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围绕核威慑战略的争论
1
作者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7年第3期17-18,共2页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奉行核威慑战略,对与之对立的国家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扬言对敌人的挑衅将予以惩罚,让潜在的敌人知道进行任何规模和类型的战争将不能从中得到好处或得不偿失。这种战略认为核武器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军事力量的构成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奉行核威慑战略,对与之对立的国家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扬言对敌人的挑衅将予以惩罚,让潜在的敌人知道进行任何规模和类型的战争将不能从中得到好处或得不偿失。这种战略认为核武器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军事力量的构成也应以核武器为中心配置。这种战略是有利于国际安全的稳定因素,还是不利国际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上有争论,国内学者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威慑战略
国际安全
军事力量
国际关系
军事
战略
国际舆论
格列奇科
军事目标
军事理论
文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海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08,共6页
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与...
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军事
战略
遏制
战略
核威慑战略
空军第一
制海权
质量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战略:技术战略时代的挑战
3
作者
赵楚
《国际展望》
2000年第16期28-30,共3页
现有的作为国家战略层次的大战略理论大多建立在传统地缘战略思维的框架之内。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和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的发展扩散,技术正展现前所未有的塑造性力量,在大战略层次上影响世界的面貌。
关键词
战略
层次
大
战略
理论
地缘
战略
思维
均势
核威慑战略
实力
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核战略的演变
4
作者
丁幸豪
《国际展望》
1987年第7期20-21,共2页
几经修改的核战略核战略仍是当前美国整个军事战略的主体。然而,自从40年代末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思想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核技术的进步,至少经历了4次大的修改和转变。一、50年代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当时苏联虽已掌握了生产原子弹的技...
几经修改的核战略核战略仍是当前美国整个军事战略的主体。然而,自从40年代末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思想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核技术的进步,至少经历了4次大的修改和转变。一、50年代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当时苏联虽已掌握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但美国在核武器方面处于全面优势,在战略空军方面更占压倒优势。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上台伊始便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并于1954年1月由国务卿杜勒斯正式予以宣布。“大规模报复战略”既是美国的核战略,又是美国总的军事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
战略
大规模报复
战略
艾森豪威尔
战略
空军
战略
均势
军事
战略
核威慑战略
战略
武器
施莱辛格
战略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冷战时代的中美核关系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程群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1,共6页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在核能、核不扩散、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等领域的核关系得到发展,核关系成为两国联系的纽带。追求战略稳定与平衡是两国核关系的焦点。美国的导弹防御和太空武器化政策,影响着中国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美...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在核能、核不扩散、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等领域的核关系得到发展,核关系成为两国联系的纽带。追求战略稳定与平衡是两国核关系的焦点。美国的导弹防御和太空武器化政策,影响着中国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美国需要理解中国在战略核力量上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不可能做到美国所认可的透明度。虽然两国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上存在分歧,在防扩散领域缺乏互信,且在防扩散手段上存在差异,但是两国在核能、防核扩散、"零核"理念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关系
核裁军
核不扩散
核能
战略
核威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核武器及其前景
6
作者
陈立能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2期7-9,1,共4页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既不证实又不否认其在南朝鲜部署的战术核武器。但据外刊报道,在过去的40年中,美在南朝鲜部署了大量战术核武器,从而成为东北亚地区不安全与不稳定的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已逐渐失...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既不证实又不否认其在南朝鲜部署的战术核武器。但据外刊报道,在过去的40年中,美在南朝鲜部署了大量战术核武器,从而成为东北亚地区不安全与不稳定的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已逐渐失去威慑和使用价值,美国会否在短期内撤出这些核武器,人们还有待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形势
核威慑战略
核地雷
核炮弹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力量
战略
利益
军事分界线
兵师
美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军备控制谈判中的苏美欧三角关系——从“欧洲零点方案”到“全球双零点方案”
7
作者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7年第16期3-4,28+1,共4页
今年来,美苏军备谈判紧锣密鼓。苏联相继提出的三个“零点方案”,使双方在有限领域内达成协议的条件日益成熟。双方近期谈判进程的大体构想是,争取在取得初步成果的情况下,实现年内戈尔巴乔夫和里根最高级会晤并最后拍板。
关键词
双零点方案
军备控制
三角关系
战略
核武器
核力量
西欧国家
华约国家
核威慑战略
潘兴
北约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欧防务合作的新发展
8
作者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8年第5期3-4,1,共3页
在美苏签署中导协议的形势下,西欧国家的防务合作有了新的重要发展。去年以来西欧国家的防合作取得了哪些突破?西欧国家防务合作的潜力和前景究竟如何?
