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孔隙水承压条件下4种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欣 姚喜军 +4 位作者 刘静 王林和 尹瑞平 邢会文 金彩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直剪仪对4种沙生植物重塑的根—土复合体及素土进行快剪试验,探讨了其抗剪强度以及根径和垂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根—土复合体在1.5m(25kPa)的浅层土体范围内抗剪强度均大于素土,4种植物根... 采用直剪仪对4种沙生植物重塑的根—土复合体及素土进行快剪试验,探讨了其抗剪强度以及根径和垂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根—土复合体在1.5m(25kPa)的浅层土体范围内抗剪强度均大于素土,4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与素土相比差异不明显;在根径相同(1.25mm)的情况下,4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均大于素土,其黏聚力增加率的变化范围在4.60%~46.23%之间,大小顺序为:柠条>沙地柏>沙柳>白沙蒿;4种植物随着根径的增加,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土复合体强度及其非线性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鹏程 钟彩尹 +2 位作者 何博 肖学沛 吴礼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3,共9页
[目的]研究根—土复合体的非线性破坏准则,并结合不同含根量(G=0.12%,0.24%,0.36%)、不同含水率(w=13.22%,16.22%,19.22%)条件下根—土复合体强度,开展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特性研究,为生态水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GDS三轴... [目的]研究根—土复合体的非线性破坏准则,并结合不同含根量(G=0.12%,0.24%,0.36%)、不同含水率(w=13.22%,16.22%,19.22%)条件下根—土复合体强度,开展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特性研究,为生态水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GDS三轴仪开展了根—土复合体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获得根—土复合体应力—应变曲线及抗剪强度指标。[结果]素土与根—土复合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硬化型。含根量与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成正比关系,但含水率对其峰值强度的影响表现出反比关系。当G=0.36%时,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的最大增幅为70.1%;当w=13.22%时,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最大增幅为86.7%。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破坏准则在正应力低于临界应力时呈非线性,在正应力高于临界应力时呈线性。c,k为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破坏准则中描述根系作用的关键参数,其中c与含根量和含水率均成正比关系,c越大,根系对根—土复合体强度的贡献程度越大;k与含根量成反比,与含水率成正比,k越小,根—土复合体强度包线的非线性化特征越明显。[结论]含根量(G)和含水率(w)对根—土复合体强度有显著影响。素土与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硬化型,且根—土复合体的硬化程度明显高于素土,表明根系的加入能够同时增大土体的强度和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含水率 强度 非线性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川县典型林分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
3
作者 李佳静 杨建英 +2 位作者 王新 杨欣蕊 杨春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林分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特征和其差异性,为更好地解决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北川县为研究区,对当地几种典型林分的原状根—土复合体进行直剪试验,测量其抗剪强度、土壤性质及根系特性等相... [目的]探讨不同林分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特征和其差异性,为更好地解决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北川县为研究区,对当地几种典型林分的原状根—土复合体进行直剪试验,测量其抗剪强度、土壤性质及根系特性等相关指标,并利用主成分法进行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不同林分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差异明显。30年辛夷林(XY)抗剪强度最大,斑竹林(BZ)抗剪强度次之,5年柳杉林抗剪强度最小;(2)植物根系固土效果显著,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较素土增加值为0.13~0.99 kPa,平均增幅为350.0%;同时,根—土复合体的峰值点位移、软化段长度、残余剪切强度均得到增强,平均增幅分别为75.0%,66.7%,262.5%;不同林分类型根—土复合体的能量消耗总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与其抗剪强度的大小变化基本保持一致;(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除土壤容重与5~8 mm根系的干湿重外,其余指标均与之密切相关。[结论]植物根系可以很好地发挥固土效果,不同林分之间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能量消耗 原状根—土复合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土复合体增强矿区排土场边坡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伟 闫晓宇 +1 位作者 刘庆朋 孙欣然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881,共11页
为研究矿区排土场边坡沙柳根—土复合体的固土护坡机理,对根系如何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矿区排土场作为研究区,设置了试样主根含量为0根、5根、10根和15根共4个梯度,对沙柳根—土... 为研究矿区排土场边坡沙柳根—土复合体的固土护坡机理,对根系如何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矿区排土场作为研究区,设置了试样主根含量为0根、5根、10根和15根共4个梯度,对沙柳根—土复合体进行50 kPa、100 kPa和150 kPa垂直应力下的大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主根含量的逐渐增加,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也相应提高,剪切破坏时,含根试样的黏聚力相较素土增大了3.28~5.43倍;(2)对主根含量、垂直应力、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构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与主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953),主根含量和垂直应力与内摩擦角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3)由于根系与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根系周围大量土颗粒团聚体的积聚,共同形成一种锚固加筋结构,使得黏聚力显著增大。研究结果为矿区排土场边坡通过种植植物来进行生态修复,以及有效地预防浅层滑坡和水土流失等灾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根—土复合体 矿区排场边坡 抗剪强度 植被护坡 大型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拉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春燕 吴楚 +3 位作者 芦光新 德科加 张明 王军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0-266,271,共8页
