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十年如一日——记理论核物理学家徐躬耦教授
1
作者 王家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44-148,共5页
徐躬耦教授从核力研究开始,以对真理的挚诚追求和永不衰竭的斗志,将研究工作扩展到核结构、核反应和量子多体理论等方面,并将“核力的力量”作用于生活、工作实践,显现其全面、高瞻、精深、强力的特点。
关键词 理论核物理学家 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敏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2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于敏(1926年8月-2019年1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其所提出的氢弹结构被称为“于敏构型”。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 于敏(1926年8月-2019年1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其所提出的氢弹结构被称为“于敏构型”。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英雄模范人物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两弹一星 成就展 核物理学家 氢弹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她的发现,被居里夫妇称作“二战后实验室第一个重要成果”
3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何泽慧(1914~201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学家,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乳胶,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 何泽慧 核物理学家 原子弹 国际先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4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5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原子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7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三强 做国家有用之才
8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钱三强(1913年10月-1992年6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做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 钱三强(1913年10月-1992年6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做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年英雄模范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 英雄模范人物 有用之才 核物理研究 两弹一星 成就展 核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淦昌我愿以身作则
9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王淦昌(1907年5月一1998年1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 王淦昌(1907年5月一1998年1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20世纪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微子 惯性约束核聚变 实验证明 宇宙线 杜布纳 核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10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邓稼先(1924年6月—1986年7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邓稼先(1924年6月—1986年7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1987年、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科技进步奖 邓稼先 两弹一星 核物理学家 原子弹 氢弹 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1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12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卢鹤绂: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李约瑟博士曾把中国的浙江大学称为东方的剑桥。他... 卢鹤绂: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李约瑟博士曾把中国的浙江大学称为东方的剑桥。他在1945年10月27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撰文这样说:在那里(浙江大学),不但有世界第一流的地理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还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那里是东方的剑桥。文中提到的卢鹤绂,当年只有3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鹤绂 气象学家 王淦昌 副所长 李约瑟 中国科学事业 核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祖洽
13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黄祖洽,192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核反应堆和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195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原... 黄祖洽,192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核反应堆和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195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学报》 核物理学家 1950年 理论物理 大学教授 核反应堆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4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紀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紀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5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氫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氫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武器装备发展 制订与实施 核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 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科技进步奖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7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科技进步奖 朱光亚 军备控制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武器装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亚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18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核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原子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谢时代 感谢生活 感谢英雄——关于创作《生死关头》报告文学的几点感受
19
作者 王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生死关头》 创作 感谢 未成年犯管教所 感受 英雄 长篇报告文学 两弹一星 1999年 核物理学家 1998年 少儿出版社 2001年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犯罪青少年 2002年 贴近生活 现实题材 传奇人生 中国当代 出版公司 司法干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能:福祉与灾难间的艰难抉择——福岛核灾难背景下的核能格局(上篇)
20
作者 吴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3,共6页
题记:“核能有些像马戏团里的猛兽,听话时让人感到其乐无穷,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 核能 核灾难 核物理学家 马戏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