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槐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补娟 史深 +2 位作者 叶勒丹·马汉 王兆霞 周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LPS(50 ng/mL)预处理BMDMs(0 min,10 min,30 min,60 min),加入刺槐素(10μmol/L)孵育0.5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核因子κB核转位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5~40μmol/L的刺槐素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择10μmol/L刺槐素作为后续研究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不同时间刺激组p-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给予刺槐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p-核因子κB p65和p-IκBα的表达;刺槐素能抑制LPS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核转位。结论:刺槐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刺槐素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素 脂多糖 因子κb 巨噬细胞 抑制 抗炎作用 磷酸化 因子κb抑制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5p靶向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在人单核巨噬细胞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一霖 滕亮 +3 位作者 王中志 王妍 林文婷 陈江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干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中miR-155-5p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IKBKE)基因的表达变化,验证其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细胞(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干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中miR-155-5p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IKBKE)基因的表达变化,验证其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细胞(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按照数量5∶1将热灭活新生隐球菌加入培养瓶内,分析0h、3h、6h、9h和12h这5个时间点的miR-155-5p和IKBKE的表达倍数变化以及TNF-α和IL-6的表达量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155-5p和IKBKE3'UTR的靶向关系;分别转染miR-155-5pmimics和IKBKEsiRNA,观察在6hmiR-155-5p和IKBKE的表达倍数变化以及TNF-α和IL-6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新生隐球菌干预THP-1细胞后,miR-155-5p表达增加,6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而IKBKE在6h表达降低,TNF-α和IL-6的表达量随时间逐渐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中miR-155-5pmimics作用后IKBKE3'UTR活性下降,将IKBKE3'UTR进行突变后,IKBKE3'UTR活性较野生型增加;分别转染miR-155-5pmimics和IKBKEsiRNA后,在6hTNF-α和IL-6的表达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THP-1细胞中miR-155-5p可通过靶向降解IKBKE信使RNA(mRNA)促进TNF-α和IL-6的表达增加,表明其在THP-1细胞抗新生隐球菌中发挥着促炎作用,可作为将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人单巨噬细胞 miR-155-5p 因子κb抑制蛋白e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α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钧蔚 王林 +1 位作者 葛红岩 刘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背景长期全身或眼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导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作用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后对LECs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κ(IκBκ)表达的影响及LECs凋亡的发... 背景长期全身或眼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导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作用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后对LECs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κ(IκBκ)表达的影响及LECs凋亡的发生情况,了解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取人LECs系(HLE283)在含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中进行培养和传代。将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0.01、0.1、1、10、100μmol/L)分别加入DMSO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作为不同浓度地塞米松组,不含地塞米松的DMSO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的LECs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检测LECs中NF—κB/IκB α浓度的改变及LECs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扩增的基因片段与所设计片段大小一致。地塞米松作用后NF—α核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77,P=0.004);IκBα蛋白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41,P=0.002)。在同浓度地塞米松组,NF—κB核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随作用时间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06,P=0.01),与地塞米松作用24h时的表达量比较,36h和48h时的NF—κB核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与地塞米松作用24h时的表达量比较,36h和48hIκBα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LECs的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明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上调IκBα的表达而过度抑制了NF—κB的活性,并导致LECs凋亡,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 地塞米松 转录因子κb 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 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道明 李珊珊 +5 位作者 赵志华 任秀花 高冬玲 曹静 李海梅 闫爱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7-500,512,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中IκBα蛋白的胞浆和胞核阳性率均高于p65蛋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结论:NF-κB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浸润转移 转录因子 抑制蛋白 白及 Iκbα蛋白 淋巴结转移 NF-κbp65 P65蛋白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SP法 组织学分级 浸润深度 表达 相关关系 正相关 阳性率 统计学 胞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在膀胱癌细胞系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及体外侵袭能力负相关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阳 程鹤鹏 +2 位作者 陈玉乐 李宏宏 贺大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9-1161,1165,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在不同膀胱癌细胞系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 Western blot法比较人膀胱癌RT4细胞、5637细胞、235J细胞、J82细胞、T24细胞IκBα、上皮性钙黏素(E-cadherin...