为研究高寒地区草地恢复过程中牧草根系固土稳定性机制,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对燕麦根—土复合体进行原位拉拔试验,系统分析了燕麦根—土复合体抗拉力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根—土复合体的抗拉力在不同地形、种植方式等不同... 为研究高寒地区草地恢复过程中牧草根系固土稳定性机制,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对燕麦根—土复合体进行原位拉拔试验,系统分析了燕麦根—土复合体抗拉力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根—土复合体的抗拉力在不同地形、种植方式等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特征不一致。高密度区比低密度区的抗拉力小,撒播区比条播区的抗拉力小,高坡度区比低坡度区抗拉力小,远离冲蚀沟区比冲蚀沟区附近抗拉力小,且差异显著(P<0.05)。(2)根—土复合体的抗拉力与地上生物学性状相关性低,与根系生物学性状相关性高。(3)复合体的抗拉力与根径(RD)、须根条数(R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长(RL)、单根生物量(RW)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植物根—土复合体 抗拉力 生物学特性 燕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区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及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余冬梅 祁兆鑫 +4 位作者 刘亚斌 杨幼清 李淑霞 胡夏嵩 付江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5,共9页
为探讨高寒干旱环境下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以及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选取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尕斯库勒盐湖区作为研究区,筛选出芦苇、海韭菜、无脉苔草、赖草和洽草5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试验供试种,对其进行了室内... 为探讨高寒干旱环境下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以及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选取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尕斯库勒盐湖区作为研究区,筛选出芦苇、海韭菜、无脉苔草、赖草和洽草5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试验供试种,对其进行了室内根—土复合体原状试样直剪试验,分析了复合体容重、含水量、根长密度(RLD)、根重密度(RWD)和根面积比(RAR)5种因素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评价了上述5种因素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摩擦角φ值与影响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容重为0.740,0.879,含水量为0.698,0.849,根重密度为0.692,0.609,根长密度为0.655,0.519,根面积比为0.631,0.569;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与5种影响因素容重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显著。其中芦苇根系增强土体粘聚力c值作用相对较为显著,其根系在土体中呈近似垂直状分布,故在试样中根系多数穿过剪切面,即当复合体发生剪切变形时,试样中根系基本均能起到抵抗剪切变形作用。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有效防治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发生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尕斯库勒盐湖区 盐生植物 根—土复合体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津 张凌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在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究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明确植被对岸坡防护的作用机理,以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4种典型荒漠植被为例,开展室内根系拉伸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对... 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在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究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明确植被对岸坡防护的作用机理,以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4种典型荒漠植被为例,开展室内根系拉伸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4种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根系的直径与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其中与抗拉力呈正相关,与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当根系直径>1.5 mm后抗拉力差异性显著提高;根系体积密度(RRVD)对根—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呈非线性。4种根—土复合体增加相同RRVD时,对抗剪强度的提高程度依次为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表明红柳和芦苇在提高抗拉力和土体粘聚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沿岸固土防蚀植被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根—土复合体 积密度 直剪试验 岸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4种盐生植物根系力学特性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许桐 刘昌义 +3 位作者 胡夏嵩 周林虎 申紫雁 余冬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以柴达木盆地柯柯盐湖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Tri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 Moq.)、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 Spreng.)4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开展室内单根拉... 以柴达木盆地柯柯盐湖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Tri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 Moq.)、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 Spreng.)4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开展室内单根拉伸、剪切试验,及根—土复合体试样直接剪切试验。结果表明:4种盐生植物平均单根抗拉力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风毛菊(20.511 N)、芦苇(2.227 N)、盐爪爪(1.944 N)、无脉苔草(0.642 N);平均单根抗剪力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风毛菊(25.243 N)、芦苇(12.035 N)、盐爪爪(9.073 N)、无脉苔草(3.484 N),4种盐生植物其单根抗拉力、抗剪力与根径之间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平均单根抗拉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芦苇(281.208 MPa)、无脉苔草(114.798 MPa)、盐爪爪(33.159 MPa)、盐地风毛菊(14.824 MPa);平均单根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无脉苔草(157.428 MPa)、芦苇(110.836 MPa)、盐爪爪(26.657 MPa)、盐地风毛菊(9.105 MPa),单根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与根径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试验区地表以下取样深度的增加,4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芦苇、盐爪爪、无脉苔草、盐地风毛菊分别降低了60.3%,60.1%,10.2%,28.3%;在50 kPa, 100 kPa, 200 kPa, 300 kPa垂直压力下,4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均显著大于素土,表现在地表以下0—20 cm深度处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增加幅度为9.9%~213.0%。该项研究结果对于通过盐生植物来防治盐渍土地区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生植物 抗拉力 抗剪力 系力学强度 根—土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环境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玉娇 胡夏嵩 +2 位作者 刘昌义 窦增宁 李国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220,共9页
