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与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启明
方和远
李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22,共10页
湾区作为城市群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众多资源集聚、经济活动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空间经济网络,提出了核心—边缘城市层级的识别方...
湾区作为城市群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众多资源集聚、经济活动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空间经济网络,提出了核心—边缘城市层级的识别方法,并结合湾区内城市综合经济质量、经济作用密度、经济影响度、经济敏感度和关键辐射路径,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空间经济结构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整体远超北部湾,湾区与腹地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湾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腹地城市,而北部湾内部则是腹地城市经济发展占优势,湾区城市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经济网络存在较为合理、有序的核心—半边缘—外边缘层级空间结构,但是核心与外边缘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断层,缺少中间城市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而北部湾空间经济网络则呈现地理分布无序、城市层级界限不强的空间结构。未来,两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关系最为紧密的区域之一,存在以湛江为枢纽形成沿海城市带的潜力,两大湾区也将携手共进,承担起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流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湾
空间经济网络
引力模型
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
被引量:
6
2
作者
郑长德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而提高收入支持的转移支付则可能使落后地区陷入锁定状态。同时,文章指出,由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自我强化机制,核心—边缘结构会变得超稳定。要打破此种超稳定的结构状态,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核心—边缘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贸易格局演变——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证据
3
作者
杨青浩
张兵兵
余泳泽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5,共11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市场分布等维度剖析了...
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市场分布等维度剖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特征,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了出口贸易网络的结构与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规模显著增长但增长率却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地区,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占主导地位;出口产品结构呈现“双核多元”格局。网络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呈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在出口贸易网络中的地位由“中介”转为“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虽然依托技术转移、绿色金融赋能和多元化合作模式迎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市场布局单一、产品技术复杂度低及出口网络集中等挑战。未来,中国应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合作,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开创中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贸易
复杂网络
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爱民
孙久文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分散均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核心—边缘结构
演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与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启明
方和远
李垚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22,共10页
文摘
湾区作为城市群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众多资源集聚、经济活动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空间经济网络,提出了核心—边缘城市层级的识别方法,并结合湾区内城市综合经济质量、经济作用密度、经济影响度、经济敏感度和关键辐射路径,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空间经济结构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整体远超北部湾,湾区与腹地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湾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腹地城市,而北部湾内部则是腹地城市经济发展占优势,湾区城市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经济网络存在较为合理、有序的核心—半边缘—外边缘层级空间结构,但是核心与外边缘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断层,缺少中间城市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而北部湾空间经济网络则呈现地理分布无序、城市层级界限不强的空间结构。未来,两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关系最为紧密的区域之一,存在以湛江为枢纽形成沿海城市带的潜力,两大湾区也将携手共进,承担起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流的重任。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湾
空间经济网络
引力模型
核心—边缘结构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
被引量:
6
2
作者
郑长德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基金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
文摘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而提高收入支持的转移支付则可能使落后地区陷入锁定状态。同时,文章指出,由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自我强化机制,核心—边缘结构会变得超稳定。要打破此种超稳定的结构状态,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力度。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核心—边缘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贸易格局演变——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证据
3
作者
杨青浩
张兵兵
余泳泽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5,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24ZD005)
湖北省碳排放交易中心“双碳”和环境目标协同约束下政府行为调整的效应评估和路径研究(23CICETS-YB001)
“农村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管理学理论创新研究”(2024JZDZ0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市场分布等维度剖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特征,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了出口贸易网络的结构与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规模显著增长但增长率却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地区,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占主导地位;出口产品结构呈现“双核多元”格局。网络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呈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在出口贸易网络中的地位由“中介”转为“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虽然依托技术转移、绿色金融赋能和多元化合作模式迎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市场布局单一、产品技术复杂度低及出口网络集中等挑战。未来,中国应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合作,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开创中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贸易
复杂网络
核心—边缘结构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export trade of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s
complex network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分类号
F752.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爱民
孙久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项目(13XNH1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10ZD&023)
文摘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分散均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核心—边缘结构
演变路径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与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比较分析
孙启明
方和远
李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
郑长德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贸易格局演变——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证据
杨青浩
张兵兵
余泳泽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李爱民
孙久文
《江淮论坛》
CSSCI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