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在不同膀胱癌细胞系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 Western blot法比较人膀胱癌RT4细胞、5637细胞、235J细胞、J82细胞、T24细胞IκBα、上皮性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差异;通过TranswellTM实验比较5种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异;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5种细胞形态学差异。结果 RT4细胞和5637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253J细胞、J82细胞和T24细胞具有间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RT4细胞和5637细胞具有较高的E-cadherin表达水平,但不表达vimentin和N-cadherin。253J细胞、J82细胞和T24细胞E-cadherin表达部分(253J)或完全(J82、T24)缺失,但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水平较高。RT4细胞和5637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弱于253J细胞、J82细胞和T24细胞。RT4细胞和5637细胞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53J细胞、J82细胞和T24细胞。结论 IκBα在膀胱癌细胞的表达水平与EMT及体外侵袭能力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上皮-间质转化 因子-κb抑制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ε2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嗣刚 刘勇 +2 位作者 赵超 侯思禹 邱丽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9,共7页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ε2(IKKε2)基因在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受细菌刺激后的应答情况,以阐释IKKε2在对虾先天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从日本囊对虾转录组数据中获得日本囊对虾IKKε2(命名为PjIKKε2)的...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ε2(IKKε2)基因在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受细菌刺激后的应答情况,以阐释IKKε2在对虾先天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从日本囊对虾转录组数据中获得日本囊对虾IKKε2(命名为PjIKKε2)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PjIKKε2的组织表达以及受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后在肝胰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PjIKKε2全长为400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337 bp,编码778个氨基酸,5′UTR(Untranslated region)174 bp,3′UTR 1498 bp。PjIKKε蛋白含有一个激酶结构域、一个类泛素结构域和一个TANK结合激酶卷曲螺旋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jIKKε2蛋白序列与其他甲壳类IKKε的相似性高,在激酶结构域保守性高。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jIKKε2与其他对虾属的IKKε聚集在一支。PjIKKε2在日本囊对虾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淋巴组织中表达量最高(P<0.05)。在哈维弧菌刺激6 h后,PjIKKε2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显著上调,达到最大值(P<0.05)。【结论】PjIKKε2参与了日本囊对虾的先天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ε2 基因表达 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及抑制蛋白IκBa在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前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静 贾亚丁 周国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抑制蛋白IκBa在视网膜脱离(RD)后继发黄斑前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研究NF-κBP65亚基及抑制蛋白IκBa在RD后继发黄斑前膜的表达,电镜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NF...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抑制蛋白IκBa在视网膜脱离(RD)后继发黄斑前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研究NF-κBP65亚基及抑制蛋白IκBa在RD后继发黄斑前膜的表达,电镜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NF-κBP65和IκBa在RD后黄斑前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黄斑区视网膜组织(P<0.05),且复发性RD黄斑前膜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黄斑前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P65和IκBa高表达与RD后黄斑前膜的发生关系密切,NF-κBp65的高表达还可能与复发性RD的黄斑前膜相关,NF-κB可望成为治疗黄斑前膜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黄斑前膜 转录因子-κb P65 抑制蛋白Iκ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在防治家兔脑血管痉挛中对核因子-κB的影响
8
作者 刘力强 张庆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核因子-кB在实验性家兔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中国白兔60只,体重1.5~2 kg,其中45只经枕大池2次(间隔72 h)注入自体动脉血(1 ml/kg)制成脑血管痉挛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核因子-кB在实验性家兔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中国白兔60只,体重1.5~2 kg,其中45只经枕大池2次(间隔72 h)注入自体动脉血(1 ml/kg)制成脑血管痉挛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1)单纯2次注血组(15只);(2)给药组(15只),动物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前注射蛋白激酶抑制剂等渗盐水稀释液0.1 ml,剂量为100 μg/kg;(3)等渗盐水组(15只),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前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代替蛋白激酶抑制剂;(4)假穿刺组(15只).于第4、7、10天将动物分批处死,取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及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等方法检测核因子-кB、кB抑制蛋白活性表达变化,评价不同剂量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其影响程度.结果单纯2次注血组家兔较假穿刺组在4~10 d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炎性浸润等改变,7 d时最明显;核因子-кB的活性于4~10 d也明显增高,与炎性变化一致;抑制蛋白кB表达下降,与核因子-кB呈负相关.