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改善老年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 刘丽 +1 位作者 郭美珺 刘学永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6-1771,共6页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构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葵素低剂量组(75 mg/kg的黄葵素)、黄葵素高剂量组(150 mg/k...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构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葵素低剂量组(75 mg/kg的黄葵素)、黄葵素高剂量组(150 mg/kg的黄葵素)、抑制剂组(10 mg/kg的核因子κB抑制剂BAY11-7082),高剂量+抑制剂组(150 mg/kg的黄葵素+10 mg/kg BAY11-7082)。观察比较大鼠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血清指标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葵素低剂量、黄葵素高剂量组、抑制剂组、高剂量+抑制剂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阳性细胞率、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 p65)、裂解胱天蛋白酶-3(Cl-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高剂量+抑制剂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cTnT、CK-MB、LDH、MDA、Tunel阳性细胞率、p-NF-κB p65、Cl-caspase-3、Ba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LVEF、IκBα、Bcl-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黄葵素可能通过调节核因子κB信号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改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素 老年糖尿病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心功能 氧化应激 凋亡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崚 陈王璐 +3 位作者 陈奕奕 张潇文 王照钦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80-2586,共7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和雷沙吉兰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P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治疗,仅作抓取固定;针刺组针刺百会、阳陵泉穴;针刺艾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艾灸关元穴;雷沙吉兰组给予雷沙吉兰溶液灌胃。观测各组小鼠总体转棒评分(OR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白细胞介素-17(IL-17)受体A及下游分子表达状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RP评分和TH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ORP评分和TH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p-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α-突触核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针刺艾灸组小鼠黑质IL-17受体A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p-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下调。结论:针刺组和针刺艾灸组均可改善PD模型小鼠转棒活动能力,可保护黑质TH阳性神经元,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受体通路,尤其是IκBα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帕金森病 小鼠 IL-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7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合补肺祛瘀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善军 王玥 +6 位作者 邢露茗 张晓莹 封笑 肖洋 付晋 王浩 李希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501-3505,共5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合补肺祛瘀方对肺纤维化(PF)大鼠肺功能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组、麦粒灸组、方药组、灸药组,每组10只。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 目的:探讨麦粒灸合补肺祛瘀方对肺纤维化(PF)大鼠肺功能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组、麦粒灸组、方药组、灸药组,每组10只。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制备PF模型,泼尼松龙组灌胃给予泼尼松龙(5 mg/kg)、麦粒灸组进行麦粒灸、方药组给予补肺祛瘀方灌胃、灸药组同时进行麦粒灸和灌胃补肺祛瘀方(5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30 d后检测大鼠肺功能,对PF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同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肺组织中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Smad2 mRNA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肺组织中胶原沉积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肺泡破坏和紊乱以及肺泡间隙部分塌陷;经泼尼松龙、麦粒灸和方药治疗后,肺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炎症和纤维化明显改善,其中泼尼松龙组改善最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组大鼠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和动态顺应性(Cdyn)降低,TNF-α、IL-1β、IL-6、核因子κB、TGF-β和Smad2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大鼠FVC、MVV和Cdyn升高,TNF-α、IL-1β、IL-6、核因子κB、TGF-β和Smad2降低,其中灸药组疗效好于麦粒灸组和方药组,而泼尼松龙组疗效最好(P<0.05)。结论:麦粒灸合补肺祛瘀方可以改善PF大鼠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补肺祛瘀方 肺纤维化 肺功能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大鼠 炎症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观察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晓兰 卿香丽 +4 位作者 张涛 王琳 张格知 姚梦茜 魏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中、低剂量组。后3组分别给予3.38、1.69、0.845 g/(kg·d)清热化湿调枢方混悬液0.5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d)美沙拉嗪混悬液0.5 mL灌胃;其余小鼠给予0.5 mL纯水灌胃,均1次/d,干预10 d。干预过程中测量小鼠体质量,干预结束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肠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水平,计算p-NF-κB p65/NF-κB p65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KC/CXCL1)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结肠长度一定程度恢复,结肠组织病理炎症减轻,干预前后DAI差值增加(均P<0.05);p-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值、IL-1β、KC/CXCL1、IL-6、TNF-α的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枢方能够改善UC小鼠症状、修复结肠黏膜,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调枢方 结肠组织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介质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炜 徐艳霞 +1 位作者 刘圆圆 徐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708-1711,1718,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Hp感染人胃癌细胞模型,并将其分成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其中,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黄连素组予... 