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
朱方丽
郑兴国
沈素香
王康
王君
|
《上海蔬菜》
|
2025 |
0 |
|
2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 |
黄黎明
熊灿阳
侯志鹏
胡泽华
陈青奇
|
《蔬菜》
|
2024 |
1
|
|
3
|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
杜士云
阳菁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4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邓明华
邹学校
霍金龙
文锦芬
朱海山
张竹青
赵凯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5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王恒明
王得元
李颖
郭汉权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3 |
15
|
|
6
|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
杜士云
王守海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大白菜核质互作型不育系98-2选育研究 |
陈文辉
方淑桂
曾小玲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00 |
9
|
|
8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呼吸速率研究 |
邓明华
文锦芬
邹学校
何长征
刘志敏
周群初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剖析 |
梅明华
李泽炳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10
|
樱桃萝卜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
毕高熇
许明
张欣
郑鹏婧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1
|
核质互作型大麦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
张国荣
马俊虎
杜永芹
余立云
黄培忠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6 |
2
|
|
12
|
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
张建诚
谢三刚
韩满仓
宋昱
宋广德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3
|
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中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
李鹏
李新华
张锋
邱登林
|
《山东农业科学》
|
2008 |
3
|
|
15
|
粳型紫米核质互作不育系锦315A的选育 |
黄平
涂建
奎丽梅
辜琼瑶
李华慧
谭春艳
王建军
卢义宣
刘晓利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研究 |
黄志仁
许如根
周美学
吕超
|
《大麦科学》
|
1999 |
7
|
|
17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选育报告 |
逯建平
霍建泰
|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
4
|
|
18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
周熙荣
李树林
顾龙弟
庄静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2000 |
0 |
|
19
|
植物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形成的分子机制 |
郭宝太
徐茂龙
姜国勇
夏连胜
|
《莱阳农学院学报》
|
1996 |
0 |
|
20
|
新选出来的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特性的初步分析 |
孙东发
徐廷文
蒋华仁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