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4A1及其拮抗剂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甘秋婷(综述) 阳志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8-543,共6页
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是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炎症、代谢及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受到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近年来发现,NR4A1在T细胞增殖分化及耗竭和功... 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是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炎症、代谢及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受到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近年来发现,NR4A1在T细胞增殖分化及耗竭和功能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NR4A1缺失可提高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效率且对肿瘤发生产生影响。另外,NR4A1还能通过影响其他免疫细胞来影响免疫微环境的炎症反应及抗原提呈效率,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NR4A1抑制剂为肿瘤免疫靶向药物提供新思路,可通过抑制NR4A1表达来活化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对肿瘤的杀伤力。目前,NR4A1作为肿瘤免疫靶点对肿瘤的作用仍在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NR4A1在肿瘤中的调节机制,从而为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 肿瘤 免疫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a通过靶向NR4A3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伟玉 刘驰 +2 位作者 谢辉 林平 于晓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3-1099,共7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合适的治疗靶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来源于类固醇核激素受体超家族NR4A3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课题拟以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合适的治疗靶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来源于类固醇核激素受体超家族NR4A3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课题拟以前列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揭示NR4A3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寻找靶向NR4A3的miRNA,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GEPIA网站预测显示,NR4A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qRT-PCR检测证实,NR4A3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也呈低表达(P<0.01);CCK8和克隆形成的结果显示,过表达NR4A3可使前列腺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集落数量和大小显著减少。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NR4A3可能是miR-20a靶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发现,miR-20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20a能够与NR4A3的3’-UTR的2个位点靶向结合(P<0.05,P<0.001),且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20a可抑制NR4A3的表达;进一步CCK8检测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miR-20a inhibitor能够使前列腺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miR-20a mimic则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P<0.05,P<0.01);而当共转染miR-20a mimic和pcDNA3.1-NR4A3重组质粒时,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发现,上调NR4A3的表达可部分抵消miR-20a mimic对PC3细胞活力(P<0.05),集落数量和大小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miR-20a通过靶向NR4A3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iR-20a 核受体亚家族4 A组成员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醚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NR4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荣 徐志勇 +1 位作者 翁浩 黄丁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304-1307,1313,共5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I)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损伤及孤儿核受体亚家族4A1(NR4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PAECs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置于常氧下培养,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置于氧浓度约为3%的低氧箱(95%N2+5%...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I)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损伤及孤儿核受体亚家族4A1(NR4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PAECs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置于常氧下培养,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置于氧浓度约为3%的低氧箱(95%N2+5%CO2)中处理2 h。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 EI,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30%Intralipid■;于干预0、1、2、4、8、1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NO生成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B)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NR4A1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活力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上清中NO浓度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NO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NR4A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NR4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EI可促进低氧性HPAECs增殖,抑制凋亡,并增加NO的生成,NR4A1可能参与了低氧后内皮细胞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醚 低氧 内皮细胞损伤 增殖 凋亡 孤儿核受体亚家族4A1(NR4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