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敦群培·知识分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克范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共8页
关键词 根敦群培 知识分子 话语 形象 形成 水面
全文增补中
西藏社科院召开“根敦群培与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讨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彦杰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1年9月13日至16日,由西藏社科院主办的“根敦群培与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拉萨成功召开,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70多人,对根敦群培和恰白·次旦平措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得... 2011年9月13日至16日,由西藏社科院主办的“根敦群培与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拉萨成功召开,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70多人,对根敦群培和恰白·次旦平措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根敦群培 社科院 西藏 学术研讨会 专家学者 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敦群培诗词思想管窥 被引量:1
3
作者 久迈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1,163,共8页
根敦群培的诗词通俗优美、朴实无华、富含哲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深入研究根敦群培思想的切入点之一。梳理分析根敦群培所创作的零散的诗文,则可窥视他是如何从一名藏传佛教学僧嬗变为一名西藏人文学者的思想历程。纵观根敦群培的一... 根敦群培的诗词通俗优美、朴实无华、富含哲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深入研究根敦群培思想的切入点之一。梳理分析根敦群培所创作的零散的诗文,则可窥视他是如何从一名藏传佛教学僧嬗变为一名西藏人文学者的思想历程。纵观根敦群培的一生,可以发现他的人文精神涵盖“宗教”与“社会”两个维度,不求名利的“日绰巴”精神萌发了他最初的人文主义思想,南亚等地的革命思潮激起了他的人文意识,而《白史》和《中观精要论》则是他人文思想的具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人文主义 政教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生活对根敦群培的影响
4
作者 杨永红 鲍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6-101,共6页
文章论述了藏族历史上的佛门奇僧、藏族学术大师根敦群培在国外的生活,剖析了国外生活在诸多方面对根敦群培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从神学史观转向人文史观、国外学者全方位的影响、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国外新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指出国... 文章论述了藏族历史上的佛门奇僧、藏族学术大师根敦群培在国外的生活,剖析了国外生活在诸多方面对根敦群培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从神学史观转向人文史观、国外学者全方位的影响、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国外新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指出国外生活使他获得了一个丰硕的人生,揭示了根敦群培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生活 根敦群培 学术 思想 人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敦群培杂谈
5
作者 郭克范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8,共9页
关键词 20世纪 西藏 文学研究 女性观 根敦群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思维史学观的倡导者:根敦群培与东噶·洛桑赤列——访当代著名藏族学者仲布·次仁多杰
6
作者 亚东.达瓦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根敦群培和东噶·洛桑赤列是近现代国际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有深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功底,但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限定,用新思维史学观开创了现代藏学研究新天地,为我国藏族历史研究从传统经院式封闭史学跨越到现代人文... 根敦群培和东噶·洛桑赤列是近现代国际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有深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功底,但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限定,用新思维史学观开创了现代藏学研究新天地,为我国藏族历史研究从传统经院式封闭史学跨越到现代人文科学化史学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根据仲布·次仁多杰对根敦群培与东噶·洛桑赤列的相关研究,针对两位大师的生平与新思维史学观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东噶·洛桑赤列 新思维 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根敦群培的藏语言文字研究与文化自觉
7
作者 李加东智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76,共11页
传统西藏十分重视古印度文化尤其是梵文的学习研究,成就斐然,但由于语言认知和学习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未能真正掌握梵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本土语言的被边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藏文文化主体性的丧失。根敦群培对上述现象及其背后的深... 传统西藏十分重视古印度文化尤其是梵文的学习研究,成就斐然,但由于语言认知和学习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未能真正掌握梵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本土语言的被边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藏文文化主体性的丧失。根敦群培对上述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以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言文一致为取向的书写语言改革构思,以完成藏语言文字领域的去印度化,实现藏语言文字的自主发展和本土文化主体性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藏语言文字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敦群培论宗教与科学
8
