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膜上平衡型核苷转运体基因表达与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关系
1
作者 李文 陈芳源 +5 位作者 王海嵘 钟济华 万海霞 钟璐 钟华 韩洁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膜上平衡型核苷转运体基因表达与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病细胞系中平衡型核苷转运体(hENT)四种亚型基因(HL-60、NB4、U937、MOLT4、JURKAT)的表达,并观察髓系细胞株HL-60和NB4经A... 目的探讨细胞膜上平衡型核苷转运体基因表达与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病细胞系中平衡型核苷转运体(hENT)四种亚型基因(HL-60、NB4、U937、MOLT4、JURKAT)的表达,并观察髓系细胞株HL-60和NB4经Ara-C处理后hENT1表达的变化。以未加药处理细胞株作为对照组。结果四类亚型hENT中仅hENT1基因表达与Ara-C的敏感性相关(r=0.939,P=0.018),且hENT1基因在髓系细胞膜上的表达高于它在淋系细胞膜上的表达。经Ara-C作用4 h内,髓系细胞株hENT1基因表达均下调(P<0.05或P<0.01),而8 h后HL-60细胞膜上hENT1的基因表达又上调达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介导Ara-C转运的hENT1参与了细胞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是Ara-C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转运体 基因表达 阿糖胞苷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的核苷酸转运体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楼江 林能明 +4 位作者 王刚 王飞 李晴宇 史长城 严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86-594,共9页
吉西他滨是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等癌症的一线化疗药物,但个体化差异较大,有效率仍偏低,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毒性是吉西他滨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这可能与吉西他滨和体内活性代谢物三磷酸核苷的浓度有关。核苷... 吉西他滨是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等癌症的一线化疗药物,但个体化差异较大,有效率仍偏低,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毒性是吉西他滨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这可能与吉西他滨和体内活性代谢物三磷酸核苷的浓度有关。核苷酸转运体是吉西他滨摄取入细胞的内吞转运体,也是吉西他滨发挥细胞毒的关键步骤,它的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进而影响吉西他滨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因此本文就核苷酸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接受吉西他滨治疗患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性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核苷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在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杭涛 江时森 +3 位作者 汪春晖 谢渡江 任海玲 诸葛海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心肌组织中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 (ANT)在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动物模型 ;心肌ANT1、ANT2mRNA的检测采用RT 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 结果 :①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压、心重指数... 目的 :研究心肌组织中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 (ANT)在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动物模型 ;心肌ANT1、ANT2mRNA的检测采用RT 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 结果 :①手术组大鼠腹主动脉压、心重指数以及心肌病理切片均证实模型成功。②缩窄后约 4天ANT1mRNA的含量上调 ,而ANT2mRNA的含量下调 ,并于第 7天分别达到峰值和谷值。③术后第 14天手术组大鼠心肌ANT1mRNA和ANT2mRNA的含量均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 结论 :ANT参与了高血压病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且ANT1对这一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占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转运体 心肌 压力负荷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在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璟 江时森 杭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中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 (ANT)变化情况 ,以探讨ANT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 (前降 )支闭塞 2 0min后 ,再灌注 4h、1天、3天和 7天四个时相进行观察 ,用RT PCR计算机凝...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中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 (ANT)变化情况 ,以探讨ANT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 (前降 )支闭塞 2 0min后 ,再灌注 4h、1天、3天和 7天四个时相进行观察 ,用RT 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ANT1、ANT2mRNA含量。 结果 :心肌缺血 2 0min ,再灌注 4h时 ,ANT1mRNA达高峰 ;再灌注 1天时 ,ANT2mRNA达峰值。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 ,心肌ATP的需求和心肌细胞的凋亡均在 2 4h左右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转运体 心肌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二磷酸尿核苷-半乳糖转运载体FtUTR的鉴定与分析
