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尖牙乳头细胞细胞迁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亚楠 崔彩云 王晶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27-30,136,共5页
根尖牙乳头细胞(AP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形成牙本质的能力。牙髓再生是临床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一个新的方向,在这项技术中APCs的细胞迁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APCs的细胞迁移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性回顾不同因... 根尖牙乳头细胞(AP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形成牙本质的能力。牙髓再生是临床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一个新的方向,在这项技术中APCs的细胞迁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APCs的细胞迁移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性回顾不同因素对APCs细胞迁移的影响,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衍生物、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炎症环境、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蛋白和基因等,以及参与细胞迁移的相关信号通路,为其应用于牙髓再生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牙乳头细胞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细胞迁移 牙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IgG TNF-α及CD14的影响
2
作者 宋雪 陆慧 +6 位作者 卢丽先 郭娇娇 李蕾 崔岳 史东晔 崔巍巍 刘英奇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 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D14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年轻恒牙根尖周病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 目的 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D14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年轻恒牙根尖周病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治疗组(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16例)和对照组(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16例)。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疼痛情况、血清IgG、TNF-α及CD14水平变化,随访2年,观察患儿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5.750,P<0.001),且该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治疗前、后患儿在不同时刻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 257.532,P<0.001)。不同治疗方式及时间均对VA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_(交互)=4.456,P=0.002);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G、TNF-α及CD1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26.675、54.059、17.045,P<0.001)。治疗前、后患者在不同时间下其血清IgG、TNF-α及CD1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65.151、802.097、313.851,P<0.001),且各指标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治疗方式及时间对血清IgG、TNF-α及CD14水平均具有交互作用(F_(交互)=3.433、7.588、4.193,P<0.05)。结论 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根尖周病 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术 血清免疫球蛋白G 肿瘤坏死因子-α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畸形中央尖分别合并根尖周囊肿和发育性牙源性囊肿1例
3
作者 张世龙 苏恒 +1 位作者 满其文 余自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cyst)是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导致的病理性上皮衬里空洞,目前对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深入,许多理论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本文报道1例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一侧伴发根尖周囊肿,另一侧伴发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畸形中央 根尖周囊肿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敞开恒牙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徐晨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根尖屏障术用于根尖敞开恒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根尖敞开恒牙患者80例,按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40例,研究组采取MTA根尖屏障术,对照组选择热牙胶充填技术,比较各组总有... 目的研究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根尖屏障术用于根尖敞开恒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根尖敞开恒牙患者80例,按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40例,研究组采取MTA根尖屏障术,对照组选择热牙胶充填技术,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咬合力、美学评分(PSE)评分、牙痛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出对照组72.50%(P<0.05)。2组治疗前各指标均无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力和PSE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痛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的效果更为理想,促进咬合力改善,并提高软组织的美观度,牙痛发生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敞开恒牙 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 根尖屏障术 热牙胶充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物凝聚体根尖屏障术治疗恒牙开放性慢性根尖周炎20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鲁明 杨玉城 魏立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6-107,共2页
