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管路的二重动力吸振器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任志英 朱怀文 +2 位作者 梁盛涛 何明圆 李振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203,共8页
核电机组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会传递到与其相连的管路中,容易发生管路失效与气体泄露等事故,传统管路减振装置因管路布置复杂,存在安装困难和减振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质量可调的二重动力吸振器(double dyn... 核电机组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会传递到与其相连的管路中,容易发生管路失效与气体泄露等事故,传统管路减振装置因管路布置复杂,存在安装困难和减振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质量可调的二重动力吸振器(doubl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简称DDVA)。首先,根据机组管路实际参数对该动力吸振器进行参数设计,通过定点理论,以位移振幅比为参考对动力吸振器不断迭代优化,确定了DDVA的最优刚度与最优阻尼;其次,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管路添加DDVA后的吸振效果,并与单个动力吸振器(singl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简称SDVA)的吸振效果进行比对;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DDVA吸振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DDVA将管路共振频率下的径向振动加速度降低了65%以上,吸振效果达到9 dB以上,这对于管路的吸振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管路 动力吸振器 二自由度 有限元分析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载荷下的核管路支架智能布置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宇翔 陈丽 +3 位作者 龙波 王艳苹 刘诗华 贾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336,共8页
当前,核电管路支架布置通过人工试算反复迭代来实现,存在劳动强度大、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三维空间核电管路支架智能布置方法。布置示例表明,所提方法可在管路的三维... 当前,核电管路支架布置通过人工试算反复迭代来实现,存在劳动强度大、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三维空间核电管路支架智能布置方法。布置示例表明,所提方法可在管路的三维全局空间内自动布置不同功能的多个支架,在满足《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设计规范的同时减小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管路 支架布置 智能布置 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