目的:研究小檗碱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Hp感染人胃癌细胞模型,并将其分成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其中,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黄连素组予以100μg/mL浓度小檗碱干预;5-氟尿嘧啶组予以5μg/mL的5-氟尿嘧啶干预;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则同时予以上述剂量的小檗碱以及5-氟尿嘧啶干预。比较各组Hp感染人胃癌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周期的改变,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干预后2 d、3 d时的胃癌细胞增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感染人胃癌细胞G_(0)/G_(1)期、S期呈逐渐下降趋势,而G_(2)/M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IκB激酶α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P65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IL-4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白细胞介素-6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檗碱主要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继而发挥抑制Hp感染人胃癌细胞增殖与炎症反应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细胞增殖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 小檗碱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药对白血病K562/A02耐药细胞mdr1耐药基因、核因子κB信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武开 姚血明 +4 位作者 唐芳 王莹 黄颖 安阳 黄礼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药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mdr1耐药基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解毒化瘀药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Wester...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药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mdr1耐药基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解毒化瘀药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NF-κB/P50、IκBα的表达。结果:解毒化瘀药含药血清能够降低K562/A02耐药细胞NF-κB/P65、NF-κB/P50、IκBα表达,降低mdr1耐药基因的表达。结论:解毒化瘀药对K562/A02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影响mdr1耐药基因的表达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多药耐药 K562/A02细胞 核因子κb信号 解毒化瘀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KSFY04通过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干预小鼠血栓形成的效果
7
作者 赵欣 刘佳 +2 位作者 易若琨 骞宇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8-167,共10页
通过角叉菜胶建立小鼠血栓模型,观察植物乳杆菌KSFY04(Lactobacillus plantarumKSFY04,LP-KSFY04)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相关炎症通路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采用生化试剂盒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 通过角叉菜胶建立小鼠血栓模型,观察植物乳杆菌KSFY04(Lactobacillus plantarumKSFY04,LP-KSFY04)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相关炎症通路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采用生化试剂盒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小鼠血清、组织相关指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切片观察组织病变,并观察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果:LP-KSFY04能够有效减轻血栓小鼠黑尾程度,并延长血栓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LP-KSFY04还能够降低血栓小鼠血清、肾脏和肝脏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β的水平。病理学观察发现LP-KSFY04能够减轻血栓造成的肝肾组织病变和尾静脉血栓积累。qPCR结果显示,LP-KSFY04下调血栓小鼠尾静脉血管组织NF-κB p65、IL-6、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和选择素E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LP-KSFY04能够增加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丰度并降低厚壁菌门丰度。结论:LP-KSFY04对血栓小鼠具有减轻炎症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且高剂量LP-KSFY04作用更好,效果接近药物双嘧达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植物乳杆菌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凝血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对高速泳动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思婷 张玥 +5 位作者 程志新 刘效敏 张玉冬 刘明 刘政 范国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04-2412,共9页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LPS组、LPS+抵当汤组、LPS+植物药组、LPS+动物药组;抑制Toll样受体4(TLR4)后分为TAK-24...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LPS组、LPS+抵当汤组、LPS+植物药组、LPS+动物药组;抑制Toll样受体4(TLR4)后分为TAK-242组、抵当汤TAK-242组、植物药TAK-242组、动物药TAK-242组,给予相应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s中HMGB1、TLR4和核因子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HMGB1、TLR4和核因子κB p65的基因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HMGB1、TLR4和核因子κBp65的荧光强度。结果:与A组比较,LPS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 p65表达均增强(均P<0.01)。与LPS组比较,LPS+抵当汤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的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p65的表达均减弱(P<0.05,P<0.01)。与LPS+抵当汤组比较,LPS+植物药组和LPS+动物药组细胞上清液及HUVECs中的HMGB1、IL-6、TNF-α、TLR4和核因子κBp65表达显著增强(P<0.05,P<0.01)。