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结构及DNA切割活性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寿春
邵颖
+2 位作者
涂超
戴春晖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合成了一种以吡啶-2,6-二甲酸(dipicH2)桥联的新型双核邻菲咯啉铜配合物,[Cu2(phen)3(dipic)(OH)]·Na·ClO4·2H2O(phen为1,10-菲咯啉的缩写)。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2585(2)nm,b=2.1963(3)nm,c=1.61...
合成了一种以吡啶-2,6-二甲酸(dipicH2)桥联的新型双核邻菲咯啉铜配合物,[Cu2(phen)3(dipic)(OH)]·Na·ClO4·2H2O(phen为1,10-菲咯啉的缩写)。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2585(2)nm,b=2.1963(3)nm,c=1.6195(2)nm,β=100.951(2)°。配合物分子中的两个中心铜离子均处于变形的四方锥配位环境,并通过吡啶-2,6-二甲酸配体上的氧氮原子相连。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pH7.4,温度37℃,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或在H2O2的存在下,该配合物对超螺旋pBR322DNA表现出显著的切割活性,为人工金属核酸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铜配合物
结构
DNA
切割活性
吡啶-2
6-二甲酸
核酸模拟酶
邻菲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结构及DNA切割活性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寿春
邵颖
涂超
戴春晖
郭子建
机构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
宁波大学化学系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31010和20228102)。
文摘
合成了一种以吡啶-2,6-二甲酸(dipicH2)桥联的新型双核邻菲咯啉铜配合物,[Cu2(phen)3(dipic)(OH)]·Na·ClO4·2H2O(phen为1,10-菲咯啉的缩写)。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2585(2)nm,b=2.1963(3)nm,c=1.6195(2)nm,β=100.951(2)°。配合物分子中的两个中心铜离子均处于变形的四方锥配位环境,并通过吡啶-2,6-二甲酸配体上的氧氮原子相连。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pH7.4,温度37℃,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或在H2O2的存在下,该配合物对超螺旋pBR322DNA表现出显著的切割活性,为人工金属核酸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铜配合物
结构
DNA
切割活性
吡啶-2
6-二甲酸
核酸模拟酶
邻菲咯啉
Keywords
dinuclear
copper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DNA cleavage
分类号
O614.121 [理学—无机化学]
Q55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结构及DNA切割活性
张寿春
邵颖
涂超
戴春晖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