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 被引量:2
1
作者 庄儒耀 刘源 +1 位作者 廖丹玲 陈柳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8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MRCP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和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计算和比较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 目的探讨MRCP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和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计算和比较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结果 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6.80%(96/125)、80.80%(101/125)和84.80%(106/12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良性梗阻74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91.89%(68/74)、86.49%(64/74)和90.54%(6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恶性梗阻51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54.90%(28/51)、72.55%(37/51)和76.47%(39/51),其中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联合MRCP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P=0.022)。结论 MRCP联合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因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容积内插体部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胰腺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波 戴敏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胰腺病变 诊断性 磁共振检查技术 MRCP 内窥镜逆行 胆管系统 胆管造影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该作为常规检查吗?
3
作者 张雪飞(摘译) 郭庆兰(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心内膜炎患者,许多心血管外科医师更愿意推迟或避免进行必要的瓣膜手术,因为手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由于心内膜炎患者的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异常很常见,这对于具有紧急瓣膜手术指征的患者是个严重问题。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血管外科 核磁共振成像 瓣膜手术 常规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手术指征 不良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研究人员称核磁共振耽误乳癌治疗
4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450-2450,共1页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说,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往往会延误治疗达数周之久,与只接受乳房X光检查者相比,接受MRI检查的患者最终切除乳房的风险更大。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研究人员 延误治疗 乳癌 乳腺癌患者 MRI检查 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耽误乳癌治疗
5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477-2477,共1页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延误治疗 乳癌 乳腺癌患者 MRI检查 研究人员 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的结果:MR胆管成像用于医源性胆管狭窄的诊断
6
作者 Yuri Sankawa Stuttgart 徐安辉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9期843-843,共1页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狭窄 胆管成像 诊断 MR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 无创性检查 良性胆管狭窄 原位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MRCP对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华 卢福兴 朱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或/和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常规行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结果:43例患者MRCP检查提示:21例发现胆总管有结石,22例检查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术中探查,22例探查发现有胆总管结石,1例术中漏诊,术后残余结石位于乳头部行ERCP检查确诊,后行EST取石术。MRCP诊断准确率为91.3%(21/23)。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向前 张文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4例壶腹癌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诊...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4例壶腹癌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CT、MRI、MRCP、ERCP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3.6%(81/241)、52.6%(120/228)、48.8%(40/82)、42.2%(19/45)和79.5%(120/151)。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P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虽准确性差,但简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壶腹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的诊断符合率优于B超;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与CT相比无明显差异;ERCP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准确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不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癌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诊断胆道闭锁疾病 被引量:5
9
作者 冯舒 李士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811,共4页
胆道闭锁(BA)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疾病,需通过及时的外科手术阻止肝脏进行性损害,早期诊断此病尤为重要。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影均是临床诊断常用的方法。弹性成像新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 胆道闭锁(BA)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疾病,需通过及时的外科手术阻止肝脏进行性损害,早期诊断此病尤为重要。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影均是临床诊断常用的方法。弹性成像新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病变超声、CT及MRI检查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沛霖 王海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13-716,共4页
椎基动脉病变多种多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需通过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其进行诊断。近年来,超声、计算机断层影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日臻完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然而,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与缺陷,通过了解... 椎基动脉病变多种多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需通过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其进行诊断。近年来,超声、计算机断层影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日臻完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然而,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与缺陷,通过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优缺点,并合理搭配使用,能使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超声波检查 计算机断层影像 核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诗琳 李成林 崔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85-486,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有效控制乳腺癌发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凶此,加强二级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对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具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有效控制乳腺癌发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凶此,加强二级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对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为此奠定了基础。