LPS+植物药组中的HMGB1、IL-6和TNF-α表达低于LPS+动物药组(P<0.05,P<0.01),TLR4和核因子κBp65表达高于LPS+动物药组(P<0.05)。抑制TLR4后,与LPS组比较,TAK-242组的HMGB1、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减弱(P<0.05,P<0.01)。与TAK-242组比较,抵当汤TAK-242组各指标表达低于TAK-242组(P<0.05,P<0.01)。与抵当汤TAK-242组比较,植物药TAK-242组和动物药TAK-242组各指标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可通过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对HUVECs发挥保护和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高速泳动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9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通过Akt1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链脲佐菌素引起IN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陈程 李警耀 +2 位作者 胡万祥 刘东慧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链脲佐菌素(STZ)致损伤INS-1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0、0.1、0.3、1.0、3.0和10.0μmol·L^(-1)Akt1抑制剂A-674563... 目的:探讨丝胶对链脲佐菌素(STZ)致损伤INS-1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0、0.1、0.3、1.0、3.0和10.0μmol·L^(-1)Akt1抑制剂A-674563及10 mmol·L^(-1)STZ及600 mg·L^(-1)丝胶的完全培养基培养INS-1细胞,分为0、0.1、0.3、1.0、3.0和10.0μmol·L^(-1)A-674563组,另设置对照组(不含药物的完全培养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INS-1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筛选A-674563最佳抑制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将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mol·L^(-1)STZ+完全培养基)、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10 mmol·L^(-1)STZ+15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10 mmol·L^(-1)STZ+3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和10mmol·L^(-1)STZ+600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存活率,筛选丝胶最佳作用浓度。另将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mol·L^(-1)STZ+完全培养基)、丝胶组(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和A-674563组(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0.3μmol·L^(-1)A-674563+完全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NS-1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中Akt1、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磷酸化Akt1 (p-Akt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对照组INS-1细胞存活率为100.00%±0.00%,0、0.1、0.3、1.0、3.0和10.0μmol·L^(-1)A-674563+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共同作用后INS-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0%±2.28%、69.47%±1.94%、51.51%±1.74%、38.94%±1.57%、24.79%±1.14%和19.85%±1.03%。A-674563对INS-1细胞的IC50值为0.3μmol·L^(-1),选择0.3μmol·L^(-1)A-674563作用INS-1细胞。与0μmol·L^(-1)A-674563比较,0.3μmol·L^(-1)A-674563+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共同作用下,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因此选择600 mg·L^(-1)丝胶作用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Akt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Akt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Ak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NF-κB、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NF-κB、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LISA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通过靶向Akt1减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对STZ引起的INS-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INS-1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轴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明 汪家文 +7 位作者 路艳林 彭进 丁九阳 乐翠云 李芳琴 王杰 刘玉波 夏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高脂饲料组(high-fat diet,HFD)、空载病毒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9-eGFP)、病毒敲减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CXCR4-small interfering RNA,AAV9-CXCR4-siRNA)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CON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PDTC组从第五周开始腹腔注射60 mg/kg PDTC,2次/周。12周时,AAV9-CXCR4-siRNA组和AAV9-eGFP组分别接受尾静脉注射rAAV9-CXCR4-RNAi和阴性对照病毒,HF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测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XC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结果:HE染色显示,与CON组相比,各组均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AV9-CXCR4-siRNA组的斑块小于AAV9-eGFP组。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斑块更小。此外,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血清中SDF-1、IL-1β和TNF-α水平较低;与AAV9-eGFP组相比,PDTC组的SDF-1、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更低。IHC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XCR4和SDF-1在HFD组和AAV9-eGFP组中高表达。然而,AAV9-CXCR4-siRNA组与AAV9-eGFP组相比,斑块区域的CXCR4(F=9.621,P=0.000)和SDF-1(F=20.102,P=0.000)表达减少。此外,WB实验表明,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SDF-1(F=54.093,P=0.000)和CXCR4(F=28.485,P=0.000)表达降低。