开放性慢性根尖周炎多见于年轻恒牙。由于恒牙发育时期发生牙髓坏死,牙根停止发育,成年后根管粗大,根尖孔呈开放状态[1],常规根管充填不能获得良好的根尖封闭而导致治疗失败。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根尖诱导成形术和三氧化物凝聚体... 开放性慢性根尖周炎多见于年轻恒牙。由于恒牙发育时期发生牙髓坏死,牙根停止发育,成年后根管粗大,根尖孔呈开放状态[1],常规根管充填不能获得良好的根尖封闭而导致治疗失败。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根尖诱导成形术和三氧化物凝聚体( MTA)根尖屏障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复诊次数较多,治疗周期长,效果较难保证。 MTA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生物相容性和封闭性,临床常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根尖倒充填术、活髓切断术、髓室底侧壁穿孔修补术等。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们采用MTA根尖屏障术治疗恒牙开放性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年轻恒牙 根尖屏障 治疗失败 三氧化物 聚体 根尖诱导成形术 根尖倒充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根尖封闭后自体移植牙的临床和根尖周愈合评估
6
作者 陈月 池峻舟 +2 位作者 刘娟秀 任小华 田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9-495,共7页
目的:探究预防性根尖封闭对自体移植牙的根尖周愈合的影响。方法:3条比格犬随机纳入24颗前牙,分对照组、RCT组(术中根管治疗)、Ref组(术中截根,倒封闭根尖),n=8。移植术后1、4、12周评估移植牙松动、脱落数和影像学指标;术前、术后4、1... 目的:探究预防性根尖封闭对自体移植牙的根尖周愈合的影响。方法:3条比格犬随机纳入24颗前牙,分对照组、RCT组(术中根管治疗)、Ref组(术中截根,倒封闭根尖),n=8。移植术后1、4、12周评估移植牙松动、脱落数和影像学指标;术前、术后4、12周记录探诊深度。12周后,对样本进行Micro CT扫描[计算骨体积分数比值(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对量化松动度、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值和Micro CT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对照组和Ref组脱落2颗牙,RCT组脱落1颗,平均松动度受时间和分组影响显著(P<0.05)。PD值的下降与时间显著相关(P<0.05),RCT组和Ref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线片中,牙槽骨高度随骨改建逐渐降低,对照组部分牙根出现外吸收。RCT组的Tb.S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Tb.N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P<0.01);RCT组和对照组牙根表面见浅表性吸收,Ref组的根尖组织致密,牙周层次清晰;RCT组根尖组织排列疏松。结论:预防性根尖封闭在自体移植牙中具有效性,可简化术后治疗,促进自体移植牙周骨重建,因此是对自体植牙术的有效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牙 预防性根尖封闭 iRoot Bp plus 牙周愈合 根尖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手术的临床应用51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5期145-145,共1页
目的观察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根管闭锁、根管治疗中器械折断无法取出等难治性根尖病变采用根尖手术51例,术后拍X线牙片,并在3个月、6个月、1年后拍X线片,观察根尖愈合情况。结果治愈31例占60.8%,有效17... 目的观察根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根管闭锁、根管治疗中器械折断无法取出等难治性根尖病变采用根尖手术51例,术后拍X线牙片,并在3个月、6个月、1年后拍X线片,观察根尖愈合情况。结果治愈31例占60.8%,有效17例占33.3%,无效3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结论完善的根管充填,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根尖手术,彻底刮除病变组织,切除感染的根尖区,严密的封闭根管末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手术 根尖刮治术 根尖切除术 根尖倒充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岳亚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的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医院牙体牙髓专家门诊收治的80例(80颗患牙)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患者,按材料差异应用差异分为两...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的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医院牙体牙髓专家门诊收治的80例(80颗患牙)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患者,按材料差异应用差异分为两组,A组40例:根尖屏障修复术中应用iRoot BP Plus材料;B组40例:术中应用MTA材料;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A组、B组效果评价比较(P>0.05)。A组充填操作时间(8.51±1.38)min,短于B组的(15.48±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个月O-PAI评分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B组的20.00%(P<0.05)。结论iRoot BP Plus和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均有相似效果,但iRoot BP Plus充填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 MTA 根尖屏障修复术 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幸 严梦清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3,F0004,共4页
根尖周病是一种由微生物感染牙髓后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以根尖周骨质破坏及吸收为其主要特征。根尖周病变区域的致病菌及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或加重全身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或加重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同时,一些... 根尖周病是一种由微生物感染牙髓后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以根尖周骨质破坏及吸收为其主要特征。根尖周病变区域的致病菌及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或加重全身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或加重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同时,一些因全身疾病导致体内的炎症状态,也可能通过影响免疫调节,与根尖周病互有影响。然而,全身系统性疾病与根尖周病的确切联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拟将两者间的潜在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病 疾病诊疗 炎症状态 全身系统性疾病 血液循环 免疫调节 全身疾病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疗效研究
10
