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核糖体失活蛋白家族基因OsRIP8的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分析
1
作者 徐娅 黄佑岗 李树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一种能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功能被抑制的毒蛋白。OsRIP8是属于该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通过数据库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同时构建OsRIP8-RNAi干涉载体并利...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一种能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功能被抑制的毒蛋白。OsRIP8是属于该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通过数据库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同时构建OsRIP8-RNAi干涉载体并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采用PCR技术鉴定出转基因阳性植株,分析阳性植株的表达和农艺性状,初步揭示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水稻OsRIP8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及完整的跨膜结构域,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在OsRIP8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着与植物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有关的元件;OsRIP8基因的共表达基因富集到多种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与蛋白代谢等途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OsRIP8基因在发育的小穗及抽穗前1 d的花药中优先表达;RNAi干涉后OsRIP8基因的表达下调造成植株花粉育性和结实率显著降低。暗示该基因对水稻小穗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调控花粉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糖体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红雨 马宁 +3 位作者 杨会敏 庞秋芬 谢素霞 程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克隆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探讨CsRIP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假眼小绿叶蝉和机械伤害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Cs-Ev2(Gen Bank登录号:GH618807)为一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 【目的】克隆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探讨CsRIP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假眼小绿叶蝉和机械伤害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Cs-Ev2(Gen Bank登录号:GH618807)为一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c DNA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CsRIP1(Gen Bank登录号:FJ648831)。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子叶中分离出一个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c DNA序列,命名为CsRIP2(Gen Bank登录号:GU951535)。利用PCR技术克隆CsRIPs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Real-time qRT-PCR技术检测CsRIPs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在叶片中假眼小绿叶蝉和机械伤害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CsRIP1和CsRIP2的序列一致性为98%,都含有一个1 71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3'非翻译区。CsRIP1和CsRIP2由信号肽序列、1个RIP结构域、链接肽和2个RBL结构域组成。CsRIPs与其他Ⅱ型RIPs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Ⅱ型RIPs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包括构成A链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B链中形成寡糖链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形成链间和链内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以及RBL结构域中的Qx W基序,均出现在CsRIPs相应的位置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同一物种的Ⅱ型RIPs首先聚类合并,2个CsRIP与樟的Ⅱ型RIPs聚为一支。比较CsRIPs的c 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发现它们的基因组序列不含内含子。CsRIP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CsRIP1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子叶中的表达水平最低,而CsRIP2在子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在叶片中,CsRIP1和CsRIP2的表达均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的强烈诱导,并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取食48 h后,它们的表达水平大约分别是对照的120和100倍。在叶片中,CsRIPs基因的表达也受机械伤害处理的诱导,CsRIP1的转录水平在处理后6 h达到最大值,CsRIP2在处理后6 h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2 h达到最大值。【结论】克隆茶树的2个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它们可能参与茶树的防卫反应,且已发生亚功能化。进一步分析这2个基因的启动子,可以加深对CsRIPs基因转录调控以及RIPs的生物学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假眼小绿叶蝉 Ⅱ型核糖体蛋白 Csrip1 Csri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藜(Atriplex patens)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3
