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铂(Ⅱ)配合物探针的核苷酸类药物双模可视化鉴别研究
1
作者 李安安 徐艺 +1 位作者 李改茹 李毓姝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比色-荧光双模法与逻辑门、颜色编码技术结合鉴别5种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的方法,探究了阿德福韦酯与氯化氯·(羟基化三联吡啶)合铂(Ⅱ)探针([Pt(tpy-OH)Cl]·Cl)产... 提出了一种比色-荧光双模法与逻辑门、颜色编码技术结合鉴别5种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的方法,探究了阿德福韦酯与氯化氯·(羟基化三联吡啶)合铂(Ⅱ)探针([Pt(tpy-OH)Cl]·Cl)产生显著荧光可视化信号的机理,并评价了其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探针可通过自组装聚集产生的比色-荧光双模信号实现5种核苷酸类药物的快速同步鉴别;且探针对阿德福韦酯的检测有较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该方法有望发展成为高效的核苷酸类药物鉴别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氯·(羟基化三联吡啶)合铂(Ⅱ) 荧光探针 聚集诱导发光 核苷酸类药物 比色-荧光双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与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燕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8-118,共1页
【据《Hepatology》2015年10月报道】题:针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作者Lee TY等)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肝细胞癌(HCC)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射频消融(RFA),但应该努力... 【据《Hepatology》2015年10月报道】题:针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作者Lee TY等)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肝细胞癌(HCC)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射频消融(RFA),但应该努力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为了评估抗HBV治疗应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与RFA术后HCC复发风险的关系,台中荣民总医院Lee等利用2004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药物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 荣民总医院 射频消融术 肿瘤复发 治疗应用 保险研究 全民健康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巩固治疗可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复发风险
3
作者 吴瑞红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70-670,共1页
慢性HBV感染者在停止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之前,推荐6~12个月的巩固治疗。为了研究巩固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停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MC大学医学中心的Chi H等做了如下研究。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核苷酸类药物 巩固治疗 复发风险 大学医学中心 药物治疗 临床结局 停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及其管理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成伟 陈从新 +38 位作者 陈士俊 陈永平 成军 程明亮 窦晓光 段钟平 高志良 侯金林 贾继东 江家骥 李杰 李兰娟 李彤 鲁凤民 茅益民 缪晓辉 宁琴 牛俊奇 任红 斯崇文 孙永涛 谭德明 唐红 唐小平 万谟彬 王德扬 王贵强 王豪 王慧芬 王宇明 魏来 翁心华 谢青 杨益大 尤红 张玲霞 张文宏 张欣欣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17,共8页
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耐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与未发生耐药的患者比较,耐药不仅可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并可增加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 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耐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与未发生耐药的患者比较,耐药不仅可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并可增加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还会加大后续治疗的难度,增加长期治疗的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药性 核苷核苷酸类药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治疗讨论会专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099-1105,共7页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已成功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目前一致认为,HBV复制是肝损伤和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CHB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HBV复制。现已证明,应用NAs长期治疗CHB可明显改善肝脏组织学、逆转肝纤维化...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已成功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目前一致认为,HBV复制是肝损伤和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CHB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HBV复制。现已证明,应用NAs长期治疗CHB可明显改善肝脏组织学、逆转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以及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本文对CHB长期治疗的必要性、临床获益及管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核苷酸类药物 长期治疗 管理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时,血清HBVDNA残余量可预测停药后的复发
6
作者 卢旺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64-964,共1页
【据《J Clin Gastroenterol》2014年7月报道】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时,血清HBV DNA残余量可预测停药后的复发(作者Jiang JN等)为了探讨达到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停药标准的慢性乙型肝... 【据《J Clin Gastroenterol》2014年7月报道】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时,血清HBV DNA残余量可预测停药后的复发(作者Jiang JN等)为了探讨达到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停药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血清HBV DNA残留量与复发的关系。来自中国广西医科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共纳入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NAs治疗后均达到2008年亚太肝病学学会颁布的停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药物 乙型肝炎 残余量 中国广西 美国华盛顿大学 肝病学会 DNA 检测限 留量 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作用下主要产生复制缺陷型HBV RNA病毒样颗粒
7
作者 廖昊 鲁凤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6-1186,共1页
