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抗原单克隆抗体Ki-67在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阳娟 刁庆春 +2 位作者 郝飞 叶庆佾 钟白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分类 淋巴瘤 免疫组化 核抗原单克隆抗体ki-67 图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冠状病毒SARS-CoV、229E和OC43核衣壳(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3株人冠状病毒N蛋白的抗原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丘立文 王压娣 +2 位作者 廖志勇 温坤 车小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通过制备和鉴定人冠状病毒SARS-CoV、229E和OC43核衣壳(N)蛋白单克隆抗体(mAb),观察3株人冠状病毒的N蛋白抗原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基因重组SARS-CoV、229E和OC43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 目的通过制备和鉴定人冠状病毒SARS-CoV、229E和OC43核衣壳(N)蛋白单克隆抗体(mAb),观察3株人冠状病毒的N蛋白抗原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基因重组SARS-CoV、229E和OC43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进行筛选和鉴定,同时用mAb分析3株人冠状病毒N蛋白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获得多株抗SARS-CoV、229E和OC43 N蛋白mAb杂交瘤细胞株,ELISA间接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所有的mAb仅与各自病毒的N蛋白特异性反应,而在3株人冠状病毒N蛋白抗原之间不产生免疫交叉反应。结论获得的特异性抗人冠状病毒N蛋白mAb为进一步研究3株人冠状病毒的抗原决定簇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冠状病毒 衣壳蛋白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Sm和抗RN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鉴定
3
作者 邹岳奇 刘玉翠 +4 位作者 赵晓瑜 阎静辉 陈英珠 刘建荣 静天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2-292,294,共2页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为哺乳动物细胞核的生理盐水抽提物。从广义上讲,包括10多种核抗原成分,狭义则指Sm和RNP两种,它们是由核内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测...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为哺乳动物细胞核的生理盐水抽提物。从广义上讲,包括10多种核抗原成分,狭义则指Sm和RNP两种,它们是由核内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测定抗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提取性抗原 SM RNP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蛋白和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锐 杨卫忠 +1 位作者 石松生 杨发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 检测PTEN蛋白和Ki-67(MIB-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62例星形细胞瘤中PTEN蛋白和Ki-67表达情况。结果 低分化(Ⅲ一Ⅳ级)星形细胞瘤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Ⅰ-Ⅱ级... 目的 检测PTEN蛋白和Ki-67(MIB-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62例星形细胞瘤中PTEN蛋白和Ki-67表达情况。结果 低分化(Ⅲ一Ⅳ级)星形细胞瘤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01);Ki-67蛋白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差异显著(P<0.01),且星形细胞瘤增殖指数(PI)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78,P<0.001)。结论 PTEN蛋白表达可能在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蛋白 增殖相关抗原 ki-67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核蛋白及增殖性核抗原Ki-67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5
作者 刘跃华 陈莲凤 +3 位作者 晋红中 马东来 方凯 王家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0-671,共2页
碱性核蛋白(basonuclin)是一种锌指样蛋白,在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核中表达,Ki-67是一种增殖性核抗原,是早期评估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之一,在增殖细胞的核内表达.基底细胞癌(BCC)是临床上较常见恶性程度较低的皮肤肿瘤,其细胞来源仍有争议... 碱性核蛋白(basonuclin)是一种锌指样蛋白,在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核中表达,Ki-67是一种增殖性核抗原,是早期评估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之一,在增殖细胞的核内表达.基底细胞癌(BCC)是临床上较常见恶性程度较低的皮肤肿瘤,其细胞来源仍有争议,预后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研究碱性核蛋白和Ki-67在BCC中的表达类型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碱性蛋白 增殖性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初步分析
6
作者 张娟 余晓林 +4 位作者 陈维贤 陶鹏 唐霓 黄爱龙 郑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用分段表达纯化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N蛋白)制备针对该蛋白不同区域抗原表位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方法:用分段表达纯化的SARS-CoV的N蛋白(分别记为N1... 目的:用分段表达纯化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N蛋白)制备针对该蛋白不同区域抗原表位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方法:用分段表达纯化的SARS-CoV的N蛋白(分别记为N1蛋白、N2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通过检测其亚类、效价及相对亲和力鉴定McAb的生物学特性,以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并对McAb结合表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筛选出7株抗SARS-CoVN1蛋白及2株抗SARS-CovN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6株为IgG1,2株为IgG2b,1株为IgG3,腹水效价105以上;亲和常数达108以上。Western blot证实所获的单克隆抗体可与SARS-CoVN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2株N1 McAb识别相同的抗原表位,其余均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通过分段表达纯化的SARS-CoV N蛋白而制备的特异性针对SARS-CoV N蛋白不同区域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中,N1单抗识别N蛋白N端(1 ̄549bp),N2单抗识别N蛋白C端(496 ̄1269bp),可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7
作者 万文徽 韩燕 +3 位作者 张宏 魏淑敏 张梅颍 董志伟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4期25-27,共3页
根据Epstein等报告,肿瘤坏死部分的不溶性抗原可以作为放射免疫检测与治疗的靶部位。作者制备了抗人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McAbs),并对其性质进行了鉴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核McAds的初步生物分布试验表明,抗核McAds确可到达肿瘤坏... 根据Epstein等报告,肿瘤坏死部分的不溶性抗原可以作为放射免疫检测与治疗的靶部位。作者制备了抗人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McAbs),并对其性质进行了鉴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核McAds的初步生物分布试验表明,抗核McAds确可到达肿瘤坏死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治疗 单克隆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童虫特异性血清学抗原的提纯、鉴定与抗该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Ⅱ、抗P.wMJ-Sag McAb的制备和检定