与AAV9-eGFP组相比,AAV9-CXCR4-siRNA组的SDF-1和CXCR4表达量较低(F=9.621,P=0.000;F=20.10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XCR4与NF-κb p65(r=0.762,P=0.000)、NF-κb p-p65(r=0.795,P=0.000)、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r=0.786,P=0.000)、TNF-α(r=0.844,P=0.000)和SDF-1(r=0.815,P=0.00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抑制SDF-1/CXCR4轴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 动脉粥样硬化 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控活化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焦伟 崔红梅 +1 位作者 霍叶琳 王静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ark经典模型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并将成功构建好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10只作为对照组。于妊娠第2天,实验组灌胃0.4 mL/mg黄芩...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ark经典模型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并将成功构建好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10只作为对照组。于妊娠第2天,实验组灌胃0.4 mL/mg黄芩苷,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连续干预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激素水平及母胎界面中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巨噬细胞分布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活化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母胎界面中TNF-α/IL-4为(2.78±0.36),(4.89±0.58)和(3.39±0.34),血清中E 2为(25.16±3.69),(17.56±4.52),(22.36±4.16)ng/L。小鼠子宫组织中分化抗原1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36±2.34),(68.12±13.52),(33.46±2.85)%,子宫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量为(0.23±0.02),(1.25±0.33),(0.45±0.12),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量为(0.59±0.14),(1.52±0.36),(0.78±0.25),MyD88蛋白表达量为(0.63±0.24),(2.34±0.22),(1.26±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可提高复发性流产小鼠雌激素水平,降低母胎界面中炎性状态,与抑制子宫内膜巨噬细胞浸润,调控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反复自然流产 活化Toll样受体4/因子-κb信号通路 活化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勇伟 邱勋定 +2 位作者 顾明 邓旎 谢莉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NA(NC组)转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1idinedithiocarbamate,PDTC)作为NF-κB信号抑制剂,处理48h,Western blot检测FMNL2、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NC组比较,si-FMNL2组和PDTC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PDTC组比较,PDTC+si-FMNL2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下调FMNL2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 侵袭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因子-κb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8-720,共3页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和(或)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心室重构发病机制仍未彻底阐明。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系密切。本文就这两个信号...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和(或)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心室重构发病机制仍未彻底阐明。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系密切。本文就这两个信号通路与心室重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 因子-κb信号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阻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9
15
作者 邱立强 夏豪 +4 位作者 江洪 李雯静 吴刚 罗强 徐昌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获取SD大鼠原代VSMCs,以1 mg/L的脂多糖诱导VSMCs增殖和迁移。实验分4组:对照组、1 mg/L脂多糖刺...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获取SD大鼠原代VSMCs,以1 mg/L的脂多糖诱导VSMCs增殖和迁移。实验分4组:对照组、1 mg/L脂多糖刺激组、脂多糖刺激后加用5μmol/L斑蝥素组和脂多糖刺激后加用10μmol/L斑蝥素组。观察不同浓度斑蝥素对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从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机制。结果:细胞毒性及增殖检测实验显示,斑蝥素浓度在10μmol/L内细胞活性不受影响,脂多糖使用浓度为1 mg/L时VSMCs增殖能力显著提高,但随着脂多糖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其增殖能力增速减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脂多糖可促进VSMCs由S期向G2期转化,而斑蝥素可明显抑制脂多糖的上述作用(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脂多糖可显著诱导细胞迁移(P<0.01),而斑蝥素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细胞迁移(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脂多糖显著增加磷酸化NF-κB p65水平,同时明显抑制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而斑蝥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脂多糖的上述作用(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均显示,脂多糖显著增加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P<0.05),而斑蝥素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斑蝥素对脂多糖诱导的VSMCs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诱导子宫内膜炎大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兰 李家春 +1 位作者 宗绍波 王振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蒲盆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0,7.5,3.75 g生药/kg)和妇科千金胶囊组(5.0 g生药/kg)。采用苯... 目的:观察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蒲盆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0,7.5,3.75 g生药/kg)和妇科千金胶囊组(5.0 g生药/kg)。采用苯酚胶浆复制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 d,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评价大鼠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子宫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子宫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参蒲盆炎颗粒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参蒲盆炎颗粒高、中剂量组显著升高大鼠血清SOD水平及降低MDA水平;参蒲盆炎颗粒显著降低大鼠子宫组织IL-1β、TNF-α水平及核因子-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蒲盆炎颗粒 子宫内膜炎 苯酚胶浆 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聂炼 张爱忠 +1 位作者 姜宁 杨卓妮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42-4348,共7页
