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2 位作者 黄志平 李杰坤 张丽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16-17,22,共3页
通过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育成的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 ,雌雄育性稳定 ,农艺性状优良 ,可在黄淮地区直接使用。W931A的雄性不育是属配子体不育类型 ,用它作亲本育成 3个增产幅度达 2 9%~ 46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配套 强优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恢复基因的初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华 罗红兵 邱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玉米恢复系614、B137分别与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组配的F2代(614群体和B317群体)为试材,进行花粉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花粉育性镜检发现,C543花药内没有花粉,属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遗传分析表明,C543的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以玉米恢复系614、B137分别与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组配的F2代(614群体和B317群体)为试材,进行花粉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花粉育性镜检发现,C543花药内没有花粉,属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遗传分析表明,C543的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恢复系614和B137各有1对核恢复基因;SS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将恢复基因定位在玉米8号染色体短臂上,位于标记umc1483附近,两者距离约16.9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连锁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宪旺 袁彩勇 +2 位作者 王健 袁生堂 汤述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09-9911,共3页
[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 [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同决定,杂种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好,杂种与高亲值的相关性一般好于与低亲值的相关性。抽穗期、穗总粒数等性状与不育系关系较为密切,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品质性状与恢复系关系较为密切。所有产量性状亲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说明杂种的产量性状还与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配合力好的亲本资源,并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雄性不育 恢复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
4
作者 孔宪旺 袁彩勇 +2 位作者 王健 汤述翥 顾铭宏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研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粳稻的杂种优势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但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 本研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粳稻的杂种优势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但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杂交粳稻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率多表现为负向优势,是目前制约杂交粳稻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雄性不育 恢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新品种雪玉1号的选育
5
作者 马东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雪玉1号是以萝卜核-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03A为母本,以05-6-8-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75d(天),植株开展度66.8cm,叶片长39.9cm,宽15.08cm,主脉白绿色,叶绿色,叶柄绿色,叶片长、倒卵形,叶缘缺刻深,叶面稍皱,有叶刺,短而... 雪玉1号是以萝卜核-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803A为母本,以05-6-8-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75d(天),植株开展度66.8cm,叶片长39.9cm,宽15.08cm,主脉白绿色,叶绿色,叶柄绿色,叶片长、倒卵形,叶缘缺刻深,叶面稍皱,有叶刺,短而多;肉质根长圆柱形,皮黄绿色,肉白色,肉质根长48.25cm,横径10.19cm,表皮光滑;平均单株质量2.54kg,肉质根质量2.14kg,高抗软腐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花椰菜花叶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芜菁花叶病毒病,群体整齐度高,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适合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雪玉1号 一代杂种 核-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友斌 王金铃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辣椒 甜椒 杂种优势利用 间杂交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RI杂交水稻研究进展及今后的课题
7
作者 李朝灿 《世界农业》 1983年第10期44-47,共4页
1983年3月26日,水稻育种专家S.S.Virmani博士,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作了题为“IRRI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现介绍如下。 1926年,Jones首次指出,水稻的某些产量性状存在着杂种优势。随后,许多研究工作者先后报道过水稻各种农艺... 1983年3月26日,水稻育种专家S.S.Virmani博士,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作了题为“IRRI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现介绍如下。 1926年,Jones首次指出,水稻的某些产量性状存在着杂种优势。随后,许多研究工作者先后报道过水稻各种农艺性状,例如产量、粒重、每穗粒数、单株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研究进展 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 IRRI 雄性不育 保持 杂交稻 珍汕97A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选育成功
8
《安徽农业》 2004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夏大豆 育成 杂交大豆 选育 对照品种 雄性不育 品种区域试验 世界第一 产业化开发 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