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转录因子NFAT5对LPS致伤小鼠肾集合管细胞iMCD3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丹凤 严尚学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激活T细胞核因子(NFAT5)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害调节炎症瀑布效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集合管细胞iMCD3,用LPS(10 ng/ml)刺激细胞,同时加入NFAT5 siRNA,12 h后,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MCP-1的基因...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激活T细胞核因子(NFAT5)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害调节炎症瀑布效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集合管细胞iMCD3,用LPS(10 ng/ml)刺激细胞,同时加入NFAT5 siRNA,12 h后,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MCP-1的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NFAT5蛋白表达水平,并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别检测NFAT5和TNFα及MCP-1启动子片段结合的富集倍数。结果LPS(10 ng/ml)刺激肾集合管细胞导致炎症因子TNFɑ和MCP-1的转录合成显著升高(P<0.05),利用siRNA沉默NFAT5后,TNFα和MCP-1的转录及合成均下降。虽然使用Western blot未能检测到LPS刺激iMCD3其核内NFAT5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但是使用ChIP探测到NFAT5可以分别与TNFɑ和MCP-1启动子片段结合,开启炎症因子转录及蛋白合成。结论核转录因子NFAT5参与调节脓毒症并发肾损害的炎症瀑布效应,通过直接结合肾小管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和MCP-1的启动子发挥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衰竭 核转录因子nfat5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IL-2表达受抑与核转录因子NFAT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3 位作者 徐祥 胡承香 耿波 王正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 cells,NFAT)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和IL 2表达受抑间的关系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2h及 1、4、7、10、14天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 为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 cells,NFAT)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和IL 2表达受抑间的关系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2h及 1、4、7、10、14天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NFAT的DNA结合活性。结果显示 ,创伤后脾细胞NFAT的DNA结合活性逐渐下降 ,至伤后 4天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1%。这与创伤后IL 2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果表明 ,创伤后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NFAT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致。这对于阐明创伤后IL 2受抑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白细胞介素2 IL-2MRNA nfat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5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杰 赵丽娜 +1 位作者 赵静 张秀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5(PDCD5)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HT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3—8月内分泌门诊或住院HT患者60例(HT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并...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5(PDCD5)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HT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3—8月内分泌门诊或住院HT患者60例(HT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并根据HT患者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将HT组患者分为HT1组(TMAb≤45%)36例和HT2组(TMAb>45%)24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HT组和对照组受检者PBMC PDCD5 mRNA的表达水平,然后比较HT1组和HT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及PBMC PDCD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HT组患者PBMC PDCD5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6.7%(52/60)与60.0%(24/40),(0.87±0.19)与(0.3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5,t=4.870,P均<0.01)。(2)HT2组患者血清TGAb水平及PBMC PDCD5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T1组〔(75.1±18.9)%与(50.4±10.7)%,(1.02±0.08)与(0.6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00和15.041,P均<0.01)。结论 HT患者PBMC PDCD5 mRNA的表达上调,且随病情加重PDCD5表达增加,提示PDCD5可能通过增加其表达量而导致异常的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参与HT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程序性死亡因子5 细胞凋亡 单个细胞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被引量:36
4
作者 梁晓瑜 张中平 谭景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廖巧芳 李志花 +4 位作者 陈汝福 郭宁 曾兵 程帝 郑礼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是否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1的表达参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构建表达HCV C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 C,通过瞬时转染pEGFP-N3-HCV C质粒,RT-PCR检测肝内胆管癌RBE细胞...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是否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1的表达参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构建表达HCV C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 C,通过瞬时转染pEGFP-N3-HCV C质粒,RT-PCR检测肝内胆管癌RBE细胞中NFAT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AT1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转染HCV C后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CV C能够促进细胞向G2/M期进展及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结论 HCV C可上调胆管癌细胞中NFAT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胆管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内胆管癌细胞RBE 丙型肝炎病毒心蛋白 转录因子nfat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三烯E_4和前列腺素E_2合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王晶 梅咏玉 +3 位作者 丁少桢 袁静静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中白三烯E_4(LTE_4)、前列素E_2(PGE_2)合成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aco-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Hcy作用不同时间(1、3、6 h),采用MTT...