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转录因子kappa B在心肌早期预缺血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云 王莉 +1 位作者 王金星 渠川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64,共4页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B(NF kB)在心肌早期预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预缺血组、预缺血加脯氨酸二硫氨基甲酸脂 (ProDTC ,特异性NF kB抑制剂 )组和非预缺血组。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 5min,反复 5次 ,...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B(NF kB)在心肌早期预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预缺血组、预缺血加脯氨酸二硫氨基甲酸脂 (ProDTC ,特异性NF kB抑制剂 )组和非预缺血组。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 5min,反复 5次 ,造成局部心肌预缺血。预缺血加ProDTC组 ,ProDTC(1 5mg·kg- 1 )在预缺血前静注 ,并在预缺血中持续静滴 (1 5mg·kg- 1 ·h- 1 )。用传感探头在每次缺血末测定局部心肌的缩短率和变厚率 ,并做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预缺血组心肌缩短率和变厚率随缺血次数增加逐渐改善 ,最终分别恢复至基础值的 85%和 82 % ,心肌结构损害轻微。预缺血加ProDTC组 ,心肌缩短率和变厚率与预缺血组相比显著减少 (P <0 .0 5) ,随缺血次数增加无改善 ,心肌损害明显。结论 核转录因子kappaB在心肌早期预缺血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kappaB 预缺血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核转录因子kappaB信号通路及炎性基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艳梅 郝选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4,共5页
NF-κB(核转录因子-kappaB)信号通路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凋亡和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运动训练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活性氧以及运动性肌肉损伤激活了NF-κB信号通路,对NF-κB活性的影响与运动训练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有关。... NF-κB(核转录因子-kappaB)信号通路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胞增殖、凋亡和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运动训练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活性氧以及运动性肌肉损伤激活了NF-κB信号通路,对NF-κB活性的影响与运动训练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有关。急性剧烈运动导致了NF-κB活性一过性提高;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训练能够降低由于衰老和慢性炎症反应而上调的NF-κB的活性;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导致了NF-κB的慢性持续激活,使通路上各指标的表达发生变化,细胞核中聚集NF-κB的亚基p65浓度增多,转录靶基因,从而使炎性基因的表达大幅度升高,一方面放大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对抗运动性应激,另一方面参与了骨骼肌运动性慢性炎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转录因子-kappaB 转录因子-kappaB抑制蛋白激酶 氧化应激 运动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kappa B在兔椎间盘退变中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志军 舒钧 浦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退变模型,分析核转录因子kB(NF-kB)在其中表达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核转录因子kB表达情况,了解其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自体对照,12只前路行椎间盘穿刺,来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的模型。②通... 目的通过建立兔退变模型,分析核转录因子kB(NF-kB)在其中表达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核转录因子kB表达情况,了解其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自体对照,12只前路行椎间盘穿刺,来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的模型。②通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退变椎间盘与自身对照椎间盘中核转录因子kB的表达情况。③应用Image pro plus 6.0图象分析免疫组化切片所得各数据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NF-kB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表达的情况不同,在早期表达明显,随着时间及退变的加重表达在下降。结论 NF-kB在椎间盘退变的早期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KB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家族蛋白及HPV E6/E7 mRNA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晓娟 周高英 王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101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非宫颈癌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n=3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n=2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n=44)。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及非宫颈癌3个亚组间宫颈组织中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表达情况,分析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表达与宫颈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Cox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SIL组c-Rel、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SIL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Rel表达与脉管浸润程度有关,p65表达与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0表达与间质浸润有关,HPV E6/E7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宫旁浸润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随访36(12~75)个月期间,163例宫颈癌患者复发率为19.63%(32/163),Kaplan-Meier结果显示,c-Rel、p5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820、3.181,P=0.367、0.075),p65、HPV E6/E7 mRNA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优于阳性患者(LogRankχ^(2)=10.597、4.474,P=0.001、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IIa期、淋巴结转移、p65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可增加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HR=1.617、1.506、3.180、1.460,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核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过程中存在差异,其表达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多种病理特征有关,且p65、HPV E6/E7 mRNA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可作为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可靠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转录因子-ΚB 人乳头瘤病毒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芹 于学文 +1 位作者 赵小鸽 赵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FN/FC)以观察其活化情况。结果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F-κB表达强度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间质细胞NF-κB表达的FN/FC(0.7602)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0.6977)(t=3.511,P<0.001)。结论NF-κB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的低表达以及其在间质细胞中的过度活化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滋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肝汤颗粒通过调控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信号途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微炎症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静怡 郑金粟 +2 位作者 王梓淞 陆梦馨 曹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18-2425,共8页
