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_2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林辉 徐遵礼 +5 位作者 刘冰 杨庆 吴震杰 陈伟 盛海波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138例肾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组63例,开放手术组7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138例肾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组63例,开放手术组7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385 min,平均(213±61.6)min;开放手术时间为55~320min,平均(173±52.3)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30~1 600 ml,平均(220±291.8)ml;开放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50~1 400 ml,平均(319±24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经腹腹腔镜组术后1~4 d进食,平均(2.4±0.82)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2~5 d进食,平均(3.1±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4~15 d,平均(7.3±2.50)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6~15 d,平均(9.3±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有出血少、术后进食早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手术相近,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与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遵礼 王林辉 +5 位作者 陈伟 杨庆 刘冰 吴震杰 盛海波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8-9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0~315min,平均(167±66.8)min;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85~280min,平均(152±48.8)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50~1 000ml,平均(181±140.4)ml;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50~800ml,平均(171±132.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经腹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8±1.3)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9±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3~9d,平均(6.6±1.5)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3~8d,平均(6.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有良好效果,且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经腹途径 后腹膜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吕文伟 霍庆祥 +4 位作者 张寒 魏澎涛 韩兴涛 马魏魏 马潞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42-25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单一术者所行的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ATLRN)106例,男6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6.54-13.8)岁,体质指数(22.43...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单一术者所行的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ATLRN)106例,男6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6.54-13.8)岁,体质指数(22.43±2.68)kg/m^2,左侧51例,右侧55例,肾肿瘤直径2.5~11.2cm,平均5.3cm。T1N0M0 87例,T2NoMo19例。在肾外周相对无血管层面行手术操作:(1)腹侧层面为Gerota筋膜与肾前融合筋膜之间;(2)背侧层面为Gerota筋膜与侧锥筋膜之间;(3)肾脏Gerota筋膜与腰肌筋膜之间;(4)上部层面为肾上极与肾上腺之间或者肾上腺与隔肌之间;(5)肾脏Gerota筋膜下部到达髂窝水平。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值、术后引流量中位值、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06例手术均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28±65)min;出血量中位值85(8~2200)mL,输血5例:术后引流量中位值76(0-1290)mL;术后住院天数(7.8±3.8)d。下腔静脉损伤、隔肌损伤及脾脏损伤各1例。结论: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在肾周的无血管层面分离,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明确,手术的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肾切除术 解剖性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患侧肾动脉变异及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影响的MDCTA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关文华 陈殿森 +3 位作者 李志军 高中伟 高万勤 韩铭钧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采用MDCTA技术观察肾癌患者患侧肾动脉变异并评价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操作的影响。方法:对109例临床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前行CT三期增强扫描,并对动脉期CTA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并记录肾癌患侧变异肾动脉的发生并及可能影响根治性肾... 目的:采用MDCTA技术观察肾癌患者患侧肾动脉变异并评价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操作的影响。方法:对109例临床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前行CT三期增强扫描,并对动脉期CTA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并记录肾癌患侧变异肾动脉的发生并及可能影响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动脉因素。结果:肾癌患侧变异肾动脉的发生率为11.9%(13/109),表现为多支肾动脉84.6%(11/13)和过早分支23.1%(3/13),含混合型1例;副肾下极动脉最常见(71.4%),且其开口位置和走行变异较大,其中右侧副肾下极动脉开口位于主肾动脉下为(29.44±15.13)mm,约50%走行于下腔静脉前,50%走行于下腔静脉后;左侧副肾下极动脉开口位于主肾动脉下方(42.55±0.64)mm。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CTA图像可以充分显示肾癌患侧肾动脉变异情况,术前明确变异血管的存在及走行对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操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动脉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并发乳糜漏三例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艳 康福霞 +3 位作者 罗振娟 胡萍 田春娟 胡晓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96-1097,共2页
腹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主要包括经腹腔、经后腹膜腔和经腹膜外耻骨后3种路径。淋巴漏是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乳糜漏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6月至2008年1... 腹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主要包括经腹腔、经后腹膜腔和经腹膜外耻骨后3种路径。淋巴漏是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乳糜漏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行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485例,其中术后发生乳糜漏3例,经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乳糜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T2b期肾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1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成武 张威 +2 位作者 秦盛斐 花梅免 杨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伴随国内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已经基本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金标准。在肾癌的TNM分期中,临床分期T2b期(肿瘤直径>10 cm,局限在肾包膜内)的肿瘤巨大,对周...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伴随国内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已经基本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金标准。在肾癌的TNM分期中,临床分期T2b期(肿瘤直径>10 cm,局限在肾包膜内)的肿瘤巨大,对周围组织形成压迫或侵犯,因此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仍具有挑战性[1-2]。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同一术者共完成临床分期T2b期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1例,现将手术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根治性肾切除术 腹腔镜 检查 经腹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用于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姝 张晓超 +1 位作者 王凤霞 刘芳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98-380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因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人共150例,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因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人共150例,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术前相关资料、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病人较常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静脉输液时间短,且病人满意度提高,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能否推广应用于所有病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康复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不能降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被引量:5