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中白三烯E_4(LTE_4)、前列素E_2(PGE_2)合成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aco-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Hcy作用不同时间(1、3、6 h),采用MTT法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观察Hcy对Caco-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检测Caco-2细胞跨膜电阻(TEER)和样品中荧光素-5-异硫氰酸酯(FITC)浓度,观察Hcy对Caco-2细胞通透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Caco-2细胞上清液中LTE_4和PGE_2合成水平;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测定Caco-2细胞中NF-κB活性变化。结果随Hcy作用时间延长及作用浓度增加,Caco-2细胞活性明显受到抑制;随Hcy作用浓度增加,Caco-2细胞TEER明显降低,FITC跨膜转运量明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TE_4和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5);Hcy(50μmol/L)处理组细胞中NF-κB活性增强,且呈时间依赖性(1、3、6 h)。结论 Hcy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Caco-2细胞肠黏膜LTE_4和PGE_2合成,引起肠黏膜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转录因子-κB 5-脂氧合酶 环氧合酶-2 白三烯E4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B-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共表达稳转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震 李玉蕾 +2 位作者 周培岚 苏瑞斌 傅风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表达α2B-肾上腺素能受体(α2B-A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EGFP-NFAT2)的稳转细胞株。方法构建具有潮霉素(Hydro)抗性的pcDNA3.1α2B-AR重组质粒(pcDNA3.1-Hygro-α2B-AR),转染至表...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表达α2B-肾上腺素能受体(α2B-A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EGFP-NFAT2)的稳转细胞株。方法构建具有潮霉素(Hydro)抗性的pcDNA3.1α2B-AR重组质粒(pcDNA3.1-Hygro-α2B-AR),转染至表达EGFP-NFAT2的U2OS细胞(U2OS-EGFP-NFAT2细胞),使用Hygro 200 mg·L-1压力筛选10 d后,进行NFAT2核转位实验筛选细胞株并用Z’因子法评价细胞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α2B-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择α2-AR的激动剂盐酸右美托咪啶(DMED)和拮抗剂盐酸阿替美唑(ATI)通过NFAT2核转位实验评价α2B-AR的功能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Hygro-α2B-AR后,稳定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采用NFAT2核转位实验筛选发现,编号12的细胞株相对核转位指数为0.445,活性最高;3次独立实验中,Z’因子分别为0.664,0.533和0.634。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编号12的细胞株α2B-AR mRNA表达水平是U2OS-EGFP-NFAT2细胞株的140倍,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在20代次内表达稳定。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编号12的细胞株出现明显的α2B-AR蛋白条带,而U2OS-EGFP-NFAT2细胞中未检测到α2B-AR蛋白表达。DMED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提高该细胞株的核转位水平[EC50=(2.616±0.121)nmol·L-1],ATI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对抗DMED的作用[IC50=(89.05±0.22)nmol·L-1]。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α2B-AR与EGFP-NFAT2的稳转细胞株,可用于靶向α2B-AR化合物的筛选和受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2 nfat转录因子 转位实验 右美托咪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1
8
作者 刘国玲 沈永杰 +3 位作者 尤丽菊 宋玮 芦琨 李宜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核因子κB(NF-κB)、C-C型趋化因子配体5(CC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核因子κB(NF-κB)、C-C型趋化因子配体5(CC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8 g/kg/d TWP治疗组。用药8周末,计算肾脏指数(K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ELISA检测大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匀浆IL-6、TNF-α和CCL5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WP可改善DN大鼠一般状况;明显降低DN大鼠空腹BG、HbA1c、KI、BUN及Scr水平,增加DN大鼠体质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TWP明显降低DN大鼠血清hs-CRP水平及肾匀浆中IL-6、TNF-α和CCL5的水平,明显下调DN大鼠肾组织NF-κB的表达(P<0.01),经TWP治疗后DN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减轻。结论 TWP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肾脏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肾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糖尿病肾病 炎症损伤 转录因子-ΚB C-C型趋化因子配体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COX-2及5-LO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晶 丁少桢 +4 位作者 胡翠 胡静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是-种含巯基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去甲基化过程中的产物,可通过多种途径促发炎症反应,启动由细胞免疫所介导的局部和全身慢性炎症.研究发现[1,Hcy可激活核因子-KB(nuclearractor-kappaB,NF-κB),导致多...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是-种含巯基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去甲基化过程中的产物,可通过多种途径促发炎症反应,启动由细胞免疫所介导的局部和全身慢性炎症.研究发现[1,Hcy可激活核因子-KB(nuclearractor-kappaB,NF-κB),导致多种炎症基因转录,参与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炎症性肠病 环氧合酶-2 5-脂氧合酶 转录因子-κB 白三烯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5-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晓伟 傅志仁 +1 位作者 唱浩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及联合FK506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AMNF-κB核转录因子活性...