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类抗生素代谢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文青 邓子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41,共13页
核苷类抗生素是一类生物活性多样,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应用潜力巨大。一些核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相继克隆及其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出此类抗生素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机制,为今后利用代谢工程... 核苷类抗生素是一类生物活性多样,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应用潜力巨大。一些核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相继克隆及其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出此类抗生素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机制,为今后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实现核苷类抗生素的定向改造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生素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合成基因簇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甙类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活性组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普球 侯明贞 +1 位作者 高小平 庄名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5-19,共5页
从成都郊区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 ,经过形态及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细胞壁化学组成分析 ,确定其分类学归属为链霉菌属 ( Strep-tomyces)。从产生菌的固体培养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物质、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该... 从成都郊区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 ,经过形态及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细胞壁化学组成分析 ,确定其分类学归属为链霉菌属 ( Strep-tomyces)。从产生菌的固体培养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物质、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该物质为胞嘧啶核苷衍生物。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 ,此物质不仅具有抑菌活性 ,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属 核苷类抗生素 抗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微生物农药抑霉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施跃峰 桑金隆 +2 位作者 竺利红 李孝辉 吴吉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抑霉菌素产生菌经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分类学研究 ,定名为刺孢吸水链霉菌天目山亚种。主要活性组分经UV、HNMR、DEPTCNMR及H HCOSY等光谱分析 ,推知其化学结构系一新的核苷类抗生素。采用二倍稀释法对其展开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抑霉菌素产生菌经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分类学研究 ,定名为刺孢吸水链霉菌天目山亚种。主要活性组分经UV、HNMR、DEPTCNMR及H HCOSY等光谱分析 ,推知其化学结构系一新的核苷类抗生素。采用二倍稀释法对其展开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抑霉菌素对单丝壳菌、担子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抑霉菌素 刺孢吸水链霉菌天目山亚种 核苷类抗生素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菌素在茶园中的施用试验初报 被引量:13
4
作者 冉隆珣 玉香甩 汪云刚 《中国茶叶》 2005年第6期38-39,共2页
茶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茶饮料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对饮茶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茶成了必然选择.武夷菌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农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具有胞苷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动物毒性试验表明,武夷菌素是对... 茶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茶饮料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对饮茶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茶成了必然选择.武夷菌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农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具有胞苷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动物毒性试验表明,武夷菌素是对人畜安全的无公害生物农药.为明确其适宜的施用浓度、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茶轮斑病、茶饼病和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菌素 试验初报 无公害生物农药 施用 茶园 核苷类抗生素 动物毒性试验 人畜安全 农用抗生素 传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抗2-16对作物真菌病害的研究
5
作者 石义萍 张克诚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1-173,共3页
农抗2-16是从不吸水链霉菌黄山变种发酵代谢产物中产生的一种有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对多种作物的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对该菌株近些年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农抗2-16 真菌病害 核苷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菌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洪梅 《农业知识》 2004年第10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核苷类抗生素 番茄灰霉病 黄瓜黑星病 茎枯病 无公害生物 生物农药 人畜安全 发酵设备 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多霉素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立峰 叶丹 +2 位作者 沈文和 岑沛霖 徐志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9-1913,共5页
通过在龟裂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ZJU 5119)的发酵过程中添加5-氟胞嘧啶,得到了一种新的核苷类化合物A.通过电喷雾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主要信号的归属,推测化合物A是米多霉素的衍生物,区别在于嘧啶环上第5位的取... 通过在龟裂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ZJU 5119)的发酵过程中添加5-氟胞嘧啶,得到了一种新的核苷类化合物A.通过电喷雾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主要信号的归属,推测化合物A是米多霉素的衍生物,区别在于嘧啶环上第5位的取代基是F,而米多霉素则是羟甲基.发酵液中化合物A的产量达到了0.8 g/L.化合物A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57 g/L,只有米多霉素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生素 米多霉素衍生物 5-氟胞嘧啶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