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抑制剂通过抑制核因子kB减轻乙醇诱导的人肠上皮Caco-2细胞损伤
1
作者 任莉 贾皑 +3 位作者 任牡丹 卢桂芳 冯云 和水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0-805,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酒精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Caco-2细胞达到分化,采用(10、25、50、100.200)mmol/L乙醇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廛哇蓝(MTT法)检测乙醇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Cac...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酒精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Caco-2细胞达到分化,采用(10、25、50、100.200)mmol/L乙醇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廛哇蓝(MTT法)检测乙醇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Caco-2细胞HDAC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水平,从中筛选出适宜的乙醇浓度。将分化的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乙醇组(50 mmol/L乙醇处理60 min)和RGFP966预处理组(乙醇处理前用2 p.mol/L HDAC3抑制剂RGFP966预处理1 h)。EUSA检测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电阻仪检测跨上皮电阻值(TE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1(claudin-1)以及磷酸化的核因子kBp65(p-NF-i<Bp65)、核因子kB抑制蛋白(IkB)的蛋白水平。结果(10、25、50)mmol/L乙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这些浓度的乙醇处理后HDAC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乙醇处理组细胞TNF-α含量和p-NF-KBp65蛋白水平增加,TER值与occludin、claudin-1和IkB蛋白水平均降低;与乙醇处理组相比,RGFP966预处理组细胞TNF-α含量和p-NF-KBp65蛋白水平均降低,TER值与occludin、claudin-1和IkB蛋白水平均增加。结论抑制HDAC3能够减弱乙醇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 乙醇 肠上皮细胞 炎症 通透性 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丽红 张家颖 +1 位作者 武广恒 张晓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P-10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LPS注射均能够诱导角膜IP-10较高水平的表达;IP-10的表达与角膜炎症细胞浸润的加重程度密切相关;IP-10的表达可被NF-kB抑制剂PDTC部分阻断。结论角膜缝线联合结膜下脂多糖(LPS)注射能够诱导明显的角膜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与IP-10的表达密切相关;NF-kB对IP-10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核因子nf-kb 角膜缝线 结膜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II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IL-1β、Rel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卫银 孙承铭 +4 位作者 王会民 黄梅 朱观祥 祝彼得 刘福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成年SD雄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假手术组;空白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成年SD雄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假手术组;空白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结果 IL-1β和RelA mRNA在除空白组外的各组均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IPC组均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P<0.05),IPC组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较TSⅡA预处理组和TSⅡA治疗组低(P<0.05),TSⅡA预处理组IL-1β和RelA mRNA与TSⅡA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其下调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脑缺血 白介素 转录因子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康玉明 李宏宝 +1 位作者 齐杰 于晓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的首位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并以每年1 000万人的速度递增,如何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问题。以往对于高血压的研...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的首位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并以每年1 000万人的速度递增,如何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问题。以往对于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周。近来研究表明,中枢调控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在维持心血管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直接支配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参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调节,并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室旁核中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I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NT)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神经激素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室旁核中这些神经激素如何激活、相互间的作用以及对高血压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明下丘脑室旁核神经激素兴奋对高血压的影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将为高血压的中枢机制研究补充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下丘脑室旁 炎性细胞因子 活性氧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神经递质 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内NF-κB及COX-2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艺平 赵永顺 +8 位作者 于德钦 张冬梅 宫瑾 金伟 陈晓燕 徐红 封艳辉 李爱萍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大鼠脑内尤其是海马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内NF-κBp65免疫反应阳性增强,核移位增多,蛋白产物表达增多;COX-2免疫反应阳性明显增强,蛋白产物表达增多。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后可引起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及炎性因子COX-2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转录因子(nf-kb) 环氧化酶-2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忠 周兰柱 +3 位作者 孙哲 吴俊 赵报 崔忆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影响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预测TRIM59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影响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预测TRIM59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TRIM5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以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为对照,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NE1和CNE-2Z鼻咽癌细胞TRIM5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小干涉RNA技术下调HNE1细胞TRIM59水平,设置对照组、小干涉RNA阴性对照(si-NC)组、TRIM59小干涉RNA(si-TRIM59)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TM小室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磷酸化的NF-κB(p-NF-κB)、波形蛋白(vimentin)、存活蛋白(survivin)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TRIM59在鼻咽癌组织表达异常增高;与HNEpC细胞相比,TRIM59在HNE1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下调HNE1细胞中TRIM59表达后,显著抑制细胞存活以及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下调TRIM59表达后,HNE1细胞NF-κB、vimentin、survivin mRNA以及p-NF-κB、vimentin、survivin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IL-6、IL-8、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下调TRIM59能够抑制HNE1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肿瘤炎症相关因子进而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 因子kB(nf-kb)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
7
作者 田艳 康行 +3 位作者 杨昊 张淑婷 王雨 樊卫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300 mL/L,3 h/d)。比较各组小鼠关节炎症状评分;HE染色进行关节病理评分;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脾和关节中白细胞介素22(IL-22)阳性细胞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软骨中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中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和磷酸化的核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组关节炎症状评分和病理评分显著升高、脾细胞和关节软骨中IL-22+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和关节软骨中IL-22含量增加,关节软骨中p-STAT3和p-NF-κB蛋白表达增高,H_(2)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结论H2可能通过抑制STAT3/NF-κB通路抑制IL-22炎症反应,缓解CIA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H2) 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 白细胞介素22(IL-2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