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8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温三轴渗流核磁共振成像的人工冻结软土水分迁移及压融演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周洁 周华德 石振明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发设计的低温三轴多相渗流核磁共振(MRI)测试成像分析系统,系统开展了渗流作用下人工冻结黏土及砂质粉土的水分迁移及压融试验。分析了冻结与渗流耦合作用下软土内部渗流通道的发展规律及未冻水含量变化,得到了压融过程中冰... 利用自行研发设计的低温三轴多相渗流核磁共振(MRI)测试成像分析系统,系统开展了渗流作用下人工冻结黏土及砂质粉土的水分迁移及压融试验。分析了冻结与渗流耦合作用下软土内部渗流通道的发展规律及未冻水含量变化,得到了压融过程中冰的演化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渗流作用导致冻结黏土存在不均匀的渗流通道,集中于渗流出口,而砂质粉土形成了较为均匀的渗流通道;在冻结及渗流耦合作用下,土体内部未冻水含量逐渐减少,-30℃时黏土及砂质粉土的未冻水含量相比于室温分别降低了40%,93%;压融作用导致冰逐渐转化为水,黏土内部未冻水含量增加。该测试系统推动了冻土测试技术的发展,为冻土地区或人工冻结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三轴核磁共振成像 人工冻结 水分迁移 渗流 压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生理生化指标探究紧身装备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干预效果
2
作者 秦淼 杨梓栋 陈彩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2-280,共9页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生理生化指标探究紧身装备对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干预效果。方法:7名健康成年男性参与随机交叉实验,每位受试者在两次实验中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即控制组(control...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生理生化指标探究紧身装备对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干预效果。方法:7名健康成年男性参与随机交叉实验,每位受试者在两次实验中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即控制组(control group,Con)处理和紧身组(compression sleeve group,Cs)处理。Con组受试者在运动中和随后的24 h内穿着宽松服装,Cs组受试者则穿着全腿紧身腿套。第一次实验,Con组与Cs组受试者通过20次×4组,总共80次跳深运动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并在基线期、运动后0 h、24 h、48 h四个时间点测量肌肉酸痛、伸膝肌群等速力矩峰值、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在基线期与运动后24 h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测量两组受试者双侧大腿股四头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l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值及特征值(λ1、λ2、λ3)。第一次实验结束后,安排7天作为洗脱期,以消除前一次实验的影响。第二次实验,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另一种实验处理,即原Con组受试者接受Cs组处理,在运动中及随后24 h穿着全腿紧身腿套;而原Cs组受试者则接受Con组处理,在运动中及随后24 h穿着宽松服装。第二次实验内容与第一次实验完全一致。结果: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显著(P<0.01),Cs组肌肉酸痛感在运动后三个时间点均低于Con组(P<0.01)。伸膝肌群等速力矩峰值时间与组别主效应不显著(P>0.05)。血清酶活性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P<0.05),Cs组在运动后24 h和48 h的CK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Cs组LDH活性在运动后0 h、24 h显著低于Con组(P<0.05),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运动后24 h Cs组股四头肌λ2(P<0.05)、λ3(P<0.05)、RD(P<0.01)值显著低于Con组,而FA值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在运动中及恢复期持续24 h穿着紧身装备可抑制DOMS后血清CK和LDH活性的升高,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提示紧身装备可能通过恢复期持续对机体施加压力限制局部水肿的发展从而干预延迟性肌肉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紧身装备 扩散张量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股四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炎症性肠病患者核磁共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凡珺 潘星辰 佟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1-548,共8页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和炎症性肠病(IBD)是临床上常见的2种胃肠道疾病。FGID是一组非结构性改变的胃肠功能障碍,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较为常见;IBD是一组具有明确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2种亚型。近年来,FGID和IBD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复发率,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神和心理状态异常等神经系统异常在FGID及IB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与精神疾病的共病现象来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沟通存在异常,脑-肠轴学说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若采用可量化的评估手段筛查和识别与FGID和IBD密切相关的关键脑区,并基于脑-肠轴学说对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联合用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已为医生理解FGID和IBD神经系统变化提供了初步成果,但尚缺乏基于脑-肠轴神经影像学研究在胃肠道疾病中应用的系统性评价。本文就FGID和IBD患者的脑结构与脑功能改变和基于神经影像学分析脑-肠轴学说在FGID及IBD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未来基于脑-肠轴推动FGID和IBD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 脑-肠轴 核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增强颞下颌关节疼痛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4
作者 孙一丹 杨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焦虑情绪刺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疼痛活动期患者30例,对其给予从国际情感图片系统...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焦虑情绪刺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疼痛活动期患者30例,对其给予从国际情感图片系统中选取的负性情绪图片和中性情绪图片组成的任务程序进行焦虑情绪刺激,并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FSL 5.0.6软件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处理找出激活的脑区。分别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记录受试者焦虑刺激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并使用SPSS 20.0软件对焦虑刺激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受试者焦虑程度显著增加(P<0.001),并且疼痛程度加重(P<0.001);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疼痛程度随着负性情绪图片的不断刺激而加重,随着中性情绪图片的出现而缓解。在刺激过程中,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杏仁核、海马、前扣带回、丘脑、枕叶皮层和岛叶;去除中性对照情绪后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枕叶皮层、前扣带回和杏仁核。结论·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受到焦虑情绪刺激后,疼痛程度显著增强。并且受试者以海马为中心的痛觉过敏通路相关脑区和痛及情绪调节网络相关的丘脑-边缘系统功能脑区存在显著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焦虑情绪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磁共振代谢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虹全 申楠茜 +8 位作者 李元昊 丁玉洁 谢彦 阎肃 李诗卉 李葭 张归玲 梁爽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9-1285,共7页
