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
1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9,共1页
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上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下高约束模式运行。这是中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磁约束聚变能源开发研究综合实力与水平得...
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上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下高约束模式运行。这是中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磁约束聚变能源开发研究综合实力与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约束模式
运行
磁约束
聚变
物理研究院
综合实力
能源开发
偏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有望7月投入运行
2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0,共1页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预计在2006年7、8月进行首次放电实验。如果放电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1套实际运行的核聚变实验装置。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投入运行
一代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放电
实验
中国科学院
设计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首台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再创放电新纪录
3
《陕西电力》
2008年第4期65-65,共1页
中国第一台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HT-7物理实验近日再次创下新纪录:连续重复实现了长达400 s的等离子体放电,电子温度超过1000万度,中心密度0.5×10^19/m^3。这是目前国际同类装置中时间最长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等离子体放电
超导
物理
实验
HT-7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再获重大突破
4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5,共1页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正在进行的第十一轮物理实验近日再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s的完全...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正在进行的第十一轮物理实验近日再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s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人造太阳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国际热
核
聚变
实验
堆
非感应电流驱动
中国
E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容量单相逆变装置并联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
19
5
作者
程荣仓
刘正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2-116,共5页
HT-7U全超导Tokamak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环在垂直位移方向上有着固有的不稳定性。为了实现垂直位移方向上的稳定,给主动控制线圈供电的功率放大器的响应速度必须具有快速性。根据实验装置对功率放大器提出的要求,此功率放大器技术属...
HT-7U全超导Tokamak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环在垂直位移方向上有着固有的不稳定性。为了实现垂直位移方向上的稳定,给主动控制线圈供电的功率放大器的响应速度必须具有快速性。根据实验装置对功率放大器提出的要求,此功率放大器技术属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单相逆变电源装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隔离模式单相逆变装置并联技术的拓扑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单相逆变器在异步控制模式下的积木化操作,而且通过合理地选择输入电源的组数,实现冗余技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最后通过Pspice8.0仿真和小功率的台面实验,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单相逆变
装置
并联技术
逆变器
HT-7U
核聚变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LC的HL-2A装置大功率电源监控系统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宇红
胡浩天
+1 位作者
姚列英
宣伟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保证核聚变实验装置HL-2A的大功率磁场电源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电源逻辑与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了以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设计方案。此系统由2台上位监控机、1个PLC主站和4个由ET200M组成的子站构成,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通...
为保证核聚变实验装置HL-2A的大功率磁场电源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电源逻辑与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了以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设计方案。此系统由2台上位监控机、1个PLC主站和4个由ET200M组成的子站构成,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软件采用西门子STEP7和WinCC组态软件。给出了大功率电源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PLC硬件构成图和软件流程框图,总结了系统研制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该系统实现了电源运行的自动控制、状态监测、系统管理及故障诊断和事故保护报警等功能,已研制调试完毕,并正式投入运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较好地满足了物理实验对电源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大功率电源
逻辑控制保护系统
PLC
PROFIBUS现场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
被引量:
3
7
作者
杜世俊
张永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通过将线圈盒上的磁场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分量可以求得磁场两个分量在线圈盒中感应的涡流。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则与涡流产生的磁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因磁场的...
研究了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通过将线圈盒上的磁场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分量可以求得磁场两个分量在线圈盒中感应的涡流。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则与涡流产生的磁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因磁场的方向不同有很大的差别,线圈盒对切向磁场的渗透呈现较强的屏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环向场磁体
线圈盒
磁场
屏蔽效应
大型超导托卡马克
核聚变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XI的EAST中央定时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祖超
季振山
+2 位作者
肖炳甲
王勇
沈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2-1405,共4页
中央定时系统是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总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同步EAST各子系统精准投入实验的时序。该系统基于PXI工业级设备,可提供频率范围从1 Hz~80MHz的参考时钟信号,并利用RIO模件的FPGA定制板卡,产生从1 ms...