作者 李爱芹 张娴 +2 位作者 魏育红 刘惠莉 陈卓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专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为不同病...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专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为不同病例组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对比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现象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对比炎性因子水平后发现,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的综合效果来看,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实施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BP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治疗不仅具有理想的治疗成效,且不会增加临床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且可降低患者因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而出现感染的风险系数,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未闭合 口腔显微镜 生物陶瓷IrootBPPIus 热牙胶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R联合根尖手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重度牙槽骨缺损上颌磨牙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轶 覃建 +4 位作者 李双江 卜晓霜 郭锦材 潘涛华 谢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涉及牙髓和牙周组织,其诊疗难度较大,预后一般不佳。本文报道1例牙周源性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重度牙槽骨缺损的上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术、牙周基础治疗、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和同期...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涉及牙髓和牙周组织,其诊疗难度较大,预后一般不佳。本文报道1例牙周源性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重度牙槽骨缺损的上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术、牙周基础治疗、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和同期根尖手术联合治疗,达到意向性保留患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分叉病变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根尖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靶向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欣霖 闫欣 麦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将数字化导板引入到显微根尖手术可以精确定位病变位置,减少根尖手术的去骨量,避免损伤到邻牙或周围组织。本文报道1例使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3D打印导板 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狭窄破坏情况下两种根尖定位仪定位准确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宇英 陈方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Propex、Raypex5根尖定位仪在根尖狭窄破坏情况下定位根尖孔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颗新鲜拔除的单根管恒牙,采用锥形金刚砂针截去根尖,顺根管方向逆向自根尖破坏根尖狭窄,并放入实验模型中,使用Propex、Raypex5根尖定位仪... 目的:比较Propex、Raypex5根尖定位仪在根尖狭窄破坏情况下定位根尖孔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颗新鲜拔除的单根管恒牙,采用锥形金刚砂针截去根尖,顺根管方向逆向自根尖破坏根尖狭窄,并放入实验模型中,使用Propex、Raypex5根尖定位仪定位根尖孔位置,比较两种根尖定位仪在不同根尖孔直径情况下测量结果与准确性的差异。结果:根尖孔开放情况下,同一根管,两种根尖定位仪测量值差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0.5mm作为每个样本实际长度和电测长度差值的允许范围,同种根尖定位仪,不同根尖直径范围下,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准确率随根尖直径增加而降低。结论:根尖狭窄被破坏后,根尖孔大小对Propex、Raypex5测量准确性有影响。临床上对根尖有吸收破坏或根尖未发育完全的患牙采用Propex、Raypex5电测法测量时,应考虑其可能的误差,配合试尖、X线等其他方法进行根尖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定位仪 根尖狭窄破坏 根尖孔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遗漏MB2伴根尖囊肿的多学科联合治疗1例
14
作者 牛燚梦 宋其义 仲维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由于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尖囊肿,本病例采用显微根管再治疗、根尖切除倒充填、囊肿摘除、骨再生术及冠修复等方法对患牙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临床检查和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患牙临床症状消... 由于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尖囊肿,本病例采用显微根管再治疗、根尖切除倒充填、囊肿摘除、骨再生术及冠修复等方法对患牙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临床检查和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患牙临床症状消失,CBCT显示骨缺损区范围减小,密度增加。经多学科联合治疗成功保存了上颌第一磨牙的功能,消除了根尖囊肿,促进了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漏MB2 根尖囊肿 多学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糊剂治疗牙根尖周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VITAPEX糊剂 乳牙根尖周病 牙髓治疗 临床疗效 疗效观察 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贺文倩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7-1041,共5页
