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毒素检测及核糖体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章黎华 董丹凤 +1 位作者 江岑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NA,选择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毒素基因tcdA和tcdB;核糖体分型针对细菌基因组16S~23S rDNA间区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电泳带型的多态性实现分型。结果共计分离得44株艰难梭菌,3种毒素型分别为A+B+型、A-B+型和A-B-型,分别占57%、34%和9%;18种核糖体型中以R8型和R4型为主,分别占20%和18%。结论本研究临床分离的艰难梭菌菌株中,毒素型以A+B+型为主,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的型别;无证据提示存在院内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感染 毒素 核糖体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PI-STAPH生化鉴定及核糖体分型分析(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钟玮 冯震 +1 位作者 鲍英 徐伟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359,共6页
食源性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和检测备受关注,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存在耗时长和灵敏度低等缺陷,本文以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对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和分型,结果表明:... 食源性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和检测备受关注,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存在耗时长和灵敏度低等缺陷,本文以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对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和分型,结果表明:API-STAPH生化方法鉴定的准确率为93%,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准确率≥99%;全自动微生物核糖体基因分型系统将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22个Ribogroup。上述研究将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上升到"亚型"的高度,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分型技术可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API-STAPH生化鉴定 16S RRNA 全自动核糖体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PCR-核糖体分型及毒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晶 李春辉 +6 位作者 杜鹏程 曹波 陈晨 卢金星 李中杰 余宏杰 程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北京、广州、济南)分离的64株艰难梭菌临床株进行PCR-核糖体分型,并对不同型别的26株代表菌株的A、B毒素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 6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基因型以A+B+型(45株,70.31%)为主,A-B+型19株(29.69%)。共存在9种PCR-核糖体型别,以017型(21株,32.81%)为主要型别,其次为001型(13株,20.31%)、012型(11株,17.19%)。A-B+菌株中,14株(73.68%)是017型,1株是001型。A、B毒素基因呈现一定的多态性,其中有7种A毒素序列型别(TSTA),6种B毒素序列型别(TSTB),8种A、B毒素序列型别组合(TSTG)。结论我国部分地区的艰难梭菌可能以PCR-核糖体017型为主,A、B毒素基因在菌株间存在多态性,且核糖体型别与毒素基因多态性间存在相对应的关联。应进一步扩大菌株数量和范围,探寻适合我国的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从而帮助医院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艰难梭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假膜性肠炎 核糖体分型 A毒素基因 B毒素基因 抗生素相关腹泻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的核糖体分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万义 游春苹 +1 位作者 吴正钧 刘振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18,共4页
利用Riboprinter对分离到的1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了鉴定及核糖体分型,并利用Bio Numeicrus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按照相似性大于80%计算,根据辛普森方程计算该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可达到0.808。结果表明,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是一... 利用Riboprinter对分离到的1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了鉴定及核糖体分型,并利用Bio Numeicrus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按照相似性大于80%计算,根据辛普森方程计算该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可达到0.808。结果表明,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是一种适用于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快速分子分型方法,可将不通来源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区别开来,能够对由该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能够进行快速的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克罗诺杆菌 核糖体分型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IC-PCR及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法鉴定不同来源的解朊金黄杆菌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敏 冯震 +3 位作者 曲瑞丹 黄静 戚稼禹 曹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1,118,共8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分离筛选高产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解朊金黄杆菌的筛选方法,采用肠道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ERIC-PCR)和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来自不同环境的33株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分离筛选高产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解朊金黄杆菌的筛选方法,采用肠道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ERIC-PCR)和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来自不同环境的33株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采用ERIC国际通用引物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使用NTsys软件对电泳图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核糖体分型,采用Bionumeric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得到清晰的指纹图谱,可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分子分型。ERIC-PCR可扩增出3~9个100~10000 bp之间的条带,将菌株分为2个族群。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可将菌株分为2个亚型,每种亚型间菌株仍有细微差异。结论:同种菌株之间同源性达到99%以上,但仍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地区的分离株有聚类成一类的趋势,且与菌株的产酶能力存在密切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聚类于族群Ⅱ的菌株基本都来自于河南,且该类群菌株的产酶能力明显高于族群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朊金黄杆菌 ERIC-PCR 全自动核糖体分型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鸡源分离粪肠球菌的核糖体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商军 顾欣 +2 位作者 张文刚 姜芹 孙冰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0-236,共7页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 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 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在40株粪肠球菌中,80%以上的为多重耐药菌株,有4株猪源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其中有2株表现为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64mg/L),且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表现为高度耐药(MIC>2048mg/L)。从耐药表型和核糖体分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同一核糖体型菌株的耐药表型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耐药性 核糖体分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鸡源分离粪肠球菌的核糖体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钱晓璐 商军 +1 位作者 田恺 张浩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结... 