研究以地处西宁盆地的青海大学自建试验区作为研究区。采用草本、灌木植物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的方式,对种植植物边坡及未种植植物的素土边坡在A层(坡面地表0cm)、B层(坡面以下20cm)深度处的根—土复合体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探讨... 研究以地处西宁盆地的青海大学自建试验区作为研究区。采用草本、灌木植物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的方式,对种植植物边坡及未种植植物的素土边坡在A层(坡面地表0cm)、B层(坡面以下20cm)深度处的根—土复合体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探讨了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两种种植方式下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单一种植的草本边坡在A层处根—土复合试样的粘聚力值分别为24.09,22.81kPa,均显著大于灌木边坡A层深度处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值19.03,17.91kPa,且相对于素土试样的粘聚力值,草本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值的增加幅度依次为104.67%,93.80%,灌木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的增加幅度依次为61.68%,52.17%,显然,草本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值增长幅度大于灌木植物;(2)随边坡土体深度的增加,单一种植方式下草本边坡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呈递减趋势,即粘聚力值依次由24.09,22.81kPa递减至19.06,21.02kPa,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草本对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相对较为显著;(3)2种草本和灌木混合种植方式下根系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值,均大于相应位置处2种草本和灌木单一种植方式下的贡献值,即混合种植条件下复合体的粘聚力值较单一种植时的增加幅度为0.13%~42.83%。该研究成果为定量评价边坡不同种植方式下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探讨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机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环境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根-土界面拉拔摩阻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亚楠 李诗文 +4 位作者 胡晶华 肖巍 王博 郑欣如 刘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紫穗槐根—土界面拉拔摩阻特性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区栽培植物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有无须根、根径、拉拔速率对紫穗槐根—土复合体最大拉拔力、拉拔摩阻强度、根土界面摩擦系数的... [目的]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紫穗槐根—土界面拉拔摩阻特性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区栽培植物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有无须根、根径、拉拔速率对紫穗槐根—土复合体最大拉拔力、拉拔摩阻强度、根土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紫穗槐直根带须根—土复合体和直根—土复合体拉拔过程中的拉拔力—时间曲线以及拉拔力—位移曲线基本一致,但同径级紫穗槐直根带须根—土复合体的最大拉拔力、根土界面摩擦系数、拉拔摩阻强度较直根—土复合体均提高了1.3倍,须根明显提高了根段的固土性能。随根径增大,紫穗槐直根—土复合体的最大拉拔力、拉拔摩阻强度、根土界面摩擦系数呈指数正相关;随拉拔速率增大,紫穗槐直根—土复合体的根土界面摩擦系数、拉拔摩阻强度均呈增大趋势,即500 mm/min(0.74,40.11 kPa)>10 mm/min(0.65,35.58 kPa)。冗余分析表明根径、有无须根、拉拔速率与紫穗槐根—土界面拉拔摩阻特性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贡献率最高的是根径(55.4%),其次是有无须根(23.7%),第三是拉拔速率(20.9%)。[结论]紫穗槐具有较强的固土性能,在承受大风拉拔、径流冲刷等荷载时能发挥其固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拉拔试验 摩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复合黄土裂隙演化与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永刚 任建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3-197,共5页
为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复合黄土裂隙演化与力学特性,针对含香根草根系的加筋黄土,系统开展干湿循环效应下的直剪试验,并采用PCAS图像处理技术量化细观结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发育具有记忆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裂隙各特征... 为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复合黄土裂隙演化与力学特性,针对含香根草根系的加筋黄土,系统开展干湿循环效应下的直剪试验,并采用PCAS图像处理技术量化细观结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发育具有记忆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裂隙各特征参数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且在黄土中加入植物根系能有效抑制土体裂隙发育;土体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呈减小趋势;干湿循环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随根系含量增加呈指数型增大特征;根—土复合体粘聚力随干湿次数的增加骤减,经过5次干湿循环后,粘聚力较初始值损失最高达48.78%,而内摩擦角并无明显变化;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发现裂隙面积率与粘聚力衰减率的关联性最强,其与粘聚力的关联度为0.817~0.888,相应权重为0.413~0.424;构建的干湿循环效应下粘聚力预测模型可较好定量化预测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干湿循环 微细观结构 直剪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伟鹏 胡夏嵩 +8 位作者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付江涛 卢海静 邢光延 赵吉美 杨馥铖 刘亚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 [目的]探讨不同草本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防治因降雨诱发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3种优势草本植物为试验供试种,开展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模拟降雨条件下6种不同类型植物边坡坡面产流产沙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结果]在模拟降雨条件下,草本植物能显著抑制坡面产流产沙,阶梯形边坡相对直形边坡能显著降低坡面产流产沙,且随着草本生长期增加坡面产流产沙显著降低,生长期为2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坡面累积产沙量较垂穂披碱草直形边坡降幅为79.68%,生长期为1 a的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平均产沙率较阶梯形未种植裸坡降低幅度最大为86.27%,表明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有效抑制坡面的产流能力相对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降雨使边坡土体平均含水率增大,导致边坡浅层土体黏聚力降低;与直形边坡相比较,模拟降雨后阶梯形边坡黏聚力c值降低幅度较小,其中种植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较降雨前降低幅度为19.25%,表明垂穂披碱草阶梯形边坡其增强边坡土体强度效果相对最显著。[结论]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表现出相对更显著的抑制边坡水土流失和提高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起到增强边坡土体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环境 植物边坡 产流产沙 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时间和含水率对紫穗槐加筋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智锋 李辉 +1 位作者 蒋宁山 刘成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9,59,共8页
