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5A结构域与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的相互作用
1
作者 高明阳 杨宣叶 +3 位作者 胡欣妍 王进千 吴玉湖 周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5,共9页
【目的】探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BVDV)NS5A的3个结构域与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法扩增Ⅰ型BVDV病毒NS5A基因的3个结构域DomainⅠ、DoaminⅡ和Do... 【目的】探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BVDV)NS5A的3个结构域与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法扩增Ⅰ型BVDV病毒NS5A基因的3个结构域DomainⅠ、DoaminⅡ和DomainⅢ片段,分别连接到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并用镍柱法进行纯化。PCR扩增IRES DNA,转录获得IRES RNA。使用生物层干涉法(BLI)生物传感器(Gator Bio.)分子互作分析仪器对NS5A 3个结构域与IRES RNA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DomainⅠ、DoaminⅡ和DomainⅢ结构域重组蛋白,其质量浓度依次为76.2,96.8和57.7μg/mL。体外转录获得了IRES RNA,其质量浓度为2056.2μg/mL。互作分析结果表明,NS5A的3个功能结构域中,只有DomainⅡ与IRES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且这种互作存在快结合快解离的现象,其与IRES的亲和力为7.93×10-6μmol/L。【结论】BVDV NS5A蛋白是调控IRES起始翻译的重要蛋白,其主要作用部位为Domain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5A蛋白 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丙型肝炎病毒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雪松 连建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 (IRES)是丙型肝炎病毒 (HC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关键。目前针对该区域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寡核苷酸策略 (反义核酸策略和核酶策略 )和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IRNA)策略。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
关键词 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 基因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病毒翻译调控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杰 张珈敏 +2 位作者 林美娟 曹旭 胡远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3-518,共6页
真核生物大多数蛋白质合成采用了依赖帽子结构的翻译起始方式.但一组缺乏帽子结构的RNA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起始是依赖其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翻译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 真核生物大多数蛋白质合成采用了依赖帽子结构的翻译起始方式.但一组缺乏帽子结构的RNA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起始是依赖其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翻译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它们能够在一些反式作用因子的辅助下,招募核糖体小亚基到病毒mRNA的翻译起始位点.目前,依赖IRES元件翻译起始的RNA病毒在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中均有发现.因此,对RNA病毒IRES元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而且为工业应用和疾病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对RNA病毒IRES元件发现、分类、结构与功能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翻译起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伟 李传峰 +1 位作者 陈宗艳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为验证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5'非编码区(UTR)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元件,本研究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结合细胞转染试验对DHV-Ⅰ5'UTR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V-Ⅰ的5'UTR具有典型的内部核糖体结合元件(... 为验证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5'非编码区(UTR)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元件,本研究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结合细胞转染试验对DHV-Ⅰ5'UTR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V-Ⅰ的5'UTR具有典型的内部核糖体结合元件(IRES)功能,能够内部起始下游蛋白的翻译,IRES元件位于360 nt~620 nt,共260个碱基。对IRES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显示,DHV-ⅠIRES的结构与丙型肝炎病毒相似。利用定点突变方法,破坏IRES的颈环结构(SL)1、2以及IIIe区的关键性核苷酸,检测该突变对IRES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L1、SL2和IIIe结构的破坏使得DHV-ⅠIRES的功能消失,表明SL1、SL2和IIIe区是维持IRES启动内部翻译起始功能的关键性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5'非编码区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核糖体翻译起始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鹏 周小凯 +3 位作者 常秋燕 李林杰 马晓霞 马忠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8,共5页
