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亚湾潮流场拟谱法计算及放射性核素扩散的粒子随机行走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志锋 李县法 +1 位作者 张杰 李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370,376,共9页
基于拟谱方法计算得到大亚湾海域的潮流场,根据该潮流场的计算结果和大亚湾地区的风速实测值,利用粒子随机行走模型,对大亚湾核电站液态排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进行模拟,给出了放射性核素随风、潮流和湍流扩散的相对浓度分布和放射... 基于拟谱方法计算得到大亚湾海域的潮流场,根据该潮流场的计算结果和大亚湾地区的风速实测值,利用粒子随机行走模型,对大亚湾核电站液态排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进行模拟,给出了放射性核素随风、潮流和湍流扩散的相对浓度分布和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分布中心在大亚湾海域的轨迹。这些结果可为大亚湾核电站液态排出物的合理排放提供参考信息,为排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对周边辐射环境安全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随机行走模拟 放射性核素扩散 拟谱方法 大亚湾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迁移软件(MNS)在核素近场扩散模拟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遥 李睿豪 +3 位作者 周舵 陈曦 徐毓炜 王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I0004,共7页
预测关键核素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相关介质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核心之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处置化学团队开发了一款核素迁移软件(MNS),该软件通过内嵌GID软件实现三维体系模型建立,依据已有的核素迁移扩散数据代... 预测关键核素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相关介质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核心之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处置化学团队开发了一款核素迁移软件(MNS),该软件通过内嵌GID软件实现三维体系模型建立,依据已有的核素迁移扩散数据代入扩散方程,根据边界条件,求解得到关键核素在二维或三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该软件的计算原理是基于水的迁移方程和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方程;主要计算过程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主要有空间模型构建和赋值,后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获得任意位置或时间的关键核素浓度分布以及核素浓度和水流速空间分布等。同时,通过输入相同的初始数据,对比了该软件与成熟软件COMSOL和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初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此外,借鉴韩国和瑞典等国较为成熟的处置库设计体系建立了真实尺寸的处置库近场模型,依靠已有的吸附和扩散数据,使用该软件模拟预测了^(79)Se、^(99)Tc和^(129)I在百万年尺度上的扩散过程,初步评估了大气条件下高庙子膨润土和北山花岗岩对这三种关键核素的阻滞能力。模拟结果表明:膨润土能在数万年内有效阻滞^(79)Se、^(99)Tc和^(129)I的扩散,而完整的花岗岩能够在数十万年内有效阻滞^(79)Se、^(99)Tc和^(129)I的扩散,其中,膨润土和花岗岩对79Se的阻滞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 核素扩散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3
作者 叶镕溪 牛德青 +1 位作者 李林珊 侯鑫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59,73,共4页
为提高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的预测准确性,探讨传统模拟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考察高斯、欧拉、拉格朗日等传统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性,以及人工智能(特别是神经网络)在快速准确反演核事故源项信息中的... 为提高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的预测准确性,探讨传统模拟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考察高斯、欧拉、拉格朗日等传统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性,以及人工智能(特别是神经网络)在快速准确反演核事故源项信息中的角色。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核事故应急管理和环境监测提供关键支持,并对提升核安全和环境保护策略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扩散 欧拉模型 高斯烟羽模型 拉格朗日模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气象数据在福岛核事故^(137)Cs扩散模拟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幻婷 杨力 +2 位作者 宋嘉悦 李新鹏 方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25-6035,共11页