目的探索和肝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微炎症的机制。方法8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肝汤组大鼠以夹尾应激法建立FD模型,造模后和肝汤组予临床等效剂量和肝汤颗... 目的探索和肝汤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微炎症的机制。方法8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肝汤组大鼠以夹尾应激法建立FD模型,造模后和肝汤组予临床等效剂量和肝汤颗粒剂灌胃,取大鼠胃、十二指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嗜酸染色检测组织形态和炎症细胞聚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多种促炎、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记、免疫荧光检测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的表达和激活水平。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其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更为显著(P<0.01),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表达增多(P<0.01),NF-κB P65和p-P65在十二指肠的表达上调(P<0.01),和肝汤治疗后炎症因子含量和炎症细胞聚集减少(P<0.01),NF-κB P65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P<0.01)。结论FD十二指肠微炎症状态下,NF-κB信号途径被部分激活,促炎—抗炎平衡被打破,而和肝汤治疗可下调NF-κB P65的表达和激活水平,恢复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平衡,这可能是和肝汤改善FD十二指肠微炎症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肝汤 方和谦 功能性消化不良 炎症因子 转录因子蛋白家族因子κB信号通路 十二指肠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麻醉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孟千港 肖梦柔 赵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61-64,共4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损伤类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研究表明,Nrf2在肝脏IRI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激活Nrf2及相关通路能够清除活性氧,减少氧...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损伤类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研究表明,Nrf2在肝脏IRI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激活Nrf2及相关通路能够清除活性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轻肝脏IRI。近年来,麻醉药物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减轻肝脏IRI均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麻醉药物相关研究进展,对Nrf2在肝脏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IRI的防治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转录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8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 B的上游信号传导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包倪荣 赵建宁 王与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36-538,共3页
核因子kappaB是十多年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在细胞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核因子kappaB的调节过程虽还不十分清楚 ,但目前已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是 ,其上游激... 核因子kappaB是十多年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在细胞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核因子kappaB的调节过程虽还不十分清楚 ,但目前已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是 ,其上游激活途径的特点是不同的起始旁路汇聚于一条共同通道。在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kappa B 转录因子 IΚB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燕 朱向东 +1 位作者 段永强 曹燕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和柳氮磺胺嘧啶(SASP)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造模,四神丸...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和柳氮磺胺嘧啶(SASP)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造模,四神丸组给予四神丸浸膏剂5 g/kg灌胃,SASP组给予0.3 g/kg SASP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法检测NF-κB p65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炎症和溃疡形成,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神丸组NF-κB p65基因和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四神丸对UC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溃疡性结肠炎 转录因子κBp6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文舒 饶晓丹 +5 位作者 吴永刚 于海波 皮敏 杨卓欣 徐绍刚 潘孝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18-19,21,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督脉组共四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针刺后NF-κ... 目的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督脉组共四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针刺后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大鼠MCAO后NF-κB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 24 h和72 h NF-κB蛋白表达减少,在MCAO 24 hNF-κB转录活性减弱。结论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MCAO急性期NF-κB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督脉 缺血性中风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测量学及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姜楠 梁晓春 +3 位作者 屈岭 吴群励 孙连庆 赵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测量学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筋脉通组及神经妥乐平组,设立正常对照组。灌胃16周后取坐...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测量学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筋脉通组及神经妥乐平组,设立正常对照组。灌胃16周后取坐骨神经进行形态测量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测定其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小纤维密度减少,小纤维比率下降,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轴索平均横截面积增大,差异显著(P<0.01);筋脉通组、神经妥乐平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小纤维密度、小纤维比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筋脉通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轴索平均横截面积较模型组改善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NF-κB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筋脉通组、神经妥乐平组上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筋脉通胶囊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测量学异常,减少NF-κB的异常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转录因子ΚB 形态测量学 筋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毒病机研究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κB、c-fo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嘉麟 刘雪梅 +10 位作者 邢佳 王椿野 贺立娟 朱晓晨 郭蓉娟 李乐啸 耿东 李麒豫 史华伟 刘旭 张允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 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方药及单纯解毒方药,观察扶正解毒方药对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的宏观表征、NF-K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核明显呈淡淡的浅棕黄色,模型各组细胞核着色呈现明显的棕黄色,以缺血24小时-48小时为主要变化,给予扶正药、解毒药和扶正解毒药后,神经核着色较浅,其中以扶正解毒药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各药物组着色仍比假手术组明显。脑组织细胞浆呈现相同趋势;(2)缺血各模型组大鼠,缺血侧c-fos和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扶正药和解毒药治疗组c-fos和NF-KB在缺血24小时-48小时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扶正解毒药治疗组在缺血各时间点c-fbs和NF-K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的NF-KB、c-fos蛋白明显升高;扶正解毒中药治疗重症脑梗死大鼠可能与调节NF-KB、c-f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转录因子κB蛋白 C-FOS蛋白 火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明芳 江蕊 +2 位作者 张文贤 李婧 吴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5-617,625,共4页
目的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 目的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变化。方法取BN大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以100 g·L^(-1)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双眼散瞳,倍诺喜行眼表麻醉,在全视网膜镜下用532 nm激光于视盘周围做视网膜光凝建立CNV模型。每周行FFA、OCT检查眼底,观察CNV生成情况。5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视网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内NF-κB p65、VEGF、b FGF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结果造模5周后FFA及OCT检查可见模型组CNV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 p65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9264.33±1479.49,模型组的积分光密度为34 815.83±387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5,P<0.01);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VEGF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1994.93±309.00,模型组为13 318.54±195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2,P<0.01);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b FGF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1608.74±235.55,模型组为15 963.14±203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71,P<0.01)。