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构建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细嘉 黄贵仁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4,共4页
基于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九江市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中的核心与边缘关系,形成以庐山综合旅游地为核心区、以点状或块状分布的红色旅游地为边缘区的九江旅游布局体系。借鉴"边缘效应"理论阐释作为边缘区... 基于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九江市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中的核心与边缘关系,形成以庐山综合旅游地为核心区、以点状或块状分布的红色旅游地为边缘区的九江旅游布局体系。借鉴"边缘效应"理论阐释作为边缘区的九江红色旅游地的正向边缘效应,形成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发展理念。要通过完善旅游战略规划,重视红色资源;调整产品线路设计,融入红色景点;依托核心辐射效应,推介红色产品;合理开发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等途径构建典型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边缘效应 红色旅游 红色点缀型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河清 成红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1,89,共5页
文章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现状与开发潜力分析入手,结合核心-边缘理论,进一步探讨南岳衡山核心旅游区域与边缘旅游区域及其产品的相关因素、相互关系,得出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即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平等竞争、优势互补... 文章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现状与开发潜力分析入手,结合核心-边缘理论,进一步探讨南岳衡山核心旅游区域与边缘旅游区域及其产品的相关因素、相互关系,得出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即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赢。围绕这一基本思路,从5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旅游产品 南岳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信值 黄翔 胡召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核心—边缘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理论模式,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尝试以该理论作为指导,分析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武汉城市旅游圈的三条基本策略:一是发挥核心区龙... 核心—边缘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理论模式,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尝试以该理论作为指导,分析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武汉城市旅游圈的三条基本策略:一是发挥核心区龙头带动作用,以核心带动边缘发展;二是充分发掘边缘区潜力,努力打造次一级核心;三是核心与边缘优势互补,联动发展,逐步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武汉城市旅游圈 区域旅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江苏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段荣 任黎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37-42,共6页
核心—边缘理论模型是用于分析区域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差异和演变方式的一种理论。目前的研究只涉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景区的经济不平等关系进行定性研究,而就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很少涉及。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核心—边缘理论模型是用于分析区域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差异和演变方式的一种理论。目前的研究只涉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景区的经济不平等关系进行定性研究,而就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很少涉及。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2005~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数据,研究江苏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得出结论:(一)基于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法则能很好揭示江苏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将有利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的应用和促进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结合,拓展研究方法;(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核心城市—苏州首位分布显著,空间格局的演变以聚集形为主,但扩散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三)经相关分析,影响核心边缘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度、经济发展因素、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交通可达性、国际交往程度、旅游接待能力。本文运用核心—边缘理论进行定量研究,不仅拓展了该理论在旅游学上的应用,也丰富了其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入境旅游 空间结构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留科 吕可文 +1 位作者 苗长虹 黄飞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
通过对边缘化理论和内涵的阐述,在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分析边缘化地区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区域交通条件和行政区划分割造成发展"交易成本"过高,落后的经济基础成为边缘化... 通过对边缘化理论和内涵的阐述,在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分析边缘化地区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区域交通条件和行政区划分割造成发展"交易成本"过高,落后的经济基础成为边缘化的历史原因,并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政策的作用下,通过"路径依赖"机制不断强化,最终导致发展的边缘化。基于此,从发挥边缘效应、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和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四市 边缘 核心-边缘理论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养老设施的演化规律及空间异质性研究
6
作者 陈卓昀 顾宗倪 罗小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
利用标准差椭圆及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地区养老设施的演化规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体化政策对各城市养老设施的影响效应与动力机制,基于核心-边缘理论考察该政策对于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影响效应的差异,利用极化指数分析长三角... 利用标准差椭圆及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地区养老设施的演化规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体化政策对各城市养老设施的影响效应与动力机制,基于核心-边缘理论考察该政策对于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影响效应的差异,利用极化指数分析长三角养老设施发展的极化趋势。结果表明:(1)长三角养老设施的空间格局正经历着由高度集聚向广泛扩散的转变;(2)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带动了城市养老设施的发展,同时该政策对都市圈边缘地区的影响效应相比于核心城市更为显著;(3)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养老设施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双重差分模型 养老设施 空间演化 核心-边缘理论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演变机制分析 被引量:49
7
作者 韩春鲜 马耀峰 罗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利用标准差和泰尔系数,对1995-2006年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总体差异水平变动及南北疆差异变动特点进行分析;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核心-边缘理论揭示了新疆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化态势,并根据区位商理论,对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机制进行分析。... 利用标准差和泰尔系数,对1995-2006年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总体差异水平变动及南北疆差异变动特点进行分析;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核心-边缘理论揭示了新疆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化态势,并根据区位商理论,对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5-2006年,新疆经济空间差异总体呈增加态势,而且南疆内部、北疆内部、南北疆之间经济差异水平均在增加,其中,南疆内部差异变动对总体差异变动的影响最大;区域经济发展处在极化阶段,空间经济差异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同期,新疆经济发展的一级核心区一直是乌鲁木齐,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贸易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等是推动一级核心区发展的主要动力行业;二级核心区空间收敛,动力行业由多元化逐渐走向单一化,变成石油采掘业型经济区;边缘区则以农业经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差异 泰尔系数 核心-边缘理论 区位商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韩春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6,共5页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标准差 核心-边缘理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兰 魏红颜 魏占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4-80,共7页
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分析及空间自相关指数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引入核心-边缘模型对各区域不同财政收支结构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进行逻辑推理与演绎,并利用VAR模型就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分析及空间自相关指数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引入核心-边缘模型对各区域不同财政收支结构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进行逻辑推理与演绎,并利用VAR模型就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保障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要大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而且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差距会越大;中部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无显著影响;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政府应根据本辖区的自身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核心-边缘理论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区畜牧业产业布局战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国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突破我国目前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优势布局"理论和实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农区畜牧业综合实力为主要原则,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和我国各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差异... 突破我国目前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优势布局"理论和实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农区畜牧业综合实力为主要原则,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和我国各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差异性,结合现代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提出按"中心区、发展区和辐射区"发展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战略,并讨论了主要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 畜牧业 产业布局 战略 核心-边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盛佳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为什么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武汉城市圈建设如何进行?我的看法是。一。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建设 大都市区 城市场 点轴理论 核心-边缘模式理论 中心地理论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海南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松涛 杨晶晶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3,共5页
交通影响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高速铁路通过缩短时空距离、降低时间成本、增强目的地可进入性等方式改变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区域旅游的发展。基于"核心-边缘"和"点-轴"理论,探讨高速铁路影响下海南城... 交通影响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高速铁路通过缩短时空距离、降低时间成本、增强目的地可进入性等方式改变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区域旅游的发展。基于"核心-边缘"和"点-轴"理论,探讨高速铁路影响下海南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从海南旅游市场、海南旅游空间格局、海南高速铁路旅游发展制约等方面分析环岛高速铁路对海南旅游发展的影响,提出打造差异化高速铁路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等发展路径,以促进海南旅游发展、转型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岛高速铁路 核心-边缘理论 “点-轴”理论 旅游空间结构 高速铁路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