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紫外光度法测定增鲜味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玮
谭红
宋光林
何锦林
机构
贵州大学
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4-345,348,共3页
文摘
5′-肌苷酸二钠(Ionosine-5′-monophosphate,简称IMP)和5′-鸟苷酸二钠(Guanosine-5′-onophosphate,简称GMP)在250nm处有较强吸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增鲜味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I+G)的含量。当HCl浓度在1mol/L以下,样品浓度为0·01~0·25g/L时,标准曲线在250nm处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3·59%。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二钠
5′肌苷酸 二 钠
5′乌苷酸 二 钠
紫外分光光度法
Keywords
disoduim 5'- ribonucleotide (I + G )
disodium 5'- inosinate (IMP)
disodium guanosine 5'-monophosphate(GMP)
UV spectrophotometry
分类号
TS264.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跃龙
薛峰
雷涛
机构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5,120,共3页
文摘
文章主要研究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QB/T 2845-2007和SB/T 10371-2003中I+G含量检测方法,以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调味品中I+G的含量检测以采用SB/T 10371中I+G检测方法为宜。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二钠
调味品
测定
Keywords
I+G
seasoning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S264.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鸡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相丽新
杨道兴
魏彦梅
颜丙霞
机构
济宁耐特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32-34,39,共4页
文摘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IMP和GMP)含量的方法.以四丁基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配以一定比例的乙腈为流动相,采用高耐水系Waters RP 18色谱柱,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获得了定性定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的标准品色谱图,其中,IMP标准曲线在60~6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1.0000,GMP标准曲线在50~480μg/m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 9.测得某品牌的鸡精内IMP质量含量为0.54%,GMP质量含量为0.60%,两次测定结果的精密度GMP为0.73%,IMP为1.17%.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呈味核苷酸二钠
定性定量重复性
相对标准偏差
鸡精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isodium 5′-inosinate and diosidm 5′-guanyl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producibility
RSD
chicken extract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物含量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亚光
黄永嫦
王焕章
瞿东方
机构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文摘
在 2 0 0~ 3 0 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5’ 肌苷酸二钠 (IMP)和 5’ 鸟苷酸二钠 (GMP)溶液 ,根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原理 ,确定 2个波长分别为λ1=2 5 0nm与λ2 =2 80nm。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IMP、GMP溶液 ,并在 2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由比耳定律推算出常数εΙΜΡλ2 50 ,εGΜΡλ2 50 ,εΙΜΡλ2 80 ,εGΜΡλ2 80 的数值 ,根据加和性原理推导出IMP、GMP和呈味核苷酸二钠 (I+G)的测定公式。结果表明 ,此测定方法稳定性好 ,重复性高 ,专属性高 ,可代替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I+G的含量。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测定方法
呈味核苷酸二钠
混合物
IMP
GMP
Keywords
disoduim 5' ribonucleotide (I+G), Disodium 5' Inosinate (IMP), Disodium Guanosine 5' monophosphate (GMP), dual 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
被引量:4
5
作者
盖丽娟
刘永刚
机构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氨基酸行业检测分析中心(廊坊)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5,共4页
文摘
建立了一种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肌苷酸、鸟苷酸合成反应液,肌苷酸、鸟苷酸萃取水相、酯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乙腈:0.02mol/L KH2PO4(0.5∶99.5v/v)作为流动相,色谱柱为XDB-C18分离柱,采用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实验验证:方法线性良好,重复性、准确性符合检测需要,RSD≤1.85%,加标回收率在99.4%~100.6%之间。综合分析,该方法能更好的指导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二钠
高效液相色谱
中间品
Keywords
IMP+GMP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termediate products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题名 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标准化现状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浥
机构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80,共4页
文摘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鲜味已经成为"甜、酸、苦、咸"味之外的第五种味。呈味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添加剂,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的调味中。文章介绍了呈味核苷酸的发现和呈味特性,我国的标准化现状,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检测分析技术,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以及调味品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呈味核苷 酸
呈味核苷酸二钠
5'-肌苷酸 钠
5'-鸟苷酸 钠
检测方法
标准化
Keywords
flavor nucleotides, disodium 5'-ribonucleotide
ionosine-5'-monophosphate
guanosine-5'-monophosphate~ detection methods~ standardization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题名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化蓝圆鲹调味基料的制备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2-289,共8页
基金
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2014]07号)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7R1003-10)
福建省海洋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2014FJPT05)
文摘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g/m L)、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27.52%,酶解物有较好的酶解效果,且风味较佳;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7.93%和20.68%,呈味核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3.47%,表明蓝圆鲹蛋白酶解产物营养价值和品质较优,且具有蓝圆鲹特有的鲜味,为进一步开发成产品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
蓝圆鲹
电子鼻
电子舌
酶解
氨基酸 及呈味核苷酸二钠
Keywords
Decapterus maruadsi
electronic nose
electronic tongue
hydrolysis
amino acid and disodium 5’-ribonucleotide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题名 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分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8
作者
丁玉庭
张静
周绪霞
赵培城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远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杭州)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6-281,共6页
文摘
在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的食品中嘌呤类物质检测方法优化的基础上,对典型水产品、畜禽肉类、豆制品、食用菌、蔬果以及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消费者健康饮食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常见食品中总嘌呤含量以水产品最高,其次为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中最低。其中,水产品和畜禽肉类中总嘌呤含量分别为147.46~433.15 mg/100 g和106.09~138.16 mg/100 g,且以次黄嘌呤为主;内脏猪肝中嘌呤则以鸟嘌呤和腺嘌呤为主,总嘌呤含量在280 mg/100 g以上;检测的6种植物性食品中,4种总嘌呤含量小于50 mg/100 g。在检测的多种调味品中,鸡精、鸡鲜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较高,达到500 mg/100 g以上,海鲜类酱料总嘌呤含量高于150 mg/100 g,豆类调味品中总嘌呤含量约在120 mg/100 g,而蔬果类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小于50 mg/100 g,不同食品类的嘌呤分布除了含量外,尚与呈味核苷酸二钠(IMP+GMP,I+G)的增鲜添加有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控制此类高嘌呤食品的摄入量,以减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健康风险。
关键词
嘌呤类组分
高效液相色谱
呈味核苷酸二钠 (I+G)
健康风险
Keywords
purin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G
health risk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题名 即食麻辣牛蛙皮加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简少卿
吴流政
洪一江
机构
江西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9年第16期43-44,共2页
文摘
牛蛙皮柔软嫩爽,其胶质味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以牛蛙皮为原料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麻辣味牛蛙皮休闲食品,制作工艺简单、原料成本较低,适合于工厂化生产,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麻辣味
精炼油
核苷酸二钠
休闲食品
干红辣椒
原料加工
无公害养殖
多种微量元素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