【据《J Hepatol》2018年4月报道】题: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作用下主要产生复制缺陷型HBV RNA病毒样颗粒(作者Wang J等)自然状态下HBV RNA病毒样颗粒具有感染性的可能性很大,然而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下产生的HBV RNA病毒样... 【据《J Hepatol》2018年4月报道】题: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作用下主要产生复制缺陷型HBV RNA病毒样颗粒(作者Wang J等)自然状态下HBV RNA病毒样颗粒具有感染性的可能性很大,然而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下产生的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感染性并不清楚。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实验室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感染科窦晓光团队合作,对NAs作用下子代病毒中的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感染性进行了研究。用恩替卡韦处理HepA D38细胞,制备主要为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子代病毒;以未经恩替卡韦处理的HepA D38细胞培养上清(主要含HBV DNA病毒颗粒)为对照,分别感染HepG 2-NTCP-te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样颗粒 核苷酸类药物 复制缺陷型 药物作用 HBV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子代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和核苷酸类药物对癌症基因组稳定性作用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新 彭佑共 田蜜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核苷酸及有关核苷酸类药物对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Medline和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万方医学网(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均需检索),1998年1月—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核苷酸及核苷酸类药物对肿瘤基因...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核苷酸及有关核苷酸类药物对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Medline和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万方医学网(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均需检索),1998年1月—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核苷酸及核苷酸类药物对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作用的对照研究。遵循严格的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提取文献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英文文献7 165篇,中文文献53篇。最后纳入分析的英文文献36篇,中文文献2篇。在检测到的28篇英文文献中,5篇主要是表明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存在染色体及其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并解释其原因与癌细胞的DNA复制时的应激状态相关。2篇文献的研究涉及低核苷酸水平对基因组的不稳定性。2篇文献的研究涉及补充外源性核苷酸对基因组具有稳定性的作用。6篇文献的研究证明,激活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通路,补救了复制应激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7篇,是关于核苷酸类药物及最近开发的新药的抗癌机制,一般是通过并入癌细胞中的DNA链而阻断DNA合成,并可能导致癌细胞凋亡。3篇英文文献主要涉及癌细胞的抗药作用。2篇中文文献表明,8-氯腺苷阻滞肿瘤细胞在G2/M期,并由此激活凋亡信号通路而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核苷酸类药物嵌入DNA链后导致基因组变化呈多样性,对于癌症有治疗价值,也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核苷酸类药物 肿瘤细胞 恶性 基因组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的差异性改善及其机制
9
作者 金梦涵 蒋素文 +4 位作者 胡爱荣 林恳 范莹 王家岚 张豪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5-848,共1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反复炎症刺激,肝细胞再生,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过程,最终可能进展为HCC。抗病毒治疗通过降低HBV DNA水平,来降低HBV相关...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反复炎症刺激,肝细胞再生,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过程,最终可能进展为HCC。抗病毒治疗通过降低HBV DNA水平,来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生以及术后复发风险,改善预后。近来的许多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对降低HBV相关HCC发生以及术后复发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就不同类别NAs对HBV相关HCC的差异性改善以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核苷药物 核苷酸类药物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丁秀丽 尹华发 崔小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4-1139,1148,共7页
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NAs)单药和联合治疗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抗病毒疗效和肾脏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53例初治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5组,有4个单药治疗组和1... 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NAs)单药和联合治疗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抗病毒疗效和肾脏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53例初治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5组,有4个单药治疗组和1个联合治疗组,分别为:恩替卡韦(ETV)组88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组135例、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组34例、艾米替诺福韦(TMF)组25例和ETV联合TDF(ETV+TDF)组71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分析各组治疗24、48周HBV DNA水平、血清学(HBsAg、HBeAg水平)、肾功能指标(血Scr水平、eGFR)及48周HBs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HBV DNA<20 IU/ml),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 DNA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24周时,ETV+TDF组HBV DNA水平低于ETV组(P<0.05),但与TDF、TAF、TMF组相近(P>0.05);48周时,ETV+TDF组的HBV DNA水平低于所有单药治疗组(P<0.05);TDF、TAF和TMF组的HBV DNA水平相近(P>0.05);ETV组HBV DNA水平高于其余4组(P<0.05)。ETV、TDF、TAF、TMF、ETV+TDF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1.82%、51.11%、52.94%、56.00%、78.87%,ETV+TDF组的HBV DNA阴转率优于所有单药治疗组(P<0.05),TDF、TAF和TMF 3组HBV DNA阴转率相似,均优于ETV单药治疗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HBsAg低水平(OR=0.430,P=0.004)、基线ALT高值(OR=2.389,P<0.001)及联合治疗方案(OR=6.239,P<0.001)为治疗48周时HBV DNA阴转的独立预测因素。48周时ETV+TDF组HBsAg水平低于ETV组[(3.65±0.85)vs(3.88±0.64),P<0.05]。ETV+TDF组HBsAg阴转率1.41%(1/71),其余组阴转率均为0。