对上海地区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1个规模化养鸡场分离鉴定的40株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分别检测分离菌株中的核糖体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在40株粪肠球菌中,80%以上为多重耐药菌株,有4株猪源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其中有2株表现为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64mg/L),且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表现为高度耐药(MIC>2 048mg/L)。从耐药表型和核糖体分型共同分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同一核糖体型菌株的耐药表型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耐药性 核糖体分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核糖体分型及腹泻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富英 李萍 李永强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危险因素及进行艰难梭菌核糖体分型,为针对性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其中92例诊断为CDA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DAD发病危险因素;厌氧菌培养艰难梭菌再行PCR核糖体...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危险因素及进行艰难梭菌核糖体分型,为针对性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4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其中92例诊断为CDA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DAD发病危险因素;厌氧菌培养艰难梭菌再行PCR核糖体分型。结果C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是鼻饲,多种慢性病,高APACHEⅡ评分,高超敏C反应蛋白,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联用抗生素;使用糖肽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降低CDAD发病(P<0.05,P<0.01)。20株艰难梭菌分为5个亚型即GZⅠ~GZⅣ型,其中GZⅢ型8株。结论住院患者CDAD发病率较高,需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 PCR核糖体基因分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
9
作者 王凯 《中国猪业》 2010年第6期28-30,共3页
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室分离培养的15株猪链球菌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stⅠ消化并进行电泳分析,将电泳分离的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上并固定;以大肠杆菌C83907 16srDNA两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出16srRNA基因片段,用地... 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室分离培养的15株猪链球菌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stⅠ消化并进行电泳分析,将电泳分离的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上并固定;以大肠杆菌C83907 16srDNA两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出16srRNA基因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成探针;该探针与基因组DNA酶切片段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带型分析,进而对猪链球菌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16srRNA 核糖体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及核糖体基因分型法检测和鉴定脂环酸芽孢杆菌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宇霞 文朝慧 李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00-205,共6页
为实现对果汁生产中脂环酸芽孢杆菌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检测和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Printer,对经过分离、筛选和纯化后的59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使得鉴定结果更加快... 为实现对果汁生产中脂环酸芽孢杆菌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检测和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Printer,对经过分离、筛选和纯化后的59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使得鉴定结果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最大化避免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且在鉴定到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类,进行溯源分析。RiboPrinter分型结果为建立我国脂环酸芽孢杆菌分子分型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经验,但由于菌株的来源地及数量有限,因此尚不能看出核糖体基因型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RiboPrinter 核糖体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郑丽思 赵帆 +1 位作者 朱嘉梁 吕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4年期间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核糖体分型技术分析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院内传播的风险。方法2019年7月—2023年7月,从血液病房患者腹泻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艰难梭菌;用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回顾性调查4年期间某综合性医院血液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核糖体分型技术分析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院内传播的风险。方法2019年7月—2023年7月,从血液病房患者腹泻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艰难梭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毒素基因tcdA、tcdB和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毛细管凝胶电泳核糖体分型技术对产毒菌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30株产毒艰难梭菌,其中毒素A和B均阳性(A+B+)菌株116株(116/130,89.2%);毒素A阴性而毒素B阳性(A-B+)菌株14株(14/130,10.8%);130株产毒菌株中二元毒素阳性菌株7株(A+B+CDT+)(7/130,5.4%)。PCR核糖体分型将130株产毒艰难梭菌分为9个克隆群,同源性分析发现产毒素艰难梭菌在不同楼层病房之间以及同一病房不同时间有一定的流行。结论针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血液恶性疾病患者,应提高临床医生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诊疗意识;同时可应用相应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监测聚集性病例菌株,对污染的医疗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从而减少艰难梭菌院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感染 血液病 PCR核糖体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分型技术对18株广泛耐药猪源大肠埃希菌同源性的研究
12
作者 董栋 商军 +2 位作者 钱晓璐 田恺 张浩然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了了解上海某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规律,对2014年该猪场分离到的18株广泛耐药猪源大肠埃希菌分别用Xba I酶切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用EcoR I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两者均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 为了了解上海某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规律,对2014年该猪场分离到的18株广泛耐药猪源大肠埃希菌分别用Xba I酶切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用EcoR I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两者均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场凝胶电泳将18株猪源大肠埃希菌分为13个型,核糖体分型将同样的菌株分为8个型;该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源性较差,且基因型中未发现绝对优势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同源性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核糖体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史秀杰 郑晓聪 +6 位作者 阮周曦 贾鹏 何俊强 王津津 兰文升 杨锦舜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6期47-53,63,共8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988;53个ST型,包括107个新的等位基因、46个新的ST型,DI为0.9982。