作者 孙素荣 胡俊 +1 位作者 兰海燕 张富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开发利用新疆野生植物滨藜,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从滨藜(Atriplexpatens)叶中克隆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基因的完整读码框ORF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大小为843bp,编码1条长280个氨基... 为开发利用新疆野生植物滨藜,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从滨藜(Atriplexpatens)叶中克隆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基因的完整读码框ORF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大小为843bp,编码1条长280个氨基酸肽链,其中N端的26个氨基酸是信号肽.滨藜核糖体失活蛋白(ApRIP)属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同源性比较分析显示,滨藜RIP与藜科植物藜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TCS)和美洲商陆蛋白(PA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41%和55%.氨基酸序列比对和SWISS-MODEL同源模建分析表明,滨藜RIP的3′端氨基酸肽链具有与其它RIP相同的活性中心位点"EAARXK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滨藜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I和CsRIP2的克隆与表达
4
作者 孙楠 付云磊 李伟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4期153-154,共2页
克隆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 RIPI和Cs RIP2,能够参与茶树的防卫反应,加深对Cs RIPs基因转录调控以及RIPs的生物学功能理解。以凫早2号的幼苗为实验材料,对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 RIPI和Cs RIP2进行了研究,其在营养钵生长... 克隆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 RIPI和Cs RIP2,能够参与茶树的防卫反应,加深对Cs RIPs基因转录调控以及RIPs的生物学功能理解。以凫早2号的幼苗为实验材料,对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 RIPI和Cs RIP2进行了研究,其在营养钵生长了2 a,分析了Cs RIP基因克隆与序列、Cs RIP因编码产物的系统进化树、Cs RI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等,并对Cs RIP基因编码产物的结构域分析和同源性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I型核糖体 蛋白基因 CsripI Csri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基因大豆的获得与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郭玉双 张艳菊 +5 位作者 朱延明 李杰 柏锡 张淑珍 吴书音 李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1-1847,共7页
以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抗真菌病基因,即几丁质酶基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构建在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对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经Southern检测同时整合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转化频率为0... 以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抗真菌病基因,即几丁质酶基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构建在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对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经Southern检测同时整合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转化频率为0.5%。将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扩繁至T2代,并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检测,4个株系的抗性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分子生物学验证及RT-PCR检测表明,2个外源基因在4个株系中均进行了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几丁质酶基因 核糖体蛋白基因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灰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缕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玉红 赵海光 +2 位作者 单宇 周建建 何树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法,克隆了繁缕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全长cDNA,命名为q3(GenBank accession GQ87026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q3的开放阅读框(ORF)长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序列G+C含量为41.5%,与大部分Ⅰ型RIP基因相近。q3编码的蛋白质...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法,克隆了繁缕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全长cDNA,命名为q3(GenBank accession GQ87026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q3的开放阅读框(ORF)长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序列G+C含量为41.5%,与大部分Ⅰ型RIP基因相近。q3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Q3,理论分子量为28.16 kD,pI为9.44,均与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相近;包含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3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4个络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和7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三级结构预测发现,有35.52%的氨基酸残基参与了α螺旋,24.32%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延伸链,40.15%的氨基酸残基随机缠绕其中。基于繁缕及其近缘种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结构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 核糖体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与酶促相结合合成并克隆核糖体失活蛋白Gelonin基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卓玉 石亚伟 +2 位作者 袁静明 WiseJ.G TrommerW.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98,共5页
