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肠道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卢建军 许梓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3-939,共7页
以72头平均体重(5.06±0.49)kg的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日粮添加金霉素对肠道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75和150mg/kg金霉素,日均采食量分别提高了3.62%和8.35%(P<0.0... 以72头平均体重(5.06±0.49)kg的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日粮添加金霉素对肠道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75和150mg/kg金霉素,日均采食量分别提高了3.62%和8.35%(P<0.05);腹泻率分别下降了22.10%和52.23%(P<0.01);血清中TNF-α水平下降了28.78%(P<0.05)和78.29%(P<0.01);IL-6水平下降了12.85%和83.40%(P<0.01);空肠黏膜中核因子NF-κB活性分别下降了41.57%(P<0.05)和91.01%(P<0.01);IκK-β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56.16%(P<0.05)和89.72%(P<0.01),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组织绒毛长度,显著降低隐窝深度。结果提示,日粮中金霉素可能通过调控肠道黏膜组织NF-κB抑制蛋白激酶IκK-βmRNA水平,抑制核因子NF-κB的活化和核移位,进而影响肠道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提高采食量,降低腹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断奶仔猪 因子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屈琴 焦金菊 +2 位作者 王长辉 王青青 杜迎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71-1672,1694,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和NF-κB的影响,探讨抗AS的部分机制。[方法]制成AS大鼠模型后,设4个组:①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②低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30mg/(kg·d)];③中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60m...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和NF-κB的影响,探讨抗AS的部分机制。[方法]制成AS大鼠模型后,设4个组:①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②低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30mg/(kg·d)];③中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60mg/(kg·d)];④高剂量给药组[高脂饲料+Res120mg/(kg·d)],连续灌胃给药5周后,测定各组血脂和血管壁组织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各给药组TG、TC和LDL-C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C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分析均显示各给药组NF-кB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白藜芦醇可调节AS大鼠血脂,降低AS大鼠主动脉壁NF-κB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转录因子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洛丁新对NF-κB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龙 许韩师 +3 位作者 陈应强 罗建华 陈运芬 方国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0期568-570,共3页
目的 :了解糖尿病鼠肾组织NF -κB的表达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并观察洛丁新对NF -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肾组织NF -κB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鼠肾组织NF -κB表达较正常肾... 目的 :了解糖尿病鼠肾组织NF -κB的表达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并观察洛丁新对NF -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肾组织NF -κB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鼠肾组织NF -κ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明显增高 ,与尿蛋白及血肌酐增高呈正相关关系。用洛丁新治疗后 ,肾组织NF -κB表达明显下降 ,并改善肾功能。结论 :NF -κB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肾组织中NF -κB的表达可作为反应进行性肾损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nf-κb 大鼠 肾组织 洛丁新 免疫组化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κB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双平 翟宇强 +1 位作者 王文亮 赵一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 κB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转染入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 ,用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荧...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核转录因子NF κB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转染入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 ,用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 κB进行定位 ,然后用蛋白酶抑制剂ALLN作用于细胞 ,抑制核转录因子NF κB的活化 ,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 ,检测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 结果 :未进行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CC 92 0 4的内源性核转录因子NF κB仅位于胞质 ,胞核中无表达 ;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肝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同时有核转录因子NF κB的表达 ;而在经抑制剂ALLN作用的转染乙型肝炎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HBX的人肝癌细胞HCC 92 0 4 ,核转录因子NF κB仅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内 ,而且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由 8.1%增高至 5 1.8%。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激活肝癌细胞转录因子NF κB ,使其从胞质中转位于胞核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 κB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转录因子nf-κb 肝癌细胞 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NF-κB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金昊 姜月华 +2 位作者 杨传华 陈永志 孙楠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80-382,共3页