[目的]研究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融化时间对土体加固作用,为季冻区紫穗槐固土效应提供设计依据。[方法]以取自西宁市黄土为研究对象,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研究紫穗槐根系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在不同解冻时间和... [目的]研究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融化时间对土体加固作用,为季冻区紫穗槐固土效应提供设计依据。[方法]以取自西宁市黄土为研究对象,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研究紫穗槐根系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在不同解冻时间和不同含水率下紫穗槐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并通过SEM电镜扫描试验从微观的角度评价紫穗槐根系的加固机理。[结果]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含水率时有不同的加筋情况,在低含水率和高含水率加筋作用更加明显;在冻融前后紫穗槐根系的加筋作用体现在当土体受到荷载作用时,紫穗槐根系会束缚土颗粒之间的移动,增大土颗粒之间的咬合以及增大根系和土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内摩擦角;通过电镜扫描试验可以看出,紫穗槐根系可以抑制土体中的裂隙产生与发展,从而增大土体的整体性。[结论]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地区均能起到加筋作用。不同含水率会存在不同的最佳含根量,紫穗槐根系的固土作用体现在增大土体的内摩擦角,增加土体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微观结构 抗剪强度 冻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c behavior of root-loess composites under direct simple shear test conditions and insights from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modeling
14
作者 SUN Yuan LI Hui CHENG Zhifeng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65-680,共16页
Plant roots are widely known to provide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to soils against shearing and further increase slope stability.However,whether roots provide reinforcement to loess cyclic re-sistance and how various f... Plant roots are widely known to provide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to soils against shearing and further increase slope stability.However,whether roots provide reinforcement to loess cyclic re-sistance and how various factors affect roots reinforcement during seismic loading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The objective is to conduct a series of cyclic direct simple shear tests and DEM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yclic behaviour of rooted loess.The effects of initial static shear stress and loading frequency on the cyclic resistance of root-soil composites were first investigated.After that,cyclic direct simple shear simulations at constant volume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PFC^(3D))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oot geome-try,mechanical traits and root-soil bond strength on the cyclic strength of rooted loess.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root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yclic resistance of loess.The cyclic resistance of the root-soil composi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shear stress,then increases,and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equency.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 that increases in root elastic modulus and root-soil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can all enhance the cyclic resistance of root-soil composites,and the maximum cyclic resistance of the root-soil composi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initial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root system was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soil composite cyclic direct simple shear tests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协同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对铜尾矿的固化效果
15
作者 常道琴 宋乃平 +1 位作者 岳健敏 孟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为探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和植物技术对污染矿区的固化效果。利用纺锤型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碱蓬(Suaeda salsa)、红砂(Reamuria songarica... 为探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和植物技术对污染矿区的固化效果。利用纺锤型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碱蓬(Suaeda salsa)、红砂(Reamuria songarica)开展干旱半干旱高风蚀区尾矿污染固化试验。通过植物根系拉力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表征污染矿区响应效果。结果表明:MICP处理后红砂、碱蓬2种植物根系抗拉力分别增加59.9%,19.7%,抗拉强度分别降低7.4%,22.5%。较MICP处理前,100 kPa下红砂、碱蓬复合体抗剪强度分别提高62.7%,45.9%;200 kPa下分别提高130%,122%;300 kPa下分别提高26.8%,30.6%。胶结后,红砂、碱蓬根系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红砂根系分别增加64%,74%,153%;碱蓬根系分别增加24%,46%,95%。综上,MICP协同植被为干旱半干旱高风蚀尾矿区污染修复提供高效途径,研究结果对实现矿区自然环境改善,加速矿区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P 植物 抗拉力 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