各组间HBeAg血清转换率、血Scr及eGFR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CHB患者,ETV联合TDF方案较单药治疗可显著增强抗病毒疗效,且未增加肾脏不良事件风险,提示联合治疗可作为该类人群的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高病毒载量 核苷()药物 单药 联合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怡 朱咏梅 +1 位作者 胡正翠 毛燕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3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住院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3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住院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住院宣教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时间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复查率、出院12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及观察组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无论是在药物管理还是服药依从性上均出现随着出院时间的推移,差异度明显扩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12个月时复诊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9个月时复诊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在出院12个月中的再次入院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12个月时对延续性护理的评价高。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管理能力,减少再次入院率,节约了卫生服务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药物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在经肝动脉介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东 姚雪松 +6 位作者 高钦宗 刘德忠 曾辉英 李忱瑞 史仲华 郭彦君 李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保肝降酶组(B组),每组30...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保肝降酶组(B组),每组30例。对两组进行常规TAIT同时,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A组同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初始治疗药物选择:恩替卡韦14例,拉米夫定8例,阿德福韦酯8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经加用另一核苷(酸)类似物后实现病毒持续抑制。B组中,13例(13/30,43.33%)患者分别在第1~9次TAIT后发生病毒学突破,中位突破时间为5.52个月(4次TAIT后)。两组共死亡48例,其中A组20例,B组28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63、14.77个月(χ2=7.51,P=0.01)。A组和B组中BCLC分期C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63、8.07个月(2χ=7.11,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是否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分级、肝癌BCLC分期影响患者预后。未发生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TAIT治疗HBV相关HCC时联合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 乙型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核苷()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扬武 罗伟生 +2 位作者 黄瑞 谭全肖 段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9-595,共7页
目的: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检索式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关于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 目的: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检索式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关于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依据Cochrane协作网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RCT,1319例患者。大部分纳入文献研究方法学质量较差,且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比单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优势。联合用药能够降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IV型胶原(type IV collagen,IV-c),III型前胶原蛋白(procollagen type III,PCIII)水平;在改善肝功能方面,联合用药能够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r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在降低门脉高压方面,联合用药能够降低门静脉内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有效率大于单独用药组。但在降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serum globulin,GLB),乙型肝炎DNA病毒载量(HBV DNA)含量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的试验部分质量较低,故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以期做出更为严谨的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五灵片 核苷()抗病毒药物 肝纤维化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前基因组RNA状态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 被引量:31
14
作者 罗皓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7-807,共1页
【据《J Viral Hepat》2020年3月报道】题:HBV前基因组RNA状态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作者Luo H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长期抗病毒过程中,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合成,但并... 【据《J Viral Hepat》2020年3月报道】题:HBV前基因组RNA状态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作者Luo H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长期抗病毒过程中,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合成,但并不抑制HBV前基因组RNA(pgRNA)的合成。本研究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NAs抗病毒治疗后HBV pgRNA的状态能否预测这些患者的长期预后。研究共纳入了98例接受了7年抗病毒治疗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实时定量PCR及特异性引物分析了患者血清中HBV pgRNA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基因组RNA 长期预后 抗病毒治疗 核苷()药物 实时定量PCR 似物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降低体内HBsAg水平及病毒血症
15
作者 Billioud G 张潆玉 王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29-1329,共1页