Toll样受体(TLR)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TLR下游信号通路中的枢纽,TLR-NF-κB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会激发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免疫和许多... Toll样受体(TLR)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TLR下游信号通路中的枢纽,TLR-NF-κB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会激发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免疫和许多病理反应。益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丰富肠道有益菌和抑制肠道疾病炎性因子产生的作用,一些特定的益生菌可以调控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黏膜炎症。本文主要综述了TLR和NF-κB的主要结构功能、TLR-NF-κB信号通路以及益生菌对TLR-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在宿主机体内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转录因子-κb Toll样受体-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益生菌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被引量:36
18
作者 梁晓瑜 张中平 谭景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小波 彭小珊 +1 位作者 周丽丽 唐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77-1683,共7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HO8910及正常卵巢细胞HOSEpiC的活性。A2780细胞分为对照组(0.... 目的:探讨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HO8910及正常卵巢细胞HOSEpiC的活性。A2780细胞分为对照组(0.01%二甲基亚砜)、CP-25低(0.5 mg/ml CP-25)、中(1 mg/ml CP-25)、高(2 mg/ml CP-25)浓度组和CP-25高浓度+LPS组(2 mg/ml CP-25和0.1μg/ml TLR-4激活剂LPS)。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增殖蛋白Ki67、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TLR-4、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HOSEpiC细胞相比,A2780、SK-OV-3、HO8910细胞活性随CP-25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P<0.05),且CP-25在低、中、高浓度下对A2780细胞的生长有50%左右的抑制作用,故采用A2780细胞进行实验。与对照组相比,CP-25低、中、高浓度组A2780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明显上升,Ki67、Bcl-2、TLR-4、p-NF-κB p65表达水平和细胞核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与CP-25高浓度组相比,CP-25高浓度+LPS组细胞活性、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明显降低,Ki67、Bcl-2、TLR-4、p-NF-κB p65表达水平和细胞核NF-κB p65水平明显升高,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和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CP-25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卵巢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生 刘洋 张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分为Control、Model(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L(0.1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0.2 mg...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分为Control、Model(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L(0.1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0.2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H(0.4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PMA组(1μmol/L的NF-κB信号激活剂PMA、0.2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qRT-PCR检测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6、IL-4、IL-13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水平升高(1.00±0.09 vs 3.69±0.25,1.00±0.10 vs4.51±0.28,1.00±0.11 vs 2.96±0.21,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增多[(96.32±8.87)pg/ml vs(275.14±26.31)pg/ml,(23.61±1.47)pg/ml vs(108.62±11.96)pg/ml,(5.58±0.42)pg/ml vs(26.35±2.47)pg/ml,P<0.05],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23±0.02 vs 0.86±0.08,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96±0.09 vs 0.25±0.04,P<0.05)。与Model组相比,TMP-L、TMP-M、TMP-H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3.69±0.25 vs 2.75±0.14、2.23±0.16、1.40±0.11,4.51±0.28 vs 3.27±0.36、2.23±0.17、1.80±0.12,2.96±0.21 vs 2.03±0.14、1.62±0.12、1.14±0.11,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减少[(275.14±26.31) pg/ml vs (204.15±13.62) pg/ml、(162.01±14.81) pg/ml、(117.62±10.30) pg/ml,(108.62±11.96) pg/ml vs(80.43±7.79)pg/ml、(53.24±4.11)pg/ml、(31.20±2.26)pg/ml,(26.35±2.47)pg/ml vs(14.20±1.22)pg/ml、(10.66±1.04)pg/ml、(6.42±0.50)pg/ml,P<0.05],细胞中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86±0.08 vs 0.56±0.05、0.45±0.04、0.30±0.03,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25±0.04 vs 0.52±0.06、0.63±0.06、0.79±0.07,P<0.05)。与TMP-M组相比,TMP-M+PMA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水平升高(1.00±0.08 vs 1.86±0.12,1.00±0.10 vs 2.64±0.23,1.00±0.09 vs 1.56±0.13,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增多[(163.50±12.84)pg/ml vs(200.61±13.60)pg/ml,(52.87±5.39)pg/ml vs(86.48±6.92)pg/ml,(9.76±0.75)pg/ml vs(16.42±1.37)pg/ml,P<0.05],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45±0.06 vs 0.98±0.12,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60±0.07 vs 0.26±0.03,P<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表达和炎症因子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银屑病 HACAT细胞 炎症 因子-κb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