常规的1H-MRI依赖于1H在人体内的丰富含量与广泛分布可提供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其他非氢质子核素如钠(23 Na)、磷(31 P)、氘(2H)等多核在监测生命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高场多核MRI的发展为医学影像... 常规的1H-MRI依赖于1H在人体内的丰富含量与广泛分布可提供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其他非氢质子核素如钠(23 Na)、磷(31 P)、氘(2H)等多核在监测生命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高场多核MRI的发展为医学影像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31 P-MRS是最适用于无创检测能量代谢和磷脂代谢的方法,可进行生化反应速率和代谢通量定量以及磷酸化水平测量。23 Na成像可以检测活体组织中的钠分布,提供细胞完整性、钠钾ATP酶活性等重要信息。2H是1H的稳定同位素,其标记化合物可参与1H化合物相同的代谢通路,不仅能定量葡萄糖摄取率,还能对糖代谢通路的多种下游产物进行可视化和精准定量。多核MRS/MRI能对常规的1H-MRI提供补充的病理生理学信息,对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检测、治疗决策、疗效评估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旨在对近年多核磁共振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核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矩阵的核磁共振MRI切面成像实时算法研究
6
作者 何英 张自宾 +1 位作者 纪立伟 何福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90-93,共4页
以核磁共振成像中的任意位置切面视频成像处理问题为例 ,讨论了以三维矩阵数值运算与逻辑运算为基础的成像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数学模型和编程实现方法 ,并着重分析了在解决实时性要求与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的矛盾时所引入的子矩阵分解算... 以核磁共振成像中的任意位置切面视频成像处理问题为例 ,讨论了以三维矩阵数值运算与逻辑运算为基础的成像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数学模型和编程实现方法 ,并着重分析了在解决实时性要求与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的矛盾时所引入的子矩阵分解算法 ,该算法的应用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节省了程序运行时所需的存储空间 ,也减少了人为介入因素 ,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可视化 三维矩阵 算法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豆含油率检测与判别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宇 赵亚楠 +1 位作者 赵健翔 宋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大豆含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榨油与育种结果。为探究大豆含油率的最佳检测方法与构建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该研究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以国标法为对照,利用LF-NMR波谱和LF-NMR含油... 大豆含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榨油与育种结果。为探究大豆含油率的最佳检测方法与构建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该研究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以国标法为对照,利用LF-NMR波谱和LF-NMR含油含水率软件检测大豆含油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深度学习,建立大豆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引入低场二维核磁共振(low fiel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2D-NMR)技术,定性分析一维波谱中信号重叠无法区分组分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LF-NMR含油含水率软件能快速准确检测大豆含油率,T1-T2二维核磁图谱成功解决了自由水和油信号重叠问题。利用U-net++深度学习模型对MRI成像的矢状面、冠状面、横截面以及三面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其中横截面评价指标与其他数据集相比更优,语义分割部分中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约0.9058,全局准确率0.9980,训练后的模型能够将MRI图像识别并分割,快速判别大豆含油率高低。试验证明,LF-NMR及MRI能够快速无损掌握大豆含油率信息,为大豆的高油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低场二维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大豆含油率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胡萝卜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传递 被引量:48
8
作者 徐建国 徐刚 +3 位作者 张绪坤 顾震 张森旺 李华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1-276,F0003,共7页
为可视化果蔬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传递现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研究了圆柱状胡萝卜40、70℃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传递过程,获得了物料收缩状态下水分廓线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燥过程中,... 为可视化果蔬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传递现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研究了圆柱状胡萝卜40、70℃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传递过程,获得了物料收缩状态下水分廓线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燥过程中,胡萝卜样品的水分廓线沿径向、轴向同时向中心不规则收缩,其内部的水分传递是一个多维、非稳态传递过程,并具有non-Fickian传递特征;干燥初始,水分梯度在物料表面迅速形成。随着干燥的进行,物料干基含水率低于7.33kg/kg时,其湿区直径收缩比率大于实测直径收缩比率,表面成为"干区",干湿界面退缩到物料内部。圆柱状胡萝卜的热风干燥过程可以用Henderson-Pabis模型进行描述,所建水分传递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70℃干燥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7.69%,出现在干燥最后阶段,其他时刻相对误差低于4%;物料中心层水分传递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40℃干燥试验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为干燥工艺的选择以及物料收缩状态下水分传递过程的理论模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水分 干燥 水分廓线 水分传递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在面团形成过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林向阳 陈卫江 +3 位作者 何承云 阮榕生 朱榕璧 张锦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7,共5页