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一般不降低HBsAg的产生,这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不良预后相关。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Billioud等对已用于肝靶向治疗抑制HBsAg产生和临床前期病毒血症的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效... 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一般不降低HBsAg的产生,这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不良预后相关。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Billioud等对已用于肝靶向治疗抑制HBsAg产生和临床前期病毒血症的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先导反义寡核苷酸已在体外证实其特征,随后在体内和体外分别用水动力转染小鼠和细胞培养HBV感染模型测试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症 核苷酸类药物 斯克里普斯 肝靶向 临床前期 核苷药物 恩替卡韦 闭合环状 依赖方式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乙肝病毒再激活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德聪 陈丽 +1 位作者 吴志勇 戴广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84-590,共7页
全球近1/3的人口感染过乙肝,多数分布在许多亚洲国家中。我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 300万人。化学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人口寿命增加和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长,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乙肝病毒... 全球近1/3的人口感染过乙肝,多数分布在许多亚洲国家中。我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 300万人。化学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人口寿命增加和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长,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已经成为癌症化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再激活可能导致严重肝损害,迫使患者推迟化疗甚至死于肝衰竭。化疗病人乙肝病毒再激活能够被核苷(酸)类药物有效地预防,但预防及治疗的最佳策略仍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再激活 化疗 核苷()药物 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谷雷雷 张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7-1721,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硬化的进展与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相关,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在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中,提供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措...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肝硬化的进展与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相关,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在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中,提供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Nuc)与α干扰素。该文简要介绍了抗病毒药物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当中使用的情况,特别突出了指南对乙肝肝硬化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核苷()药物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前S2抗原预测治疗反应
18
作者 Seon Joo Ahn 刘丽莉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45-745,共1页
【据APASL2014年报道】题:利用前s2抗原预测治疗反应(作者SeonJooAhn等)HBsAg的消失通常预示着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来自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建议,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s)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前s2抗原水平预测HBsAg和... 【据APASL2014年报道】题:利用前s2抗原预测治疗反应(作者SeonJooAhn等)HBsAg的消失通常预示着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来自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建议,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s)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前s2抗原水平预测HBsAg和HBeAg的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反应 前S2抗原 预测 核苷酸类药物 前S2抗原 HBEAG HBSAG 临床治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中医院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慢性乙型肝炎优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的通知(第一轮)
19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60-960,共1页
由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中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慢性乙型肝炎优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编号2015-03-08-088(国)]将于2015年8月5日-2015年8月9日在福建厦门市举行,学习为期4.5天。学习班将邀请知名学者侯金林教授、王宪... 由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中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慢性乙型肝炎优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编号2015-03-08-088(国)]将于2015年8月5日-2015年8月9日在福建厦门市举行,学习为期4.5天。学习班将邀请知名学者侯金林教授、王宪波教授、江家骥教授、潘晨教授等授课。学员考核合格者将获得Ⅰ类继续教育学分9分。免培训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治疗新进展 应答情况 市医学会 考核合格者 医学教育 王宪波 会议主要内容 核苷酸类药物 血清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大用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明琛 杨兴雯 鲁凤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5-871,共7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每年60余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一项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药物是现今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每年60余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一项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药物是现今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抗病毒药物,但它们都不能直接靶向肝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致使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内的cccDNA无法彻底清除而久治不愈,且停药后易复发使得患者不得不接受长期甚至终生的抗病毒治疗。cccDNA定量是临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测停药终点的重要指标,但因需要肝组织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HBV RNA作为cccDNA的转录产物,是反映cccDNA活性的理想血清学替代指标。对于这一新兴的病毒学指标,本文从其来源和本质与反映cccDNA活性的能力进行梳理,并围绕血清HBV RNA解读核苷(酸)类药物(NAs)对HBV复制的影响,以及病毒颗粒中核酸类型的变化,总结近年来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对HBV RNA作为检测新指标的采纳情况,探讨其在CHB抗病毒治疗和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V RNA 核苷()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