8
作者 苏雨薇 孙闻 +4 位作者 王迪 董钰妍 丁莹 徐龙河 刘永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4-659,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282例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LRN)的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DEX...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282例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LRN)的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DEX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每组最终入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收集到其中51例患者术后3个月~1年内的血肌酐(sCr),其中D组26例,C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率。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和显著协变量调整后,两组患者术后sCr、术后胱抑素C(CysC)、术后β2微球蛋白(β2-MG)、术后血红蛋白(Hb)、术后C反应蛋白(CRP)、拔管时间、AKI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术中尿量显著多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KI和CKD有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KD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不能降低LRN术后AKI发生率和CK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根治性肾切除术 急性损伤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伟智 王钢 +4 位作者 刘晓明 陈特磊 吴齐全 樊晓栋 姚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制通道行后腹腔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肿瘤最大径3~6.8cm,平均4.3cm。健侧卧位,在腋后线第12肋下向前做5~6cm...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制通道行后腹腔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肿瘤最大径3~6.8cm,平均4.3cm。健侧卧位,在腋后线第12肋下向前做5~6cm切口,从自制单孔多通道置入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进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由操作通道切口取出标本。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标准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0m1。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7例,肾乳头状腺癌1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2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永华 薛炜 +4 位作者 桑楠 王禾 赵致广 邱建新 张志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腹腔组(30例)和经后腹膜组(26例),... 目的探讨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腹腔组(30例)和经后腹膜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输血、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入ICU例数、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后腹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经腹腔组(P_均<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结论经腹腔和经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均安全可行,经验丰富的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难度,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炜 雷永华 +4 位作者 桑楠 邱建新 赵致广 王禾 张志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目的对比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局限性肾癌(T1-T2N0M0期)患者160例,根据... 目的对比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局限性肾癌(T1-T2N0M0期)患者1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NSS组(72例)和RN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肾功能、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和远期预后。结果NS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RN组(均P<0.05)。术后1个月、1年、2年,NSS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RN组(均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高于RN组(均P<0.05)。NSS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RN组(P<0.05);两组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和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NSS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RN组(均P<0.05)。结论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但与RN相比,NS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能保存残肾的肾单位和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单位手 根治性肾切除术 局限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T3a期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与根治性肾切除的回顾性匹配研究
12
作者 周泽臻 葛力源 +7 位作者 张帆 邓绍晖 颜野 张洪宪 王国良 刘磊 黄毅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4-710,共7页
目的:评估临床T1(clinical T1,cT1)期术后升级为病理T3a(pathological T3a,pT3a)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应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远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2月至2022... 目的:评估临床T1(clinical T1,cT1)期术后升级为病理T3a(pathological T3a,pT3a)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应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远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2月至2022年12月427例术后评估为pT3aN0M0期的RCC患者,其中33例cT1术后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均接受了PN(PN组),而394例术后未升级的pT3a RCC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RN组),根据基线特征以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使用Kalan-Meier曲线评估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使用对数秩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匹配前,PN组(n=33)与RN组(n=394)相比,肾周脂肪浸润(perirenal fat invasion,PFI;45.5%vs.15.2%)和肾段静脉受累(42.4%vs.20.8%)的比例更高,而肾盂肾窦侵犯(renal sinus invasion,RSI;21.2%vs.73.6%)及合并肾静脉癌栓(0%vs.15.2%)的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PN组(n=33)和RN组(n=33)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N和RN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阳性切缘率、中转开放手术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N组术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更高[76.9(55.4,87.3)mL/(min·1.73 m^(2))vs.61.7(56.8,73.5)mL/(min·1.73 m^(2)),P<0.05],表明其对肾功能的保留效果更好。两组在OS、CSS和DF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肾静脉侵犯(renal vein invasion,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分级(Ⅲ~Ⅳ)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a RCC患者的DFS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cT1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PN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肾功能,并且肿瘤学结局可能与RN的效果相当。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n分级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N0M0期R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部分切除 根治性肾切除术 病理T3a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诊疗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书坤 王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404-2407,共4页
