄≥65岁的患者;且尿路上皮癌患者的5年OS高于非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OS、CSS与肿瘤分期、分级及LNM呈负相关关系。在多变量分析中,仅肿瘤分级和LNM仍然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分级和LNM被认为是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术后与5年OS、CSS相关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此外,应用RC联合Mainz PouchⅡ代膀胱应考虑患者的意愿及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z pouch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膀胱癌病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2
作者 申鑫 蔡波 +1 位作者 马利民 邢钱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297-429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病人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年龄≥65岁的老年膀胱癌病人,全部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收集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盆腔...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病人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年龄≥65岁的老年膀胱癌病人,全部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收集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盆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135例病人手术时间为(369±115)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500 mL,术后排气时间(3.2±2.1)d,盆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0.3±4.9)d,术后住院时间为(16.5±10.4)d;术后共有64例(47.4%)病人出现了早期并发症,其中占比最高的并发症是肠梗阻,共25例,占18.5%;出现后期并发症的病人18例,仅出现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切口方面并发症。根据Clavo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早期并发症中Ⅰ级7例,Ⅱ级36例,Ⅲ级13例,Ⅳ级6例,Ⅴ级2例,后期并发症中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风险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病理结果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对老年膀胱癌病人进行手术前,应重视筛选合并糖尿病、病理分期高及淋巴结病理结果阳性的病人,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 老年 并发症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静 张浩 +1 位作者 何卫阳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组和常规处理组,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案,常规处理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组和常规处理组,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案,常规处理组采用传统方案,观察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梗阻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一系列指标。结果:ERAS组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分别为(34.67±3.13)h、(55.10±5.73)h,均较常规处理组缩短[(43.03±4.42)h;(63.64±4.8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ERAS组为(24.89±5.74)h,也较常规处理组的(39.58±7.85)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的住院时间为(7.81±2.03)d,短于常规处理组的(13.56±1.9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速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围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发症及控瘤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凯 刘春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位数48个月并发症及控瘤效果,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1月~2010年3月210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位数48个月并发症及控瘤效果,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1月~2010年3月210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术中及术后提示淋巴结阳性或T3a期的患者给予辅助化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平均出血量为220 ml,围手术前输血率为20.5%,术中平均清扫淋巴结17.6个,淋巴结阳性病例数为42例(20%)。围手术期轻度及重度并发症分别为19.0%及5.3%,5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未复发生存率及未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8%,83.3%,81.8%及90.5%。结论腹腔镜下扩大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安全可行,具有满意的控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闵捷 马嘉兴 +3 位作者 张志强 耿浩 张志辉 于德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3例膀胱癌施行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术中先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注重对腹下神经和盆丛的保护。自阴道底部... 目的探讨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3例膀胱癌施行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术中先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注重对腹下神经和盆丛的保护。自阴道底部横断阴道后壁和前壁,在阴道前壁10~2点范围内无神经血管层面靠近膀胱壁游离并离断膀胱侧血管蒂;在尿道近端游离时,远离膀胱颈并避免进入盆内筋膜,从而保护阴道侧方的自主神经纤维和盆底传入的会阴神经分支。术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s Index,FSFI)评估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病理示阴道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1例盆腔淋巴结阳性,余12例在平均13.1月(6~25个月)的随访中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FSFI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6.0±3.8)分vs.(19.4±6.3)分,P=0.000],术后6个月评分较术后3个月显著恢复[(14.1±6.7)分vs.(6.0±3.8)分,P=0.001],其中FSFI子项“润滑度”和“性交痛”评分对于术后性功能评分恢复的贡献最大。结论严格选择病例,保留阴道前壁和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女性 性功能 保留阴道前壁 保留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小萍 梁卫洁 +2 位作者 许红璐 马庆欢 方壮娜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术后6例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有2种并发症),占19.4%。其中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尿漏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及时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发生的不同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尤其需加强引流管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姬 李美清 +2 位作者 黄柳芳 马育璇 陈凌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247土6.9)ml;住院时间9~83d,平均(22±7.8)d。43例患者随访1~38个月,平均(18±7.6)个月,其中3例因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死亡;肺部转移和局部复发并全身转移各1例,均带瘤生存;1例术后3个月因突发肺梗塞死亡;其余37例无瘤存活。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尤其对于复杂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有效防止微创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辅助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 李胜文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住院时间37~62d,平均5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d。随访5个月~6年,平均26个月。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未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4例(87.5%),夜间尿失禁6例(37.5%),皆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245~380mL(平均316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28~57cmH_2O(平均39cm H_2O,1cm H_2O=0.098kPa)。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可靠,患者原位排尿,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新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早期活动等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慧敏 张芳 +2 位作者 高珊 杨秀冬 申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8-31,共4页
