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苏文
杨青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9-1706,共8页
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将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哈长城市群发育程度,判断哈长城市群发展阶段水平,并探讨哈长城市群成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空...
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将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哈长城市群发育程度,判断哈长城市群发展阶段水平,并探讨哈长城市群成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3核心-外围区"空间结构特征,发展阶段处在雏形发育的末期阶段。哈长城市群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
核心
-
外围
”
结构
模糊综合评价法
哈长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海经济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与重构
被引量:
11
2
作者
渠立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利用淮海经济区2011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图示聚类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离散型的空间结构形态;2)核心区的边缘化;3)...
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利用淮海经济区2011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图示聚类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离散型的空间结构形态;2)核心区的边缘化;3)行政界线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种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中期)不相适应,聚集型空间结构是该时期理想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建立一个内部连接紧密、聚集型和外向型的经济空间为目标,提出一个经济中心、两条一级轴线、三条二级轴线的网状空间结构模式,并论述了中心城市和轴线的选择依据及轴线上主要节点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在分析区域空间重构的动力和阻力的基础上,指出规划约束、政策引导和聚集牵引是区域空间重构的途径,建立区域重构协调管理机构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外围结构
非均衡增长
空间重构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分析——基于山西的实证
被引量:
7
3
作者
秦志琴
郭文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5,共6页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是提高经济转型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措施,开展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研究是解释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特殊性的重要视角。文章采用山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空间分异与空间联系两个角度分析区...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是提高经济转型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措施,开展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研究是解释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特殊性的重要视角。文章采用山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空间分异与空间联系两个角度分析区域空间结构"资源诅咒"效应的表现特征。进一步,构建"三部门三区域"分析框架,解释空间结构"资源诅咒"效应的形成机理。空间分异分析表明:山西省空间结构中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均表现出显著的资源依赖型特征,核心区带动能力弱,外围区经济脆弱性明显,边缘区为集中连片贫困状态,这种空间结构不利于经济要素在各等级城市之间的流动,会进一步加剧区域"核心-外围-边缘"结构刚性特征,阻碍区域功能的转型升级;空间联系分析表明,山西省各行业空间网络联系差异显著,其中,采矿业已形成明显的多层级辐射状圈层结构;农业网络联系次之,形成极化显著的辐射状圈层结构;服务业中各行业联系普遍较弱,初步形成以核心区与次级核心区紧密联系为特点的点轴结构,但各种服务功能的互补性差,服务业功能联系弱;而制造业的区域联系最弱,资源型产业发展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化发展质量低,"反工业化"倾向比较严重。通过"三部门三区域"分析框架认为,由于资源型经济具有自强机制,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刚性,核心区创新动力不足,外围区城镇化水平虚高,边缘区缺乏产业支撑。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之间要素联系松散,空间结构演进的"推-拉"力不足,致使区域发展陷入"资源优势"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核心
-
外围
-
边缘”
结构
网络
结构
“资源诅咒”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发展研究
4
作者
吴永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核心-外围结构是区域经济运行演进的内在地域空间结构特征。新区域经济问题的产生及政府行为变迁给区域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地域空间流动与产业演进的非区域化趋势明显,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力下降。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核心-外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苏文
杨青山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9-17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26)资助~~
文摘
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将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哈长城市群发育程度,判断哈长城市群发展阶段水平,并探讨哈长城市群成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3核心-外围区"空间结构特征,发展阶段处在雏形发育的末期阶段。哈长城市群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
核心
-
外围
”
结构
模糊综合评价法
哈长城市群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core
-
periphery structure
fuzzy comprehension evaluation method
Har
-
bin
-
Changchun urban agglomeration
分类号
TU982.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海经济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与重构
被引量:
11
2
作者
渠立权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乔治梅森大学空间信息系统中心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21)
文摘
构建多指标分析模型,利用淮海经济区2011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经济区内20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图示聚类结果,发现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离散型的空间结构形态;2)核心区的边缘化;3)行政界线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种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中期)不相适应,聚集型空间结构是该时期理想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建立一个内部连接紧密、聚集型和外向型的经济空间为目标,提出一个经济中心、两条一级轴线、三条二级轴线的网状空间结构模式,并论述了中心城市和轴线的选择依据及轴线上主要节点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在分析区域空间重构的动力和阻力的基础上,指出规划约束、政策引导和聚集牵引是区域空间重构的途径,建立区域重构协调管理机构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
核心-外围结构
非均衡增长
空间重构
淮海经济区
Keywords
core
-
periphery structure
unbalanced growth
spatial reorganization
Huaihai Economic Zone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分析——基于山西的实证
被引量:
7
3
作者
秦志琴
郭文炯
机构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地区大型工矿企业区位选择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批准号:4150114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空间协调布局研究"(批准号:11BJY049)
文摘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是提高经济转型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措施,开展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研究是解释资源型地区空间结构特殊性的重要视角。文章采用山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空间分异与空间联系两个角度分析区域空间结构"资源诅咒"效应的表现特征。进一步,构建"三部门三区域"分析框架,解释空间结构"资源诅咒"效应的形成机理。空间分异分析表明:山西省空间结构中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均表现出显著的资源依赖型特征,核心区带动能力弱,外围区经济脆弱性明显,边缘区为集中连片贫困状态,这种空间结构不利于经济要素在各等级城市之间的流动,会进一步加剧区域"核心-外围-边缘"结构刚性特征,阻碍区域功能的转型升级;空间联系分析表明,山西省各行业空间网络联系差异显著,其中,采矿业已形成明显的多层级辐射状圈层结构;农业网络联系次之,形成极化显著的辐射状圈层结构;服务业中各行业联系普遍较弱,初步形成以核心区与次级核心区紧密联系为特点的点轴结构,但各种服务功能的互补性差,服务业功能联系弱;而制造业的区域联系最弱,资源型产业发展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化发展质量低,"反工业化"倾向比较严重。通过"三部门三区域"分析框架认为,由于资源型经济具有自强机制,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刚性,核心区创新动力不足,外围区城镇化水平虚高,边缘区缺乏产业支撑。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之间要素联系松散,空间结构演进的"推-拉"力不足,致使区域发展陷入"资源优势"陷阱。
关键词
“
核心
-
外围
-
边缘”
结构
网络
结构
“资源诅咒”
山西省
Keywords
core
-
periphery
-
out
-
ring structure
network structure
' resource curse'
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发展研究
4
作者
吴永红
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文摘
核心-外围结构是区域经济运行演进的内在地域空间结构特征。新区域经济问题的产生及政府行为变迁给区域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地域空间流动与产业演进的非区域化趋势明显,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力下降。
关键词
区域
发展
核心-外围结构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
张苏文
杨青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淮海经济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与重构
渠立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空间结构的“资源诅咒”效应分析——基于山西的实证
秦志琴
郭文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发展研究
吴永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