部分正链RNA病毒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是由其自身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IRES)以非依赖5’甲基化帽状结构来实现的。目前,IRES被分为4类,虽然这4类IRES在对其介导的基因合成目的蛋白的机制不同,但是这些不同... 部分正链RNA病毒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是由其自身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IRES)以非依赖5’甲基化帽状结构来实现的。目前,IRES被分为4类,虽然这4类IRES在对其介导的基因合成目的蛋白的机制不同,但是这些不同蛋白翻译机制是依赖IRES与不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复合物来实现的。真核生物翻译是由起始tRNA(Met-tRNAMeti)/eIF2·GTP三元复合物引发,与翻译因子和40S小亚基结合形成43S复合物,43S复合物在eIF1A协助下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形成48S复合物,在eIF5·GTP促进下60S亚基与40S亚基结合形成80S核糖体。IRES介导翻译通过eIF4G、IRES与eIF4A结合引导43S复合物与IRES结合。Ⅲ型IRES在无eIF3的参与下与40S小亚基的E位点结合并与eIF2·GTP/initiator tRNA形成48S亚基,在eIF5/eIF5B的调控下与60S亚基形成活化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蛋白质翻译起始 Ⅲ型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多药耐药基因1在人CD34^+细胞中的表达
6
作者 朱馥丽 潘凌亚 +3 位作者 张毅 孙建民 刘荷中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为了达到双耐药基因共转染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的目的 ,初步观察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1(MDR1)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调控MDR1基因翻译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DIM和相同... 为了达到双耐药基因共转染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的目的 ,初步观察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1(MDR1)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调控MDR1基因翻译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DIM和相同启动子调控的MDR1单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MDR1,包装后获得的双嗜性包装细胞PA317 pSF DIM和PA317 pSF MDR1病毒滴度分别为 8× 10 4 和 1.3× 10 5cfu ml。用其上清感染人脐血CD34+ 细胞 ,经FCM检测表明基因转导后单基因转导组和双基因转导组P gp表达均有提高 ,分别为2 8.82 %(荧光强度 2 5 .4 9)和 10 .92 %(荧光强度 9.4 8) ,但单基因转导组高于双基因转导组。因此 ,IRES成功地介导了MDR1基因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 ,为后续的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 ,双基因转导组和单基因转导组MDR1表达差异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多药耐药基因1 肿瘤化疗 骨髓抑制 造血细胞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多药耐药基因的高效表达
7
作者 傅建新 王玮 +1 位作者 阮长耿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为研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引导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效率,利用pSXLC/pHa载体系统构建双顺反予载体pHa-IRES-MDR1(HaiMDR)。其中的MDR1基因翻译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控制。通过脂质体法将载体HaiMDR转染入单嗜性包装细胞GP+E8... 为研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引导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效率,利用pSXLC/pHa载体系统构建双顺反予载体pHa-IRES-MDR1(HaiMDR)。其中的MDR1基因翻译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控制。通过脂质体法将载体HaiMDR转染入单嗜性包装细胞GP+E86而得到滴度2.0×10^5CFU/ml的病毒;用单嗜性病毒重复感染GP+env Am12细胞获得滴度约6.5×10^5CFU/ml的双嗜性病毒生产细胞,并命名为Am12/HaiMDR。两种病毒生产细胞均具经典MDR表型,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两者对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和紫杉醇产生15—358倍耐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在两种生产细胞均证实有外源性MDR1基因的整合和转录。但同时也发现有异常剪接的转录本存在。利用P-糖蛋白(P-g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UIC2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种耐药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P-gp。因而,MDR1基因可在IRES控制下以帽非依赖性方式进行有效表达,其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有两种用途:在癌症患者化疗后用于保护干/祖细胞,或在双顺反子载体中作为体内显性选择性标志用于共表达治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多药耐药基因 基因转移 基因表达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连接两个独立表达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双表达载体(英文)
8
