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7,62-63,共6页
即将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会议是冷战后第一次对该条约进行审议,是与会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较量,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审议会议除了审议条约的延期问题外,还将面临全面禁止核试验、对无核国家的安全保... 即将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会议是冷战后第一次对该条约进行审议,是与会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较量,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审议会议除了审议条约的延期问题外,还将面临全面禁止核试验、对无核国家的安全保证、核裁军、停止生产武器级核物质、无核区,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措施及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 条约的延期审议将面临三种选择,即无限期延长、有限期延长或几个连续时期的延长。审议作何选择并能否取得成果,有赖于缔约国各方能否作出必要的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核武器扩散 核国家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无核区 条约延期 无核国 和平利用核能 无限期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 被引量:1
2
作者 詹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9,185,共10页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国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高度重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最终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军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习惯国际法上的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祥高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否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对于探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四个非缔约国的核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是习惯国际法的编纂,因此判断条约在习惯国际...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否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对于探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四个非缔约国的核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是习惯国际法的编纂,因此判断条约在习惯国际法上的地位,包含条约是否具备成为习惯国际法的条件和是否已成为习惯国际法两个层面,即条约规则是否具备"规则创立性",以及是否符合习惯国际法的两个构成要件。依此两标准分析,条约中的和平利用核能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但由于条约本身的契约性和属于军控与裁军领域的特殊性,不扩散仍然只是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而核裁军成为习惯国际法则遥遥无期,二者仍然需要国际社会在"通例"和"法律确念"两个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核武器条约 习惯国际法 规则创立性 构成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扩散核武器——写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四次审议会议之前
4
作者 邹云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28,63,共6页
核不扩散问题举世瞩目,因它直接关系到国际安全与稳定。当前国际社会促进核裁军、消除核战争威胁的力量已成为防核扩散的主流。但是,核扩散的危险依然存在,仍然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巩固当前并不十分牢固的核不扩散体制。核国家与不结盟... 核不扩散问题举世瞩目,因它直接关系到国际安全与稳定。当前国际社会促进核裁军、消除核战争威胁的力量已成为防核扩散的主流。但是,核扩散的危险依然存在,仍然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巩固当前并不十分牢固的核不扩散体制。核国家与不结盟国家之间在核裁军、核禁试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扩散 扩散核武器条约 核裁军 核不扩散体制 缔约国 审议会 防止核扩散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国家 不结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2,共3页
1995年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下第一次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并决定《条约》延期的重大问题,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广泛的关... 1995年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下第一次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并决定《条约》延期的重大问题,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核武器 无限期延长 和平利用核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防止核扩散 “决定” 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公约 无核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核武器条约:接下来做什么? 被引量:3
6
作者 乔治.佩科维奇 孙硕 张国帅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8,158-159,共16页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器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器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器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核武器条约 扩散核武器条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劲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26-831,共6页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核不扩散体制,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扩散体制 国际原子能机构 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KUS核潜艇合作如何冲击国际核不扩散规范体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彬 李享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8,156,共27页
核潜艇合作是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核心内容。关于这一核潜艇合作项目是否有悖国际核不扩散规范体系,国际社会存在尖锐的争论。既有研究主要探讨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核潜艇合作与国际核不扩散规范的合规问题,但忽视了其对正在... 核潜艇合作是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核心内容。关于这一核潜艇合作项目是否有悖国际核不扩散规范体系,国际社会存在尖锐的争论。既有研究主要探讨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核潜艇合作与国际核不扩散规范的合规问题,但忽视了其对正在成长中的国际规范的冲击。从规范演化的角度看,违反规范的国家影响力越大,对既有规范的打击越沉重,规范退化的可能性越大。规范的正式程度越低,规范越脆弱,受到冲击后规范退化甚至衰亡的可能性也越大。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最主要的影响在于,三国利用其独特的影响力破坏了成长中的核不扩散规范。长期以来,由于已有的核潜艇合作活动都没有利用国际核不扩散规范体系中的军用核动力装置漏洞,使得规避利用该漏洞已经成为一个惯例或成长中的规范。然而,由于美英澳的核潜艇合作涉及大量武器级高浓缩铀的转让,且高调引用了军用核动力装置漏洞,这将对军用核动力装置转让、军民两用物项管制和核“突破时间”这三项成长中的核不扩散规范产生严重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核潜艇合作 扩散 成长中的国际规范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核扩散的国际法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英 王棣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1968年7月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规定了有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他国家都是"无核国家",有义务不发展、不制造核武器。但是到2005年底,世界上已有八、九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大约27000枚核弹头... 1968年7月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规定了有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他国家都是"无核国家",有义务不发展、不制造核武器。但是到2005年底,世界上已有八、九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大约27000枚核弹头,这样多的核武器足以使地球毁灭若干次。制止核扩散、维护国际安全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制约核扩散的国际法机制主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为核心。围绕着这两个核心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条约和机构。但是,这个国际法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扩散核武器条约 国际原子能机构 发展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对核不扩散机制的认知及其根源
10
作者 高新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5期27-34,共8页