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及联合FK506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AMNF-κB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p65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激活后入核情况;免疫印迹分析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5-FU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随着5-FU用药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也增加;5-FU可激活NFκB而入核,Cyclin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FK506预处理增强了5-FU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S期细胞比例和PI也减少;FK506预处理可抑制NF-κB入核,并可下调CyclinD1基因的表达。结论:FK506能够协同5FU诱导肝癌细胞株凋亡,增强肝癌细胞株对5-FU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下调CyclinD1基因的表达,导致G0/G1期停滞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5-氟尿嘧啶 肝肿瘤 凋亡 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5-LOX、PPARγ和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新普 欧阳钦 +1 位作者 韦红 黄咏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检测5-LOX、PPARγ和NF-kB P65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UC内镜活检标本和2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5-LOX、PPARγ和NF-k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织5-LOX、NF-κB... 目的:检测5-LOX、PPARγ和NF-kB P65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UC内镜活检标本和2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5-LOX、PPARγ和NF-k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织5-LOX、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PPARγ在U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5-LOX、NF-kB P65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PPARγ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5-LOX与NF-kB P65表达正相关,5-LOX、NF-kB P65与PPARγ蛋白表达负相关。结论:5-LOX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γ-NF-κB p65信号通路影响UC炎症的发生发展,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5-脂氧合酶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转录因子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曲古抑菌素A对胃癌细胞SGC-7901MGMT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兰 程民 +6 位作者 沈国栋 徐婷娟 刘林青 唐杨琛 韩晓青 沈干 胡世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及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从体内、体外观察抑癌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核转... 目的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及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从体内、体外观察抑癌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改变,探讨5-Aza-dC联合TSA用于胃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对照组、5-Aza-dC组、TSA组和5-Aza-dC联合TSA组,利用CCK-8增殖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MGMT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GMT、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5-Aza-dC、TSA单独处理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和促进其凋亡,联合用药后效果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药组移植瘤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移植瘤变小;5-Aza-dC、TSA单独或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和裸鼠移植瘤后,与对照组比较,MGM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升高明显,NF-κB p65在各处理组中的表达量未发生变化,但其磷酸化程度较对照组下降,联合用药较单药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5-Aza-dC与TSA发挥抑制胃癌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提高MGM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实现的,两药联合使用的抗癌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系 SGC-7901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MGMT基因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TLR4/NF-κB通路改善MPP+所致SH-SY5Y细胞炎症性损伤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旭 黄若兰 陈小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 2 S)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0μmol/L的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帕金森病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为外源性H2S供体。实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硫化氢(H 2 S)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0μmol/L的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帕金森病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为外源性H2S供体。实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MPP^+组、NaHS+MPP^+组。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Griess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NO水平;ELISA法检测SH-SY5Y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TLR4、IκBα及NF-κB的蛋白水平。评价H2S对该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影响。结果①500μmol/L的MPP^+可以导致SH-SY5Y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加,经NaHS预处理可以使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②MPP^+处理导致SH-SY5Y细胞IL-1β、IL-6、TNF-α、NO等炎症因子释放增加;NaHS预处理可以减轻此炎症损伤;③MPP^+处理组SH-SY5Y细胞TLR4增高,下游蛋白IκBα和NF-κB磷酸化水平增高,NaHS可明显抑制MPP^+所致TLR4/NF-κB通路的活化,减少NF-κB p65磷酸化,减少iNOS表达。结论H2S可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MPP^+所致SH-SY5Y细胞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SH-SY5Y细胞 炎症 TOLL样受体4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菌素A对胃癌MGMT基因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兰 程民 +6 位作者 沈国栋 徐婷娟 刘林青 唐杨琛 韩晓青 沈干 胡世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MKN-45和MGC-803细胞系增殖、凋亡,抑癌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MKN-45和MGC-803细胞系增殖、凋亡,抑癌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甲基化水平及其核转录因子NF-κB磷酸化程度影响。