关键词
防务合作
西欧国家
陆军装备
西欧各国
联合防务
西欧联盟
反坦克
核威慑战略
联合军事演习
英国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词解释
9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4期6-,共1页
大规模报复战略侵朝战争失败后,美国被迫承认无法打赢地面战争,转而鼓吹采取“核报复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美削减了常规兵力,大力发展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企图以“核威慑”支持其霸权地位。灵活反应战略主张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
大规模报复战略侵朝战争失败后,美国被迫承认无法打赢地面战争,转而鼓吹采取“核报复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美削减了常规兵力,大力发展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企图以“核威慑”支持其霸权地位。灵活反应战略主张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使美军能应付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核战争和局部战争。与此同时,提出“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能同时在欧、亚同苏、中各打一场大战,又能在其地地力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威慑
战略
灵活反应
战略
战略
空军
两个半战争
大规模报复
战略
军事力量
霸权地位
名词解释
侵朝战争
核威慑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对策调整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洪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7,58,共7页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打击
地缘遏制
战略
核威慑
美中苏
战略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绕核威慑战略的争论
1
作者
陈佩尧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3期17-18,共2页
文摘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奉行核威慑战略,对与之对立的国家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扬言对敌人的挑衅将予以惩罚,让潜在的敌人知道进行任何规模和类型的战争将不能从中得到好处或得不偿失。这种战略认为核武器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军事力量的构成也应以核武器为中心配置。这种战略是有利于国际安全的稳定因素,还是不利国际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上有争论,国内学者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核威慑战略
国际安全
军事力量
国际关系
军事
战略
国际舆论
格列奇科
军事目标
军事理论
文摊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海宏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08,共6页
文摘
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
冷战
美国军事
战略
遏制
战略
核威慑战略
空军第一
制海权
质量建军
Keywords
the Cold War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ies
the strategy of containment
the nuclear deterrent strategies
the first place of the air force
sea power
prioritized army
分类号
K712.5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战略:技术战略时代的挑战
3
作者
赵楚
出处
《国际展望》
2000年第16期28-30,共3页
文摘
现有的作为国家战略层次的大战略理论大多建立在传统地缘战略思维的框架之内。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和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的发展扩散,技术正展现前所未有的塑造性力量,在大战略层次上影响世界的面貌。
关键词
战略
层次
大
战略
理论
地缘
战略
思维
均势
核威慑战略
实力
力量
分类号
E81 [军事—战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核战略的演变
4
作者
丁幸豪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7期20-21,共2页
文摘
几经修改的核战略核战略仍是当前美国整个军事战略的主体。然而,自从40年代末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思想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核技术的进步,至少经历了4次大的修改和转变。一、50年代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当时苏联虽已掌握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但美国在核武器方面处于全面优势,在战略空军方面更占压倒优势。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上台伊始便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并于1954年1月由国务卿杜勒斯正式予以宣布。“大规模报复战略”既是美国的核战略,又是美国总的军事战略。
关键词
核
战略
大规模报复
战略
艾森豪威尔
战略
空军
战略
均势
军事
战略
核威慑战略
战略
武器
施莱辛格
战略
思想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冷战时代的中美核关系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程群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院副教授、博士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1,共6页
文摘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在核能、核不扩散、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等领域的核关系得到发展,核关系成为两国联系的纽带。追求战略稳定与平衡是两国核关系的焦点。美国的导弹防御和太空武器化政策,影响着中国核裁军与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美国需要理解中国在战略核力量上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不可能做到美国所认可的透明度。虽然两国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上存在分歧,在防扩散领域缺乏互信,且在防扩散手段上存在差异,但是两国在核能、防核扩散、"零核"理念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核关系
核裁军
核不扩散
核能
战略
核威慑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核武器及其前景
6
作者
陈立能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2期7-9,1,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既不证实又不否认其在南朝鲜部署的战术核武器。但据外刊报道,在过去的40年中,美在南朝鲜部署了大量战术核武器,从而成为东北亚地区不安全与不稳定的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已逐渐失去威慑和使用价值,美国会否在短期内撤出这些核武器,人们还有待于观察。
关键词
国际形势
核威慑战略
核地雷
核炮弹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力量
战略
利益
军事分界线
兵师
美日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军备控制谈判中的苏美欧三角关系——从“欧洲零点方案”到“全球双零点方案”
7
作者
陈佩尧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16期3-4,28+1,共4页
文摘
今年来,美苏军备谈判紧锣密鼓。苏联相继提出的三个“零点方案”,使双方在有限领域内达成协议的条件日益成熟。双方近期谈判进程的大体构想是,争取在取得初步成果的情况下,实现年内戈尔巴乔夫和里根最高级会晤并最后拍板。
关键词
双零点方案
军备控制
三角关系
战略
核武器
核力量
西欧国家
华约国家
核威慑战略
潘兴
北约国家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欧防务合作的新发展
8
作者
陈佩尧
出处
《国际展望》
1988年第5期3-4,1,共3页
文摘
在美苏签署中导协议的形势下,西欧国家的防务合作有了新的重要发展。去年以来西欧国家的防合作取得了哪些突破?西欧国家防务合作的潜力和前景究竟如何?
关键词
防务合作
西欧国家
陆军装备
西欧各国
联合防务
西欧联盟
反坦克
核威慑战略
联合军事演习
英国军队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词解释
9
出处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4期6-,共1页
文摘
大规模报复战略侵朝战争失败后,美国被迫承认无法打赢地面战争,转而鼓吹采取“核报复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美削减了常规兵力,大力发展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企图以“核威慑”支持其霸权地位。灵活反应战略主张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使美军能应付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核战争和局部战争。与此同时,提出“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能同时在欧、亚同苏、中各打一场大战,又能在其地地力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
关键词
现实
威慑
战略
灵活反应
战略
战略
空军
两个半战争
大规模报复
战略
军事力量
霸权地位
名词解释
侵朝战争
核威慑战略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对策调整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洪丰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7,58,共7页
文摘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关键词
军事打击
地缘遏制
战略
核威慑
美中苏
战略
三角
Keywords
military strike, regional containment, strategic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ic triangular relations among the U. 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分类号
K7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围绕核威慑战略的争论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陈海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战略:技术战略时代的挑战
赵楚
《国际展望》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核战略的演变
丁幸豪
《国际展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后冷战时代的中美核关系分析
程群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美国部署在南朝鲜的核武器及其前景
陈立能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军备控制谈判中的苏美欧三角关系——从“欧洲零点方案”到“全球双零点方案”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西欧防务合作的新发展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名词解释
《国际展望》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对策调整
刘洪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