目的比较肾癌患者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手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的一般临床特征、诊治过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的463例肾癌患... 目的比较肾癌患者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手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的一般临床特征、诊治过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的463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选取按照2010年AJCC肾癌分期标准为Ⅰ期的单侧肾癌患者253例,分为NSS组和RN组,其中NSS组患者99例,男性65例,女性34例,年龄(56.70±13.59)岁,有临床症状19例,无临床症状的80例,术后病检为透明细胞癌的89例;RN组患者154例,男性98例,女性56例,年龄(57.64±12.39)岁,有临床症状70例,无临床症状的84例,术后病检为透明细胞癌的138例。比较采用NSS和RN 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早期肾癌患者大多通过体检或者住院腹部B超首先发现,我院B超首先发现肾癌患者占76.28%。NSS组与RN组比较,患者年龄、肿瘤侧别、病理结果、术前肌酐、术后3个月肌酐、术后12个月肌酐、3年复发或转移情况及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组具有更多临床症状患者(19例vs 70例,19.2%vs 45.5%),NSS组较RN组术中出血多(136.87 m L vs 100.26 m L),手术时间长(119.17 min vs 108.57 min),但术后对肾功能的影响小,术后局部复发(4例vs8例)与远处转移(4例vs 9例)无明显差异,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6.8%vs 95.9%)。结论 B超有利于早期肾癌的筛查,NSS对于T1期局限性肾癌患者不仅能够完整切除肿瘤,还能保留残肾及其功能,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单位手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肾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肾功能代偿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松辰 黄子雄 +1 位作者 刘慧鑫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后留存肾肾功能代偿(renal functional compensation,RFC)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RN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 目的:探讨单侧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后留存肾肾功能代偿(renal functional compensation,RFC)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RN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吸烟史、慢性疾病史等基础信息和术前血生化、尿常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 technetium-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记录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结果和术后1~60个月的血肌酐数值。术前、术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由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计算,RFC百分比定义为RN术后留存肾eGFR较术前eGFR变化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留存肾RF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1岁,65.4%为男性,83.6%的病例为早期肾细胞癌(T1期和T2期)。18.5%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39.5%合并高血压,19.2%既往有吸烟史,27.6%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健侧肾囊肿。226例患者行腹腔镜RN,60例行开腹RN。肾透明细胞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88.5%,中位肿瘤最大径为4.5 cm(0.7~13.5 cm)。术后1个月时中位RFC百分比为27%,在随后5年内保持稳定。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血尿酸水平、术前是否存在蛋白尿、是否存在健侧肾囊肿以及术前健侧肾的分肾功能百分比与RN术后留存肾RFC百分比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术前血尿酸水平和术前健侧肾分肾功能百分比与术后RFC百分比呈极强负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术前血尿酸水平(P<0.001)、术前是否存在蛋白尿(P=0.002)、术前eGFR(P<0.001)和术前健侧肾分肾功能百分比(P<0.001)是术后RF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血生化、尿常规和肾动态显像等基本辅助检查对于预测RN术后留存肾的代偿能力意义很大,临床决策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术后基线eGF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99)m Tc-DTPA动态显像 功能性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支持教育在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杜玲 王良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院患者以居住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建立资料卡,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随访,嘱患...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院患者以居住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建立资料卡,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随访,嘱患者书写自我管理日志。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行同伴支持教育。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水平(除客观支持外)、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除适当营养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同伴支持教育可提高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促进其健康行为形成,是一个可行的社区健康教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切除 同伴支持教育 延续护理 社会支持 自我管理效能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机器人辅助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旭芝 王硕 +8 位作者 刘秋礼 兰卫华 张军 张尧 李珂 舒泽华 彭松 王洛夫 江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99-2105,共7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ARN)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比较两种术...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ARN)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肾脏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手术12例(3例采用体外循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14例(2例中转开放)。对比分析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腔静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转ICU率、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手术特征的差异。结果26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394±141)min。除3例体外循环外,术中阻断腔静脉时间(23.90±6.95)min。将12例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与9例开放手术纳入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原发肿瘤最大直径、肿瘤T分期和Mayo分级等无显著性差异。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术中失血量中位值为600(50~1600)mL,明显少于开放手术术中失血量1100(600~38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手术时间为(323±102)min,开放手术时间为(401±95)min(P=0.089);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术中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6.10±7.03)min,开放手术的时间为(20.20±6.16)min(P=0.057);两组间术中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 vs 8/9,P=0.338);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术后转ICU率为3/12,开放手术的为6/9(P=0.087);机器人辅助下手术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7(4~14)d,开放手术为8(7~20)d(P=0.091)。