研究表明,作为能够影响细胞生存、变异和增殖的重要核转录因子,NF-κB在近30年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癌症、骨骼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NF-κB作为转录因子在各种生理过程中获得多重生物学意义。中药... 研究表明,作为能够影响细胞生存、变异和增殖的重要核转录因子,NF-κB在近30年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癌症、骨骼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NF-κB作为转录因子在各种生理过程中获得多重生物学意义。中药单方、复方等皆可调控NF-κB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药效良好,为今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nf-κb 癌症 骨骼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5和核因子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德民 王向东 +4 位作者 周兵 张罗 刘仲燕 鞠淑英 范尔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免疫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中IL-5和NF-κB的表达。结果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涂片中IL-5阳性细胞和NF-κB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形态上判断IL-5阳性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IL-5阳性细胞比例和NF-κB阳性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大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原位嗜酸性粒细胞能产生IL-5和NF-κB,可能调节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骨髓 nf-κb IL-5 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5 因子κb 表达 嗜酸性粒细胞 阳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与血液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枭 李永国 +4 位作者 李霞 文军 陈道瑾 李小荣 王鹏程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ANP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ANP高压氧治疗组和ANP空白对照组。采用EMSA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We...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ANP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ANP高压氧治疗组和ANP空白对照组。采用EMSA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及ELISA法检测血液IL-2、IL-6、IL-10、TNF-a及ICAM-1含量。结果高压氧在1、3、5及7h均可显著抑制ANP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24.47±5.39)μmol/Lvs(31.36±5.72)μmol/L、(28.58±4.51)μmol/Lvs(39.44±6.31)μmol/L、(26.47±4.13)μmol/Lvs(33.80±5.96)μmol/L及(20.38±3.79)μmol/Lvs(25.69±4.91)μmol/L](P<0.01);显著增强ANP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8.94±1.43)μmol/Lvs(6.37±1.19)μmol/L、(7.83±1.72)μmol/Lvs(5.91±1.65)μmol/L、(8.31±1.54)μmol/Lvs(6.85±1.37)μmol/L及(8.62±1.12)μmol/Lvs(6.97±0.86)μmol/L](P<0.01);显著抑制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a及ICAM-1活性(P<0.05)。结论高压氧可通过显著抑制AN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增加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的能力,减少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活性,从而抑制ANP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压氧 转录因子nf-κb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Aβ1-40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核因子-kappa 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聂菁 李耀斌 +1 位作者 吕诚 周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4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进行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退变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沉积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毒性作用有关,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进行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退变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沉积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毒性作用有关,其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这一过程起关键作用。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中的NF-κB活性发挥其药理作用。故本实验拟用Aβ1-40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建立AD体外细胞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KAPPA 雷公藤内酯醇 AΒ1-40 小胶质细胞 nf-κb活性 β-淀粉样蛋白 protein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徐钧 解军 +3 位作者 王惠珍 牛勃 鲍民生 李正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89-390,397,共3页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NF -κΒ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快速提取法提取肝组织中细胞核蛋白 ,再用凝胶滞留电泳分析测定核转录因子NF -κΒ与其靶基因特异DNA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时 ,NF -κΒ与...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NF -κΒ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快速提取法提取肝组织中细胞核蛋白 ,再用凝胶滞留电泳分析测定核转录因子NF -κΒ与其靶基因特异DNA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时 ,NF -κΒ与其特异调节基因序列的结合活性明显升高 ,且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结论 说明NF -κΒ与其特异调节基因序列的结合活性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蛋白质 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转录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急性胰腺炎核因子-κB激活的研究
10
作者 陈文亮 王选 +4 位作者 韩曙光 武世荣 朱镭 张丽 王宏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建立特异敏感的快速检测急性胰腺炎核因子 κB激活的一种方法。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①胰腺炎组。采用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制备模型。②对照组。利用双染色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胰腺细胞NF κB的激活。... 目的 建立特异敏感的快速检测急性胰腺炎核因子 κB激活的一种方法。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①胰腺炎组。采用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制备模型。②对照组。利用双染色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胰腺细胞NF κB的激活。结果 胰腺炎组各时段 (1 5、3、6、12h)NF κB和DNA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1 5hNF κB明显激活 ,为 (2 9 78± 7 83 ) % ,3h达高峰 ,其值为 (65 17± 13 2 2 ) %。 6h有所下降 ,但变化不显著 (P >0 0 5 ) ,12h明显下降 ,接近发病时水平。对照组各时段NF κB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流式细胞术是快速检测急性胰腺炎核因子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nf-κb 流式细胞术 转录因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血消脂方通过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改善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萌 张蕾 +3 位作者 李悦 李思耐 周明学 刘卫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研究清血消脂方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构建TMAO复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致内皮细胞... 