8
作者 蒋作君 沈一平 赵慰先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8,共4页
本研究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童虫特异性血清学抗原(P.wMJ-Sag)免疫短程感染卫氏并殖吸虫(P.w)囊蚴的BALB/c小鼠,取后者脾细胞与SP_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三次亚克隆培养,从384孔中筛选出8个能持续分泌抗P.wMJ-Sag的单克隆抗体(McAb)... 本研究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童虫特异性血清学抗原(P.wMJ-Sag)免疫短程感染卫氏并殖吸虫(P.w)囊蚴的BALB/c小鼠,取后者脾细胞与SP_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三次亚克隆培养,从384孔中筛选出8个能持续分泌抗P.wMJ-Sag的单克隆抗体(McAb)株。应用ELISA检测BALB/c小鼠腹水效价表明,对Pw囊蚴粗抗原,腹水效价最高为1:10~4;对P.w-MJ-Sag,效价均达1:10~6。经免疫双扩散证实,8个McAb均为IgG_1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单克隆抗体 抗原
全文增补中
用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对PRRSV加拿大和美国分离株进行抗…
9
作者 Maga.,R 单虎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6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猪病 PRRSV 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药理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而且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b 素标记 地高辛 狄戈辛 单克隆抗体 肿瘤抗原 药物学 药理学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X线特征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耀方 纪金梅 +1 位作者 邢焕英 梁泽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X线特征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乳腺癌患者,将X线所见按肿块(大小、边缘、形态)和钙化(分布、形态)情况进行描述,并与Ki-67的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Ki-67阳... 目的分析乳腺癌X线特征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乳腺癌患者,将X线所见按肿块(大小、边缘、形态)和钙化(分布、形态)情况进行描述,并与Ki-67的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Ki-67阳性表达的X线特征为肿块直径>2.0cm、类圆形肿块、杆状钙化。结论乳腺癌Ki-67的表达与肿块大小、肿块形态、钙化形态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X线特征可大概推测Ki-67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增殖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和Ki-67在CIN、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菊梅 吴宜林 +2 位作者 刘凤英 王欢华 张志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二者在正常和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FHIT的异常表达率和Ki67LI随着宫颈肿瘤的进展逐渐增加。②Ki67与宫颈癌的组...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二者在正常和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FHIT的异常表达率和Ki67LI随着宫颈肿瘤的进展逐渐增加。②Ki67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级别、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③FHI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Ki67不相关。结论:①FHIT和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FHIT可能不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和PCNA表达与乳腺癌及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13
作者 魏昕 杨举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乳腺癌的有效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对象取自于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乳腺癌的有效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对象取自于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84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量其乳腺癌组织中的Ki-67及PCNA的含量,比较不同Ki-67及PCNA表达水平的患者接受化疗疗效的差异。结果:Ki-67阳性例数为52例,PCNA阳性例数为62例。Ki-67阳性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型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NA阳性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肿瘤临床分型分期无关,P>0.05。Ki-67+总有效率为80.8%明显高于Ki-67-的56.2%,P<0.05。PCNA-有效率为72.7%明显高于PCNA+的45.2%,P<0.05。结论:Ki-67及PC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资料及其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相关抗原(ki-67) 增殖细胞抗原(PCNA)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及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梅 王振华 程小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切除的203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切除的203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ER、PR、HER2、Ki-67和LR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Ki-67及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基因表达检测确定的4种乳腺癌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基底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在临床病理特征中除了在组织学分型(小叶癌和导管癌)没有差异外,在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患者的年龄分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与其他3种亚型相比Ki-67及LRP在Luminal B型乳腺癌(ER/PR+,HER2+)中高表达(93.2%,86.2%,P<0.05),LRP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0.144,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中LRP阳性表达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39.4%)低于阴性表达组(83.3%,P<0.05);而Ki-67表达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4.4%、66.7%,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Ki-67、LRP在各乳腺癌亚型中表达存在差异,Luminal B型乳腺癌中LRP的高表达与术后化疗的疗效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UMINAL B亚型 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 肺耐药蛋白(LRP)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相关核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培 罗亿治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7-328,共2页
