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赤霞珠’葡萄根域环境及根系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明方 王辉 +1 位作者 高玉录 翟衡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研究生物炭对‘赤霞珠’葡萄根系发育及根域环境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发育及根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状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而明显改善,施炭量25 g/kg处理的土壤容重与对照(CK)相... 为研究生物炭对‘赤霞珠’葡萄根系发育及根域环境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发育及根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状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而明显改善,施炭量25 g/kg处理的土壤容重与对照(CK)相比降低8.6%,总孔隙度提高56.4%,土壤含水量提高28%;施用生物炭的土壤pH明显高于对照;施用生物炭增加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以15 g/kg效果最好;施用生物炭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生物炭对‘赤霞珠’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随施炭量的增加而增强,施炭25 g/kg处理的植株株高和干物质比分别比CK提高26%和198%;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为CK的164%、153%、128%、154%。因此,生物炭可以明显改善根域环境,促进根系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生物炭 系发育 根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氮素循环过程及其根域调控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安慧 上官周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5,88,共4页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平衡能力是反映其生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系吸收的NO3-和NH4+进入根细胞以后,可随蒸腾流由木质部导管运到植株地上部,运移到地上部的氮素除了参与生理代谢外,部分氮素又以氨基酸的形态通过韧皮部向根部转运。在...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平衡能力是反映其生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系吸收的NO3-和NH4+进入根细胞以后,可随蒸腾流由木质部导管运到植株地上部,运移到地上部的氮素除了参与生理代谢外,部分氮素又以氨基酸的形态通过韧皮部向根部转运。在概述根系对氮素吸收能力、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机理及其模拟模型、氮素在植物体内循环调控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根域环境对植物体内氮素循环的影响机理,深入研究植物氮素循环过程对于阐明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植被恢复重建和生产力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氮素 循环 根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对红富士苹果根域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韩顺英 《现代园艺》 2020年第9期46-47,共2页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富士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解决,然而,由于过去无序化的生产作业方式,导致红富士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再加上红富士苹果种植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富士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解决,然而,由于过去无序化的生产作业方式,导致红富士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再加上红富士苹果种植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红富士苹果种植生产工作效率。以控释肥作为研究切入点,论述了控释肥对红富士苹果根域土壤环境影响,以期通过控释肥来增加土壤碱解氮的含量,从而摆脱当前红富士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壤严重酸化等问题的发生,实现红富士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红富士苹果 土壤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温室番茄雾培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义飞 程瑞锋 杨其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雾培对智能控制的技术需求,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采用功能模块化与虚拟仪器结合的设计思想,以雾培根域环境与温室环境多因子协调控制为核心,研发了基于LabVIEW的温室番茄雾培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远程计算机、控制现场计算机、数据... 针对雾培对智能控制的技术需求,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采用功能模块化与虚拟仪器结合的设计思想,以雾培根域环境与温室环境多因子协调控制为核心,研发了基于LabVIEW的温室番茄雾培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远程计算机、控制现场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使用LabVIEW工具包和MySQL实现关联数据库管理,并通过WEB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广泛用于温室番茄雾培的自动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雾培 根域环境 控制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栽培模式——气雾培的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徐伟忠 王利炳 +1 位作者 詹喜法 章金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30-33,共4页
研究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中各种栽培模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根域环境控制最优化以实现植物快速生长的理论基础,并就各种栽培模式的生长限制因子进行分析,形成了以气雾培为核心的植物快速生长栽培模式,阐明了气雾培对植物生长发育潜... 研究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中各种栽培模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根域环境控制最优化以实现植物快速生长的理论基础,并就各种栽培模式的生长限制因子进行分析,形成了以气雾培为核心的植物快速生长栽培模式,阐明了气雾培对植物生长发育潜力发挥所起的关键作用,开发了用于生产与科研的各种气雾培栽培系统,并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实现了气雾培环境模拟控制的最优化精确化,达到植物生长潜力的最大化发挥,为巨型植物栽培与气雾培植物工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最后综合展望了该技术广阔的运用前景与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根域环境 气雾培 栽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