目前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层出不穷,包括乳腺X摄片(MG)、高频B超、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正发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等。本文对各种检查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特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技术 早期乳腺癌 影像学检查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计算机辅助诊断 早期诊断 年轻化趋势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乳腺钼靶X线及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园 李香营 +3 位作者 陈建强 李海珍 梁其洲 符水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1877-188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及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IDPC)中的诊断价值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9年6月接受钼靶X线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IDPC患者,分析其影像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对IDPC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及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IDPC)中的诊断价值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9年6月接受钼靶X线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IDPC患者,分析其影像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对IDPC诊断准确率。结果:乳腺钼靶X线摄影:24例病灶呈肿块状,3例病灶呈不对称致密影伴钙化,1例病灶呈乳晕区大导管扩张,其中6例肿块的边缘可以看到短的毛刺。MRI扫描:28例病灶实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9例病灶呈囊实性肿块,囊壁见小结节,25例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MRI的诊断准确率为89.3%(25/28),钼靶X线检查准确率75.0%(21/28),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诊断准确率为96.4%,联合两种方法较单纯依靠钼靶X线诊断价值高(P=0.03)。结论:IDPC以小叶状或圆形肿块为特征,大囊肿合并小结节的管壁可能是这种癌症的一种特殊的MRI表现,联合乳腺钼靶X线及MRI可进一步提高IDPC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乳头状癌 乳腺钼靶X光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剂量与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红霞 刘亚玲 +1 位作者 于秋红 薛连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不同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DEACMP患者68例分成HBOT 30次组和HBOT 60次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5 d、70 d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同时进行脑部MRI+Flair...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不同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DEACMP患者68例分成HBOT 30次组和HBOT 60次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5 d、70 d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同时进行脑部MRI+Flair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后70 d时,HBOT 60次组患者MMSE评分基本恢复正常,显著高于HBOT 30次组。脑核磁T2和Flair序列影像显示大脑半卵圆区和脑室周围区呈弥漫性高信号改变,HBOT后有所改善。结论 HBOT对DEACMP具有明显疗效,在患者发病早期开始连续60次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胰腺癌诊治进展及微创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艳涛 许东奎 +1 位作者 赵平 王成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00-401,41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胰腺癌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内镜超声 核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敏 石喻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1-523,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所引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AIP在临床上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难以鉴别,激素冲击疗法的治疗时期直接影响AIP的预后效果,...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所引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AIP在临床上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难以鉴别,激素冲击疗法的治疗时期直接影响AIP的预后效果,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患者预后极为重要。近年来,无创性影像检查手段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AIP影像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同患Leigh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琰 曹丽华 +3 位作者 庞保东 吴家骅 刘寅 王晓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同胞同患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SYNDROME 线粒体脑肌病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症状 遗传学检测 病理检查 诊断比较 临床医师 姐妹同患 检查结果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膜间皮瘤脑转移1例报告
17
作者 刘敏 刘百龙 +1 位作者 王利波 董丽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4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体检发现胸膜肿物1年半,头晕头痛9d,头部核磁共振成像发现多发占位,于2010年11月8日收入本科。入院前1年半因体检行胸部CT时发现右肺胸膜下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无任何症状,未行进一步诊治。CT...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体检发现胸膜肿物1年半,头晕头痛9d,头部核磁共振成像发现多发占位,于2010年11月8日收入本科。入院前1年半因体检行胸部CT时发现右肺胸膜下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无任何症状,未行进一步诊治。CT检查3个月后出现右季肋部不适,行胸膜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膜间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脑转移 核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密度 临床资料 胸部CT CT检查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并发广泛皮下气肿1例
18
作者 吴锋 刘姗 +3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张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结石。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皮下气肿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总管下段结石 并发 慢性支气管炎 上腹胀痛 入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中耳乳突炎4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小平 王英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隐蔽性中耳乳突炎 手术治疗 核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怡文 张学俭 +1 位作者 王利群 吉爱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72-2173,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患者先行MSCT及MRCP检查,后行ERCP检查,将三者结果对照。结果:MRCP和ERCP对胆系结石、胆管内肿瘤和胆管炎性...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患者先行MSCT及MRCP检查,后行ERCP检查,将三者结果对照。结果:MRCP和ERCP对胆系结石、胆管内肿瘤和胆管炎性狭窄症诊断符合率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及MSCT对乳头部肿瘤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符合率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MSCT对胰头癌诊断符合率高,与MRCP和ERCP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不同,联合应用不同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MRCP检查 梗阻性黄疸 MSCT 病因诊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