增殖相关核抗原的研究进展临床学院普外科杨培,综述,罗亿治,审校中国分类号R735.7细胞动力学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细胞生长、损伤后组织的修复认识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分化受阻而生长失去抑制是恶性肿瘤细胞... 增殖相关核抗原的研究进展临床学院普外科杨培,综述,罗亿治,审校中国分类号R735.7细胞动力学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细胞生长、损伤后组织的修复认识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分化受阻而生长失去抑制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在许多类型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相关抗原 肿瘤 ki-67 PCNA ki-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修复液pH值及修复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娟 石雪迎 +2 位作者 郑杰 周敏 崔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 P504S、P63、CD10、Ki 67分别作为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外阴上皮组织的一抗,使用统一的EnVisionTM二抗。每种组织皆分别使用 3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pH6. 0的枸橼酸缓冲液、pH 8. 0的乙二氨四乙酸二钠 (EDTA)缓冲液和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对每一种抗原修复液,应用 4个不同的抗原修复时间: 12min、20min、25min和30min。染色完成后,镜下对比不同条件下抗原抗体复合物表达的情况。结果:P504S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P63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3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 Ki 67在pH 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5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CD10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修复 20min或 25min效果相同,都能得到最强表达。结论:不同的抗原有其各自最适合的抗原修复液、pH值范围和最适修复时间。相对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液 修复时间 PH值 染色效果 抗原抗体复合物 良性前列腺增生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ENVISION 乳腺增生组织 ki-67 CD10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 阳性信号 阳性细胞 缓冲液 前列腺癌 上皮组织 P63 体积分数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P170、TOPⅡ表达与其增殖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淑清 李桂林 +4 位作者 苏玉金 徐作霖 崔云 方静宜 李敬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P170)、拓扑异构酶Ⅱ(TOPⅡ)的表达与其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核抗原(Ki-67)作为增殖指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观察54例低级别(Ⅰ~Ⅱ级)和54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P170)、拓扑异构酶Ⅱ(TOPⅡ)的表达与其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核抗原(Ki-67)作为增殖指标,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观察54例低级别(Ⅰ~Ⅱ级)和54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P170、TOPⅡ和Ki-67的表达,并对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P170、TOPⅡ和Ki-67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胶质瘤中,P170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6,P=0.019),TOPⅡ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01),P170与TOPⅡ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胶质瘤中P170、TOPⅡ的表达与其恶性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瘤 P170(多药耐药基因) TOPⅡ(拓扑异构酶)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L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思 吴盈盈 +2 位作者 王爽 胡晓儒 孙峥嵘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ut L同系物1(MLH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LH1与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1例卵巢癌组织、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ut L同系物1(MLH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LH1与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1例卵巢癌组织、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标准评价分析MLH1缺失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以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71例卵巢癌组织中MLH1缺失率为14.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无MLH1缺失现象(P<0.05);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MLH1的缺失率显著降低(P<0.05),但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在Ki-67低表达组中MLH1缺失占28.00%,在Ki-67高表达组中占6.52%(P<0.05),MLH1缺失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0.295,P=0.013)。结论:与卵巢交界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MLH1缺失率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且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同时与卵巢病理诊断指标Ki-67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utL同系物1 细胞增殖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
19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62-168,共7页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含HIV-1 gp120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重组腺病毒联合免疫的研究;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祛毒增宁胶囊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观察;病毒感染相关基因微阵列的制备及其在HBV感染应...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含HIV-1 gp120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重组腺病毒联合免疫的研究;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祛毒增宁胶囊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观察;病毒感染相关基因微阵列的制备及其在HBV感染应答基因筛选中的应用;HIV-1B亚型gp120基因密码子优化前后免疫原性的比较;人乳头状瘤病毒协同“钴照射促进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麻疹病毒全长cDNA构建及其感染性的研究;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在MDCK细胞上高产的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的筛选及其全基因组克隆;适用于疫苗株筛选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肠道病毒ECHO13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泛紊与EB病毒核抗原1融合基因的DNA免疫研究;反转录病毒MSCV介导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中整合和表达;抗HEV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黏液型肺炎链球菌的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一种新型融合毒素IL15-PE△293的构建与体外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HIV-1感染者 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gp120基因 流行性乙型脑炎 N蛋白单克隆抗体 SARS冠状病毒 HIV-1B亚型 EB病毒抗原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