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长江上游地区县域发展活力与均衡性动态研究
1
作者 黄丹 赵伟 +3 位作者 谢海浪 江雅婷 何晨曦 骆东奇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0-319,331,共11页
[目的]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和均衡性时空动态特征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基于核心—边缘理论,构造灯光基尼系数和平均灯光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和刻画了2000—2020年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 [目的]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和均衡性时空动态特征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基于核心—边缘理论,构造灯光基尼系数和平均灯光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和刻画了2000—2020年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与均衡性的时空异质性及两者的“核心—边缘”特征。[结果](1)省市尺度上,重庆市的发展活力最高,增长幅度为7.33,发展更为均衡;县域尺度上,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均值上升3.25,均衡性均值下降0.14,整体由“显著失衡”转变为“逐渐均衡”。(2)长江上游地区县域发展活力及均衡性表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从发展活力来看,川渝贵均处于空间核心极化阶段;从均衡性来看,各县域处于空间边缘扩散阶段,并逐步向空间动态均衡阶段发展。(3)县域发展活力与均衡性“核心—边缘”特征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弱化,并表现出省市迥异;发展活力的“核心—边缘”特征较均衡性更凸出,急需采取措施激活各县域的经济发展。[结论]长江上游地区县域发展活力与均衡性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需重视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缓解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带来的剧烈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发展活力 均衡性 长江上游 夜间灯光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边缘关系危机与埃塞俄比亚革命:对埃塞俄比亚革命“社会主义转向”的新解释
2
作者 闫健 陈雪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5,共9页
埃塞俄比亚革命是冷战期间非洲大陆出现的最为激进的、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导向的革命,其深刻性与影响力可与历史上经典的社会革命案例相提并论。围绕为何埃塞俄比亚革命出现“社会主义转向”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了已有的三种主流解... 埃塞俄比亚革命是冷战期间非洲大陆出现的最为激进的、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导向的革命,其深刻性与影响力可与历史上经典的社会革命案例相提并论。围绕为何埃塞俄比亚革命出现“社会主义转向”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了已有的三种主流解释,即军人社会主义论、权力斗争论和政治合法性论,认为它们均难以充分解释埃塞俄比亚革命的“社会主义转向”的原因。文章引入核心—边缘关系危机视角,认为埃塞俄比亚革命“社会主义转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德格政权应对埃塞俄比亚革命后核心—边缘危机总爆发的需要。尽管核心—边缘关系并非埃塞俄比亚1974年革命的直接诱因,但是,革命的爆发大幅削弱了中央政权对于边缘地区的控制,并引发了埃塞俄比亚核心—边缘危机的总爆发。面对边缘地区出现的各种民族解放运动,门格斯图和德格政权最终诉诸于社会主义模式寻求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革命 德格政权 门格斯图 社会主义转向 核心—边缘关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 被引量:6
3
作者 郑长德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而提高收入支持的转移支付则可能使落后地区陷入锁定状态。同时,文章指出,由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自我强化机制,核心—边缘结构会变得超稳定。要打破此种超稳定的结构状态,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核心—边缘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类型·话语形态·媒介结构——核心—边缘媒介文化循环生产模型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齐爱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79,共5页
核心—边缘媒介文化循环生产模型是媒介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但这一方面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阐释。本文对之作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动态角度的全面探讨,以期推进媒介文化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 媒介文化 核心—边缘媒介文化循环生产模型 知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点核心—边缘模型的网目调印品光谱反射率预测算法
5
作者 刘海燕 黄晔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印刷品的颜色信息,本研究基于单个网点核心—边缘模型、印刷品光散射现象、Lambert-Beer定律和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算法,建立了一种网目调光谱反射率预测算法。并分别采用该算法、光谱Murray-Davis模型和经典核心—边...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印刷品的颜色信息,本研究基于单个网点核心—边缘模型、印刷品光散射现象、Lambert-Beer定律和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算法,建立了一种网目调光谱反射率预测算法。并分别采用该算法、光谱Murray-Davis模型和经典核心—边缘模型预测网目调光谱反射率,与印刷品实际测量的光谱反射率作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得到的网目调光谱反射率曲线与实测光谱反射率更加吻合,色差ΔEab均小于6,达到了很好的颜色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rray-Davies模型 Lambert-Beer定律 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算法 核心—边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土地价格“核心—边缘”式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颜银根 崔启涵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89,共14页
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核心—边缘”式空间关联探究城市群发展引起的土地价格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并非全域或局域空间关联,而是“核心—边缘”式关联;城市群发展的交通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提高了土地价格的空间关联,后者甚于... 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核心—边缘”式空间关联探究城市群发展引起的土地价格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并非全域或局域空间关联,而是“核心—边缘”式关联;城市群发展的交通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提高了土地价格的空间关联,后者甚于前者;城市群空间结构以及次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越有可能促进土地价格空间关联,但对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影响甚微。土地“核心—边缘”式关联可以促进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这不仅需要加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需要推动城市群内产业的相互融合,以及促进城市群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发展 土地价格 空间关联 核心—边缘”式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与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启明 方和远 李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22,共10页
湾区作为城市群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众多资源集聚、经济活动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空间经济网络,提出了核心—边缘城市层级的识别方... 湾区作为城市群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众多资源集聚、经济活动活跃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对象。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空间经济网络,提出了核心—边缘城市层级的识别方法,并结合湾区内城市综合经济质量、经济作用密度、经济影响度、经济敏感度和关键辐射路径,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空间经济结构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整体远超北部湾,湾区与腹地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湾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腹地城市,而北部湾内部则是腹地城市经济发展占优势,湾区城市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经济网络存在较为合理、有序的核心—半边缘—外边缘层级空间结构,但是核心与外边缘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断层,缺少中间城市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而北部湾空间经济网络则呈现地理分布无序、城市层级界限不强的空间结构。未来,两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关系最为紧密的区域之一,存在以湛江为枢纽形成沿海城市带的潜力,两大湾区也将携手共进,承担起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流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湾 空间经济网络 引力模型 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动力机制--以“海西”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非 庄伟光 李坚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6,共7页