目的研究清血消脂方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构建TMAO复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致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组后经过清血消脂方干预,采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内皮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测试内皮细胞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水平;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号通路因子p65 NF-κB和IKKα的mRNA水平。结果CCK-8法、划痕实验和ELISA等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粘附因子VCAM-1和炎症因子IL-6、IL-18水平上升,p65 NF-κB和IKKα的mRNA水平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清血消脂方干预后内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增强,细胞上清中VCAM-1、IL-6和IL-18的水平下降,p65 NF-κB和IKKα的mRNA水平降低。结论清血消脂方通过改善内皮细胞活性、迁移能力和粘附能力,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转录因子-κb(nf-κb) 炎症反应 清血消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中医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福运 高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729-1735,共7页
随着现代研究对结肠炎生物学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搜索发现,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组成的TLR4/NF-κB信号... 随着现代研究对结肠炎生物学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搜索发现,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组成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调节炎症因子、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氧化、下调环氧化酶-2、修复肠黏膜屏障中发挥显著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以TLR4/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发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优势进行了大量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复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临床研究,并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归纳为5类:(1)调节炎症因子在机体内的平衡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2)抑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以减少炎症因子释放;(3)调节抗脂质氧化及氧化应激损伤;(4)下调环氧合酶进而促进肠上皮细胞的修复;(5)修复肠黏膜屏障以恢复肠黏膜结构。此外,针对目前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TOLL样受体4 因子-κb 溃疡性结肠炎 TLR4/nf-κb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改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芳丽 王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93-96,共4页
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临床危重疾病之一,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特征是快速发作且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Toll样受体4(TLR4)是先天免疫中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被激活可引发级联反应,活化介导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临床危重疾病之一,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特征是快速发作且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Toll样受体4(TLR4)是先天免疫中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被激活可引发级联反应,活化介导炎症反应的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TLR4/NF-κB通路是经典的炎症通路,是中医药干预急性肺损伤的途径之一。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综述了黄酮类、多酚类、萜类、多糖类等中药活性成分以及葛根芩连汤、芪冬活血饮、清温止咳方、大承气汤等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急性肺损伤,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TLR4) 因子-κb(nf-κb)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心肌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冬 符莹莹 +1 位作者 刘丹平 唐龙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心肌组织核因子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10~150g,平均体质量130.65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艾司...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心肌组织核因子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10~150g,平均体质量130.65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艾司洛尔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模型组、艾司洛尔各剂量组构建脓毒症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NF-κB蛋白、mRNA水平、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司洛尔各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NF-κBmRNA、蛋白表达水平、TNF-α、IL-2、IL-6表达水平降低,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PD)、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且随着艾司洛尔组给药剂量的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K、LDH、心肌组织NF-κ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NF-α、IL-2、IL-6表达水平逐渐降低,LVSP、LVEPD、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升高,剂量-效应关系明显(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提高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而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其机制与艾司洛尔能抑制炎症信号通路NF-κBmRNA、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炎性因子IL-2、IL-6、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脓毒症 心肌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因子kappa-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R增生膜内核因子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艳明 惠延年 +1 位作者 宋宗明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观察炎前因子mRNA和核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 κB ,NF κ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增生膜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 2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PVR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 16例PVR增生膜 ,石蜡包埋切片 ,... 