目的了解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术后早期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92例膀胱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评估术后24h内活动情况,分析早期活动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71.7%的患者术后早期处于... 目的了解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术后早期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92例膀胱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评估术后24h内活动情况,分析早期活动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71.7%的患者术后早期处于低活动等级水平,其中50.0%处于卧床休息状态;合并症、术前活动水平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等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水平较低,需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干预,尤其关注术前活动水平和合并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活动 早期活动等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完整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病理T2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贞波 罗明睿 +2 位作者 梁海滔 秦自科 叶云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前完整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能否提高病理T2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94例于中山大学...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前完整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能否提高病理T2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94例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C术后病理分期为T2N0M0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完整TURBT组52例和非完整TURBT组42例。完整TURBT定义为术中膀胱镜检查及RC标本中无肉眼可见的病变。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时间,分析与生存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肿瘤个数的中位数为1个,肿瘤大小的中位数为3 cm,中位随访时间为42.7个月,94例患者中16例出现复发。完整TURBT组中11例患者RC术后病理降期,完整TURBT与肿瘤大小(P=0.021)、组织学变异(P=0.015)和降期(P=0.001)相关。年龄是D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34),完整TURBT(P=0.165)、降期(P=0.740)与DFS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行RC前完整TURBT与降期有关,但不会改善病理T2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降期 完整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35
11
作者 金阳阳 盛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0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0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低体温,苏醒后10min患者体温为36.0~36.9℃,平均(36.5±0.32)℃,完全清醒后均无寒战反应。结论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预防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护理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困扰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杨婷 杨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0,91,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4个亚主题:性困扰症状明显(性功能障碍、性生活中断);负性情绪困境(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焦虑和抑郁、对性生活恐惧和回避);婚姻关系发生多重改变(亲密关系减少、沟通障碍、夫妻角色转变、伴侣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应对方式与性康复需求(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尝试替代方式、心理调适、与伴侣共同面对、期待性康复专业指导)。结论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面临多方面困扰,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性健康需求,提供个体化的性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性功能障碍 性生活 性困扰 负性情绪 性康复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分析
13
作者 刘政宏 牟艺璇 +8 位作者 张大宏 何翔 王帅 张朴 王珩 章越龙 周密 李恩惠 俞蔚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63例实行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用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或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尿流改道方式。根据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组1为内镜下治疗组(27例),由内镜下球囊扩张或联合内镜下钬激光切开组成;组2为腹腔镜输尿管再植组(36例),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与普通腹腔镜再植组成。比较2组的基础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狭窄长度、术前肌酐值、术前尿素值、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以及肾积水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资料中,内镜下治疗在手术时间[(97±31)min vs.(185±36)min,t=-2.641,P=0.000]、术后住院时间[(5.9±1.9)d vs.(8.1±3.1)d,t=-3.144,P=0.000]以及术后进食时间[(1.7±0.8)d vs.(2.9±1.3)d,t=-4.320,P=0.000]上均少于腹腔镜再植(P<0.05)。在术中及术后有无输血上,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治疗方式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术后放置D-J管的平均时间[(6.1±2.0)月vs.(4.0±3.5)月,t=2.824,P=0.010]、术后吻合口狭窄复发率(P=0.020)和患肾GFR上升率(P=0.000),腹腔镜再植组均优于内镜治疗组。结论:对于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狭窄段输尿管长度,相比内镜下治疗,腹腔镜再植均能较好的解决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有更高的狭窄治愈率及肾功能改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良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内镜治疗 输尿管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8 位作者 许凯 李虎林 徐亚文 方平 徐啊白 徐玢屾 郭凯 林阳彦 申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 目的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再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h,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部分时间约3.5h。术中出血量约50ml,术中输入200ml浓缩红细胞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双侧盆腔淋巴结各清扫6个,均为阴性,术中输尿管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患儿术后3d恢复肠蠕动。盆腔引流管于术后7d拔除,新膀胱造瘘管于术后14d拔除,术后25d行经尿道膀胱造影,确定无造影剂外漏后拔除导尿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患儿拔除导尿管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白天控尿及排尿功能。5个月后复查,提示新膀胱容量约为110ml,膀胱残余尿量约10ml,最大尿流率约12ml/s。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输尿管返流及肠梗阻发生。