面团的形成是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制品的品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能直观、快速、精确地反映和体现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 面团的形成是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制品的品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能直观、快速、精确地反映和体现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观察面团面筋网络的形成和破坏过程,采用多成分模型分析质子弛豫曲线,将面团中的水分划分为三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分别为T21、T22和T23。随着和面时间的延长,面团的他值和质子信号幅度(A)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面团的NMR弛豫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面团形成过程的所体现的MR图像对指导和评价工业化面团形成所需要的最佳搅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当中速搅拌,水分添加量为面粉的45%,其水温为30℃时,低筋粉的和面时间为15~25min,其面团的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团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 搅拌时间 水分的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研究面粉吸水率及其形成过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卫江 林向阳 +3 位作者 阮榕生 王娜 朱榕璧 张锦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利用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研究了面筋含量、含水量、添加物、搅拌与面团中水的状态之间的关系。水分状态的测定使用自旋-晶格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1和T2)。在面团搅拌过程中,在初期T2*和相应的质子密度值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 利用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研究了面筋含量、含水量、添加物、搅拌与面团中水的状态之间的关系。水分状态的测定使用自旋-晶格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1和T2)。在面团搅拌过程中,在初期T2*和相应的质子密度值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说明自由水加入到面粉中后迅速与面粉中的蛋白以及其他成分发生了水合作用。T2*与搅拌时间的曲线体现了面团的这个搅拌过程,从中可以直观的得到面团的最佳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受水分含量的影响,并且不同面筋含量的面粉搅拌稳定时间也不相同。面筋含量与搅拌时间成才正比。高温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并且影响面团中水分的流动性。通过低、中、高三种不同面筋含量面粉吸水率与NMR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关系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T1以及T1幅度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面筋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得到了T1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不同面筋含量面粉的最佳吸水量:湿面筋含量25.4%面粉的吸水量为55.0%;湿面筋含量30.4%面粉的吸水量为57.5%;湿面筋含量35.8%面粉的吸水量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技术 面团 吸水率 搅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对海参复水过程水分状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文杰 薛长湖 +2 位作者 丛海花 贾敏 王兆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90-93,共4页
采用低场核磁(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海参中的水分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测量不同复水时间以及高温蒸煮处理后海参的横向弛豫时间T2。通过T1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复水海参体内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参复... 采用低场核磁(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海参中的水分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测量不同复水时间以及高温蒸煮处理后海参的横向弛豫时间T2。通过T1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复水海参体内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参复水过程初期随着复水时间延长,海参体内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含量增加,水分自由度增加;高温蒸煮使复水海参体内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都减少,随着复水时间增加,自由水含量增加,但不易流动水含量变化不显著。低场核磁技术为海参复水加工过程中物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低场核磁 核磁共振成像 水分 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水果轻微损伤识别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水琴 商德胜 +1 位作者 应义斌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以鸭梨为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获得轻微损伤鸭梨冠状面图像,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图像预处理,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目标区域,并提取鸭梨层切面边界,最后采用角点检测方法检测鸭梨是否有轻微损伤。实验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水... 以鸭梨为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获得轻微损伤鸭梨冠状面图像,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图像预处理,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目标区域,并提取鸭梨层切面边界,最后采用角点检测方法检测鸭梨是否有轻微损伤。实验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水果轻微损伤的检测精度达92.1%,对正常和畸形水果的检测精度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 核磁共振成像 无损检测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油运移过程中含油饱和度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波 侯平 +1 位作者 王为民 罗晓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玻璃珠填装管状模型与河砂填装管状模型内油的运移过程,测量并分析油运移路径形态特征和内部含油饱和度.原始油柱内油饱和度可达83%;路径形成油沿路径运移时,油在路径内的饱和度为40%~50%;运移完成后,在没有...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玻璃珠填装管状模型与河砂填装管状模型内油的运移过程,测量并分析油运移路径形态特征和内部含油饱和度.原始油柱内油饱和度可达83%;路径形成油沿路径运移时,油在路径内的饱和度为40%~50%;运移完成后,在没有油继续供给的条件下,原有路径收缩,宽度减小,路径内的油呈不连续状态,残余油饱和度降为20%~35%.实验装置中孔隙介质的颗粒成分对路径内的油饱和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孔隙介质 油气运移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梅 吴利忠 +3 位作者 丁小龙 姚伟武 杨世埙 李明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6-929,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确诊的20例后外侧角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分析韧带、肌腱等形态、走行、信号强度改变以及伴随征象。结果所有的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均伴有其他... 目的评价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确诊的20例后外侧角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分析韧带、肌腱等形态、走行、信号强度改变以及伴随征象。结果所有的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均伴有其他结构的损伤,尤其是交叉韧带的撕裂。MRI诊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4%、66.7%、80%;腘肌腱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85.7%、50%、75%。结论MRI是诊断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理想的检查方法。熟悉后外侧角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提高MRI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损伤 后外侧角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5