作者 李加东智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2,共7页
根敦群培作为20世纪藏族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在西藏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对科学和佛教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和较为系统的探讨;简要回顾了科学和宗教在近代以来的复杂斗争史;深刻批判了传统西藏之正统高僧对科学的拒斥和抵制态度;深入... 根敦群培作为20世纪藏族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在西藏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对科学和佛教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和较为系统的探讨;简要回顾了科学和宗教在近代以来的复杂斗争史;深刻批判了传统西藏之正统高僧对科学的拒斥和抵制态度;深入阐述了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乃至包括佛教内在的宗教自身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科学和佛教在将来的西藏能够和谐相处,进而造福社会民众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科学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敦群培的域外行游与异域书写——以《智游佛国漫记》为中心
9
作者 增宝当周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4,共8页
行游经历贯穿于根敦群培的一生,几乎是他所有学术视野形成的基础,其中域外行游更是对他个人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智游佛国漫记》作为根敦群培行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各地12年的体验记录,不仅是根敦群培体验感知与审思... 行游经历贯穿于根敦群培的一生,几乎是他所有学术视野形成的基础,其中域外行游更是对他个人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智游佛国漫记》作为根敦群培行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各地12年的体验记录,不仅是根敦群培体验感知与审思明辨之结果,也是近代西藏书写异域的典范之作,其书写方式与藏族传统异域书写策略不尽相同,呈现出了一幅新的面貌,这主要体现在他试图理解作为他者的异域进而反观自我的写作过程和认知方式及对"旧"知识的重新体认和对"新"知识的接受与传播等方面。因此,《智游佛国漫记》不仅是根敦群培崇尚理性与批判的现代写作精神的体现,更表现了近代西藏知识人的跨文化书写特征,对我们理解根敦群培的异域书写方式和藏族游记文学的文体变革及书写者的精神心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敦群培 域外行游 异域书写 《智游佛国漫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嘎唐代汉文摩崖碑铭补考——兼述吐蕃古道 被引量:6
10
作者 巴桑旺堆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6-63,共8页
1990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吉隆县距县城宗嘎之北约五公里处发现了一通额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碑铭.1994年《考古》第七期发表了文普队介绍此碑铭的文章(下称普文).笔者于1993年2月和1994年7月两度赴宗嘎对碑铭... 1990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吉隆县距县城宗嘎之北约五公里处发现了一通额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碑铭.1994年《考古》第七期发表了文普队介绍此碑铭的文章(下称普文).笔者于1993年2月和1994年7月两度赴宗嘎对碑铭进行了详细的临摹记录,并拍摄了照片.兹试就碑铭及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考释和探讨,以求教于藏学界同仁.一、碑铭碑铭镌刻在一山咀修凿出的平整崖面上,其宽为81.5厘米,残高平均为51厘米.碑铭阴刻楷书24行,其中部分文字漫漶不清.又因其下端已损毁无存,原刻满行字数已不可估计.现每行残存6至11字不等,共计211字.额题《大唐天竺使出铭》系篆刻阳文,清晰可读.依据笔者的临摹记录并参照所摄照片,碑铭与普文所刊布之文字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字略有差异.兹将碑铭录文如下,并补上普文所漏少量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新唐书·西域传 印度 碑铭 天竺 根敦群培 吐蕃 中华书局 汉文 中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婆罗门哲学经典《薄伽梵歌》藏译本研究
11
作者 扎平 尼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5,共8页
我国西藏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藏文文献中很少能看到印度婆罗门教经典。20世纪中期根敦群培大师打破传统的翻译僵局,把印度著名的哲理诗《薄伽梵歌》翻译成藏文,为我们了解婆罗门教思想文化提... 我国西藏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藏文文献中很少能看到印度婆罗门教经典。20世纪中期根敦群培大师打破传统的翻译僵局,把印度著名的哲理诗《薄伽梵歌》翻译成藏文,为我们了解婆罗门教思想文化提供了现实的文献依据,为西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增添了光芒。然历史的风云和现实的文化语境,使这部梵歌的藏译本一直是残缺不全,未受关注,甚至存在误认现象。对这部《薄伽梵歌》藏译本进行分析和考证,将进一步体现这部梵歌的价值及其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伽梵歌 根敦群培 藏译 婆罗门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名著《智游佛国漫记》的主体内容及其书写特征的人类学解析
12
作者 增太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0,共8页
《智游佛国漫记》是一部藏文经典名著,在藏族文化史上享有盛誉,是根敦群培凭借自己深厚的佛学理论造诣,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实地考察,利用8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完成的。其主体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其中文化人类学方面... 《智游佛国漫记》是一部藏文经典名著,在藏族文化史上享有盛誉,是根敦群培凭借自己深厚的佛学理论造诣,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实地考察,利用8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完成的。其主体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其中文化人类学方面的内容占主体。书写方法上,富有人类学的叙述特征。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可以把《智游佛国漫记》认定为一部合格的民族志,并且值得人类学家深入研究。对于研究我国藏族和印度文化而言,这部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游佛国漫记 根敦群培 藏文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