结果显示PFGE的分辨力最高,MLST较PFGE稍低,RT的分辨力最低。总体来看59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从同一年份、同一地区、同类样品中分离到的菌株被分为不同的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株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似锦 余萌 +1 位作者 胡昌勤 马仕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对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以及样品分离的14株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分析,为该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生理生化(API20NE和Biolog碳源分析系统)、基因型(自动化核糖体分型、16SrDNA和rec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11株标准菌株和... 目的对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以及样品分离的14株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分析,为该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生理生化(API20NE和Biolog碳源分析系统)、基因型(自动化核糖体分型、16SrDNA和rec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11株标准菌株和3株未知菌进行了鉴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生理生化的方法能够鉴定到属的水平,Biolog能够区分BCC与非BCC类群微生物;16SrDNA序列分析能够鉴定到属水平,对于非BCC的部分菌可以鉴定到种水平,并且能够将BCC正确分类;recA序列分析能够将包含BCC的部分菌正确鉴定到种水平;Riboprinter技术能够鉴定到属水平,但是该技术能够对菌进行溯源分析。结论在进行该菌的鉴定时,可以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9204微生物鉴定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根据自身的需求、技术能力以及能够承担的成本,选择适宜的鉴定方法和技术,依据多相鉴定原则进行鉴定分析,第一步判断是否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第二判断是否属于BCC,第三尽可能准确鉴定到种水平,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溯源分析以确认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recA序列分析 核糖体分型 鉴定 溯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5年前后耐药性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芬芬 吴湜 +1 位作者 徐少华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5年前后核糖体分型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分别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和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甲硝唑等10种抗菌药物对艰难梭菌临床...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5年前后核糖体分型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分别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和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甲硝唑等10种抗菌药物对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PCR法检测艰难梭菌的毒素基因tcdA、tcdB、cdtA和cdtB;核糖体分型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007年8月—2008年7月与2012年8月—2013年7月分别获得艰难梭菌产毒株74株和64株。5年前产毒株中A+B+和A-B+分别占66.2%和31.1%,二元毒素(A+B+CDT+)占2.7%;5年后A+B+和A-B+菌株分别占65.6%和34.4%。5年前细菌核糖体分型以017型最多见,占24.3%,5年后以H型(18.8%)最多见。所有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均呈高度敏感,但对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夫西地酸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5年前上升。对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酰胺类药物呈多重耐药的菌株从28.3%上升至32.8%。结论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中A+B+菌株仍约占2/3,但核糖体分型由017型最多见转为以H型最多见。所有艰难梭菌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均呈敏感,但对四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5年前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核糖体分型 抗菌药物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在健康人群中的定植与感染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甜甜 强翠欣 +2 位作者 杨靖 王洁 赵建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4-288,共5页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是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并可导致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1]。该菌于1935年首次报道,直至1978年被认为是引起假膜性肠炎的病原...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是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并可导致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1]。该菌于1935年首次报道,直至1978年被认为是引起假膜性肠炎的病原菌之一[2-3]。其致病机制主要是产生 A、B 两种毒素(TcdA,TcdB),临床表现可从轻度的自限性腹泻到严重的假膜性肠炎的腹泻[4]。近年,由于艰难梭菌高产毒株(027/NAP1/BI 型)在世界几个地区的暴发流行,且在中国香港和广东省已有027型散发的个案报道,艰难梭菌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5-9]。我们曾对石家庄地区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33株艰难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发现以 ST37和 ST54为主,与我国北京的报道[10]一致。近年,儿童及成人社区获得性 CDI 呈上升趋势[11-14],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地区社区获得性 CDI 占总 CDI 发病人数的20%~50%[15],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6]。但是,社区艰难梭菌传播途径,尤其是无症状携带艰难梭菌的健康人群在 CDI 的流行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未知。因此,本文对健康人群艰难梭菌的定植、传播及感染防控做一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定植 PCR-核糖体分型 PFGE 分型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与特性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静雯 刘慧芳 +6 位作者 沈琴芳 郑新添 余旭平 吴彤 李永明 周碧君 王开功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4期41-44,31,共5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血清型众多(16种血清型),在毒力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能直接揭示其基因型上的差异,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菌落杂交...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血清型众多(16种血清型),在毒力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能直接揭示其基因型上的差异,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菌落杂交和16S rRNA基因测序等鉴定方法以及限制性酶切分析、核糖体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CR指纹等特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PCR 限制性酶切分析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基因突变分析和定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英剑 胡成进 杨道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应用在基因突变分析和定型领域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突变分析 基因定型 单链构象多态性 异源双链分析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核糖体分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与特性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静雯 吴彤 余旭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9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PCR指纹 限制性酶切分析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生物学方法 特性分析 鉴定 出血性败血症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