结论 532 nm激光光凝可诱导大鼠视网膜上NF-κB p65的表达,NF-κB p65在CNV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 nm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 转录因子-ΚB P65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俊伟 郑宝军 +1 位作者 潘立峰 邵建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62-63,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大肠腺癌组织、1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4例大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核转录因子(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NF-κB、VEGF-C、VEGFR-3在大肠腺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中强阳性表...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大肠腺癌组织、1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4例大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核转录因子(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NF-κB、VEGF-C、VEGFR-3在大肠腺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中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认为NF-κB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NF-κB、VEGF-C及VEGFR-3可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转录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智亮 唐艳 +2 位作者 王梦洪 郑耀富 高智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4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35例(SAP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NF-κB、Hp细胞毒...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4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35例(SAP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NF-κB、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IgG(Hp-CagA-IgG)。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SAP组血清NF-κB水平分别为(38.22±14.15)、(29.32±11.26)、(19.12±10.52)ng/mL,血清Hp-CagA-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5%、41.7%、25.0%,各组两两比较P均<0.05;Hp-CagAIgG阳性患者血清NF-κB水平为(29.32±10.54)ng/mL,阴性患者为(13.37±5.63)ng/m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NF-κB水平与Hp-CagA-IgG呈正相关(r=0.771,P<0.05)。结论Hp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病可能有关,且NF-κB与Hp感染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幽门螺杆菌 转录因子ΚB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和硬脂酸对HepG2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和核转录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郝丽红 张秀英 +3 位作者 张金铭 崔晓旭 孙晓琦 关舒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O-1和Nrf2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A作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A浓度的递增HepG2细胞中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SA组浓度为0.25、0.5、0.75 mmol·L-1时,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当SA浓度为1.0mmol·L-1时其增加量相对减少。在1mmol·L-1范围内,较高浓度的PA和较低浓度的SA对HepG2细胞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的诱导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硬脂酸 HEPG2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转录因子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心内直视术中核转录因子激活保护心肌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云 易定华 +2 位作者 万荣华 顾绩伟 李军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在人类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研究核转录因子-kB(NF-kB)的激活与心肌白细胞浸润及损伤的关系,并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对NF-kB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7例接受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在人类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研究核转录因子-kB(NF-kB)的激活与心肌白细胞浸润及损伤的关系,并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对NF-kB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7例接受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17例。治疗组手术前5 d口服辅酶Q10片剂。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心脏缺血45 min和再灌注45 min时取右心房肌组织,做心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NF-kB活性观察。术后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临床指标。结果在缺血45 min及再灌注45 min后,对照组心肌毛细血管腔内可见嗜中性白细胞聚集并黏附于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细胞胞核和胞浆内均可见NF-kB阳性表达;而治疗组心肌可见少数嗜中性细胞浸润,超微结构损害轻微,细胞胞核和胞浆内有微弱的NF-kB阳性表达。术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临床指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F-kB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辅酶Q10对NF-kB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转录因子 抑制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莹 张花治 +1 位作者 白丽君 颉瑞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后视网膜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5组。于造模前2周PC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300 mg/kg剂量灌胃PC混悬液,丹参组予丹参...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后视网膜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5组。于造模前2周PC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300 mg/kg剂量灌胃PC混悬液,丹参组予丹参颗粒溶液0.09 g/kg剂量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造模后各组仍继续按原方案给药,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6、24、48、72 h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点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时点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NF-κB在缺血再灌注6 h后开始表达,24 h表达最强,然后逐渐下降。PC低、高剂量组及丹参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同期NF-κB的表达(P<0.01)。PC高剂量组NF-κB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电镜下可见48 h模型组视网膜各层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程度明显重于6、24 h。模型组神经节细胞层见部分神经节细胞胞质内细胞器溶解、消失,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增多,染色质边集;丹参组及PC低剂量组神经节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肿胀;PC高剂量组神经节细胞层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PC对大鼠RIR损伤中NF-κ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RIR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花青素 转录因子-ΚB 视网膜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后人肝癌细胞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会存 塔娜 杨美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后人肝癌细胞(Hepg-2)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抑制蛋白-Bα(Iκ-B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分为6组,即...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后人肝癌细胞(Hepg-2)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抑制蛋白-Bα(Iκ-B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TNF-α组、2.5μmol/L姜黄素组、5μmol/L姜黄素组、10μmol/L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组。MTT检测姜黄素对Hepg-2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及IκB-Bα蛋白的变化。结果 Hepg-2细胞经TNF-α刺激后,NF-κB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κB-α表达虽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姜黄素干预后,NF-κB表达明显减弱,而IκB-Bα表达明显增强,与TNF-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拮抗TNF-α诱导的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肝细胞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肿瘤坏死因子 转录因子-κB 转录因子抑制蛋白-Bα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