给药组家兔与单纯注血组相比,基底动脉痉挛程度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抑制蛋白кB表达明显上升,核因子-кB活性下降,而等渗盐水组较单纯注血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蛋白激酶抑制剂不仅能够显著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程度,而且可减轻其管壁炎性浸润程度,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кB抑制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减弱核因子-кB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 家兔 脑血管痉挛 因子-κb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L20单克隆抗体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相关的结节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魏佳 马成星 +2 位作者 郑颖 那雨琪 丁晶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外,另将结节病组PBMC中分别加入SAA、SAA+抗CCL20单克隆抗体、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或地塞米松,经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作为PBMC+SAA刺激组、PBMC+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PBMC+SAA+抗CCL20单抗组、PBMC+地塞米松干预组,使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7A、IL-23、IL-6、CCL20和TGF-β1的表达,使用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6、IL-17、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NF-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与PBMC+SAA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的IL-17A、IL-23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BMC+SAA+抗CCL20单抗组相较于PBMC+SAA组,细胞中CCR6、IL-17A、ROR-γ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oxp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中p-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PBMC+SA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CCL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高水平SAA相关的结节病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因子κb 抗CCL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丽雪 解玉怀 +2 位作者 杨维仁 杨在宾 张桂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57-3863,共7页
植物多糖是植物提取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 植物多糖是植物提取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APK/Nrf2)信号通路清除机体或细胞内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或含量,增强机体或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抗性。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阐述NF-κB及MAPK/Nrf2信号通路在植物多糖发挥抗氧化作用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为植物多糖作为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因子e2相关因子2 因子κb 抗氧化作用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肥育猪背最长肌嫩度及骨骼肌特异性蛋白-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勇 崔岩 +4 位作者 陶亮 朱宇旌 邓科 孙璀 邵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2-135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理想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嫩度及骨骼肌特异性蛋白-核转录因子κB(P94-NFκB)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择初始重约5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90头,随机分配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理想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嫩度及骨骼肌特异性蛋白-核转录因子κB(P94-NFκB)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择初始重约5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9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占1/2。3个处理分别采用12%、16%、20%理想蛋白质水平的饲粮,饲粮能量水平相同。正试期58 d,结束后屠宰取样,测定肌肉剪切力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猪背最长肌P94、NFκB、核转录因子抑制物(IκB)和CAST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剪切力、P94、NFκB、IκB和CAST mRNA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背最长肌剪切力、IκB和CAST mRNA表达量升高、P94和NFκB mRNA表达量降低。2)背最长肌剪切力与IκB(相关系数为0.513,P<0.05)、CASTmRNA表达量(相关系数为0.816,P<0.01)呈正相关。3)CAST与P94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6,P<0.05),与IκB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0,P<0.01)。4)P94与NFκB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0,P<0.05),与IκB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18,P<0.05);IκB与NFκB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39,P<0.05)。结果提示: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提高了猪背最长肌剪切力、CAST和IκBmRNA表达量,降低了肌肉嫩度和P94 mRNA表达量;猪背最长肌P94-NFκB信号途径在肌肉嫩度调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 蛋白抑制蛋白 骨骼肌特异性蛋白 转录因子 κb 肌肉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李洪杰 兰茂卓 +4 位作者 王潇 冯冉冉 陶燕燕 刘佳庆 孙海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0、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处理的RPMI8226、U266及KMS28-BM细胞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U266和KMS28-BM细胞,分为对照组、 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 (MCL-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质蛋白(Bim)、磷酸化Bim (p-Bim)、P65、磷酸化P65 (p-P6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 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表达水平。