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安全、有效;较之开放手术术中出血明显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癌栓取出 根治性肾切除术 机器人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术后随访至少10年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家璈 柳文强 +4 位作者 陈童 吴小凤 徐红 吴震杰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4-850,共7页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限性肾癌患者,按患者年龄、BMI、肿瘤大小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共纳入31对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数据、病理结果和随访信息,以评估LESS-RN和CL-RN的长期预后差异。结果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79.7±43.0)min vs(172.6±50.9)min,P=0.349]、估计失血量[100(50,200)mL vs 100(50,150)mL,P=0.871]、住院时间[6(5,7)d vs 7(6,9)d,P=0.08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SS-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LESS-RN组随访时间为(138.0±9.0)个月,CL-RN组为(137.8±9.8)个月(P=0.730)。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总生存率(80.6%vs 74.2%,P=0.18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3.6%vs 96.8%,P=0.554)、血肌酐变化水平[32(17,45)μmol/L vs 20(5,47)μmol/L,P=0.098]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60.2±20.9)mL·min^(-1)·(1.73 m^(2))^(-1) vs(66.7±27.8)mL·min^(-1)·(1.73 m^(2))^(-1),P=0.3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SS-RN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手术方法,其长期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与CL-RN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癌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切除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例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文 高建平 +5 位作者 张征宇 葛京平 徐锋 位志峰 徐晓峰 马宏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逐渐受到重视,但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时有发生,文中对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方法、合并症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177例肾癌均采用后腔路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全组手术时间36~190m in... 目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逐渐受到重视,但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时有发生,文中对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方法、合并症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177例肾癌均采用后腔路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全组手术时间36~190m in,平均(65.6±29.5)m in;出血量30~1500m l,平均(75±20)m l。并发症9例:术中大出血5例,其中副肾动脉、下腔静脉损伤各1例,中转开放;肾蒂滑脱1例,经重新结扎肾蒂而止血;精索静脉损伤2例,出院1~2月后自行吸收。高碳酸血症4例,经加大氧通气量、暂停气腹得到有效解救。切口引流2~5 d拔除。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患者术后住院4~14 d,平均6.3 d。术后随访3~30个月,患者全部生存,无一例肿瘤复发,无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结论肾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采用三重双向Hem-o-leck结扎锁处理肾蒂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预测腹腔镜肾根治术后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佳馨 刘毅 +2 位作者 刘向杰 徐龙河 刘永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0-2226,共7页
目的分析患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来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及其对AKI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接受LRN患者82例,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 目的分析患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来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及其对AKI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接受LRN患者82例,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标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57)和非AKI组(n=25)。在术前、术后24 h留取血液、尿液标本,检测RAS常规通路尿醛固酮,RAS非常规通路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血管紧张素1-7(Ang 1-7)、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AKI发生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LRN术后AKI的发生率为69.5%。AKI组术后24 h尿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P=0.022),血浆ACE 2、Ang1-7、Nrf-2、IL-10水平显著低于非AKI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术后24 h尿醛固酮水平与AKI成正相关(P=0.029)、与eGFR成负相关(P=0.007),血浆ACE 2、Nrf-2、IL-10水平与AKI成负相关(P<0.05)、与eGFR成正相关(P=0.029,P=0.013,P=0.0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醛固酮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95%CI 1.00~1.001,P=0.026),血浆ACE2、Ang1-7、Nrf-2和IL-10是AKI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8,95%CI 0.97~0.998,P=0.030;OR=0.98,95%CI 0.96~0.998,P=0.041;OR=0.99,95%CI 0.99~0.999,P=0.023;OR=0.99,95%CI 0.97~0.999,P=0.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醛固酮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2,95%CI 1.000~1.004,P=0.030),血浆Nrf-2是AKI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99,95%CI 0.999~1.000,P=0.04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和0.679;联合分析非常规通路各个指标,AUC为0.758,联合分析醛固酮和非常规通路各个指标,AUC为0.788。结论AKI患者术后24 h RAS常规通路活性增强,非常规通路活性减弱,RAS系统可能通过影响eGFR参与了AKI的发生;醛固酮联合非常规通路各指标可用于预测LRN术后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根治性肾切除术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肾扶正法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垂恭 韩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滋肾扶正法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92例2018年9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接受肾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应... 目的探讨益气滋肾扶正法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92例2018年9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接受肾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治疗组予益气滋肾扶正法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免疫细胞因子(CD_(3)^(+)、CD_(4)^(+)、CD_(8)^(+)、CD_(4)^(+)/CD_(8)^(+))及生存质量EORTC QLQ-C30评分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乏力倦怠等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CD_(8)^(+)均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中认知、社会、角色、躯体、情绪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且除认知功能外,其余功能治疗组评分均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89.13%(41/46),73.91%(34/46)](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8.7%(4/46),23.9%(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使用益气滋肾扶正法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临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滋扶正法 生物反应调节剂 根治性切除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