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共群众路线的侧重点
1
作者 肖建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经80多年风雨,有辉煌,也有曲折和失误,但始终获得群众的拥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中共紧紧抓住并不断满足中国广大群众的根本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把马列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使中国百姓坚... 中国共产党历经80多年风雨,有辉煌,也有曲折和失误,但始终获得群众的拥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中共紧紧抓住并不断满足中国广大群众的根本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把马列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使中国百姓坚信中共是他们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从而赢得民心,成为中共群众路线的侧重点。这也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情 物质 根本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终极目的:让人活得更有尊严——今日之教育就是明日之中国
2
作者 李四海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4X期29-31,共3页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作为人的一般属性的特殊性,既学生具有发展性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作为学习的人,从人的根本需求,人的根本目的上讲就是:学习如何生存;学习怎样生活;学习怎样使生命有价值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目的 中国 尊严 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 教育理念 目标确立 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 全体学生 以人为本 个体差异 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 一般属性 根本需求 学习 特殊性 发展性 强调 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