目的 观察炎前因子mRNA和核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 κB ,NF κ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增生膜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 2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PVR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 16例PVR增生膜 ,石蜡包埋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 κB表达 ,原位杂交法观察炎前因子mRNA的表达 ,同时对 5例角膜移植后的供体眼视网膜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人视网膜NF κB在内外核层弱表达 ,未检测到炎前因子mRNA的表达。 16例增生膜有 5例NF κB表达 ,均为C级膜 ,阳性表达的NF κB表达位于胞核中。 6例样本有炎性因子基因表达 ,C级膜 5例 ,D级膜 1例。C级膜中 ,1例既表达了IL 1β又表达了IL 6mRNA ,1例IL 1β、IL 6、IL 8和TNF αmRNA 4者均表达 ,表达IL 1βmRNA和TNF αmRNA者 1例 ,2例有IL 6和TNF αmRNA两者表达 ,D级膜 1例单独表达IL 1βmRNA。 结论 IL 1β、IL 6、IL 8和TNF α参与了PVR增生膜的形成过程 ,这些炎性因子的产生可能与NF κB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 转录因子nf-κb 免疫组化染色 原位杂交 炎前因子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与NF-κB对PPARδ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晓刚 韩燕 +1 位作者 杨旭东 毛泽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B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AP1及NF-κB因子各自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同时突变其转染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AP1及NF-κB均可以增强PPARδ的表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诱导表达鸡IFN-α抗IBDV效果及其对信号分子PI3K和NF-κB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海锋 李银聚 +5 位作者 程相朝 张春杰 余祖华 杨惠 杨荣恩 付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64-216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表达鸡IFN-α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效果及对其淋巴细胞信号分子PI3K和NF-κB p65的影响。将40只10日龄非免疫雏鸡随机分为IFN-α组和空白对照组,持续注射给药3d后,于第3次给药后第1天开始每天心脏采血,持续3d,...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表达鸡IFN-α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效果及对其淋巴细胞信号分子PI3K和NF-κB p65的影响。将40只10日龄非免疫雏鸡随机分为IFN-α组和空白对照组,持续注射给药3d后,于第3次给药后第1天开始每天心脏采血,持续3d,并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对雏鸡进行攻毒,在攻毒后开始每天心脏采血,连续3d。通过MTT法检测淋巴增殖活性情况,ELISA测定不同时间段淋巴细胞中PI3K的水平、细胞中总NF-κB p65、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含量及IBDV抗原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前,IFN-α对淋巴增殖活性、细胞中PI3K和NF-κB p65的表达具有极显著地促进作用(P<0.01);与攻毒前相比,攻毒后第1和2天IFN-α组淋巴增殖活性、细胞中PI3K和NF-κB p65的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IFN-α对IBDV-Ag具有极显著地抑制效果(P<0.01)。这些结果表明,IFN-α可通过增加PI3K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并对IBDV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为IFN-α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 PI3K 转录因子 nf-κb P65 传染性法氏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抑制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对NF-κB3表达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承勇 江江 +2 位作者 杨敏 王波 薛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ghrelin)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损伤血管局部核因子-κB3(NF-κB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7只,鼠龄28周,体质量(310±20) g。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7只)、颈总动脉损伤组(BI组)(10只)、...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ghrelin)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损伤血管局部核因子-κB3(NF-κB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7只,鼠龄28周,体质量(310±20) g。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7只)、颈总动脉损伤组(BI组)(10只)、ghrelin治疗组(ghrelin组)(10只)。BI组、ghrelin组大鼠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ghrelin组于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后经股静脉注射ghrelin 10 nmol/(kg·d),连续注射21 d。各组于建模21 d后分离颈总动脉受损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血管受损情况,测量内膜面积(IA)、中膜面积(MA)、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以评估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评估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受损血管中NF-κB3表达水平,评估炎性介质NF-KB3激活程度。结果 HE染色后发现,SHAM组IA、MA、IA/MA分别为(0.02±0.01) mm^2、(0.32±0.02) mm^2、0.07±0.01,BI组IA、MA、IA/MA分别为(0.68±0.09) mm^2、(0.39±0.06) mm^2、1.64±0.27,ghrelin组IA、MA、IA/MA分别为(0.22±0.04) mm^2、(0.34±0.05) mm^2、0.62±0.03。颈总动脉IA/MA较BI组、ghrelin组降低(P <0.05),ghrelin组颈总动脉IA/MA较BI组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SHAM组颈总动脉中PCNA表达较BI组、ghrelin组降低(P<0.05),ghrelin组颈总动脉中PCNA表达较BI组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HAM组颈总动脉中NF-κB3表达较BI组、ghrelin组降低(P<0.05),ghrelin组颈总动脉中NF-KB3表达较BI组降低(P<0.05)。结论在笔者研究中,ghrelin连续治疗21 d后,可以减轻颈总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介质NF-κB3表达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平滑肌增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球囊损伤 颈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内膜增殖 因子-κb3(nf-κ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与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保兴 李晓东 张福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nf-κb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相关研究进展 终末期肾衰竭 肾脏疾病 细胞外基质 肾功能恶化 转录因子 疾病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