U266细胞分为A20过表达组(A20-OE组)和空载对照组(EV组),2组细胞各分为对照组、BGB-311组、BTZ组和BGB-311+BTZ组,转染相应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A20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KMS28-BM细胞比较,U266、RPMI8226和H929细胞中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CK-8法检测,与0μmol·L^(-1)BGB-3111组比较,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RPMI8226和U266细胞比较,20、30和4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选取10μmol·L^(-1)BGB-3111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GB-3111组比较,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V组细胞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中A20-O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MCL-1、 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和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CL-1、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和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EV组比较,A20-OE组细胞中A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BGB-3111通过抑制BTK活性诱导MM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Btz的促凋亡作用,过表达A20增加MM细胞对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 硼替佐米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早期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海涛 江涌 +3 位作者 张晓冬 何朝晖 夏海坚 孙晓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NF-κ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T-PCR及定点突变技术扩增人源性APOEε2、ε3、ε4 3种等位基因的CDS区,并构建pEGFP-N1-APOE重组质粒;APOE基因敲除鼠星形胶质...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NF-κ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T-PCR及定点突变技术扩增人源性APOEε2、ε3、ε4 3种等位基因的CDS区,并构建pEGFP-N1-APOE重组质粒;APOE基因敲除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星形胶质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APOE信息的细胞株;利用划痕致伤构建细胞损伤模型,于伤后12、24、48 h,通过RT-PCR测定NF-κB mRNA的转录,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伤后12 h,APOEε2、ε3、ε4 3组细胞可检测到NF-κB的表达,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3组细胞NF-κB的表达较伤前增高,且APOEε4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POEε2和APOEε3组(P<0.05);伤后48 h,表达进一步增强,APOEε4组的表达依然明显高于APOEε2和APOEε3组(P<0.05)。结论损伤后早期,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APOEε2和APOEε3型,提示APOEε4携带体可能通过早期创伤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期伤情加重及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星形胶质细胞 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l对阿霉素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孔宏亮 苗志林 +1 位作者 郭翠艳 孟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l(Gs-Rb1)改善阿霉素(Adr)慢性心力衰竭(CHF)效应是否与抑制核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 Adr诱导CHF大鼠模型被随机分为Adr组(n=15)和Gs-Rbl组(70 mg.kg-1.d-1,n=17),另随机选取同龄健康大鼠作为对照(n=10);同时培...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l(Gs-Rb1)改善阿霉素(Adr)慢性心力衰竭(CHF)效应是否与抑制核因子-κB(NF-κB)有关。方法 Adr诱导CHF大鼠模型被随机分为Adr组(n=15)和Gs-Rbl组(70 mg.kg-1.d-1,n=17),另随机选取同龄健康大鼠作为对照(n=10);同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dr组(1μmol.L-1)和Gs-Rbl组(1μmol.L-1Adr+200μmol.L-1 Gs-Rbl)。干预完毕后,检测心脏超声、NF-κB、IκBα、p-IκBα和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1)Gs-Rb1组LVEF明显改善(P=0.003);(2)在NF-κB p50和NF-κB p65方面,体内或体外的Gs-Rbl组均明显低于Adr组(P<0.001);(3)体内、体外的Gs-Rbl组NF-κB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Adr组(P<0.01);(4)体内、体外的Adr组IκBα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s-Rbl组IκBα最高(P<0.01);Gs-Rbl组p-IκBα和p-IκBα/IκBα比值明显低于Adr组(P<0.01)。结论 Gs-Rb1改善CHF效应与其抑制NF-κB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L 阿霉素 慢性心力衰竭 因子-κb 因子-κb抑制蛋白 因子-κbDNA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片对RSC-364细胞核转录因子-κBp6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一娜 王明娟 +3 位作者 孔素红 高玉峰 赵秀荣 宋鸿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模型核转录因子NF-κBp65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白介素-17(IL-17)+TNF-α共同孵育大鼠RSC-364细胞,以不同浓度薯蓣...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模型核转录因子NF-κBp65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白介素-17(IL-17)+TNF-α共同孵育大鼠RSC-364细胞,以不同浓度薯蓣皂苷片进行干预,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存活率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F-κBp65及其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VEGF、MMP-9、TNF-α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薯蓣皂苷片可促进κB抑制蛋白的表达量,降低NF-κB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并降低细胞分泌VEGF、MMP-9、TNF-α水平。结论:薯蓣皂苷片对RSC-364细胞核因子κB有负向调节作用,提升IκB-α的表达并能降低炎性因子和血管新生因子分泌,提示其在类风湿发病中可能起到潜在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薯蓣皂苷片 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 NF-κb抑制蛋白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HaCaT细胞核因子-κB/I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郁博 何威 +1 位作者 张斌 杨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角质形成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试验,观察经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IκBα mRNA和...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角质形成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试验,观察经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IκB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NF-κB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可诱导HaCaT细胞IκBα的表达而抑制NF-κB核转位,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在36 h时作用最明显。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调控人角质形成细胞NF-κB/IκB信号通路,可抑制皮损局部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因子-κb 因子-κb抑制蛋白o/. 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辉 王嫱 +2 位作者 左祥荣 王虹 解卫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rhTNFR-Fc组(R组)、MCT模型组(M组)、MCT+rhTNFR-Fc组(M+R组)。