利用已知 Gelonin的氨基酸序列 ,逆向推算出整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根据 E.coli的密码子偏爱性和后续基因克隆的需要 ,通过沉默突变设计相应的酶切位点和碱基序列 ,将整个基因分为四段 ,每个片段约1 75~ 2 2 0 bp,每一个片段中的互补链... 利用已知 Gelonin的氨基酸序列 ,逆向推算出整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根据 E.coli的密码子偏爱性和后续基因克隆的需要 ,通过沉默突变设计相应的酶切位点和碱基序列 ,将整个基因分为四段 ,每个片段约1 75~ 2 2 0 bp,每一个片段中的互补链从 5′末端用化学合成 1 0 0~ 1 2 0的碱基单链 ,其中两个链的 3′末端有 2 0个互补碱基 .利用 T4 DNA聚合酶酶促添补成双链 DNA,用分子克隆技术 ,分别构建重组子 ,然后再构建成含整个 Gelonin基因的表达载体 p ET-gel进行表达 ,经诱导后 ,获得了一个 2 80 0 0的重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Gelonin基因 化学合成 重组子 酶促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苦瓜种子发育过程中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累积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如葵 罗海玲 +3 位作者 黄玉辉 陈小凤 刘杏连 梁家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累积规律,为苦瓜RIPs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组群苦瓜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盐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3个苦瓜...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累积规律,为苦瓜RIPs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组群苦瓜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盐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3个苦瓜品种种子的盐溶性蛋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分子量为20.0~29.0kDa的蛋白质差异最为明显;29.0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在长大果型材料MC1及密瘤小果型材料MC11中的表达量比野生型材料MC18略高。3个苦瓜材料的29.0kDa蛋白质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然而,在不同栽培季节其表达量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类型苦瓜材料种子中的RIPs含量变化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成熟种子具有产量高、易采收和贮藏等优点,是作为RIPs生产原材料采收的适宜时期;由于不同类型苦瓜的种子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RIPs含量高且种子产量高的材料作为RIPs生产的品种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种子 盐溶性蛋白 SDS-PAGE 核糖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新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阮小蕾 刘丽芳 +2 位作者 陈秀 何自福 李华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分析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RIPs的氨基酸序列,据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植物通用简并引物P1、P2,对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分别从海芋Araceae macrorrhiza、烟草Nicotiana tobaccum、剑麻Agavaccae aga-ve、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那坡指天... 通过分析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RIPs的氨基酸序列,据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植物通用简并引物P1、P2,对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分别从海芋Araceae macrorrhiza、烟草Nicotiana tobaccum、剑麻Agavaccae aga-ve、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那坡指天蕉Musaspp.(BB)、邻水野蕉Musaspp.(AA)中获得1个基因片段。BLAST分析表明: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只与多种不同来源的RIPs有相似性。其中,与葫芦科2个代表RIP相应区段的相似性最高,与-βluffin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7.2%、98.5%、97.9%、89.4%、97.9%、97.2%,与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的相似性分别为63.6%、64.5%、64.1%、60.8%、64.8%、和63.6%。多重序列比对发现:6个序列中分别有10、9、11、11、9、10个残基氨基酸与TCS的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残基完全相同,只是残基位置不一致,仅有个别残基发生了变化。所有的N-糖苷酶活性位点都在P1/P2扩增区段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赛群 刘建军 +1 位作者 刘铭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9-782,共4页
根据已报道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序列,以厦门本地艳紫三角梅(B. glabra Choisy cv. Sanderiana)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其RIP成熟蛋白的基因序列BouM并成功转化番茄.经检测,BouM转... 根据已报道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序列,以厦门本地艳紫三角梅(B. glabra Choisy cv. Sanderiana)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其RIP成熟蛋白的基因序列BouM并成功转化番茄.经检测,BouM转基因番茄对蚜虫、蚂蚁及番茄灰霉菌都有很好的抗性作用,显示了其在植物抗病抗虫中的应用前景.但是同时转基因番茄对小白鼠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利用时,其生物安全性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核糖体蛋白 基因番茄 抗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抗病毒转基因研究
11
作者 徐翠莲 胡文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416-11417,11419,共3页
综述了几种常见核糖体失活蛋白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研究,并对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商陆抗病毒蛋白 天花粉蛋白 玉米核糖体蛋白 抗病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小蓉 詹金彪 夏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7-211,216,共6页