方法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MSP、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5-Aza-dC(10μmol/L)、TSA(1μmol/L)单独或联合刺激后,MKN-45和MGC-803细胞增殖、凋亡,MGMT甲基化、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①5-Aza-dC、TSA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抑制MKN-45和MGC-803细胞的生长,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②5-Aza-dC及TSA均可促进MKN-45和MGC-803细胞的凋亡,联合用药组凋亡率[(8.43±1.80)%和(21.75±3.06)%]均明显高于5-Aza-dc组[(7.33±1.18)%、(15.22±1.03)%]和TSA组[(3.53±1.18)%、(12.66±1.10)%](P<0.05);③5-AzadC、TSA单独或联合刺激均可逆转MGMT基因甲基化,使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明显(P<0.05);④NF-κB活性高表达的MKN-45和MGC-803经5-Aza-dC和TSA处理后细胞的NF-κB活性降低,且联合用药组[(12.81±4.18)%和(9.08±2.66)%]抑制程度较5-Aza-dc组[(39.13±3.38)%、(34.90±4.89)%]和TSA组[(27.55±5.00)%、(22.11±3.07)%]更加明显(P<0.05)。结论 5-Aza-dC与TSA均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逆转MGMT基因甲基化反应,提高基因表达和抑制NF-κB的活性,二药联合作用提示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MGMT基因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黄素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祥雨 郑佳文 +4 位作者 田笑笑 曹洪杰 李航婷 唐云平 杨最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目的:探究岩藻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14只,其余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8周的高脂饮食喂养之后,再... 目的:探究岩藻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14只,其余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8周的高脂饮食喂养之后,再分为模型组、岩藻黄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给予灌胃6周,每日1次。每周记录小鼠的体质量,第14周结束时小鼠禁食12 h后全部处死。后续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游离脂肪酸、脂联素和瘦素含量;检测肝脏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中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岩藻黄素组中的TC、TG、LDL-C、ALT、AST显著降低(P<0.05),HDL-C显著升高(P<0.05),且降低了瘦素水平,增加了脂联素分泌,GSH-Px、SOD、CAT升高(P<0.05),MDA降低(P<0.05),且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糖原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岩藻黄素组肝脏组织学结构好转,趋近于正常组。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岩藻黄素治疗可上调AMPK信号通路中磷酸化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肉碱脂酰转移酶1,下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酶表达;抑制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Nrf2信号通路中Keap-1的水平,提高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的表达水平;下调TLR4信号通路中TLR4蛋白的表达,抑制髓样分化因子88、磷酸化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和磷酸化核因子κB蛋白(p65)的表达。结论:岩藻黄素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和调节炎症等途径修复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素 小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因子κB通路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窝蛋白1对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冉丹华 陈灵修 +2 位作者 黄华萍 韩忠 周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用LPS刺激细胞构建黏液高分泌模型,以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E556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转染Cav-1质粒和si...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用LPS刺激细胞构建黏液高分泌模型,以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E556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转染Cav-1质粒和siRNA为干预因素,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LPS+Cav-1质粒组、LPS+Cav-1 siRNA组、LPS+阴性siRNA组、LPS+空质粒组、LPS+E5564组及LPS+PDTC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RT-PCR检测黏蛋白(MUC)5AC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v-1、TLR4、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的相对含量;ELISA检测MUC5AC的分泌水平;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内MUC5AC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结果:LPS刺激组细胞内TLR4、p-IκBα、NF-κB、MUC5AC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过表达Cav-1可进一步增加上述指标的表达量,而下调Cav-1及给予E5564、PDTC可以抑制LPS引起的上述效应(P<0.05)。结论:Cav-1可通过上调TLR4/NF-κB信号通路而加重LPS诱导的MUC5AC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1 TOLL样受体4 转录因子-ΚB 黏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IKK/NF-κB信号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益平 李昌崇 +3 位作者 李孟荣 胡野 陈小芳 毛宇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Bud,商品名:普米克令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κB激酶(IKKβ)mRNA表达及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IKKβmRNA表达,...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Bud,商品名:普米克令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κB激酶(IKKβ)mRNA表达及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IKKβ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NF-κBp65蛋白活性,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的浓度。结果:哮喘组肺组织IKKβmRNA(0.203±0.038)及NF-κBp65(0.256±0.06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0.015±0.006,0.034±0.008,P<0.01)。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组肺组织IKKβmRNA(0.101±0.010)和NFκBp65(0.062±0.014)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均<0.01)。结论:哮喘组肺组织IKKβmRNA、NF-κBp65表达显著增强,Bud雾化吸入能有效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KKβmRNA的表达及NF-κBp65的活性,证明Bud能有效抑制IKKNFκB信号通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哮喘 IκB激酶β 转录因子 IL-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