结论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膀胱癌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大明 于德新 +5 位作者 谢栋栋 丁德茂 毕良宽 张涛 闵捷 张志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OPNI)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的155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前1周内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OPNI)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的155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前1周内的外周血化验结果计算OPNI及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Youden指数,得到具有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组合的OPNI值及NLR值作为高低组的分界值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术后90 d内并发症,并根据Clavien-Dindo严重程度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分析OPNI与NLR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临床变量与发生术后肠梗阻的相对危险系数。结果根据ROC计算分别得到OPNI临界值为45.87、NLR临界值为2.49,以此分组,术后早期共有7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OPNI低组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高于OPNT高组,NLR高组并发症分级显著高于NLR低组,NLR高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NLR低组(P=0.03),OPNI高组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OPNI低组(P<0.01),NLR高组肠梗阻发生率显著高于NLR低组(P=0.02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患者年龄(95%CI=1.26,95%CI:0.648~2.463,P=0.042)、BMI(95%CI=0.43,95%CI:0.221~0.837,P=0.013)、OPNI(95%CI=0.307,95%CI:0.15~0.627,P=0.001)、NLR(95%CI=1.30,95%CI:0.663~2.547,P=0.045)有显著相关性,与有无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尿流改道方式及病理分期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OPNI与NLR呈明显负相关(ρ=-0.557,P<0.001)。结论术前OPNI及NLR值的检测可评估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高NLR、低OPNI能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严重程度;高龄、低BMI、低OPNI、高NLR为术后肠梗阻发生的高危因素,OPNI与NLR呈显著负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是较好的预测指标,指导膀胱癌患者术前纠正炎症和全身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预后营养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22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明 黄金明 +3 位作者 王安邦 王志军 徐东亮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2~71岁(中位年龄63岁)。统计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肿瘤控制情况和尿控效果等随访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4例行单孔手术,2例为全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320~600(420±36)min,术中出血量为100~400(150±17)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1~2 d(中位数2 d)下床活动,1~3 d(中位数2 d)恢复肠道通气,5~21 d(中位数10 d)拔除负压引流管,10~25 d(中位数14 d)拔除导尿管。本组患者均无术中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等肠道并发症,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新膀胱漏尿,经延长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3~15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术后2个月20例(90.1%)患者尿控满意。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内疝而手术,2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排尿困难给予间歇自我导尿。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短期肿瘤控制和尿控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通过病例累积和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 腹腔镜技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余昆 代林 +5 位作者 刘胜 余志海 李风 刘美平 石国忠 夏宗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肌层浸润...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C组与RC组。PC组患者采用PC+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的全身化疗和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RC组患者接受RC+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种术式患者5年总生存率(OS)、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差异。结果经过4~6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PC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RC组为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PC组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17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6.2%;RC组随访期间局部复发9例,复发率为25.0%。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2,P=0.277)。PC组随访期间死亡18例,死亡率为38.3%,其中13例死于膀胱癌全身转移。RC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41.7%,其中9例死于膀胱癌复发并全身转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两组患者生存状况进行分析,PC组与RC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1.7%与58.3%、72.3%与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配合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性MIBC具有与RC相似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操作相对简单的保留膀胱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部分切除 根治性膀胱切除 肌层浸润性膀胱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健 朱清毅 +6 位作者 袁琳 张扬 张庆玲 魏云飞 邰仲磊 沈露明 朱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 :评价经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14年10~12月,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单乳头双输尿... 目的 :评价经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2014年10~12月,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操作全部在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单孔平均手术时间为4.15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示2例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6.5个,前者3/15阳性,后者0/18阳性。结论:经尿道辅助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术式减少了腹腔镜与操作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单孔腹腔镜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手术患者尿流改道术式决策辅助干预的实施
20
作者 汪红姣 杨帆 +4 位作者 王颖 吴梅利洋 何梅 杨婷 郭晓贝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39,45,共5页
目的探索膀胱癌手术患者尿流改道术式决策辅助干预的实施效果,提升患者共享决策水平。方法将6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入住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2022年5-11月入住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 目的探索膀胱癌手术患者尿流改道术式决策辅助干预的实施效果,提升患者共享决策水平。方法将6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入住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2022年5-11月入住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干预。采用决策冲突量表、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决策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各29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决策冲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决策自我效能、决策准备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实施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式决策辅助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决策冲突水平,提高决策自我效能和决策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 决策辅助工具 决策冲突 决策自我效能 决策准备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