 目的:从丝瓜籽中克隆HIV整合酶抑制剂luffin-a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根据报道的cDNA序列,用RT-PCR的方法从未成熟的丝瓜籽中克隆luffin-a基因,T-A克隆后鉴定核苷酸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ET-44a(+)-luffin-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  目的:从丝瓜籽中克隆HIV整合酶抑制剂luffin-a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根据报道的cDNA序列,用RT-PCR的方法从未成熟的丝瓜籽中克隆luffin-a基因,T-A克隆后鉴定核苷酸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ET-44a(+)-luffin-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IPTG诱导表达。用透析法对包含体复性;SDS-PAGE鉴定luffin-a表达产物,用MTT法分析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克隆的luffin-a基因与国外报道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3%,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经SDS-PAGE分析:luffin-a主要存在于包含体中。MTT法测定:复性后蛋白具有与蓖麻毒素A链相似的细胞毒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luffin-a的表达系统,所表达蛋白经复性后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质类 核糖体蛋白luffin 丝瓜/化学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细胞毒性 HIV整合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z108在烟草原生质体中的转化及其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颖 姜国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2,共4页
利用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将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z108及其融合基因GUS导入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细胞。试验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在含有1.0%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的裂解液中,以0.5M甘露醇、5000.0mg/LCaCl2为渗透压调节剂,25℃保温12-14h... 利用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将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z108及其融合基因GUS导入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细胞。试验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在含有1.0%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的裂解液中,以0.5M甘露醇、5000.0mg/LCaCl2为渗透压调节剂,25℃保温12-14h,可获得纯化的原生质体细胞;纯化的叶肉原生质体细胞与根癌农杆菌菌株pCam1301/91-108共培养30min,经25mg/L潮霉素筛选,转化率可达17.84%。转化体细胞经X-Gluc染色、PCR和RT-PCR检测证明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z108已整合到烟草原生质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核糖体蛋白 烟草原生质体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在植物抗立枯丝核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郝文胜 孙亚卿 张少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28,共7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一类主要出现在植物中并具有r RNA N-糖苷酶活性的蛋白质,大体上分为Ⅰ型和Ⅱ型2类。介绍了RIPs在抗真菌活性、毒性和免疫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抗立枯丝核菌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植物 抗真菌 基因工程 立枯丝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林娟 颜钫 +1 位作者 唐琳 陈放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从麻疯树种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 ,用SDS PAGE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 2 8 2kD ,IEF PAGE计算其等点电为 8 5 4左右。体外抑制实验表明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对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当麻疯树... 从麻疯树种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 ,用SDS PAGE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 2 8 2kD ,IEF PAGE计算其等点电为 8 5 4左右。体外抑制实验表明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对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当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作用于大鼠肝核糖体经苯胺处理后 ,在聚丙烯酰胺的尿素变性胶电泳图上能观察到 4 5 0bp左右的特征性核酸条带 ,证明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种RNAN 糖苷酶 ,从而首次阐明了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失活核糖体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制 麻疯树 核糖体蛋白 分离纯化 RNA N-糖苷酶 相对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延发 孟雪琴 +6 位作者 张雪梅 杜毅峰 李春阳 阳燕 徐柳 刘波 魏旭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0-81,共2页
采用 Affi- Gel亲和层析和 Sephacryl S- 10 0分子筛层析等方法获得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 (RIP) ,经 SDS- PAGE,PAGE,IEF和 PAS方法分析均表明为单一蛋白着色带或单一糖蛋白着色带 .根据 SDS- PAGE测得表观分子量为 30 0 0 0 ,经 IEF- P... 采用 Affi- Gel亲和层析和 Sephacryl S- 10 0分子筛层析等方法获得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 (RIP) ,经 SDS- PAGE,PAGE,IEF和 PAS方法分析均表明为单一蛋白着色带或单一糖蛋白着色带 .根据 SDS- PAGE测得表观分子量为 30 0 0 0 ,经 IEF- PAGE结果计算其 PI为 9.0 ,对无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活性明显 ,其 IC50 为 5.3× 10 -10 mol/ L左右 .