"核心-边缘"模型以二元结构解释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为研究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与平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提供了理论指导;运用这个理论来剖析海西旅游经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内在发展机理,并由此推导出构筑... "核心-边缘"模型以二元结构解释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为研究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与平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提供了理论指导;运用这个理论来剖析海西旅游经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内在发展机理,并由此推导出构筑由综合推动力、融入聚合力、创新性源动力等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以提高、加快核心区"革新"和辐射能力,构建多元多层的区域结构,推进区域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模型 海西区旅游协作 源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贸易格局演变——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证据
9
作者 杨青浩 张兵兵 余泳泽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5,共11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市场分布等维度剖析了... 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4—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市场分布等维度剖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特征,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了出口贸易网络的结构与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规模显著增长但增长率却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地区,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占主导地位;出口产品结构呈现“双核多元”格局。网络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呈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在出口贸易网络中的地位由“中介”转为“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虽然依托技术转移、绿色金融赋能和多元化合作模式迎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市场布局单一、产品技术复杂度低及出口网络集中等挑战。未来,中国应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合作,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开创中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贸易 复杂网络 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爱民 孙久文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分散均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核心—边缘结构 演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研究空间格局的演变及研究力量布局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梅 吴新年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文章以1996-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大数据领域文献为研究样本,从总体态势、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当前研究力量布局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数据领域研究正处于中前期加速发展期,学科交叉性强;研究中心正在向中、美、... 文章以1996-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大数据领域文献为研究样本,从总体态势、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当前研究力量布局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数据领域研究正处于中前期加速发展期,学科交叉性强;研究中心正在向中、美、英、德等多个核心区演变,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并且各国研发实力相差悬殊,核心区主要发达国家研究力量和影响力稳步增长,而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研究成果产出量增长较快,但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亟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空间格局演变 多中心 核心—边缘 研究力量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的双模网络分析——基于时间和层级维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胜鹏 王虎峰 +2 位作者 何博韬 张慧茹 景日泽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结构特征随时间和层级变迁的演化规律,总结政策网络建设的成果和不足。方法:依托健康中国行动政策文本,基于“行动—部门”隶属关系构建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运用统计分析、整体网络分析、个体网络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结构特征随时间和层级变迁的演化规律,总结政策网络建设的成果和不足。方法:依托健康中国行动政策文本,基于“行动—部门”隶属关系构建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运用统计分析、整体网络分析、个体网络分析和核心—边缘分析挖掘不同时间阶段和行政层级的政策网络结构特征。结果:随着健康中国行动从酝酿布局阶段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健康中国政策网络框架已基本确立,网络规模和协同格局逐渐明晰。国家政策网络已进入优化升级阶段,省级政策网络尚处于扩充完善阶段,且存在地域发展不均衡、行动兼顾不平衡的问题。结论与建议:基于行动和部门二维导向构建政策网络,从政策管理逐渐实现网络管理,加强地区经验交流和协同机制考核,提升省级整体建设水平和均衡程度,发挥核心部门和核心行动的带动作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全局齐步推进,提升政策网络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政策网络 双模网络分析 核心—边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被引量:52
13
作者 应星 荣思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66,共20页
要从多维度、多学科拓展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理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在美国学者施坚雅和霍夫亨兹的相关研究启发下,对1921年至1945年发生中共革命的地域进行了“地文大区”的划分,对影响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诸因素(包括... 要从多维度、多学科拓展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理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在美国学者施坚雅和霍夫亨兹的相关研究启发下,对1921年至1945年发生中共革命的地域进行了“地文大区”的划分,对影响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诸因素(包括地缘、南北、东西、山河、路江、红白、政区、文武、客家等)进行了述要分析,辨识了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核心区、次核心区和边缘区,并在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上尝试应用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 地文大区 核心—边缘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与地方营造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俊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35,共13页
数字文化产业与地方营造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可靠路径。数字技术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去地化”影响,需要对基于“产业集聚”的协同发展“规范范式”进行分析和反思,探索建构回归“文化本位”的... 数字文化产业与地方营造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可靠路径。数字技术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去地化”影响,需要对基于“产业集聚”的协同发展“规范范式”进行分析和反思,探索建构回归“文化本位”的数字文化产业与地方营造协同发展路径,总结提出地方性识别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地方”维度为数字文化产业研究做出学科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地方理论 协同发展 核心—边缘 文化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王朝疆域结构特征下边疆治理模型构建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元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1,共8页
我国王朝国家时期的疆域结构特征是在传统国家形态下呈现的。在这种国家疆域形态下,明显的区块差异性与发展道路多样性,造成了疆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并且赋予了边缘区“边”“少”“异”“移”“稳”的独特文化属性。... 我国王朝国家时期的疆域结构特征是在传统国家形态下呈现的。在这种国家疆域形态下,明显的区块差异性与发展道路多样性,造成了疆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并且赋予了边缘区“边”“少”“异”“移”“稳”的独特文化属性。历代中央王朝的边疆治理,在“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作用下,构建了相应的“价值向—政治目标—机制构建”边疆治理模型,对王朝国家实现政治安全、族群和谐、边疆稳定及疆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国家 疆域结构 核心—边缘 边疆治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