新型手术器械、影像学技术以及倒充填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得到很大提升,而牙龈退缩、“黑三角”及术区瘢痕等术后牙龈问题也被广大医师关注。既往学者认为不同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不同,但近年... 新型手术器械、影像学技术以及倒充填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得到很大提升,而牙龈退缩、“黑三角”及术区瘢痕等术后牙龈问题也被广大医师关注。既往学者认为不同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不同,但近年此类文献报道却较少。本文从不同切口设计的特点及适应证入手,就切口类型对根尖手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及相关评价指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切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手术 切口设计 牙龈退缩 牙龈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和iRoot BP Plus的根尖封闭能力的体外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镇焕 蔡冬萍 杨雪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比较iRoot SP根充糊剂与iRoot BP Plus根尖倒充填材料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收集因正畸原因被拔除的102颗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A组为AH 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组;B组为iRoot SP全糊剂充填组;C组为iRoot SP单尖法充填组;D组为iR... 目的:比较iRoot SP根充糊剂与iRoot BP Plus根尖倒充填材料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收集因正畸原因被拔除的102颗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A组为AH 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组;B组为iRoot SP全糊剂充填组;C组为iRoot SP单尖法充填组;D组为iRoot SP单尖法充填加iRoot BP Plus倒充填;E组为iRoot SP单尖法充填加MTA倒充填。使用墨水进行染色实验,使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微渗漏的最长长度。结果:在墨水染色实验中,A、B、C、D、E各组的微渗漏平均值分别为(0.65±0.73)mm、(0.33±0.35)mm、(0.32±0.20)mm、(0.24±0.32)mm和(0.23±0.31)mm。iRoot SP单尖法充填后有和无倒充填处理的根尖封闭能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35)。iRoot SP全糊剂充填组中的微渗漏主要发生在糊剂内的裂隙或气泡中,倒充填iRoot BP Plus和MTA组的微渗漏主要发生在根管壁与倒充填材料之间。结论:iRoot SP根充糊剂与iRoot BP Plus根尖倒充填材料有着相似的根尖封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 iRoot SP 根尖倒充填术 根尖微渗漏 根尖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4介导的NF-кB信号通路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成牙成骨定向分化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朱永娜 武峻捷 +2 位作者 刘茜 张伟健 石昕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介导的核因子кB(NF-кB)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s)成牙/成骨定向分化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酶消化法从小鼠根尖牙乳头组织传代培养SCAPs;流式细胞术鉴定SCAPs中CD44、CD90、CD45及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介导的核因子кB(NF-кB)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s)成牙/成骨定向分化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酶消化法从小鼠根尖牙乳头组织传代培养SCAPs;流式细胞术鉴定SCAPs中CD44、CD90、CD45及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的表达;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IL-34组(100 ng/mL IL-34)、CSF-1R组(100 ng/mL IL-34+25 ng/mL anti-CSF-1R)、NF-кB组(100 ng/mL IL-34+1umol/L BMS-34554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各组30、60、120 min时SCAPs胞浆中NF-кB关键蛋白p-IкBα、IкBα、p-P65及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矿化诱导4组SCAPs 3、7、14 d时,茜素红染色和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细胞的矿化结节形成能力;通过RT-qPCR检测各组SCAPs中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骨钙素(OCN)mRNA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SCAPs中CD44(90.4%)、CD90(93.5%)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CD45(3.1%)阴性表达,SCAPs表达CSF-1R(23.2%)阳性。与对照组比较,IL-34组SCAPs胞浆蛋白内p-IкBα、p-P65表达水平上调,矿化诱导3、7、14 d矿化结节形成量增多,细胞中RUNX2、DSPP、OC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34组比较,CSF-1R组和NF-кB组SCAPs胞浆蛋白内p-IкBα、p-P65表达水平下调(P<0.05),矿化诱导3、7、14 d矿化结节形成量减少,细胞中RUNX2、DSPP、OC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4可通过IL-34/CSF-1R调节SCAPs中NF-кB信号通路,并通过IL-34/CSF-1R/NF-кB信号调节SCAPs的成牙/成骨定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IL-34 定向分化 NF-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19
作者 申静 高静 +2 位作者 杜兴华 陈瑶 韩丽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7-810,共4页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手术过程包括翻瓣、骨开窗、根尖切除、超声倒预备、MTA倒充填。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卡方...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手术过程包括翻瓣、骨开窗、根尖切除、超声倒预备、MTA倒充填。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97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57.7%成功,35.1%改善,7.2%失败。治疗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无明显统计学关系。病损大小和组织病理类型与预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关系,大的骨缺损和根尖周囊肿的预后较差(P<0.05)。结论:通过使用口腔显微镜、显微器械、超声工作尖、生物相容性好的倒充填材料、严格的显微根尖手术操作,持续性根尖周病的患牙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口腔显微镜 超声 显微根尖手术 持续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8
20
作者 陈蕾 尹仕海 +1 位作者 邹玲 刘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在根尖区正常的活髓牙和死髓牙根尖表面均没有发现细菌生物膜;而在有慢性根尖病变的14颗患牙根尖表面,全部观察到了细菌生物膜的存在。这些生物膜分布于根尖表面的部分区域,可由单一细菌形成也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部分区域存在有细菌生物膜,其超微结构特征因细菌组成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根尖生物膜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