作者 张燕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序列连接鼠 TGF-β1 和 PL P- Ig 2基因 ,构建重组腺病毒双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别从 Con 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和 WT- 1杂交瘤细胞抽提总 RNA,克隆鼠 TGF- β1 基因和 Ig重链Fc基... 目的 :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序列连接鼠 TGF-β1 和 PL P- Ig 2基因 ,构建重组腺病毒双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别从 Con 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和 WT- 1杂交瘤细胞抽提总 RNA,克隆鼠 TGF- β1 基因和 Ig重链Fc基因 ;将编码 PL P1 39- 1 51 的 DNA与信号肽设计在引物上 ,经过 2次克隆 ,形成 PL P- Ig。与 TGF-β1 以 IRES序列相连接后 ,经穿梭载体与可调控性腺病毒载体骨架连接 ,鉴定后在 HEK2 93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后 ,采用 EL ISA方法鉴定 TGF- β1基因的表达 ;Western印迹鉴定 PL P- Ig的表达。 结果 :该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经测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等鉴定 ,与预期结果一致 ;病毒感染细胞分别经 EL ISA和 Western印迹检测后证实 TGF-β1 和 PL P- Ig得到了独立表达。结论 :构建的可调控性鼠 TGF-β1 和 PL P- Ig重组腺病毒双表达载体的独立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序列 基因表达 重组腺病毒 载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激活因子1(ATF1)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鉴定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琪 高文青 +1 位作者 朱瑞宇 金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7-943,共7页
蛋白质翻译起始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依赖帽结构的翻译,另一种是依赖5'非翻译区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在后一种方式中,在某些IRES反式作用因子,如La蛋白、多聚嘧啶串结合蛋白1等的参与下,直接招募核糖体小亚基到mRNA的翻译起... 蛋白质翻译起始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依赖帽结构的翻译,另一种是依赖5'非翻译区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在后一种方式中,在某些IRES反式作用因子,如La蛋白、多聚嘧啶串结合蛋白1等的参与下,直接招募核糖体小亚基到mRNA的翻译起始位点,启始翻译.研究发现,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周期进程、凋亡和压力调控的相关蛋白中通常含有IRES元件.基于功能,我们提出假说:转录激活因子1(ATF1)的5'-UTR可能具有IRES活性.为验证假说,首先构建了含全长ATF1 5'-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质粒转染结合报告酶活性分析显示,ATF1 5'-UTR在Bel7402、HCT-8和HEK293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IRES活性;而此IRES活性与5'-UTR中的隐藏启动子无关.同时还发现,ATF1 5'-UTR在NIH3T3细胞中却没有IRES活性.与此结果相一致,Western印迹检测ATF1在这几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显示,Bel7402、HCT-8和HEK293中ATF1蛋白质表达水平较高,而在NIH3T3中却极低.ATF1 5'-UTR的系列5'-删除突变及报告酶分析证明,ATF1 5'-UTR的完整性对其IRES活性大小发挥重要作用;其中5'端的204 bp序列对其IRES活性贡献较大.RNA-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揭示,ATF1 5'-UTR可与La和PTBP1蛋白结合;抑制La和PTBP1蛋白质的表达,并可减低HEK293细胞中ATF1蛋白质表达水平.这些结果提示,La和PTBP1蛋白(两种ITAFs)为ATF1 5'-UTR发挥IRES活性所必需.总之,上述结果证明,ATF1 5'-UTR具有IRES活性,其活性发挥依赖与La和PTBP1蛋白的结合.上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La和PTBP1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对ATF1 IRES调控机制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因子1(ATF1) 5'-非编码区(5'-UTR)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IRES反式作用因子(ITA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调控多种癌细胞系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的翻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文青 李琪 +2 位作者 陈蕴 朱瑞宇 金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8,共9页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 typ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促进肠癌细胞增殖,并具有致瘤的潜能。然而,对于CDX2翻译水平的调控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转染及报告酶活性分析结果,首次证明CDX2 5'非翻译区(5'unt...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 typ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促进肠癌细胞增殖,并具有致瘤的潜能。然而,对于CDX2翻译水平的调控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转染及报告酶活性分析结果,首次证明CDX2 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存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并通过IRES在HEK293细胞以及肝癌、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细胞株中介导翻译起始。IRES介导的翻译机制与经典的帽依赖翻译途径(cap-dependent translation)不同,在一些IRES反式作用因子(IRES trans-acting factors,ITAFs)的作用下,不需要帽状结构,IRES可以直接招募核糖体小亚基,起始翻译。同时,肿瘤细胞内IRES介导的翻译方式可能是引起蛋白质异常表达的原因之一。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DX2在4种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发现CDX2的IRES活性与其在肿瘤细胞中蛋白质表达量正相关,其活性在耐药型卵巢肿瘤细胞株中最高。此外,CDX2 IRES元件的5'端截短及报告酶活性分析证明,CDX2 5'-UTR的活性中心位于68~147碱基之间,而位于5'末端的67个碱基形成一个远端茎环,抑制全长IRES的活性。定点突变68~147活性区域的实验结果揭示,3个茎环结构域(68GCCGGC73,88GCCAG92和114CUCUG118)是IRES元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述结果证明,CDX2 5'-UTR具有IRES活性,其活性依赖于二级茎环结构。