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酸荧光探针TOTO单体噻唑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健 冯荣秀 +2 位作者 陈磊 王军波 谢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9-470,495,共3页
研究设计了以 2 巯基苯并噻唑和 4 甲基喹啉为主要原料 ,合成核酸荧光探针TOTO单体噻唑橙 (TO)的工艺路线。采用碘甲烷和对甲苯磺酸甲酯 ,先后对 2 巯基苯并噻唑进行了氮甲基化和巯甲基化反应 ,收率分别为 92 4 %和 91%。其后 ,用 ... 研究设计了以 2 巯基苯并噻唑和 4 甲基喹啉为主要原料 ,合成核酸荧光探针TOTO单体噻唑橙 (TO)的工艺路线。采用碘甲烷和对甲苯磺酸甲酯 ,先后对 2 巯基苯并噻唑进行了氮甲基化和巯甲基化反应 ,收率分别为 92 4 %和 91%。其后 ,用 4 甲基喹啉与 1,3 二溴丙烷反应 ,并将其产物与两步甲基化后产物反应 ,合成了目的产物TO ,后两步收率分别为 5 2 5 %和6 1 2 %。经核磁共振谱鉴定产品结构正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荧光探针 TOTO单体 噻唑橙 合成 研究 4-甲基喹啉 2-巯基苯并噻啉 荧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的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快速诊断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鹏飞 余庆 +6 位作者 李菲 覃仙玲 董德信 陈宪云 牙韩争 柯珂 秦启伟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引起华南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发生病毒性鱼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其引起的鱼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华南... 【目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引起华南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发生病毒性鱼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其引起的鱼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华南地区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SGIV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及早发现、确定病原,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来控制病原扩散、降低损失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Q2)就SGIV病的快速检测诊断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Aptamer Q2-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Q2-AFMP),并对Q2-AFMP检测SGIV感染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Q2-AFMP可以特异性检测SGIV感染,且其灵敏性和稳定性均比较高。【结论】本研究中基于核酸适配体构建的新型高特异性荧光分子探针(Q2-AFMP)有望实现对海水养殖中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实时监控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探针 高特异性和灵敏性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番木瓜多重PCR高效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山 陈洁彬 +3 位作者 吴亮君 朱璇 欧阳淑芬 沈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以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反应体系为基础,添加多重PCR反应所需的目标基因引物和番木瓜(Carica papaya L.)DNA,进行多重PCR反应,同时考察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对目标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 以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反应体系为基础,添加多重PCR反应所需的目标基因引物和番木瓜(Carica papaya L.)DNA,进行多重PCR反应,同时考察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对目标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多重PCR扩增的基因条带比常规PCR扩增的基因条带更亮,在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以期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多重PCR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探针 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含tst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纳米生物 传感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阳 贺气志 +1 位作者 马春霞 俞建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86,共6页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FRET)原理利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构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含有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FRET)原理利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构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含有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将tst基因互补序列设计为探针,利用单壁碳纳米管联合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DNA分子探针(FAM-P)构建出FAM-P/SWCNTs复合检测体系。考察该体系对靶标序列和靶标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对靶标序列的检测下限低至10 nmol/L,并在10-100 nmol/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对靶标菌的检测下限低至102,且在102-107CFU/m 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此外,在错配实验和对非靶标菌检测时,该传感器呈现了较高的特异性。本研究构建的FAM-P/SWCNTs体系能快速检测含tst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为食品检测、临床诊断等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 tst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