5
作者 石桃雄 汪燕 +4 位作者 梁成刚 韦春玉 关志秀 黄娟 朱丽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3-57,共5页
植物二磷酸尿核苷-半乳糖转运蛋白(UDP-galactose transporter, UTR)参与介导UDP-半乳糖的跨膜运输,对于高尔基体内非纤维素多糖和糖蛋白合成至关重要。为了给苦荞糖运输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基因功能注释与同源基因比... 植物二磷酸尿核苷-半乳糖转运蛋白(UDP-galactose transporter, UTR)参与介导UDP-半乳糖的跨膜运输,对于高尔基体内非纤维素多糖和糖蛋白合成至关重要。为了给苦荞糖运输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基因功能注释与同源基因比对,鉴定到9个苦荞FtUTR基因,其序列长度在1 920~5 975 bp间,氨基酸残基在81~352个间。FtUTR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19.14%,说明苦荞不同FtUTR蛋白间序列保守性较低。但多个苦荞FtUTR可分别与同源的拟南芥AtUTR聚在一起,说明不同物种间UTR蛋白的进化关系较为紧密。基于茎的转录组测序鉴定到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FtPinG0001931200.01在出苗后5 d高表达;FtPinG0001901300.01和FtPinG0002689200.01在出苗后10 d高表达;FtPinG0001931400.01和FtPinG0001052700.01在出苗后15 d高表达,推测它们可能在幼苗的特定发育阶段发挥作用。另外,幼苗发育过程中苦荞DEGs的表达量存在多个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深入探索苦荞FtUTR调控UDP-半乳糖运输以及生长发育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二磷酸尿核苷-半乳糖转运体 蛋白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多夫定在人胎盘中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付钰 吴迪 张峻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77-480,共4页
齐多夫定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线用药,临床上疗效显著。该药虽暂无相关致畸报道,但其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齐多夫定可以透过胎盘,对胎儿潜在的毒性与胎儿曝露量呈正相关。目前已有文献报道胎盘中乳腺癌耐药蛋白... 齐多夫定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线用药,临床上疗效显著。该药虽暂无相关致畸报道,但其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齐多夫定可以透过胎盘,对胎儿潜在的毒性与胎儿曝露量呈正相关。目前已有文献报道胎盘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有机阴离子转运体4(OAT4)及核苷转运体2(ENT2)转运蛋白可能参与齐多夫定的转运,但具体转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对齐多夫定在人类胎盘中的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评价齐多夫定在妊娠期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多夫定 人胎盘 乳腺癌耐药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核苷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膜能量相关转运子在大鼠压力负荷模型早期心肌重塑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杭涛 汪春晖 +4 位作者 江时森 宫剑滨 谢渡江 任海玲 诸葛海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24-28,33,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内膜能量相关转运子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ANT1、ANT2)和解耦联蛋白2(UCP2)在压力负荷致心肌重塑中的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形成压力负荷模型。心肌ANT1、ANT2,UCP2 mRNA含量的检测采用RT-PCR凝胶成像分析法,心肌... 目的:探讨线粒体内膜能量相关转运子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ANT1、ANT2)和解耦联蛋白2(UCP2)在压力负荷致心肌重塑中的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形成压力负荷模型。心肌ANT1、ANT2,UCP2 mRNA含量的检测采用RT-PCR凝胶成像分析法,心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TUNEL法。利用心肌胶原形态定量分析观察心肌纤维化的改变。观察时间为30天,共9个时间点,分别为术后4 h、14 h、1、2、4、7、14、21和30天。结果:①手术组大鼠平均腹主动脉压、心重指数均证实压力负荷模型造模成功;②造模手术后14 h,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均可见UC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最大峰值较正常可达3倍左右;手术后24h UCP2 mRNA表达明显回落,回落趋势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无差异;术后4天假手术组UCP2 mRNA表达回落至正常水平,而手术组仍处于较高水平状态,平均达假手术组的1.5倍左右;③缩窄后约4天ANT1 mRNA的含量上调,而ANT2 mRNA的含量下调,并于第7天分别达到峰值和谷值。术后14天手术组大鼠心肌ANT1 mRNA和ANT2 mRNA的含量均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并持续至实验结束;④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I)在术后4 h即有升高,在4天时进入高峰期并持续至第7天,其后低水平持续存在,直至实验结束。假手术组未发现凋亡的存在;⑤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分数(PVCF)在术后14 h开始升高,2天达高峰,其后处于平台期;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在手术14天后才明显增加,并持续增高。结论:①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早于凋亡和心肌间质性纤维化。凋亡是心肌实质性纤维化的关键环节;②心肌UCP对外界疼痛、寒冷等刺激存在短暂应激性反应,而心肌ANT无反应或反应甚微;③心肌UCP、ANT的表达变化提示两者参与了压力负荷致心肌重塑的初始化阶段,两者所决定的能量和凋亡的平衡可能也制约了心肌重塑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转运体 解耦连蛋白 线粒体 心肌重塑 压力负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