因此,可以针对特殊的茎环结构域进行研究,使之成为肿瘤药物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5'非编码区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结构域Ⅲ中连接点的位置对其三级结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俊红 孙文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7-942,共6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含有一个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该位点是一段高度保守序列,坐落于mRNA的5'-非翻译区域(5'-UTR).目前,对IRES的三级结构及相关功能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显影技术,研究在不同离... 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含有一个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该位点是一段高度保守序列,坐落于mRNA的5'-非翻译区域(5'-UTR).目前,对IRES的三级结构及相关功能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显影技术,研究在不同离子浓度、不同RNA浓度条件下,IRES结构域Ⅲ的连接点(junction)在不同位置时对结构域Ⅲ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结构域Ⅱ与结构域Ⅲ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HCV的IRES结构域Ⅲ连接点位置对结构域Ⅲ的形成至关重要,连接点位置不同,则结构域Ⅲ形成的结构不同.因此,在HCV的疫苗和相关药物设计中,可以针对结构域Ⅲ连接点进行研究,使之成为疫苗或药物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RNA的三级结构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放射显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调控细胞血清饥饿应激条件下PRDM13的翻译
12
作者 马文囡 丁鹏鹏 +3 位作者 陶义芬 陈蕴 朱瑞宇 金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3,共8页
PRDM13是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家族中的一员,其在细胞分化、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PRDM13基因侧翼序列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PRDM13是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家族中的一员,其在细胞分化、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PRDM13基因侧翼序列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及其功能所知甚少。本研究对PRDM13 5'端的非翻译区(5'UTR)进行IRES结构与功能分析,探索其在细胞血清饥饿应激条件下对PRDM13翻译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血清饥饿的条件下,肝癌细胞Bel7402/WT中PRDM13的蛋白质水平增加,但是其mRNA水平基本没有变化。将PRDM13 5'UTR的序列插入双顺反子的报告载体(pRL-FL)中,并且将构建的载体(pRL-PRDM13-FL)转染进细胞中,结果显示,PRDM13 5'UTR含有IRES,且发现PRDM13 5'UTR中的105 nt(53~157)对其IRES的功能至关重要。在帽依赖的翻译(cap-dependent translation)机制被抑制时,IRES这种机制可有效维持PRDM13蛋白合成。本研究提供了在细胞压力条件下调节PRDM13蛋白合成的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翻译 细胞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2(ESR2) mRNA 5'非翻译区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活性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柳柳 黄方婷 +2 位作者 张旭燕 朱瑞宇 金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2-631,共10页
真核生物除了传统的帽依赖型翻译机制外,还存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介导的翻译机制。雌激素受体2(estrogen receptor 2,ESR2)是雌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的蛋白质在许多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E... 真核生物除了传统的帽依赖型翻译机制外,还存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介导的翻译机制。雌激素受体2(estrogen receptor 2,ESR2)是雌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的蛋白质在许多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ESR2蛋白的异常表达会导致众多肿瘤的发生,但其蛋白质翻译水平的调控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研究发现,在药物刺激的条件下,乳腺癌细胞MCF7/WT中ESR2蛋白的表达提高,但是其转录水平基本未见发生改变。猜测ESR2 mRNA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具有IRES活性。为了验证ESR2 mRNA 5'UTR是否具有IRES元件,将ESR2 mRNA 5'UTR插入到双顺反子报告基因载体(pRF)中,构建pRL-ESR2-FL重组质粒载体,将其瞬时转染到HEK293细胞。结果发现,ESR2 mRNA 5'UTR有假定的IRES活性。并且通过3个排除实验验证了ESR2 IRES活性与其5'UTR中的内部潜在启动子(P<0.0001)、内部剪切位点以及核糖体通读无关。进一步对其序列进行截短研究发现,ESR2 IRES活性发挥的关键区域是3'端的439~468 nt,且ESR2 IRES最大活性的发挥依赖于5'UTR序列的完整性。并且发现,ESR2 IRES活性的发挥不但需要特定的一级核酸序列,还要有稳定的二级茎环结构。此研究有望为ESR2蛋白调控的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2 5'非翻译区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SB mRNA 5′非翻译区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晶 孙柳柳 +4 位作者 马文囡 陶义芬 陈蕴 朱瑞宇 金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48,共8页
