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燃功能核壳结构木塑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晨阳 梅长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通过在表层添加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与聚磷酸铵(APP)以及纳米氢氧化镁[Mg(OH)_2]与APP制备具有阻燃功能的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并利用力学性能测试、锥形量热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阻燃剂对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和热... 通过在表层添加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与聚磷酸铵(APP)以及纳米氢氧化镁[Mg(OH)_2]与APP制备具有阻燃功能的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并利用力学性能测试、锥形量热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阻燃剂对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与APP有更好的协同效果和阻燃效果,其热释放总量以及热释放速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复配之后的产烟量却增多。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APP与OMMT的复配和APP与Mg(OH)_2的复配相比较,前者残炭率更高,达到了55.2%。两种阻燃剂复配后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呈现下降趋势,力学强度下降。综合比较,APP与OMMT复配阻燃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木塑复合材料 阻燃 复配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晓光 田春贵 +1 位作者 王霆 廖丽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综述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于贵金属壳-胶球核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催化等性质,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因此,发展简单的、大量的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广泛深入地研究其性... 综述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于贵金属壳-胶球核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催化等性质,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因此,发展简单的、大量的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广泛深入地研究其性能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胶球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赛赛 曹迎楠 +3 位作者 王军凯 梁峰 段红娟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3,35,共8页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点。综述了近年来以糖类及淀粉等有机物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各种形态可控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水热碳化工艺条件对合成碳微球、空心碳微球、核壳结构碳复合材料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法 碳纳米材料 碳微球 碳空心球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纳米Fe@SiO_2及其处理含Pb(Ⅱ)废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成岳 唐伟博 +3 位作者 肖治国 余宏伟 曾秀荣 鲁莽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与改进的Stbr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Fe@SiO_2,通过XRD、TEM表征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将制备的Fe@SiO_2用于废水中Pb(Ⅱ)的还原去除,考察不同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 采用液相还原与改进的Stbr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Fe@SiO_2,通过XRD、TEM表征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将制备的Fe@SiO_2用于废水中Pb(Ⅱ)的还原去除,考察不同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O_2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多孔的SiO_2层包覆球形纳米零价铁(NZVI),NZVI粒径主要分布在25~50nm之间;随着TEOS投加量的增加,SiO_2层变厚,NZVI核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与未包覆NZVI相比,Fe@SiO_2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当TEOS投加量为10mL时,所制备的Fe@SiO_2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效果最好,在反应120min时吸附废水中Pb(Ⅱ)可达600mg/g,而未包覆型NZVI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量仅为264.6 mg/g。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响应曲面法(RSM)对Fe@SiO_2处理含Pb(Ⅱ)废水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二次响应面模型,分析模型得到Fe@SiO_2处理含Pb(Ⅱ)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H值和反应时间对废水中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最佳pH值为5,最佳反应时间为98min;而Fe@SiO_2投加量和Pb(Ⅱ)浓度对废水中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太明显,最佳Fe@SiO_2投加量为1.00g/L,最佳Pb(Ⅱ)浓度为3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SiO2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一步法 响应曲面法 Pb(II)去除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DMSA modified Fe_3O_4@SiO_2 core/shell magnetic nanocomposite for Pb^(2+) removal 被引量:8
5
作者 TIAN Qing-hua WANG Xiao-yang +1 位作者 MAO Fang-fang GUO Xue-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H,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2+ions,contact time,and temperature on the amount of Pb2+adsorbed were investigated.Adsorption isotherms,adsorption kinetics,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e3O4@SiO2@DMSA composite is 50.5 mg/g at 298 K,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3O4 an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particles.The adsorption process agreed well with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and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spontaneous,endothermic and energetically driven in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removal ADSORPTION Fe3O4@SiO2 core/shell structure DMSA modification magnetic nano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