基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采用4种不同来源的气象数据(FNL再分析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GFS分析和预报数据以及MEA现场气象观测数据)驱动组合大气扩散模型(区域尺度气象模型WRF和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FLEXPART),开展放射性污染物^... 基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采用4种不同来源的气象数据(FNL再分析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GFS分析和预报数据以及MEA现场气象观测数据)驱动组合大气扩散模型(区域尺度气象模型WRF和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FLEXPART),开展放射性污染物^(137)Cs的扩散模拟,并结合双葉町以及楢叶町两个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评估了不同气象数据对扩散结果的影响.模拟显示,应用4种气象数据均使得FLEXPART成功再现了2个监测站大部分峰值(双葉町平均FAC10:0.57;楢叶町平均FAC10:0.58).其中,使用ERA-Interim和MEA的结果复现了更多的观测峰值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统计指标.污染物浓度分布结果显示,4种气象的模拟结果在分布趋势上略有不同,ERA-Interim和MEA的结果烟羽扩散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应用ERA-Interim和MEA以重建福岛核事故局地尺度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平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扩散 应急响应 WRF预报 FLEXPART 放射性浓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核污水排放预测计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涛 许鹏 +2 位作者 毛赏 方俊豪 张博雅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1-460,共10页
通过建立太平洋水动力模型,计算得到福岛核泄漏发生后,相关海域核素的扩散规律、福岛核污水船运排放预测及距离海岸1 km隧道核污水排放预测情况。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 通过建立太平洋水动力模型,计算得到福岛核泄漏发生后,相关海域核素的扩散规律、福岛核污水船运排放预测及距离海岸1 km隧道核污水排放预测情况。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核污水一方面随着海流迁移,另一方面扩散,放射性核素浓度较高区域沿海岸线向北迁移,随后向东北方向螺旋前进。核污水船运排放后核素随海流迁移较慢,基本呈现以排污点为中心的轴向扩散,核污水中放射性核素受海流、潮流和扩散的影响,逐渐呈现带状分布,且向东北方向迁移,并于第15日左右到达日本沿海地区。无论是沿海,还是1 km排放,放射性核素会很快扩散到沿岸。随着扩散的进行,核污水中放射性核素受海流、潮流和扩散的影响,逐渐呈现带状分布,且向东北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污水 排放预测 核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广东核电站废料处置场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竹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论述了在核电站废料处置场选址中地球物理勘查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着重阐明对此类重点工程选址中的物探工作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废料处置场 选址 核素扩散 浅层地震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拉格朗日粒子浓度计算方法的评估——箱式计数法、高斯核、均匀核和抛物线核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力 王存友 +3 位作者 陈义学 庄舒涵 李新鹏 方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04-3415,共12页
通过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137)Cs开展局部尺度的扩散模拟,研究了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的4种浓度计算方法(箱式计数法、高斯核、均匀核和抛物线核)的有效性.应用气象诊断模型CALMET生成诊断风场,以驱动拉格朗日粒子扩... 通过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137)Cs开展局部尺度的扩散模拟,研究了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的4种浓度计算方法(箱式计数法、高斯核、均匀核和抛物线核)的有效性.应用气象诊断模型CALMET生成诊断风场,以驱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APMOD,并将所计算的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结果与双葉町和楢叶町监测站的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4种方法成功再现了2个监测站大部分的测量峰值(双葉町平均FAC10:0.57;楢叶町平均FAC10:0.55).箱式计数法、均匀核以及抛物线核结果更接近观测峰值且基本满足统计接受指标,但高斯核结果存在明显低估.浓度分布结果显示,箱式计数法、均匀核以及抛物线核在数值上趋势一致.此外,均匀核以及抛物线核烟羽扩散范围较广,而高斯核的浓度结果在下风向数值衰减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事故 放射性大气扩散 粒子浓度计算方法 CALMET LAPM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多风扇风洞风速廓面快速形成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顾徐波 马元巍 +2 位作者 王德忠 顾卫国 范海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9-1896,共8页
核事故发生时当地气象条件对气载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扩散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10(行)×8(列)多风扇风洞来模拟核事故风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对多风扇风洞风速廓面进行快速、精确的预测,结合遗传算法获得目标风速廓面... 核事故发生时当地气象条件对气载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扩散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10(行)×8(列)多风扇风洞来模拟核事故风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对多风扇风洞风速廓面进行快速、精确的预测,结合遗传算法获得目标风速廓面所需的风扇阵列转速分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大幅提高了多风扇风洞对大气扩散模拟的实验效率,提供了变风速大气扩散模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风扇风洞 放射性核素扩散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风速廓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