作者 夏天 陈珊珊 +1 位作者 周敏雄 汪红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针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特点,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发了14个实践项目,并联合企业研发适用于实践教学的磁共振实验设备和相关配套教材。为了克服硬件设备实验效率低的困难,开发了虚拟教学软件,不仅可以完全模拟硬件设备的全部实... 针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特点,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发了14个实践项目,并联合企业研发适用于实践教学的磁共振实验设备和相关配套教材。为了克服硬件设备实验效率低的困难,开发了虚拟教学软件,不仅可以完全模拟硬件设备的全部实验,而且可以开展高级序列的仿真成像等实验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自主讨论、实验操作的形式开展教学,结合有效的考核体系,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核磁共振波谱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梅奎 尹岭 +2 位作者 杜侃 崔向宁 郑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波谱(MRS) 脑梗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学龙 汪红志 +1 位作者 杨培强 武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27-30,共4页
为了克服现有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不能很好地满足直观实验教学需要之不足,同时为小样品小范围测试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方便,并为教学单位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采用NM I20型台式核磁共振成像仪,研究如何开展... 为了克服现有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不能很好地满足直观实验教学需要之不足,同时为小样品小范围测试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方便,并为教学单位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采用NM I20型台式核磁共振成像仪,研究如何开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实验问题。开发了涉及共振频率、脉冲序列、相位编码、加权成像、射频功放等内容的26个实验。作为教学实验设备,该成像仪备具有直观的界面以及成像过程的开放性,能使学生深入掌握核磁共振的原理、结构及其硬件系统,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教学实验 NM120型台式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白质损害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念东 周国庆 +7 位作者 张宗军 肖俊强 段立晖 任苏虹 赵文新 李华 汤兵 孙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用核磁共振(MR I)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白质损害(ILA)患者常规MR I T2加权像上脑白质损伤区和一些形似正常脑白质(NAWM)区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对34例ILA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MR I、DTI及神经... 目的:用核磁共振(MR I)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白质损害(ILA)患者常规MR I T2加权像上脑白质损伤区和一些形似正常脑白质(NAWM)区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对34例ILA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MR I、DTI及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DTI扫描时,ILA组的脑白质损伤区及NAWM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较对照组NAWM区的MD值升高,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降低;ILA组NAWM区的MD值变化和韦氏全智商及执行功能障碍相关,FA值的变化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衡量的总体认知损害相关。结论:DTI可显示ILA患者常规MR I上NAWM区的病理变化,其变化与认知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损害 认知障碍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的香梨褐变核磁共振成像无损检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水琴 应义斌 商德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41-2145,共5页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提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香梨内部褐变的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得到香梨中部冠状面图像,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图像分割和中值滤波,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目标区域,利用图像面积区域属性函数分离果核...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提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香梨内部褐变的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得到香梨中部冠状面图像,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图像分割和中值滤波,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目标区域,利用图像面积区域属性函数分离果核与褐变部分,以提取香梨褐变特征,并对误判褐变切片图像作了进一步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不同贮藏周期的正常与褐变香梨切片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4%和100%,该方法对贮藏后期(6个月)香梨的褐变识别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香梨 褐变 形态学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农产品几何模型重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建锋 何勇 +2 位作者 王南飞 吴迪 龚向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5-220,F0003,共7页
为了提高农产品数值模拟的精度,需要为其提供精确的农产品几何模型。该研究以具有不规则几何特征的农产品芒果、香蕉和苹果为试验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获取的断层切片图像,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视觉化工具函数库Visualization To... 为了提高农产品数值模拟的精度,需要为其提供精确的农产品几何模型。该研究以具有不规则几何特征的农产品芒果、香蕉和苹果为试验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获取的断层切片图像,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视觉化工具函数库Visualization Toolkit5.4(VTK),实现了其几何模型的重构。结果表明,3种农产品几何模型的体积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均小于3%,与标准方法测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研究为农产品几何模型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能为农产品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以及品质检测等提供直接的几何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无损检测 核磁共振成像 不规则形状 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