中央定时系统是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总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同步EAST各子系统精准投入实验的时序。该系统基于PXI工业级设备,可提供频率范围从1 Hz~80MHz的参考时钟信号,并利用RIO模件的FPGA定制板卡,产生从1 ms~6 872 s延迟触发信号;同时该系统能够采集信号,并能根据检测的信号,实时触发相应处理机制。中央定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已成功应用于"2010年秋季EAST放电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定时系统
全超导托卡马克
核
聚变
先进
实验
装置
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
现场可编
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学院公布2006年十大创新成果
9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4,共1页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3.绘出天空中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核聚变实验装置
创新
结构可控性
宇宙线
托卡马克
非圆截面
E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沿科技
10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进展持续时间达102秒 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
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进展持续时间达102秒 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
核
聚变
实验
堆
超导托卡马克
核聚变实验装置
科技
人造太阳
等离子体放电
持续时间
EAST
磁约束
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
1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9,共1页
文摘
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上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下高约束模式运行。这是中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磁约束聚变能源开发研究综合实力与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约束模式
运行
磁约束
聚变
物理研究院
综合实力
能源开发
偏滤器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TL612.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有望7月投入运行
2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0,共1页
文摘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预计在2006年7、8月进行首次放电实验。如果放电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1套实际运行的核聚变实验装置。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投入运行
一代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放电
实验
中国科学院
设计制造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TB486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首台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再创放电新纪录
3
出处
《陕西电力》
2008年第4期65-65,共1页
文摘
中国第一台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HT-7物理实验近日再次创下新纪录:连续重复实现了长达400 s的等离子体放电,电子温度超过1000万度,中心密度0.5×10^19/m^3。这是目前国际同类装置中时间最长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等离子体放电
超导
物理
实验
HT-7
电子温度
分类号
TM2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再获重大突破
4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5,共1页
文摘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正在进行的第十一轮物理实验近日再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s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人造太阳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国际热
核
聚变
实验
堆
非感应电流驱动
中国
EAST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容量单相逆变装置并联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
19
5
作者
程荣仓
刘正之
机构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
国家计划委员会"计投资[1998]1303
文摘
HT-7U全超导Tokamak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环在垂直位移方向上有着固有的不稳定性。为了实现垂直位移方向上的稳定,给主动控制线圈供电的功率放大器的响应速度必须具有快速性。根据实验装置对功率放大器提出的要求,此功率放大器技术属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单相逆变电源装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隔离模式单相逆变装置并联技术的拓扑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单相逆变器在异步控制模式下的积木化操作,而且通过合理地选择输入电源的组数,实现冗余技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最后通过Pspice8.0仿真和小功率的台面实验,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大容量单相逆变
装置
并联技术
逆变器
HT-7U
核聚变实验装置
Keywords
Electric machinery electrotechnology
HT-7U Tokamak
Non-isolation model
Inverters parallel operation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LC的HL-2A装置大功率电源监控系统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宇红
胡浩天
姚列英
宣伟民
机构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
出处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计委基金资助项目(计国防[1998]272号)
文摘
为保证核聚变实验装置HL-2A的大功率磁场电源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电源逻辑与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了以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设计方案。此系统由2台上位监控机、1个PLC主站和4个由ET200M组成的子站构成,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软件采用西门子STEP7和WinCC组态软件。给出了大功率电源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PLC硬件构成图和软件流程框图,总结了系统研制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该系统实现了电源运行的自动控制、状态监测、系统管理及故障诊断和事故保护报警等功能,已研制调试完毕,并正式投入运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较好地满足了物理实验对电源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
核聚变实验装置
大功率电源
逻辑控制保护系统
PLC
PROFIBUS现场总线
Keywords
nuclear fusion device
high power supply
logic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PLC
Profibus fieldbus
分类号
TP6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
被引量:
3
7
作者
杜世俊
张永生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文摘
研究了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通过将线圈盒上的磁场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分量可以求得磁场两个分量在线圈盒中感应的涡流。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则与涡流产生的磁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因磁场的方向不同有很大的差别,线圈盒对切向磁场的渗透呈现较强的屏蔽效应。
关键词
超导环向场磁体
线圈盒
磁场
屏蔽效应
大型超导托卡马克
核聚变实验装置
Keywords
Toroidal field
Eddy current
Shielding effect
Coil case
分类号
TL631.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XI的EAST中央定时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祖超
季振山
肖炳甲
王勇
沈湘
机构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2-140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35009)
973项目(2009GB103000)
文摘
中央定时系统是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总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同步EAST各子系统精准投入实验的时序。该系统基于PXI工业级设备,可提供频率范围从1 Hz~80MHz的参考时钟信号,并利用RIO模件的FPGA定制板卡,产生从1 ms~6 872 s延迟触发信号;同时该系统能够采集信号,并能根据检测的信号,实时触发相应处理机制。中央定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已成功应用于"2010年秋季EAST放电实验"。
关键词
中央定时系统
全超导托卡马克
核
聚变
先进
实验
装置
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
现场可编
程门阵列
Keywords
CTS
EAST
PXI
FPGA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L6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学院公布2006年十大创新成果
9
机构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4,共1页
文摘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3.绘出天空中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核聚变实验装置
创新
结构可控性
宇宙线
托卡马克
非圆截面
EAST
分类号
O572.1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沿科技
10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文摘
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进展持续时间达102秒 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
关键词
国际热
核
聚变
实验
堆
超导托卡马克
核聚变实验装置
科技
人造太阳
等离子体放电
持续时间
EAST
磁约束
聚变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有望7月投入运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首台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再创放电新纪录
《陕西电力》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再获重大突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容量单相逆变装置并联技术的分析
程荣仓
刘正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PLC的HL-2A装置大功率电源监控系统
陈宇红
胡浩天
姚列英
宣伟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导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对磁场的屏蔽效应
杜世俊
张永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PXI的EAST中央定时系统的实现
张祖超
季振山
肖炳甲
王勇
沈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科学院公布2006年十大创新成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前沿科技
《新疆农垦科技》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