研究FOSB基因侧翼序列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me entry site,IRES),进而探究其生理功能。作者利用双顺反子报告载体(pRL-FL),构建检测质粒(pRL-FOSB-FL),并将其转染到人胚肾细胞HEK293和4种癌细胞中,检测FOSB mRNA ... 研究FOSB基因侧翼序列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me entry site,IRES),进而探究其生理功能。作者利用双顺反子报告载体(pRL-FL),构建检测质粒(pRL-FOSB-FL),并将其转染到人胚肾细胞HEK293和4种癌细胞中,检测FOSB mRNA 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IRES活性并通过逐步截断探索其活性中心,最后对肝癌细胞Bel-7402进行药物(紫杉醇和顺铂)刺激。报告载体的结果显示,FOSB mRNA 5′UTR具有IRES活性,且在不同细胞中FOSB IRES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卵巢癌细胞A2780/WT细胞中FOSB IRES活性较高。序列截断发现,FOSB mRNA 5′UTR中的160nt(-376到-217)对其IRES的功能至关重要.在肝癌细胞中,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其IRES活性逐渐增加,尤其在紫杉醇刺激下活性增加更为明显。本研究发现的FOSB基因的这些特性为研究FOSB在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族体B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5′非翻译区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MYCBP2促进膀胱癌淋巴管癌栓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戴胤 李秋燕 陈长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9-1148,共10页
目的探讨在淋巴转移阳性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 MYCBP2在增强膀胱癌细胞黏附能力介导淋巴管癌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临床相关性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在淋巴转移阳性膀胱癌组... 目的探讨在淋巴转移阳性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 MYCBP2在增强膀胱癌细胞黏附能力介导淋巴管癌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临床相关性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在淋巴转移阳性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的circRNA,并进一步通过扩大临床样本验证其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ircBank生物信息网站预测其编码能力,免疫共沉淀结合银染实验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编码短肽。通过RNA pulldown、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B实验探究circMYCBP2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亚基H(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H,EIF3H)相互作用介导翻译及调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转录,进而促进脉管癌栓形成的分子机制。接着通过在体外构建过表达和敲低circMYCBP2的膀胱癌细胞,结合跨内皮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验证circMYCBP2编码的短肽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高通量测序和临床大样本实验分析证实circMYCBP2在淋巴转移阳性的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circMYCBP2能显著促进膀胱癌细胞跨越淋巴管内皮细胞。机制上,circMYCBP2通过IRES依赖机制结合EIF3H编码MYCBP2-227aa,过表达MYCBP2-227aa后VCAM-1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稳定性增加,进而增强UM-UC-3细胞侵袭能力。结论circMYCBP2通过EIF3H介导的IRES依赖翻译机制编码短肽MYCBP2-227aa,该短肽的表达影响VCAM-1的表达水平和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充分阐述了circMYCBP2在淋巴管癌栓形成及淋巴转移中发挥的重要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膀胱癌的早期淋巴转移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淋巴管癌栓 circRNA翻译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mRNA应激状态下的帽-非依赖性翻译
16
作者 刘子昂 金焰 吴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在真核生物中,mRNA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其中,翻译的起始阶段最为重要且复杂,它决定了mRNA能否被有效翻译成蛋白质。根据翻译起始机制的不同,真核生物mRNA翻译可以分为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和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当外部... 在真核生物中,mRNA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其中,翻译的起始阶段最为重要且复杂,它决定了mRNA能否被有效翻译成蛋白质。根据翻译起始机制的不同,真核生物mRNA翻译可以分为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和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当外部环境的刺激或细胞自身的改变使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传统的帽-依赖性翻译被抑制或下调,替代机制帽-非依赖性翻译得以启动,以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真核生物在应激状态下为了维持蛋白质合成的需求,采用多种翻译起始机制来实现帽-非依赖性翻译。其中较常见的是IRES(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m6A修饰和CITE(cap-independent translation enhancer)所启动的翻译。这些机制允许核糖体在mRNA的特殊区域内部进行启动,而不依赖于传统的m7G帽结构。通过这些机制,真核生物可以在应激状态下仍然进行蛋白质合成,以满足细胞的需要。