尽管伊朗是首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和平利用核能的需求以及作为地区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逐,使得伊朗追求核开发的意愿极其强烈。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在战争洗礼中的独特历史体验,国际法在维护其合法权利上的苍白无力,美... 尽管伊朗是首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和平利用核能的需求以及作为地区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逐,使得伊朗追求核开发的意愿极其强烈。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在战争洗礼中的独特历史体验,国际法在维护其合法权利上的苍白无力,美国在核不扩散机制实施上出尔反尔和双重标准,使得伊朗在强力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国家内部亦存在着挑战不扩散机制的强烈动能,也使得无论是强制外交,还是有限的激励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逆转伊朗加速推进核开发的势头。伊朗对于核开发的执着追求,要求西方国家必须深刻反思伊朗挑战不扩散机制背后的深层根源,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扩散机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伊朗核问题 核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不扩散条约何去何从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国炯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6,1,共5页
举世瞩月的“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查及延长大会”即将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这是有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西方集团国家与不结盟国家之间一场政治利害关系的较量。为了向读者提供有关这方面的背景,本刊特请... 举世瞩月的“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查及延长大会”即将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这是有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西方集团国家与不结盟国家之间一场政治利害关系的较量。为了向读者提供有关这方面的背景,本刊特请参加此次大会筹备工作的林国炯先生从“联合国裁军事务中心”发来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核武器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 核武器国家 无核国 裁军 缔约国 核爆炸装置 无核区 不结盟国家 核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年:“核不扩散”与“扩散”
12
作者 沈玉麟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5-16,共2页
1968年6月12日,第23届联合国大会以95票赞成、4票反对、21票弃权通过了苏联和美国制订的《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年7月1日,苏、美、英等国同时在莫斯科、华盛顿和伦敦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 1968年6月12日,第23届联合国大会以95票赞成、4票反对、21票弃权通过了苏联和美国制订的《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年7月1日,苏、美、英等国同时在莫斯科、华盛顿和伦敦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共11条,主要内容包括: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以任何方式帮助、鼓励或促使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扩散条约 扩散核武器条约 无核国 核计划 核装置 决议草案 核国家 核弹头 俄罗斯 核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核保障制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古祖雪 丁祥高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13,共8页
核保障制度作为国际核能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的核保障条款为依据,以核保障协定范本为基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成员国或其他当事方之间的保障协定为主要内容,用以控制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法律制度。国际原子能机... 核保障制度作为国际核能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的核保障条款为依据,以核保障协定范本为基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成员国或其他当事方之间的保障协定为主要内容,用以控制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法律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国家之间在核能领域开展多边合作的有效形式,既是核保障的制度探索产物,又为核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实施提供了可资依附的常设机构。中国作为有核国家,虽然曾对核保障制度采取抵制的态度,但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增强,已经并正在为核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 扩散核武器条约 核保障制度 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会反对批准《核禁试》条约的消极后果
14
作者 宋绍松 《国际展望》 1999年第20期2-2,共1页
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同国会就是否批准加入于1996年签署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对峙告一段落。美国参议院以该条约严重破坏美国安全为由,反对批准该条约。美国国会对该条约的态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忧虑。 应该说,美国国会的... 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同国会就是否批准加入于1996年签署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对峙告一段落。美国参议院以该条约严重破坏美国安全为由,反对批准该条约。美国国会对该条约的态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忧虑。 应该说,美国国会的态度出乎国际社会的意料。核禁试条约禁止在大气、空间或地下进行核爆炸,其目的是为了遏制核武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禁试 禁止核试验条约 美国国会 消极后果 有核国家 裁军 战略武器 核武器扩散 无核国 国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与态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罡 《亚非纵横》 2006年第2期1-2,63,共2页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伊朗核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 分类 附加议定书 浓缩铀 国际社会 IAEA 与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核试验的背景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16
作者 高子川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印度核试验 印度政府 国际安全 扩散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印度人民党 巴基斯坦 中印关系 核力量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以核换和”能走多远
17
作者 姬新龙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朝鲜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和平解决 《共同声明》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核能协定何以不能及时生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慧峰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4期7-8,共2页
今年4月底,里根总统访华时草签的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为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核能技术与设备奠定了法律基础。但该协定至今尚未生效。这一协定的生效,在美国方面,还要经过下列两步程序。首先,按照美国原子能法的规定,草签的协定在... 今年4月底,里根总统访华时草签的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为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核能技术与设备奠定了法律基础。但该协定至今尚未生效。这一协定的生效,在美国方面,还要经过下列两步程序。首先,按照美国原子能法的规定,草签的协定在提交国会前,还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讨论,以说明签订该协定的理由,在协定的文本后面,要附有国务卿、核管制委员会和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署长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还要有一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署长给总统的防止核扩散的估计报告。然后再由总统签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利用核能 防止核扩散 军备控制 原子能法 扩散核武器 里根政府 法律基础 合作协定 对华政策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军控与裁军面临新挑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汉 赵青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6,62,共7页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军控与裁军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这与国际战略形势出现根本变化密切有关,对促进世界局势的进一步缓和、改善大国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由于印度率先进行核试验而面临严...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军控与裁军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这与国际战略形势出现根本变化密切有关,对促进世界局势的进一步缓和、改善大国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由于印度率先进行核试验而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舆论要求核裁军的呼声再次高涨。应该密切关注的是,各国竟相发展高新技术武器已成为军事领域的重要趋势,使国际或地区军力对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控与裁军 核武器国家 核不扩散体制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核弹头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新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问题研究》1990年第1期——第4期目录分类索引
20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问题研究 分类索引 印度 经济关系 年代 展望 目录 扩散核武器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