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宾结构中非核心论元宾语与核心论元宾语的竞争
- 1
-
-
作者
莫莉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语法机制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9BYY028)资助。
-
文摘
动词的核心论元宾语与非核心论元宾语除了互相排斥,还有共处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双宾并立、论元附加或糅合是两者实现共处的句法手段。在核心论元宾语隐没的情况下,非核心论元宾语在句法上会受到核心论元宾语句法特征的投射与浸染,语义上则是动词与核心论元宾语表述的核心事件向外辐射的伴生事项和关系。
-
关键词
核心论元宾语
非核心论元宾语
竞争
-
Keywords
core argument objects
non-core argument objects
competi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构式压制和惯性压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莫莉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YY028)的资助。
-
文摘
动宾结构本质上是以凸显焦点信息为功能的信息结构。动宾结构是一个原型范畴,范畴内"动词+核心论元宾语"是原型构式,当动作的其他侧面成为显著度最高、信息价值最大的信息内容时,在焦点凸显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共同驱使下,"动词+核心论元宾语"作为原型构式会对词项产生构式压制。"及物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是角色侧重误配的结果,"不及物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是角色数量误配的结果。"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也存在惯性压制的现象,惯性压制使并列的动名结构中前项对后项有顺势压制的作用,使后项就势获得前项的句法、语义特征,形成一种类似于轭式搭配的表达式。
-
关键词
非核心论元宾语
构式
构式压制
惯性压制
-
Keywords
verb+non-core argumen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oercion
inertia coercion
-
分类号
H1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鉴定
- 3
-
-
作者
莫莉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法机制的系统研究”(19BYY028)。
-
文摘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
关键词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
构式
鉴定
-
Keywords
Verb+None-Core Argument
Construction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