建立MCT诱导的PAH模型,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肥厚指数,检测各组肺小动脉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肺组织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结果:①M组大鼠mPAP、右心肥厚指数及WT%值较C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大鼠mPAP的升高(P<0.05)及肺小动脉管壁的增厚(P<0.05);②M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IL-6、TNF-α水平与C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PAH大鼠肺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P<0.05);③M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与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PAH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rhTNFR-Fc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防治MCT诱导的大鼠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肿瘤坏死因子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佳 庄乙君 +1 位作者 李军 陈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敲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GMC,分为正常组、高糖处理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NC-高糖组)、HMGB1小干涉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HM... 目的探讨敲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GMC,分为正常组、高糖处理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NC-高糖组)、HMGB1小干涉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HMGB1-高糖组)。正常组GMC用正常DMEM培养基培养;高糖处理组GMC换用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siRNA-HMGB1-高糖组GMC转染siRNA-HMGB1序列6 h后,用高糖培养液培养24 h;siRNA-NC-高糖组GMC转染siRNA-NC序列6 h后,用高糖培养液培养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MC中HMGB1 mRNA水平,MTT法检测GM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GM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GMC中HMGB1、核因子κBp65(NF-κBp65)和核因子κB抑制物α(IκBα)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siRNA-NC-高糖组或单纯高糖组相比,siRNA-HMGB1-高糖组GMC中HMGB1 mRNA水平降低,在处理24、48、72、96 h,GMC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率降低;敲低GMC的HMGB1水平后,细胞NF-κBp65蛋白水平降低、IκBα蛋白水平增加,且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降低。结论敲低GMC的HMGB1水平抑制高糖诱导的GMC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IκB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高糖 肾小球系膜细胞 因子κb(NF-κb) 因子κb抑制物α(Iκbα)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长卿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海辉 沈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从炎症反应探讨徐长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徐长卿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造模。灌肠24 h后,徐长卿低中高剂... 目的:从炎症反应探讨徐长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徐长卿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造模。灌肠24 h后,徐长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徐长卿0.4 g/kg、0.8 g/kg、1.6 g/kg体质量灌胃,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0.6 g/kg体质量灌胃,连续10 d。给药结束后,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α)、胞质核因子κB(NF-κB)、胞核核因子κB蛋白水平。结果:徐长卿组较模型组MPO、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MPO、iNOS活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徐长卿组与模型组比较p-IκBα、胞核核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p-IκBα、胞核核因子κB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徐长卿组与模型组比较胞质核因子κB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胞质核因子κB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长卿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长卿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反应 因子κb 因子κb抑制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BKE在烟气凝集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继红 洪磊 +7 位作者 蒋鹏 袁娜娜 李勤 陈余清 王效静 朱茂祥 杨陟华 李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221-1228,共8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抗体(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 subunit epsilon,IKBKE)在卷烟烟气凝集物(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CSC)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CSC慢...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抗体(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 subunit epsilon,IKBKE)在卷烟烟气凝集物(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CSC)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CSC慢性染毒BEP2D细胞至P70代(0.001支烟/m L),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染毒细胞是否发生恶性转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代细胞以及CSC急性染毒BEP2D细胞(0.006支烟/mL)4、8、12、24 h和48 h后IKEBE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烟熏1、3、9个月A/J小鼠外周小气道和瘤体组织IKBKE的表达;慢病毒IKBKE-siRNA感染P70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细胞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观察敲减IKBKE对STAT3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及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IL-6对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结果与P0、P50细胞相比,P70细胞具有恶性转化表型;IKBKE显著高表达于P70细胞(P<0.05),亦是CSC诱导的早期分子事件;在烟气暴露A/J小鼠肺肿瘤组织中IKBKE表达显著增高(P<0.01);siRNA沉默IKBKE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克隆形成,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与抑制STAT3磷酸化有关。结论 IKBKE可能通过调控STAT3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参与吸烟诱导肺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抗体 卷烟烟气凝集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