本文在总结传统帽-依赖性翻译研究进展基础上,着重介绍IRES、m6A和CITE所启动的帽-非依赖性翻译,为更好地探索细胞应激状态下的翻译机制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翻译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mRNA 帽-非依赖性翻译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N6-甲基腺苷 帽-非依赖性翻译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编码蛋白质在胃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江杰 罗再 +2 位作者 张昊亮 裘正军 黄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连续、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单链RNA,生成机制与线性RNA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研究已发现部分CircRNA可以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N6-甲基腺苷和滚环翻译等非帽依赖性蛋白翻译机制来编码蛋白质,且编码的蛋白质...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连续、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单链RNA,生成机制与线性RNA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研究已发现部分CircRNA可以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N6-甲基腺苷和滚环翻译等非帽依赖性蛋白翻译机制来编码蛋白质,且编码的蛋白质可进一步通过蛋白诱饵或其他作用机制来调控同源线性蛋白质或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参与肿瘤生长增殖、侵袭转移和免疫调节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通过阐明编码CircRNA产生的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蛋白质 蛋白诱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IRES介导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2
18
作者 饶林 詹林盛 +1 位作者 彭剑淳 王全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HCVIRES为靶位 ,应用T7RNA多聚酶体外转录合成了 5条小干扰RNA(siRNA) .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CVIRES介导萤光素酶表达的转基因细胞 (HepG2 .970 6 )中 ,通过测定萤光素酶的量 ,评价T7siRNA对HCV介导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 以HCVIRES为靶位 ,应用T7RNA多聚酶体外转录合成了 5条小干扰RNA(siRNA) .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CVIRES介导萤光素酶表达的转基因细胞 (HepG2 .970 6 )中 ,通过测定萤光素酶的量 ,评价T7siRNA对HCV介导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 5条T7siRNAs ,均能特异性地抑制萤光素酶基因的表达 ,抑制率分别为 94 31%、80 0 1%、78 0 1%、80 33%、85 6 4% ,其中以靶向HCVIRES第二茎环结构的T7siRNA1抑制率最高 ,且对HCV基因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随T7siRNA1量的增加 ,抑制率逐渐增强 .siRNA抑制HCV基因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改变其中 1个核苷酸即无显著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T7 siRNA 萤光素酶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于5′端非编码区高级结构的真核生物mRNA翻译调控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光创 秦宜德 +1 位作者 伯晓晨 王升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1-887,共7页
翻译水平的调控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真核基因的翻译依赖于RNA5′端非编码区的结构元件.一些小结构元件,如铁离子反应元件,具有1个茎环结构,由铁离子介导控制转铁蛋白的翻译.核糖开关通过结合特定代谢分... 翻译水平的调控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真核基因的翻译依赖于RNA5′端非编码区的结构元件.一些小结构元件,如铁离子反应元件,具有1个茎环结构,由铁离子介导控制转铁蛋白的翻译.核糖开关通过结合特定代谢分子在2种结构状态下切换,调控可变剪接和翻译起始.另1个高度结构化的mRNA元件是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通过富集核糖体和起始因子促进基因的表达.本文综述了依赖于小结构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和核糖开关的真核基因翻译起始调控相应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的前景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也作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区 翻译调控 核糖开关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IRES的BMP_2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海波 安洪 +2 位作者 蒋电明 刘建伟 周亚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 :构建携带有BMP2 基因的pIRES2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 ,为BMP2 在体内外表达及蛋白定位提供标记。方法 :酶切 pCDAN3.1-BMP2 质粒 ,获得BMP2 cDNA片段并亚克隆至 pUC18载体上 ,随后用SalⅠ单酶切pUC18-BMP2 ,再次获得BMP2 cDNA ,... 目的 :构建携带有BMP2 基因的pIRES2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 ,为BMP2 在体内外表达及蛋白定位提供标记。方法 :酶切 pCDAN3.1-BMP2 质粒 ,获得BMP2 cDNA片段并亚克隆至 pUC18载体上 ,随后用SalⅠ单酶切pUC18-BMP2 ,再次获得BMP2 cDNA ,同时用SalⅠ将载体 pIRES2 -EGFP线性化后去磷酸化修饰。连接二者构建重组质粒。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插入的方向。重组质粒转染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RT -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在细胞内的定位、表达及转染效率 ;结果 :重组载体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 ,并在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 pIRES2 -BMP2 -EGFP表达载体 ,为研究BM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