体外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人肝癌细胞 ,Vero,SP2 / 0 ,3T3,Kb,Navana,S- 180等肿瘤细胞株和麻疹病毒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而对完整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却毒性极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苦瓜籽 植物毒素 生物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郎海滨 糜漫天 +2 位作者 程天民 张乾勇 朱俊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 探讨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 (Ribosomalinactivatingprotein ,RIP)诱导HL 60细胞凋亡的活性 ,以及对HL 60细胞Bcl 2、Bax、caspase 3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一定浓度苦瓜RIP处理HL 60细胞 2 4~ 72h ,用TUNEL法检测细... 目的 探讨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 (Ribosomalinactivatingprotein ,RIP)诱导HL 60细胞凋亡的活性 ,以及对HL 60细胞Bcl 2、Bax、caspase 3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一定浓度苦瓜RIP处理HL 60细胞 2 4~ 72h ,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运用RT 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记法检测Bcl 2、Bax、caspase 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苦瓜RIP在一定作用浓度下可使HL 60细胞发生凋亡 ,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 ,HL 60细胞的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胞内活性亚单位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Bcl 2mRNA表达变化虽不显著 ,但其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此同时 ,Bax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结论 在苦瓜RIP诱导的HL 60细胞凋亡中 ,caspase 3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Bcl 2和Bax可能通过其表达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 细胞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纯化、性质及晶体生长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伸 陈毓荃 +2 位作者 吕志强 闫军 董贻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1-395,共5页
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籽经粉碎抽提、硫酸铵沉淀、阳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等步骤,得到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Trichokirin(TCK).SDS-PAGE和IEF显示为单一条带,其分... 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籽经粉碎抽提、硫酸铵沉淀、阳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等步骤,得到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Trichokirin(TCK).SDS-PAGE和IEF显示为单一条带,其分子量为29kD,pI≥9.3,含糖量约为1.75%.该蛋白对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系统的蛋白质合成具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6.7×10-10mol/L.改进了纯化方法,提高了产率,并培养出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籽 蛋白 核糖体蛋白 纯化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交换色谱串联分离纯化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宾香 时祥柱 +3 位作者 郭春腾 叶秀云 王中来 饶平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将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在灌注色谱工作站上串联,使苦瓜籽粗提液中未被阴离子色谱柱吸附的蛋白质直接在阳离子色谱柱上吸附,用盐线性梯度洗脱从阳离子色谱柱上分离出两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蛋白。两个抗真菌蛋白经鉴定都达到了电泳纯,相对... 将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在灌注色谱工作站上串联,使苦瓜籽粗提液中未被阴离子色谱柱吸附的蛋白质直接在阳离子色谱柱上吸附,用盐线性梯度洗脱从阳离子色谱柱上分离出两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蛋白。两个抗真菌蛋白经鉴定都达到了电泳纯,相对分子质量均为30000左右,N 端氨基酸序列分别为DVSFRLSGADPRSYGMFI与DVNFDLSTATAK,表明所得到的两种蛋白为苦瓜籽中的2个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α 苦瓜素(α MMC)和β 苦瓜素(β MMC)。抗菌实验表明,α MMC对香蕉枯萎菌和果腐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β MMC对果腐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α MMC和β MMC对白绢菌的抑制活性均不明显。采用串联色谱,α MMC和β MMC的质量回收率分别为13 8%和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 阳离子交换色谱 串联色谱 苦瓜籽 纯化 核糖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棱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峻凯 陈明晃 +4 位作者 谢捷明 赵蓉 叶晓明 石小莉 王梓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通过盐溶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CM 5 2纤维素阳离子交换层析、反相毛细管液相色谱 (re verse phasecapillaryliquidchromatography ,RP CLC)等步骤 ,从八棱丝瓜籽中分离到 2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aculin 1和luffaculin 2 .在SDS P... 通过盐溶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CM 5 2纤维素阳离子交换层析、反相毛细管液相色谱 (re verse phasecapillaryliquidchromatography ,RP CLC)等步骤 ,从八棱丝瓜籽中分离到 2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aculin 1和luffaculin 2 .在SDS PAGE和IEF上均显示为单一条带 ,表观分子量均为 2 8kD ,其等电点分别为 8 86 (luffaculin 1)和 9 0 5 (luffaculin 2 ) .实验表明 ,它们具有RNAN 糖苷酶活性 .蛋白质合成抑制活性测试表明 ,它们对蛋白质合成具较强的抑制作用 .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检测表明 ,luffaculin 1和luffaculin 2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有较强的毒性 ,IC50 分别为 1 1×10 -6mol L和 2 0× 10 -7mol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丝瓜籽 核糖体蛋白 分离纯化 生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